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下多元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1-03-25 04:02: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这也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下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课程模式的研究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从而提出并阐述多元整合课程体系的内容,用实例说明中外合作办学下多元整合课程的构建。中外合作办学高职教育多元整合课程体系一、中外合作办学下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这也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成为必然选择。高职院校要在扩大开放上突破,使培养视野更加开阔,开展与境外职业教育的广泛合作。我们要坚持走创新型合作办学的道路,必须要经过四个阶段:引进、嫁接、本土化、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优化了国内的课程结构,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创新。与世界上教育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机构特别是一些高等教育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要求我们应尽快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实现: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职业化方向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综合化;开设技术化的学科;采取模块化课程的组合形式;安排阶段化的教学进程;实现学习者学习方向的个性化;在教学策略方面,实施能充分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和完全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二、国内外关于课程模式的研究综述及启示目前,国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人们比较熟悉的有MES课程模式(技能模块组合课程,国际劳工组织)、CBE课程模式(能力本位模块课程,美国、加拿大)、“双元制”课程模式(核心阶梯型课程,德国)、职业群集课程模式(美国)。他们都有成功的经验,并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课程模式:是针对职业岗位规范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的模块课程组合方案。MES对我国职教的启示:(1)人们意识到职教课程并不一定是固定和系统化的,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灵活的选择;(2)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开始广泛采用了诸如“文化课模块”或“活模块”等语义不准或不通的概念。2.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模式(在美国、北美和澳洲等国流行)。CBE课程模式的弊端:(1)把能力看作是一系列孤立的行为,忽视了真实的职业世界中人们的操作行为的复杂性以及智力性操作中判断力所担当的重要角色;(2)将单项能力组合成综合能力的方式忽视了工作的整体特性和经验成分。(3)由于没有理清能力组合方式与工作过程间的关系,在工作分析后的教学分析过程中,各校往往又重新回到了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中去。3.双元制课程模式:双元制是一种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体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对双元制课程模式的评价:(1)有人认为是所有课程模式中最为理想的一种;(2)有人认为其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理论知识深度不够。4.职业群集课程模式:是美国在CBE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后,目前在高职教育中广泛采用的课程模式。优点是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学生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三、多元整合课程体系的内容随着中外职教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到中国职教课程发展的需要,不仅是一种课程组织方式的变革问题,而且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课程价值观的变革问题。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博采众长,各取所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教育有其鲜明的特色,能通过引进国际交流与实践的机会,引进国外有特色的优质课程、优秀的教学资料、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全英或双语授课、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式。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的课程结构,要求做到综合化、模块化、阶段化、个性化。中外合作办学下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注重理论知识之间的系统性,促进合作办学项目下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和融合;在实践教学法上,引入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和实训设备,使学生经验知识的获得和各种技能的训练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在课程开发上,进行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结合国外行业情况,借鉴国外课程包和国内行业标准,与外方教师一起决定课程内容,使课程的开发程序规范、科学,避免在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上的主观随意性;在发展形态上,根据应用型人才“生成性”原理,呈现出从知识传授、能力发展向个性发展的趋势。四、中外合作办学下多元整合课程的构建实例1.综合化综合化是全方位的综合化,无论是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程,还是中文课、双语课都要体现综合化。课程的综合化,不应是将两门或多门学科课程内容简单的拼凑、合并,而应该是构建专业职业知识体系时创设一门“新课程”,是将相关相类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态度等内容的综合。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交流与实践的机会,中外教师根据学生就业需求,借鉴国外有特色的优质课程,开设综合课程。例如,在外贸专业中,我们加强不同外贸岗位职业理论知识教学,注重理论知识之间的系统性,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融合。例如,《企业网站维护》课程,这门课程将《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和《外贸商品学》三门课程内容进行综合,结合外贸公司实际案例,增强课程的弹性或灵活性。《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就可整合为一门课;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国际金融》课,可采取开讲座的方式,只侧重讲解与外贸紧密相关的内容。