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中国“环境外交”发展趋势:开办“环境外交”专业

    时间:2021-07-02 16:01: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当环境问题国际化,环境外交便应运而生。从环境外交的起源,和中国建立环境外交的国际化背景,国内背景,说明建立环境外交的必要性。
      【关键词】 环境外交;环境问题;国际环境公约
      【中图分类号】:G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5-0062-01
      
      国际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引起国际争端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过去30年中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在环境与生态方面却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同时跨国界的环境问题日益凸现,沙尘暴污染、松花江污染等一系列污染事件给国家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陆续加入了国际大气变化框架公约、巴赛尔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国政府承诺履行上述公约,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但是由于过去数年内中国在签署很多国际环境公约方面的国内外环境与今日比有巨大差别,有些国际公约有可能成为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在现今国际环境下如何利用现有国际公约,为我所用,为国家争取更大的利益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一大批环境外交方面的人才,本文将分三个方面来说明中国在教育体系中外办环境外交这一方向的必要性和成熟性:
      
      1 “环境外交”的定义,起源
      
      环境外交(environmental diplomacy) 也称生态外交(bio - diplomacy) ,是指各国政府(包括国际组织)之间为解决与跨国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而采取的政策及行动。
      环境外交作为一个专门术语、一个外交领域,在国际上叫响只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但是,有关环境、资源问题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则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早期的这类外交活动主要涉及国与国之间有关河流、湖泊、海洋、土地和生物资源的争端,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早期的国际资源条约;虽然当时人们并没有将这些外交活动叫做环境外交。
      冷战结束后,各国在意识形态方面逐渐淡化,非军事形象日见突出,其中,绿色形象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特别是自1992 年世界环发大会以来,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世界性潮流。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发达国家也必然要在发展环保产业的同时,积极拓展环境外交。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较量的“政治筹码”,有时甚至成为跨越国界,国与国之间紧张关系的导火索。为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对开展双边或者多边的环境对话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环境外交”是建立新形象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2 中国需要建立“环境外交”的国际化背景
      
      2.1 国际环境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压力。国际环境公约是国家之间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有约束力的原则、规章、规则、制度的总称。
      国际环境公约乃是多国协商的结果,是基于国际原则的环境规定,它确立了公认的绿色条例,有效地阻止了各种危害环境的行为。但是,由于国际环境公约的制定者主要是发达国家,其条款规定是基于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水平,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环境利益,因此必然有损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一面,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压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全球环境问题及国际公约对中国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对环境污染如酸雨等的限制;对生态破坏的限制等。
      2.2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实质上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纲,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税、实行环境构想制度,以及保证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
      它的出现对中国贸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 ,产品出口受到了广泛限制,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其次,增加了成本,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三,污染产业移入中国。
      
      3 开设“环境外交”专业的国内背景
      
      3.1 中国“环境外交”方面人才的短缺。环境外交是发达国家提出来的。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他们进行的是一种主动的环境外交,向外输出环保意识,寻求合作,解决争端。
      对中国而言,目前我们的环境面临很多问题,但同时又存在很多机遇。随着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中国具有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潜力。作为发展中大国,同时也是环境大国,中国必须通过“环境外交”和宣传建立自己的绿色形象。但目前我们宣传工作做得不够,有些政策也缺少灵活性。产生这些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环境外交”人才的短缺。
      3.2 已经形成环境外交的观念和理论,环境外交学正在环境外交实践中日趋成熟。环境外交学是指有关研究环境外交及其相关现象和问题的学科,是有关环境外交方面的理论和学说,是由外交学、国际环境法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后一个时期,环境外交的发展趋势将会是:参加和从事环境外交活动的国家和组织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环境外交的发展趋势,由于这个时期对环境外交计划、环境外交专门人才、环境外交谈判、环境外交项目和环境外交资金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些有远见的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部门,正在全面考虑国际环境保护活动、研究环境外交动向,以迎接频繁而新型的各种环境外交的挑战。
      在中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的成立正是顺应了这一形势:为加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同济大学于2002年5月9日签订协议,共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国学院成立目的是:参与和从事由UNEP组织和协调的区域和全球性环境项目工作,从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工作,在相应领域达到国内外领先地位。
      在过去4年中联合国学院在下列方面展开了教育和研究项目:
      3.2.1 开展国际合作,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培养急需的高水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企业和政府管理人才。
      3.2.2 加强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环境友好的经验和技术, 创造符合国际政策、适合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成果。
      3.2.3 举行区域和全球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和学位教育,学院以及规划署(UNEP)成为设国际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和信息交流的基地和亚太地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与教育中心。
      特别是2004年7月 ,UNEP与同济大学举行了首届亚太地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讨班,首次将人文-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和在一起,使未来领导人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对应关系。该项目获得巨大成果,并于2004年列入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范例。
      目前中国已经制定有关环境外交的专门政策文件和法规,环境外交的计划性、方向性、规范性、程序性逐渐增强,已基本摆脱以往环境外交的被动、应付局面。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向教育体系中纳入“环境外交”教育内容,从而提高全民的环境外交水平。另外一条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向社会提供环境外交信息,为社会公众参与环境外交创造条件。那么这就对我们的环境科学技术水平和改善环境信息获得手段提出了挑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环境外交信息数据库。为此我们需要大量环境外交方面的专门人才。
      一方面是国内外对“环境外交”人才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是我国开设环境外交专业条件的成熟,因此,为了适应蓬勃发展的环境外交活动,中国有必要在大学中开设“环境外交”这一研究方向,在时机成熟时拓展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研究专业。
      收稿日期:2008-5-1

    推荐访问:外交 环境 发展趋势 开办 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