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师道的解读与营建

    时间:2021-04-08 00:03: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纵观古今,对师道的解读不少,而且多数见解集中于对为师之道的解读。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师”“道”以及“师道”进行解读,分析尊师重道存在的必然性与价值,提出自己对现当代尊师重道风气营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师;道;师道;解读;营建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2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首先必须对“师”、“道”以及“师道”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才能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一、“师道”解读
      (一)对“道”的理解
      古往今来,对师道的解读,往往从对“道”的理解开始。道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一种思想观念,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是一种人生追求……道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一种最高层次的存在。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对于道的认识和理解,道家关注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也就是天道,但儒家更多的致力于人道的营建,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儒家的人道是以“仁义”为旗号的人道,无论是孔子的“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还是孟子的“仁人者,仁也。合而言之,道也”,亦或是董仲舒的“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所说的道皆是一种人道,一种治国之道,一种为人之道,一种处世之道,一种价值追求。
      既然道是如此的神秘,至高无上,难以穷尽,同时又是处事之必须,生存之必需,自我实现之必要,虽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和运行有其客观规律,人亦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师道便由之始。
      (二)对“师”的理解
      “师”的含义有很多,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出。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半的时间生活在学校当中,陪伴我们的是称之为“老师”的人;如果是作为习武之人,则多称之为“师父”;我们把社会上有一技之能的人,称之为“师傅”;把宗教中的神职人员,称之为“法师”;军队中也有一种级别叫“师”……
      而“师”这一词义的演变,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早在原始社会,出于对自然力量的顶礼膜拜,将自然之力神化,因此出现了对“巫师”等神职人员的崇拜,另外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很多生产生活经验多是由技能出众之人或年长之人言传身教,因此具有技能之人和年长之人多为师,韩愈在《原道》中说:“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之道,为之君,为之师”。后来,随着奴隶社会的建立,学校出现,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官师合一,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师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术下移,“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从事脑力劳动的专职教师出现,他们不必再依附权力来生存,来实现人生价值,这时的“师”可以投身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行自我实现。在近代,人们对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要求提高,不仅要对教师进行选拔,而且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养,因而师范教育应运而生。这时的“师”,不仅要有一技之长,而且要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尤其是现代更需要获得相应的资格认定,“师”逐渐从士中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职业。
      而我们现在探讨的“师者”,就是破茧而出,最终成为专门职业的这种师者。
      (三)“师道”解
      师与道,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离。道需要师作为载体来传递,而师的存在要以道的存在为前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没有所传之道,师又有何存在的价值。在我看来,师道可以包含三个内容,一是所师之道,一是为师之道,一是教育之道。
      说到“所师之道”,可以理解为所教之道,所学之道,主要是指作为师者所传授的“道”,其范围就涉及道的所有范畴,简单的说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具体来说可以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一种思想观念,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是一种人生追求……甚至仅仅是一种知识。“道”的内容包括有多广,作为一个师者,所教授的内容就有多广。我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表达对一个人的崇敬,所以作为一个师者,在道的储备上,要尽可能的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除此之外,还要懂人事,知人道才行。
      相对而言“为师之道”,被世人谈论的最多,探讨的也最多。荀子曾对教师提出四点要求:“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蓍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凌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作为教师除了要博学多闻,还需要有威严、可信,讲解系统条理,见解深刻精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师说》中的名言,他其实已经把为师者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排序,作为师者除了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惑,更重要是“传道”,交给学生如何为人,如何处世,“昔日颂扬师道,多就师儒之丰神意态立言。丰神意态者,殆个人全部人格之反映于他人,而具有不可思议之感化力者”。
      第三,“教育之道”多涉及教育观念、教育规范、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等一些内容。先贤圣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打破了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师行教育之道必须遵守相应的教育规范,否则学无秩序,也就不成方圆了,正如《明会典·学校》载,“师长当竭诚训导愚蒙,毋致懈怠”;“道有定体,教有成法”,教育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必须因材施教,方能得法;另外,《学记》中曾提出豫时孙摩四点教育原则……《礼记·学记》中提到:“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矣。”教育之道,需要为师者科学施教,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遵循施教规律。
      二、现当代尊师重道存在的必然性和价值
      (一)现当代尊师重道存在的必然性
      1.从历史角度来看,现当代尊师重道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尊师重道”这一思想一直绵绵不绝,经历着此起彼伏的更迭,即使是在师道观念淡漠的一些年代,人们也不曾遗忘。

    推荐访问:营建 解读 师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