《国际商法》课程要打破原学科体系的框框,专讲其他专业课未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例如, WTO规则,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关托收、信用证的国际惯例等,相关课程已涉及到了,没有必要重复开设,可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讲授一些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这既节省大量课时,又达到扩展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效果。例如,《国际贸易单证实务》与《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整合,删除与“国际贸易实务”重复的内容,专讲各种业务单证知识和单证制作的技能,把教学重点放到指导学生缮制业务单证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从事单证业务打下扎实的功底。2.模块化模块化课程是一种课程结构的安排形式。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差异较大,有国内就业、国内深造和国外深造等不同方向,模块化课程所具有的优点正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的需要。模块化课程灵活性、机动性大,有利学生主动学习;可集各课程流派之长、利于多元整合;有利于各类各层次职教之间及同其他教育的沟通、衔接,避免重复学习。多元整合课程的模块化,针对的是所有的课程,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都实行模块化课程。我们把课程模块划分为三大智能模块。第一大模块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必修智能模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相应的实践教学,例如,《国际商务英语》,含商贸英语、商务英文函电、英语口语等课程;第二大模块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专业方向智能模块,针对单证员、报关员,业务员等某一个特定专业,能体现行业技术最新发展水平的相关课程,例如,《国际贸易业务技能》,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第三大模块为横向智能模块,主要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开设的课程既可以是社会科学的,也可以是自然科学的。三大智能模块的课程根据需要可以灵活组合变化,如必修智能模块中可以按学科中心顺序渐进安排课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让一部分学生提前学习必修智能模块中的专业课程模块;可以让赴外国深造的学生少选专业智能模块课程,多选一些能深化其特长的横向智能模块课程;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少选横向智能模块中的课程,多选一些专业智能模块课程,以便集中精力攻读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第二专业课程。3.阶段化中外合作办学下,由于课程需要双语或纯外语教学,课程难度加大很多,阶段式课程循序渐进的特点能使学生明确达到目标的过程和所需的条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阶段式课程与模块式课程相结合,能克服模块化课程的随意性而求得更加科学、合理的模块组合。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关注“高等职业个体发生”的机制。课程(三大智能模块:必修智能模块、专业方向智能模块和横向智能模块)的设计遵循“高等职业个体发生”的规律:以高中阶段的“基础学力结构”为起点,通过“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等“职业学力”的全面建构,向“职业胜任力”目标发展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职业课程的教学、训练与考核,借助于同化、调节、适应等发生机制,以循环渐进的方式促进较低水平的“职业学力”过渡到较高水平的“职业学力”,直至达到“职业胜任力”水平。例如,在《国际贸易业务技能》系列课程中,我们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过渡到《国际贸易实务》,最终进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4.个性化课程的个性化是“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学生在继续深造或工作后会面对再一次的专业选择,这个选择即取决与学生的主观愿望,也取决与高职办学的学校个性化课程的实施。个性化课程将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从现在意义的课堂上解救出来,使学习充满个性的魄力。个性化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要开发出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教学计划。例如,《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是指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的。通过给学生创造实际工作环境,教师将某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任务或项目等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成过程进行工作,并完成这项工作,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不再是被动地学习理论,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动行为,在用的需求下学,学以致用,最终实现了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这一特点。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活动中创新和发展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设计课程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职教课程改革处于重大转折的关头,从传统到现代职教课程急剧变动、量的渐变积聚为质的突变的阶段,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以“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来进行职教课程模式的创新,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有效改革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王猛.五年制高职机电专业多元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0,(1):92-96.
      [2]吴亚萍.近十年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综述[J].课程教学, 2011,(33):54-56.
      [3]李静,陈锡宝.四轮驱动”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效果支持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118-120.
      [4]王绍章.多元整合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50-53.本文系2012年浙江省教规办立项项目“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

    推荐访问:高职 办学 中外合作 课程体系 构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