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逻辑理路

    时间:2021-06-02 08:02: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在理论上属于政治伦理范畴,以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基础。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问题,存在一条从信任到公信力、从公信力到执政公信力乃至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逻辑理路。其中,信任渗透于一切社会交往中,是公信力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之间“一对一”的信任关系扩展到“多对一”的关系时,“公信”就发生了。在政治领域中,民众和政党之间的这种信任就是“多对一”的关系,就是人民群众对政党信任与否的集体表达。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信任关系和支持程度,是党在执政过程中以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塑造人民群众的信心、通过恰当许诺和诚实履诺赢得人民群众政治信任的能力。
      [关键词]信任;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7)03-0036-04
      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失信行为以及贪腐案件在媒体的屡屡曝光,人民群众对政府诚信、官员廉洁操守等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客观上说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性问题。正如列宁所说:“如果我们连群众的情绪都摸不透,不善于跟群众打成一片,把工人群众发动起来,那就根本谈不上发挥社会民主党的革命先锋队的作用了”。[1]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论题在理论上属于政治伦理范畴,以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基础。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问题,存在一条从信任到公信力、从公信力到执政公信力乃至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逻辑理路。
      一、信任
      公信力的逻辑起点和核心是信任,要理解公信力首先要从理解信任开始。信任渗透于一切社会交往中。随着人类社会逐渐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逐渐从简单转向复杂,从直接转向间接。作为社会发展产物的信任,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和社会力量整合的重要纽带,维持着不同社会关系所连接的公共生活的有序运转。只要有人类社会,信任问题就不会消失。信任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对某人或组织期望的信心。《辞海》中的“信任”词条有三层含义:一是相信并加以任用、使用;二是相信;三是任随,听凭。综合起来,信任涵义为相信而敢于托付重任。在英语言环境中,信任对应的词汇是trust。trust作为名词和动词约有二十种含义,最常见的是法律用语:信托。西方世界的信任概念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例如,基督教强调人与上帝要通过“立约”的方式来确认他们之间的关系,人类要守约,上帝就会守护他们。大约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始,信任获得了广泛的学术关注,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都有所反映,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学术范畴。心理学意义上的信任通常被理解为个体的心理过程,与个人的人格特质、心理认知和组织中的个体行为方式相关;社会学意义上的信任是建立在社会法律制度和道德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行动,换言之,人之所以信任他人,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些社会机制的有效性;经济学意义上的信任总是与信息不对称关联,探讨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问题等。不同学科研究的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信任在某些方面的特征。综合各学科的研究,可以得知,信任是一种态度,与人们的交往活动密切相关,受到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制约,是施信者对被信任者未来履约行为的一种肯定的或乐观的预期。
      信任关系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信息不对称性。信息在信任主体(施信者)与客体(被信任者)之间的传播是不对称的,信任主体的施信行为总是早于信任客体守约行为的发生。第二,不确定风险性。信息不对称必然带来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存在风险。信任产生的前提是某些工作自己承担不了,必须依赖他人完成。他人的未来行为充满了不确定性,使得信任这种社会行为充满了风险。在信任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地位不对等。委托人利益的满足是有风险的,需要依赖代理人的如期履约;如果代理人不能或者不愿履约,委托人的利益势必受到损失,再加上施信行为总是早于守约行为的发生,因此委托人在与被委托人的关系中明显处于劣势。信任从付出开始就意味着承担风险。因此,人们在社会行为上选择信任还是不信任,与个体对风险的认知、态度、承受能力以及社会对风险控制的相应制度等因素相关。第三,主观愿望性。信任发生时,主体并不可能掌握足够的客观依据来进行判断。因此,信任并不是理性计算的结果,而只能是一种主观的倾向和愿望的表达。信任的产生建立在某种程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但理性分析不是信任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它更多表现为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乐观态度和价值倾向。第四,利益关联性。信任产生的首要条件就是利益关联性,信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因为利益而发生联系。主体对客体的信任源于对客体维护和增进自身利益的主观预期,客体在满足了主体的要求履行了承诺或约定之后相应获得主体的某种回报。主体和客体因利益相关而联系到一起。第五,信任还涉及行为特征。信任主体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取决于客体如何处理信任关系,如果客体忽视信任主体利益,违背承诺,就会加剧主体的不信任感。反之,假如客体以主体利益为重,信守承诺,主客体之间就会发展和谐的信任关系。
      二、公信力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发生关联,“一对一”的信任关系经常扩展到“多对一”的关系,“公信”就发生了。换句话说,当若干社会成员与某个社会组织或组织内的某个成员产生信任关系时,这种信任就可称之为“公信”。“公信”在英语文献中表达为public trust,可以解釋为公众的信任,反映了主体对被评价客体的集体表达。公信是公信力的来源,是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公信力”在权威汉语工具书中尚没有独立词条,例如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中尚不能找到准确解释。从起源来看,“公信力”一词最早应用于传播学领域,指大众传媒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这里的“公”就是指公众;“信”是公众对事物的评价和判断;“力”既有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涵义,也指“能力”、“力量”、“效能”,体现一种具有让对方感觉到认同和确认的能力。合起来,传播学领域中的公信力体现的是媒体得到公众认同,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反映了两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推荐访问:理路 中国共产党 公信力 执政 逻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