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研究

    时间:2021-07-10 12:03: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推动了整个中国化进程的发展,而新的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发展的客观条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需要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初期;背景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1 — 0061 — 02
      
      研究一个历史事件就要将其放入到当时的历史中去,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要回归当时的背景,探讨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推动新的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工作重心,是党在一定时期工作的重点和所要达成的目标,是党所担负的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为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而奋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党就意识到工作重心要发生转变,提出“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①新中国的成立使得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真正地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党提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②即要转变指导思想,要适应新的时代条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面对新形势,伴随着“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的胜利,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革命任务,工作重心真正地由革命转向建设。新的工作重心要求党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能与新的时期、新的实际相结合,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党领导人民工作中理论指导作用,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促进党和国家社会的进步。
      (二)中国共产党自身发生了新变化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党由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政党转变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面临着如何在新的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使之真正成为新的时期国内建设所依靠的领导核心,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新的时期继续推进,以赢得新的胜利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党内思想意识发生了新变化。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并且坚定不移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以指导中国的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着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党的一些干部的骄傲自满情绪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思想冒出了苗头,并且阻碍了重心转移后的工作的展开。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因为胜利,党内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③新中国成立之初出现了刘青山、张子善等一拨“大老虎”,出现了“高、饶”事件,反映了党在这个时期思想意识发生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问题。如何保证党的自身群体的先进性,成为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党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解决自身的思想意识问题,才能跳出黄炎培提出的“其兴也氵孛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④成为人民所信服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共七大至1949年底,党员总数为448.8万,其中工人占2.5%,农民占59.6%,军人占24%,其他成分占13.9%,到1956年,党员总数为1250.4万,其中工人占8.8%,农民占52.37%,军人占10.7%,其他成分占25.64%,⑤一个主要构成是农民成分的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克服小农意识以更好的建设,以及如何让分散的党组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实现组织的集中统一,均需要加强党的建设。而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并将其列入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①其中党的建设尤为重要,而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保持组织的纯洁性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进而才能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使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很好地得到贯彻实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因而,只有纯洁党组织,才能使“冲锋陷阵的战士”更好的推动马克思中国化的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形势出现的新情况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内局势出现了新问题,客观上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新的时期内继续向前推进,使之能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推动新中国的进步和社会的向前发展。
      (一)社会性质发生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转变,客观地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必须向前发展,进而指导中国的实践。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②改变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定,我国又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在短短的几年时间社会性质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动,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向前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中国化在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要想继续推进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建设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和变动着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中国最大的实际。因此,面临社会性质发生如此重大变革的新形势,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变动着的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地给予新中国建设的展开以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新生政权面临着严峻考验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③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保护新生政权,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新的形势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适应新形势进而继续其中国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医治战争创伤,恢复濒于崩溃的中国经济。党从国民党手中接收的是一个经济形势混乱、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党和人民政府如何制止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稳定经济,恢复生产,使自己在经济上站稳脚跟,以及如何在执掌政权的情况下将在根据地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适用于全国,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稳定,又面临着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使我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发展的问题。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为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推进力,客观上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引起剧烈的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使得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了“思想的多元性,④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文学艺术的多元性”。在社会思想意识混乱的情况下,党面临着如何统一全国的意识,凝聚全国的力量,使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有用先进的思想武器统一全国的意识,才能使得新中国在成立初期能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共产党人的使命,也只有将先进的思想武器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先进思想武器的作用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思想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其先进性的理论武器,做到用先进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思想、理论统一混乱的思想界,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完成奠定思想基础。

    推荐访问: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 初期 背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