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转型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与地域文化探析

    时间:2021-06-20 08:00: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现代高校教育已经不只是将教学目标停留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已经向培育综合素养人才的教学目标转型。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转型期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生态道德教育与地域文化联系上阐述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转型期;生态道德教育;地域文化
      1 转型期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业、制造业等随之得到迅速发展,污染物的肆意排放层一度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较为严重的雾霾现象,空气污染相当严重,让很多国民感染了呼吸系统疾病,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岌岌可危。高校内的大学生是我国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群体,呼吁保护生态环境,在高校内正确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我国的高校教育质量代表了整个国家整体的最高教育水准,在这个由知识教育到综合素养教育的转型时期,高校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科专业知识的传授上,高校教育也要为社会负责,实施有效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宣传和培养生态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生态道德教育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拥有不同的地形地貌,每个地域的历史、民族都不尽相同,地域文化氛围相当浓郁。生态系统离不开地域环境,结合每个地域的文化去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将能够让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具备生态道德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产生的有益影响。祖国的大好河山,如若能够得到珍惜,将使子孙后代辈辈受益,一定要让学生多感受地域文化,喜爱地域文化,这样才能产生保护生态的情怀,生态道德教育将能够更顺利的开展。多年来,为贯彻生态道德教育标准,提升这种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和教师也在多年的实践中积极寻找正确高效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育经验证明,将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这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实施有着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 转型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与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
      3.1 校内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道德教育不能仅仅是用教师的口去讲解书面的教材,要在平时的教育中多结合生活实际,将较为抽象的人文理论转化为容易理解的生活实际,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更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实际。
      例如,教师可以在校内组织一场生动的生态道德教育课,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将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的传统文化播放出来,如北京颐和园、故宫的由来,沈阳九一八事变纪念馆的故事,日军侵占哈尔滨等历史文化,再播放北方的重雾霾城市的真实场景,通过台上大屏幕影像的形式真實、生动地播放出来,让台下的大学生看到这就是眼前的大半个中国的生态;再播放出桂林、丽江、巴蜀等甲天下的美景,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名人故居、抗战场所等等,宣传地域文化的同时,很多游客到桂林、丽江等地旅游时的不道德现象,如乱扔垃圾,乱喂动物,随地吐痰等等,造成的景观被破坏、河鱼生物被垃圾堵住嘴巴不能呼吸、空气臭气熏天等等,让台下的学生看到这些不文明的生态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感受到地域文化将遭到破坏的惋惜。
      3.2 校外教学重视实践活动
      地域文化下的生态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园内,还要让学生们走出学校去亲身感受地域文化,吸收精髓。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参观实践活动,如到各个地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等地去实地参观,在学生的亲眼所见所闻中体会生物的多样性和濒危性,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每参观一处地域,都写下该地域的文化特色、必要时用照片、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感人的场景,并在参观完毕后写出实践活动的有感。这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将很有成效。
      3.3 将文化与道德传承和传播
      地域文化需要良好的传承,生态道德需要广泛传播,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保护生态、有生态文明意识,那我们的生存环境将能够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传承文化和传播道德文明,需要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低处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实处做起。例如,在公共场所及时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宣扬生态保护的意义。可以利用网络、微信等多媒体的形式,对于实践活动中看到的地域文化进行宣传,鼓励呼吁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到全人类中,让地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全世界的共鸣,这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事业的最终奋斗目标。
      4 结语
      总之,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流、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将有利于人类的生存、成长、学习和工作,世代受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结合地域文化去开展,让学生具有生态道德意识、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去才能够达到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红丽,傅安洲.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陈香.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
      [3]蔡静静.低碳经济视域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蕴与模式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4(22).
      [4]李婷.新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作者简介
      朱琳(1980-),女,硕士学位。现为江南大学讲师。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推荐访问:转型期 道德教育 探析 地域 生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