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袁世凯与安阳情结

    时间:2021-01-26 12:02: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袁世凯与安阳有着怎样的情结呢?袁世凯是我们在中国近代史学习中非常熟悉而又很特殊的一个历史人物。在袁世凯的政治生涯中,安阳是极其重要的一站。
      [关键词] 袁世凯;安阳
      【中图分类号】 K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281-2
      袁世凯与安阳有着怎样的情结呢?当自己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在想,这是由于我是安阳人的一种牵强附会,还是有着某种深层次的联系和影响呢?
      袁世凯是我们在中国近代史学习中非常熟悉而又很特殊的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从教科书、小说和传说等不同渠道熟知了他。通常他被看作是一个“阴谋家”、“窃国大盗”、“一代枭雄”。但成说不一定全是事实。唐德刚说“袁毕竟是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治世能臣”;李大钊也评其为“民国开幕英雄”,“一世怪杰”的袁世凯,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忘”。这还是较为客观的作出评论。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扩练“新建陆军”可以说是全面推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第一人。小站练兵,是袁世凯涉足新政的一开端。但新政并不是他主导的,而是旧湘淮系崛起的官僚如李鸿章和张之洞所领导的。这一时期,是占人口多数的汉人官僚迅速从满人的统治下攫取权利的黄金时代,这种变化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事件中达到高潮。李鸿章不久病死,袁世凯接收了其北洋势力。在这一时期,袁世凯随着对北洋新军的掌握,已经意识到,由占人口多数的汉人来统治中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适时列强环饲,都愿意用清廷来限制中国的崛起,而且很多省份还是满人控制政权。对于长期任职中央的袁世凯而言,他是不愿意用激烈的手段来夺取政权的,因为这必然将导致国家的分裂。所以,他采用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夺权。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所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中如此评价袁世凯:“天生的实践家,没有哪一个官员像袁世凯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为改良争取到如此多的东西”。袁世凯在清末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在发展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试办地方自治及开设新式学堂诸方面,均有成效。他有能力,在满清官员中堪称“进步分子”。不同时期不同角度都可以把一个人看成完全相反的一个社会个体。袁世凯和孙中山、毛泽东的差距以及其最终失败的缘由乃是他没有后者救国救民的坚定信念。其政治举措中很多措施或多少都搀杂了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从一个普通人的心态来分析袁世凯最后的称帝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做为一个已具有民主、共和思想的领袖人物来看袁,他的思想则是迂腐与落伍的。
      在袁世凯的政治生涯中,安阳(当时称为“彰德”)是极其重要的一站。
      1906年9月,北洋陆军在彰德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会操,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就是当时两名阅兵大臣中的一员。这应该是他第一次与安阳的结缘吧。我想袁世凯也许就是从那时对安阳情有独钟,否则,为何他从1909年元月到1911年10月,有两年十个月的时间都在安阳隐居呢?而这个时期又是他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当年袁世凯在河南安阳隐居时,住的是农村,安静;离安阳市区也不远,便捷。这也是唐朝和尚皎然常说的置业标准:“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靠着城市住,又能看见田野,兼具城乡之优势。光是选址没什么出奇的,袁世凯还雇人挖了一条渠,把漳河水引到他的花园里,流水淙淙;还让两个营的护卫马队驻扎在附近,以便防盗防匪;还专门修了一条公路,把交通变得更便捷;甚至还弄了一个电报房,随时能了解国家大事。
      袁世凯虽“隐居”在安阳,但已成为影响当时中国政局的重要人物,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到洹上村拜访袁世凯。清末民初安阳声扬海内外,这除了安阳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袁世凯居住在安阳。袁世凯就是从安阳走出去后,一跃而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曾经在中国近代叱咤风云,是清末的重臣;北洋军阀的头目;做过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尝试新政改革,后又复辟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1916年因尿毒症不治,57岁的他病逝于北京,遵其“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遗言,同年他被安葬于安阳洹水北岸之太平庄。从此和安阳结下了不解之缘。
      安阳是我国既有文字可考,又经考古证实最早的古都——殷墟的所在地。安阳的文化是一种断层的文化。从灿烂的殷商文明开始,并没有被延续性的发展下来。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历史本身的发展是很复杂的,城市的发展也应该是多元的、多样的。发展到近代历史,袁世凯的到来,给这个城市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合点。捕捉袁世凯与近代安阳这所城市之间的关联,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潜移默化的。袁世凯在河南汲县、辉县、安阳等地买下大量的田产,在安阳的洹上村还修建了豪华的庭园。洹上村位于安阳旧城之北,洹河北岸,原为天津盐商何炳莹的别墅,占地约200亩。袁世凯在这里大加扩建,建有围墙和炮楼,并将洹河天平渠水引入园内,园内小桥流水,百花飘香,山林峻石,亭台楼阁,极为秀美壮丽。袁宅布局仿北京的北海和中南海,为当时安阳一大景观。袁世凯东山再起时,家属留居安阳,有一个团的驻军进行保护,并设立了洹上村火车站,平汉铁路的火车路过洹上村时都要停车。从这方面看袁世凯为安阳的交通事业确实作出了贡献。
      安阳城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它地处中原北部,那里北通直隶,上可直抵京畿;南达两湖,下可遥望两广;西枕太行,背靠晋陕,东接鲁西,直指胶东。又有京汉铁路穿域而过,可谓是九省通衢,联达四海,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尤其是到了近代,重商的社会氛围使得安阳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性城市开始受到重视。而它的商业性是天然形成的。西部有丰富的煤矿、铁矿和有色金属矿,如水冶镇,自古工矿林立商贾云集,有“金水冶”之称。东部是富沃的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区。使它成为一个重商多贸易的集结地。而这种商业化的氛圍也影响着安阳人的心理和性格。他们大多豪爽而又多于精算和谋划,相对于淳朴的河南人,他们重利轻义,看重实际的东西。而袁世凯选择这里“蛰伏”,虽与安阳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政治需要有关系,但也不排除他内心的情怀与安阳有某种相似的东西。袁世凯的家乡是在偏远的项城,但是他却缺少对故乡的依恋。家乡对一个人的情感来说只是一种机会,真正使游子乡客产生出眷恋的还是他们成长中对乡情的切身体验,和离开后的时常玩味,如沈从文先生那样。而豫东那块贫瘠荒凉的大地对袁世凯来说,这两方面都没有留下太深的记忆。这倒正好让袁世凯一生少了很多恋家守根的小家之气,多出几分大丈夫四海为家的豪迈壮志。甚至不惜死后客葬他乡。而安阳(当时的漳德)就是这样走到袁世凯的面前,这颇耐人寻味。安阳洹上成就了失意时的袁项城,袁便让它做了归根之地。袁世凯的墓址在洹上村东北二里许的太平庄,即今袁林所在地。袁林工程从1916年9月开始,到袁世凯死后两周年才完工。袁林规模宏大,植有林木,并有石刻羊马、翁仲(石人像),颇为壮观。当时有一营军队看守,一般老百姓不得进入,但不断有国内要员从平汉铁路乘火车到安阳前往袁林。如今,袁林已成为人民休闲的好去处。随着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安阳知名度的提高,到安阳袁林游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这也算是袁世凯死后为安阳人所做的一点贡献吧。
      参考文献:
      [1]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唐德刚.晚清七十年[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3]马勇.1911年中国大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1.
      [4]张华腾.北洋集团崛起研究(1895—1911)[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作者简介:郜娜琳(1975-),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安阳市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

    推荐访问:安阳 情结 袁世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