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群众路线”:民主形态

    时间:2021-07-05 12:02: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民主与法制构成政治生活“民主形态”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群众”而非“公民”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基本主体,从群众及其与领导政党之间的“群众路线”出发是理解民主中国逻辑的应有前提。本文从“群众路线”与民主、法制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一种“民主形态”的“群众路线”,由此理解中国民主政治的独特性。
      [关键词] 群众路线;民主法制
      [中图分类号] D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04-0009-05
      
      ?摇 一、“群众路线”的民主逻辑
      (一)民主:公民与群众。从政治学的一般理论来看,民主与公民相生伴,公民身份确定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一权利、义务关系由现代民主的理论、制度和程序所保障。然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的政治存在方式可以是西方意义上具有不可剥夺抽象自然权利的公民,也可以是20世纪初以来在中国社会革命运动中追求现实利益和最终解放的作为集体存在物的群众。[1]正是群众而非公民成为中国社会革命进程中民主价值的归属和民主运动的主体,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由此成为中国政治逻辑中民主的基本概括与本质。
      “群众路线”成为民主的中国逻辑和路径,一方面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对于“民主”的基本理解,“‘群众路线’在这里勾画得清清楚楚:党必须到人民中间去发现他们的苦处、不满和需要,然后由党提出解决方案,按照符合人民最大利益的原则,向他们做出说明。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概念,是真正符合中国传统的一种民主,上层官吏只要真正把心放在当地人民利益上,自然可以按照他们的利益来管理他们。”[2]297另一方面,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在阶级(及其先锋队)与群众、“政治解放”与“社会解放”中对“民主”的基本定位。“群众路线”式的民主是革命政党与群众之间领导与被领导、动员与服务关系的具体表述,也是其充分实现的保障,这样的民主理想和实践在满足群众对政治权利的初步理解和对现实利益的基本诉求的基础上为党更好地动员群众服务,进而将由党领导的、群众运动式的民主与群众的政治、社会解放紧密联系起来。
      当然,公民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论和实践中早已有之,公民身份的发展和完善也毋庸置疑地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但中国政治逻辑中的公民有其特殊内涵,这主要体现在公民是由阶级、以及由阶级引申出的群众所决定的。由此,不仅公民身份和权利本身在中国政治中往往被阶级化、群众化和人民化,公民缺乏相对于政党和国家的主体性与独立性,革命政党与阶级、群众和人民之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也附加在公民角色之上,“所谓有公民权,在政治方面,就是说有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但是这个自由是有领导的自由,这个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是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3]367
      不仅如此,在中国政治逻辑中,公民权利的内容及其实现方式有限,相对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及解放目标,公民身份并不具有终极价值和意义,公民自下而上的主权也不构成国家和政治合法性的唯一来源,“对于毛泽东来说,自由和权利的问题,必须在某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才给以考虑。如果把它们本身当做目的来追求,那就有可能导致与资产阶级民主无显著区别的制度。”[4]165
      (二)作为民主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努力既需要实现对社会的有效动员和领导,又必须契合和展现民主的时代精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党与群众之间领导与被领导、唤醒与被唤醒的关系就构成了民主的本质属性,民主从根本上说是界定和权衡作为集体的党与作为群体存在的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缺乏这样一种观念——民主是选举治理者的一种程序,而更多地将民主视为领导与群众之间的一种交流工具(或一种工作方法)。在这一观念中,民主与公民的个人权利关系不大,故而民主的程序保障就相对地变得无关紧要。”[5]在这一逻辑主导下,虽然民主也需要“选举”和“授权”,但却主要依靠“动员群众”和“解放群众”来践行并完成,党的领导地位与群众的自觉自愿在民主理论和过程中实现了某种统一,“有些农民生平第一次开始思考自身——经常是迟疑地或勉强地——为自己本身的权利做政治和生活的行动者,而不是受他人驱使的被动的行为对象。党的目标是一种受指导的但也是自愿的参与,党称之为‘民主’。”[6]746
      由此,对社会革命现实而言,民主的价值和重要性在于其是党动员群众、汲取社会力量的有效方式,民主往往借助群众运动的浪潮中展开。“‘民主’是一种动员现象,把农民带入由党所领导的组织中,让农民在地方政治中代替精英来扮演真实的角色。所谓‘群众路线’,强调的是与人民沟通的渠道,与人民交换想法。这种策略对党之所以十分重要,乃是因为党假定农民有共同的态度。党并没有在制度上为农民提供一个明确的范围,来组成自治单位并表达其意见,而只是予以沟通渠道及向下的控制运动。群众路线的逻辑将农民带入政治范畴,却没有给予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向党提出自己的主张。”[7]203-204这一意义上的民主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然而这种参与性是建立在动员群众,而非高度的制度化基础上的,群众运动式的政治参与既以独特的方式赋予政治制度和实践以合法性,又源自党的发动并接受党的控制。这一意义上的民主带有显著的源自阶级分析的群众解放特征以及源自历史分期的阶段性,民主最终实现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最终解放,由此,从少数人的管理到多数人自我管理的转变就成为民主的理想愿景。
      从“群众路线”民主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出发,现实感受和既得利益较之于抽象权利更符合底层群众对于民主的理解和诉求,“农民认识民主,不是民主名词,而是解决他的切身利害。”[8]133由此,在民主过程中——尤其是表现为群众运动的普遍性的选举中——实现群众心理上的扬眉吐气和物质上的满足就显得尤为重要。抽象的民主权利相对于群众的现实生活和生存诉求而言只是形式,而获得具体的好处才是民主具体而真实的内容。“在我们边区老百姓掌握了政权,这就是民主。我们边区的民主,是有充实的具体内容的。这些具体内容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民主政治下有计划的发展生产,组织变工队,工厂合理化,发展合作社,提倡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人人都有事做、有饭吃,人人丰衣足食。这就说明边区老百姓不仅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自由,而且得到了经济上的物质果实,他们自己创造,自己享受,所以他们的劳动热忱和积极性就更加高涨起来了。”[9]391-392
      (三)“民主”与“集中”。“群众路线”的民主是一种“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民主形态的民主集中制体现的是党内领导者与党内群众之间的关系;作为国家民主形态的民主集中制则是党所领导的国家与作为国家主体的群众之间关系的展现。
      从“民主集中制”出发,民主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这是“群众路线”式民主的重要特征,即“民主”时刻是与“集中”一起出现的,不存在没有集中的民主,也不存在没有民主的集中,民主是为了更好地集中,民主和集中是相互增益的。“民主”与“集中”这种“统一”要求本身体现为——或者说“中国化”为“群众路线”的辩证逻辑,“民主要有很高程度的民主,集中也要很高程度的集中,这两个东西有没有矛盾呢?有矛盾的,但是可以统一的,民主集中制就是这两个带着矛盾性的东西的统一。”[10]399
      (四)民主:多样的内容与形式。现代民主一方面实现并体现了其对于社会个体的普遍适用性,另一方面也主要作为政治民主而存在。马克思主义从阶级的视角出发,既肯定了现代民主政治平等与权利的价值,又指出其问题,即这种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与经济社会阶级的不平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冲突,这一冲突既构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存在的基础,又成为其深刻的内在矛盾。由此,将政治平等衍生至其他层面——尤其是经济社会层面——便构成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对于民主的内在要求与目标。

    推荐访问:形态 民主 群众路线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