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我国历代领导集体经济发展观的演变与经济体制模式选择

    时间:2021-07-12 00:02: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经济发展观是人们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经济发展的本质理解和根本观点。经济发展观对经济体制模式的选择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经济发展观入手,探讨经济发展观与经济体制模式选择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经济发展观 经济体制模式
      
      经济发展观是指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根本看法和观点。经济发展观来源于经济发展实践,又指导着经济发展实践。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笔者试从分析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经济发展观入手,探讨经济发展观与经济体制模式选择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发展观概述
      
      (一)三个阶段论
      有学者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发展思想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如赵凌云等认为:1949-1978年间是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79-1994年间是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1995年至今是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邴正等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占主导地位的是毛泽东的革命的发展观,改革开放后是改革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二)四个阶段论
      也有学者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发展思想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如汪青松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代发展观既是经济增长导向型的,又是革命和建设“两个中心”式的;第二代发展观是经济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观;第三代发展观是综合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第四代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武力认为,1949-1952年是按照七届二中全会和《共同纲领》确立的新民主主义发展观;1953-1977年是以两个“总路线”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1978-1996年是“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初级阶段发展观;1997年以来是以“新型工业化”和“以人为本”为代表的科学发展观。
      虽然学者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经济发展观的历史演变的认识见仁见智,但都普遍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发展观的演变是时代特征的反映,是针对中国现实国情做出的必然选择。
      
      历代领导集体经济发展观的演变与经济体制模式选择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经济发展观与经济体制模式选择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变。
      1.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观。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和基本经济国情的基础上,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在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形成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共识,此后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集中在《共同纲领》上得以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观的内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目标,然后和平过渡到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二是通过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合作、内外交流”的政策,即“四面八方”政策,不断壮大和发展国营经济和合作经济。“从1949年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基本上是按照七届二中全会和《共同纲领》确定的发展观来进行经济体制建设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新中国成立后三年形成了典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2.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认为只有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惟一的经济基础,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年6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以工业化为主体、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期间经历了一些曲折,在1956年底基本上建立起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模式,这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展开之时,再次提出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经济发展观与经济体制模式选择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最大的价值和历史作用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开创性地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邓小平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从此,党将加快经济发展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基本标志和最迫切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先从农村入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迅速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获得了恢复和发展。1979年9月《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基本核算单位都有权因地制宜地进行种植,有权决定增产措施,有权决定经营管理方法,有权分配自己的产品和现金,有权抵制任何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瞎指挥。中央逐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正确阐述了制度与体制的关系,明确地把社会基本制度与经济调节方式区别开来,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别是放松了对城乡集体经济的控制,促使非公经济飞速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经济发展观推动了体制模式的市场化改革,使传统计划体制向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制”体制转变。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发展观与经济体制模式选择
      江泽民在全面分析我国生产力状况和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以及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跨越式发展为两大内容的发展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并十分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江泽民经济发展观的指引下,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提出了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营造适宜于发展观转变的体制环境。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接着,江泽民于1995年阐述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要求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也“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并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理论。党的十六大提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江泽民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下,2001年市场体制初步建立,我国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推荐访问:经济体制 发展观 历代 演变 领导集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