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道路决定命运

    时间:2021-07-06 12:01: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编者按] 2018年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亦是其光辉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起,尤其是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上下求索,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个又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新中國的建立,进而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当下,中国已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图强,正沿着马克思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实践证明,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永远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坚信,在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然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活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一定能更好地把握前进方向,我们的道路必然会越走越宽广。为此,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期专辑文稿,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摘 要]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救亡运动的必然选择,是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确定的奋斗目标。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各种社会主义派别中,确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对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确定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更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特征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巨大理论与实践创新,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 马克思;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 A81;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8129(2018)05-0010-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1]习总书记有关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90多年历程的经验总结,也吹响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角。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救亡运动的必然选择,是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确定的奋斗目标,写在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旗上。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不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如何艰难曲折,中国共产党人也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个初心。今天,在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周围、意气风发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时,我们回顾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轨迹,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各种救亡图存的道路中,选择社会主义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有多少,因资料不全尚待定论;一般认为有50多人,可以考察到籍贯、年龄的54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何叔衡,生于1876年;年龄最小的是刘仁静,生于1902年。粗略统计,生于19世纪80年代后的13位,90年代后的32位。也就是说,19世纪80后、90后占了当时全部共产党人的8成以上。虽然他们各自的经历不同,但有如下几点则是共同的:
      首先,他们出生在国运存亡之际。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五七国耻日”伴随了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待亡之痛是无法挥去的梦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成了他们的座右铭。
      其次,绝大多数人出生于殷实人家,从小受到传统教育。他们从“古训”中吸取积极向上的元素,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熔铸他们的灵魂。恽代英的话具有代表性:“我常回想到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所想象的只是‘中流击楫’‘揽辔澄清’的人格。”[2]这些传统的积极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们少年时代就树立了救济世危、振兴中华的抱负。
      最后,他们生于忧患,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不断上下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国难当头,他们“从冷静处窥探人生,于千辛万苦中,杀出一条”救国的“血路”[3]。他们最初憧憬资本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民族复兴的良方。陈独秀崇尚法兰西文明;李大钊在《青春》中以德意志的崛起为精神力量。毛泽东曾总结:我们青年时期,产生了一种信心,就是学习资本主义,“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他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4] 1470。
      但是,资本主义的弊端渐渐显现出来,贫富两极冲突日益激化。“强权者,贵族,资本家的联合到了极点,因之国家也坏到了极点,人类也苦到了极点,社会也黑暗到了极点”[5]。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将15亿人民拖入战争灾难之中,导致3000万人伤亡,资本主义的自私残酷暴露无遗。
      十月革命向中国人民展示了一个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与以私有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资本主义强权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社会主义的苏俄却宣布取消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下,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地摒弃资本主义,拥抱社会主义。他们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确定“向资本主义的路上走去,是逆而必败之道;向社会主义的路上走去,是顺而必胜之道”[6]。
      二、在各种社会主义中,选择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与运动,从莫尔的《乌托邦》算起,迄今已有500年历史。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是主张公有制,最终建立人人平等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当时各种理论对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看法不同,因而社会主义分有200多个派别。
      19世纪末,即我国的晚清时代,社会主义便随着西方的“新思潮”来到中国:共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无政府共产主义、宗教社会主义、集产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工读互助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等纷至沓来,一时让人们目迷五色,难以分辨。正如瞿秋白所说:“社会主义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国19世纪40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的,不十分清晰。”[7] 26

    推荐访问:决定命运 道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