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新形势下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新态势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1-06-10 16:05: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事关民族工作全局和长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坚持依法治国。改革那些不利于民族交往交流的观念和具体做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增进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认同,逐步累积民族交融的因子。
      【关键词】民族交流,民族交往,民族交融
      一、新形势下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新态势
      1.1新形势下各民族交流的新态势
      民族交往的内容涉及到民族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涉及物质资料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即民族生命群体的延续),或者说涉及到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民族交往交流是民族发展重要的一环,也是民族发展的一种动因和形式。民族只有在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过程中,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发展无论属于常态的,还是属于异态的、跳跃式的发展,都是在实现民族交往交流活动中实现的。具体来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交流。民族交流是民族交往的实在内容,是民族关系涉及的领域和内容。
      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民族发展特点,决定了民族地区政治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法律制度的构建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显得异常的艰难和曲折。重人情轻制度、重宗法轻法律、重私约轻公法等情况时有发生。他们往往靠传统的政治、法律手段和道德观念的约束,并同时用来调整本民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少运用现行法律来处理内部发生的矛盾和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或合理解决就极易引发民族矛盾。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中、东部地区城市长期工作与生活,通过交往交流,有利于消除民族偏见和刻板印象,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因此,就民族关系而言,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往城市,对促进民族交融,建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我国每年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1000万人,大部分以进城务工经商为主,特别是一些沿海开放、经济发达地区,是少数民族群众大量、快速流入的区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在城市的增多,改变了民族人口比例,使少数民族得以进入全国各个地区的就业市场,进入各地的经济结构,这样他们得以更加广泛地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成员接触,加强彼此的文化交流,拓展了交往交流领域,强化了民族之间的了解与认知,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发展进步。
      1.2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的新态势
      民族交往是社会交往的一部分,民族交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交往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以及族际关系的协调,即指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马克思所说的交往含义很广,包括个人之间、社会团体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民族交往的形式包括民族群体之间的交往;民族成员个体之间的交往;民族之间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民族群体之间的交往是民族交往的基本形式。
      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全国的普遍性特点,又有特殊的民族性特征,在许多具体权益方面,尤其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磨擦。当这种矛盾涉及民族因素时,受到部分人的煽动就容易转化为民族问题的诱因,容易使经济问题转化为复杂的民族问题。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件时有发生。
      虽然当前国际上,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和放松。特别是2008年和2009年由国内外敌对势力组织策划的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各族人民的感情造成极大伤害,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实反复证明,境内外敌对势力从来不会放弃对中国进行颠覆和分裂的图谋,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是长期的。民族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对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宣传提出了新的挑战。
      1.3新形势下各民族交融的新态势
      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好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扎实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和加强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民族之间的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密度进行,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更加复杂,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易发高发。近年来西藏、新疆、昆明等地接连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更是用残酷的事实警醒我们,我们与“三股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决不能掉以轻心。
      此外,还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偏见。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大汉族主义。在少数民族最初进入城市时,许多人在观念中认为少数民族成员素质低,不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认为少数民族各有特点,来自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难以融合到现代城市生活中,来到城市只会增加城市的负担。因此,有的地方在招工、招干、坐车、住宿中存在地域和民族歧视。同时,以偏概全,把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极小部分人存在的违法乱纪,引发的矛盾和冲突,看作是所有民族成员的行为,认为城市民族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成员流动人口的问题,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污名化”。
      二、新形势下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法律、基本制度以及体制机制。要根据新的实际,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成果。
      2.1新形势下推动各民族交流的对策研究
      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向西开放的历史机遇。要落实好中央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的体制机制,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要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契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增强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切实解决就业问题,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突出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牧区、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总体来说,就是要发挥好国家支持、发达地区支援与民族地区自力更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推荐访问:交融 态势 新形势 各民族 交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