•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列宁与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结果之比较

    时间:2021-07-12 00:05: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列宁与毛泽东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又结合本国的特点进行了理论的再发展和创新,两者的理论来源同中有异。列宁与毛泽东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分别是建立在苏联和中国不同的国情基础之上的,在本国的实践中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不同。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没有在苏联继续执行下去,而毛泽东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却在中国不断曲折前进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 列宁 毛泽东 国家资本主义 理论基础 实践结果
      
      一、列宁与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比较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与毛泽东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既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也有各自特色性的理论作铺垫,两者理论基础同中有异。
      (一)相同的理论基础
      1.过渡时期理论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科学预见:无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后必然要经历一个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间隔着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问的。这个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基于俄国是一个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了苏联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并于1923年春提出了相应的新经济政策。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使得毛泽东选择的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列宁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认识。他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更先进、更合理、更能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社会形态。由于资本主义已经与社会主义共同存在于一个地球之上,它们之间必然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主义的种种条件是在资本主义的母体中孕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离不开旧时代创造的物质关系和社会关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批判继承资本主义时代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文明成果,利用资本主义的高科技和泰罗制等科学管理办法,是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解决的课题。尽管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是对立的,但并不妨碍两者各自在经济发展中遵循必然的共同规律。两者都共同遵守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比例规律,都需要掌握市场,肯定商品货币价值。尤其在市场运行机制中,调控手段、经营管理方式的竞争,要求无产阶级必须学会对资本的经营,要有驾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本领。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必须研究贸易市场,做好商业工作,领导好经济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和资本主义竞争,经受得住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风险考验。1922年3月列宁在苏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中央委员会政治报告上,要求全党要提高对国家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辨别力,要明确无产阶级领导的是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是毛泽东等人提出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在中国,张闻天最早提出“国家资本主义”。基于1948年在中国东北已经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张闻天专门起草报告《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认为国家资本主义这种形式是最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毛泽东阅读了他的提纲,并将之作为全国已经解放地区的指导方针。刘少奇也在建国前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的方针进行思考,他在论述国家资本主义时指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也很少,但可能在一个颇大程度上去组织。”“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营经济的助手。”[1]李维汉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国家资本主义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索。1953年5月2日,李维汉在《关于〈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给中央并主席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中一部分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我们将资本主义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2]后经修改后重新上报,题为《关于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干问题》。李维汉的报告使毛泽东深受启发,他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确定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针。1953年9月7日,毛泽东在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谈话时,更加坚定地强调: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由之路”。[3]
      2.学习资本主义及“和平过渡”的思想
      对于如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的方式,另一种是和平过渡的方式。各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决定采取何种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用和平赎买的办法不仅减少了社会的动荡,而且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最便宜的事情”。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对落后国家如何不经过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图景,但前提是要积极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的成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没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4]列宁和毛泽东在继承马恩的“赎买”的思想基础上分别对此作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赎买”理论。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毛泽东等人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在利润分配原则上提出了“四马分肥”的观点。按照政治经济学的原理,w=c+v+m,即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能获得全部的剩余价值(m),但在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中,新生产的价值尽管仍然可以分为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两部分,但是剩余价值并不归资本家所独有,而是要进行二次分配。第一次新生产的价值是由工人的的工资、私人和国营企业的利润两部分组成;第二次将企业利润进行再分配,即分为国家税收、资本家的股息和红利、工人的奖金和福利、企业的公积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四马分肥”。毛泽东对此有精辟的分析:“工人们还要为资本家生产一部分的利润,但这只占全部利润中的一小部分,大约只占四分之一左右,其余的四分之三是为工人(福利费)为国家(所得税)及为扩大生产设备(其中包含一小部分是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5]
      (四)不同的理论基础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根据马列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社会主义不可能建立在落后的农业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指出:落后的农业国家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成果和文化遗产。结合马列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国的实际,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而限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和政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在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要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其经济类型是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在这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并存,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因素逐渐缩小,并最终为社会主义因素所取代。因此,需要资本主义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以便发展经济,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物质条件。同时,对资本主义经济要做一些限制,不能任其自由发展,以便时机成熟时改造为社会主义经济,由此确定了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利用和限制的方针。

    推荐访问:列宁 渊源 实践 理论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