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时间:2021-06-20 16:03: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董仲舒是汉代儒学大家,对于道德教育有自己的特殊见解,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围绕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基本依据、主要内容和具体方法进行阐述,呈现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内容。
      关键词:董仲舒;道德教育;道德
      1 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基本依据
      道德不仅仅存在于伦理学范畴之中,还与教育学息息相关。在老子的道德哲学分析中,道德的本源意义是人们合“道”而行的品性或品行,而人們这种合“道”而行的品性或品行彰显的道德本质就是道德是人们的生活智慧[1]。
      我国是礼仪之邦,注重道德修养对人的作用,从古至今皆重道德教育。董仲舒政治道德思想体系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基础上,借助阴阳五行说,建立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一套儒家道德体系,对当前社会生活有重要启示。
      1.1 性三品说理论
      何谓人性,董仲舒认为“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他的性三品说受孔子先验论影响,将人性分为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即使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的。只有“中民之性”潜存着善与恶的因素,必须要实行道德教化,培养他们适合社会需要的善质。[2]
      董仲舒将中民看做道德教育的重心,他说:“中民之性如茧如卵...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3]将中民之性形象的比喻成茧和卵,只有经过后天的王道教化后才能成善。
      1.2 阴阳五行说理论
      阴阳、五行原本是两组独立的概念。“阴阳”本意指物体对于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董仲舒是通过五行来“推”阴阳的,说:“金、木、水、火,各奉其所主。”[4]董仲舒对天、地、人以及阴阳五行所做的整合与统一,其意义和地位在于:一方面,改变了传统阴阳之学的基本局面;另一方面,在董仲舒的十端之中,人的因素第一次被置入了阴阳学说的宇宙结构。把阴阳五行与天地人兼并融洽在一起,是董仲舒的独特发明,对儒学和阴阳学做出的成功的双向改造,这应该是董仲舒对中国哲学的一大突出贡献。[5]
      2 董仲舒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董仲舒德育思想中的很大一部分反映了其政治思想,是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所以我们要结合董仲舒政治思想思考其德育思想。
      2.1 三纲五常思想
      张岱年先生说:“封建时代的基本道德原则是由董仲舒确定的。”[6]这个基本道德原则就是“三纲五常”。董仲舒对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和孟子的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董仲舒的“三纲”主要是讲述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妇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
      董仲舒“五常之道”则是仁、义、礼、智、信五个封建道德信条,“仁”即爱人、孝悌、忠恕等;“义”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标准;“礼”是指各种封建礼仪、制度以及行为规范;“智”是判别是非的能力;“信”则是忠诚守信。“五常”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
      “三纲”“五常”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三纲五常”分析转化成有益于现代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思想利器。[7]
      2.2 “六经”为教材
      为了取得封建道德教育效果,董仲舒要求学习儒家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诗、书序其志...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16]在董仲舒看来,学习六经,可以增长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陶冶道德情感,培养道德志向,纯正和完善道德行为,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3 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
      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效果的关键,在具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无论是教育者或是受教育者都应该选择有效的方法,才能获得实际性的成效。他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开始,教学应适时且注意受教育者的才性,能从容引导,不急不缓,这是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学原则的具体发展。
      3.1 榜样示范方法
      何为“榜样示范”,就是将某些正面人物做榜样,向学生宣扬这些人的卓越成就、高尚的品德以及为人处世原则。教师对学生采取榜样示范时主要有伟人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同龄人中的优秀学生示范几种形式。
      董仲舒对于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视,提出“身教胜于言教”,“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8]言外之意是倡导一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育者首先要严于律己,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从而让学生受教育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文化的熏陶。董仲舒把圣人看做至尊的理想人格,要求人们时时以圣人作为自己的行动榜样。
      3.2 情感陶冶方法
      情感陶冶法指教育者通过创设良好情境,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良好的环境是陶冶的条件和工具。要有效的陶冶学生,必定要先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
      董仲舒认为人的品德是可以塑造的,人的道德素养与后天的教育及他生存的环境和所经历的事情密不可分。他由此判断,教学环境的塑造对于道德品质的培养同样也很重要。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可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
      3.3 循序渐进方法
      循序渐进法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其发展规律,逐渐投入思想力量,使之产生动力,渐次向正确的方面递进,促使人向正变化方面发展。在实施循序渐进教育方法之前,应该认真观察、研究和分析受教育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参考其接受能力,以确定教学的内容和重点。

    推荐访问:董仲舒 道德教育 启示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