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汶川地震请了高人【汶川地震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

    时间:2020-08-12 07:19: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China Daily》作为我国重要的外宣英文报纸,是国外读者了解我国国情的重要窗口,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这一突发事件的报道入手,从文字报道和新闻图片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其报道的特点,从中找出其对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作用。
      【关键词】《China Daily》 汶川地震 形象塑造
      
      现今,国家形象在国家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国家形象的建构不仅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还需要其他各界的共同努力,大众媒介在其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会直观反映一国的国家形象,《China Daily》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据报道,2008年发生在四川省里氏8.0级的“5・12”汶川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无论是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受灾范围等多方面都是近十年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一次,其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1976年唐山地震。在地震爆发后,《China Daily》连续一个月将第二版和第三版两个整版辟为“汶川地震”专版(“WENC-
      HUAN QUAKE”),并在头版进行连续报道,通过大量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向国内外读者详尽地介绍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一、《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报道分析
      1、文字报道分析
      (1)文字报道数量分布。在地震爆发后的四个多月时间里,《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的文字报道量很大,共计971篇(包括《China Daily》商业周刊)。其中以5月的报道数为最多,共计606篇,6月刊登279篇,7月、8月和9月分别有49篇、21篇和16篇的文字报道。由此可见,《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分布是非常比较集中的,主要集中在地震发生的5月和灾后重建的6月,这是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全面深入地了解灾区灾后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工作进展情况。其中,5月的报道数量占报道总数的一半以上,约占其62.4%。
      地震发生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数每天均在十篇以上,其中以国家哀悼日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日报道数最多,分别为73篇和70篇,极大的满足读者对地震灾情和灾后救灾的信息需求。随着汶川灾民安置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自6月中下旬起,《China Daily》的日报道数降至5篇以下。
      (2)文字报道版面分布。自地震爆发以来至灾后大规模恢复重建的四个多月时间里,《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的文字报道主要集中在专门开辟的“汶川地震”专版(“WENCHUAN QUAKE”)、“评论”(“COMMENT”)、“头版”、“观点”(“OPINION”)、“新闻”(“NEWS”)、“放眼全国”(“NATION”)、“深入报道”(“INSIGHT”)、“生活节拍”(“LIFE PULSE”)和“商业版”(“BUSINESS”)等9个不同的版面中。而《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的文字报道中,一半以上均刊登在“汶川地震”专版(“WENCHUAN QUAKE”)中,据统计,在专版中刊登了总计510篇文字报道,占总报道数的52.5%。
      2、新闻图片报道分析
      对于新闻而言,尤其是对自然灾害的报道来说,新闻图片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能够完全体现那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灾后灾区的受灾情况,更可以激发出人们万众一心、抗击灾难的决心。《China Daily》也不例外,除了大量的文字报道之外,也刊登了大量的新闻图片。据统计,自2008年5月13日至9月底四个多月的时间里,《China Daily》共计刊登新闻图片570张。其中5月最多,共刊登了照片380张,6月降至147张,7月、8月和9月分别刊登了32张、6张和5张新闻图片。
      其中《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新闻图片在国家哀悼日的第二天达到了最高,共计刊登了62张新闻图片。5月,即抢险救灾工作进行时,《China Daily》对地震报道的图片量平均每天都在20张以上,全面报道灾区灾情和救灾的情况;而从6月开始,即灾区人民生活逐渐稳定,灾后重建开始计划时,平均日刊登量降至10张以下;而自7月开始至9月灾后大规模重建开始时,《China Daily》的图片日刊登量降至5张以下,直至不再集中刊登为止。这样的新闻图片刊登符合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和读者关注的焦点。
      而这些新闻图片的种类也有所不同,按照新闻图片的三种类型,即新闻照片、新闻漫画和新闻图表,《China Daily》报道汶川地震的新闻图片主要是新闻照片,共计529张,占新闻图片总量的92.8%。据统计,《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以新闻照片为主,并且主要集中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时间,这主要是因为在自然灾害报道中,新闻照片最大的优势就是真实,能够通过摄影镜头真实地将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原原本本地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使其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灾难的残酷和灾区人民的痛苦,这是单凭语言很难实现的;同时这些照片还可以唤起人们巨大的同情心和使命感,帮助灾区和灾民共同走出困境。
      《China Daily》刊登的汶川地震的新闻照片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惨状、人们身处灾难中的无助,同时也有众多救援人员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奋力救援,国家领导人的亲切问候和关怀,灾区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等。
      二、《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报道的特点
      1、增强时效性掌握了主动权
      《China Daily》已发行至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境外众多主流媒体转载率最高的报纸,因此它的时效性就显得很重要了。《China Daily》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就立即用头版、第二版和第三版整整三个版面,图文并茂地来介绍汶川地震的灾情及抗震救灾的具体情况,不仅满足了读者对地震的关心,并且抢得头筹,占领先机,及早发布相关信息,有效遏制外界的不实传言。
      2、公开透明度增强确立了真实性和权威性
      在经历了“非典事件”之后,政府和国内媒体都加强了对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对汶川地震的报道,《China Daily》就严格遵循了公开透明的原则,连续开辟了一个月的“汶川地震”专版(“WENCHU-
      AN QUAKE”),集中、详尽地介绍灾区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信息。并且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在头版中,用红色的表格公布地震遇难人数、受伤人数及失踪人数等相关信息,做到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这是《China Daily》在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3、内容面广具有包容性
      《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的文字报道内容不仅涵盖关于地震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灾区的灾情、救助伤员的情况以及灾后重建的情况之外,还有很多文章谈及灾区灾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尤其关注灾区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除此之外,《China Daily》还讨论与捐款相关的问题及对救灾进行思考等多方面内容。
      《China Daily》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内容涵盖面扩大,同时还包括对事件本身不同侧面的思考,这一点正是体现了我国社会包容性的增加,越来越能够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随着许多突发事件的接踵而至,《China Daily》清楚认识到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时,应以“排”代“堵”,才能有助于更好的构建国家形象的。
      4、实现人文关怀增强情感性
      人文关怀,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既关注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关注人们的精神需求。“体现人文关怀的载体有许多……相比之下,以新闻报道作为人文关怀的载体,能满足最大多数受众的需求。”①
      从配合新闻报道的新闻图片中,可以看出《China Daily》在对汶川地震的报道的人文关怀。就拿汶川地震来说,在所有新闻图片中,新闻照片占了绝大多数,在这数量众多的新闻照片中,没有一张照片是关于地震死难者的血腥的照片,甚至很少是灾后废墟的照片。虽然血腥或废墟的照片会增加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但同时也会对灾民造成心灵的再次冲击,对其他看到此类照片的人们造成心理阴影。《China Daily》在选择汶川地震的新闻照片时,选取的都是人们勇敢面对灾难、努力在废墟中求生、积极营救生还者等内容的照片,给读者带来希望的感觉。
      三、《China Daily》的汶川地震报道对国家形象塑造的作用
      《China Daily》在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上更加注重时效性、公开透明度、内容涵盖面、包容性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旨在将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客观地告诉读者,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谣言,避免引起社会的不安定,积极“引导”国外舆论,从而改善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我国政府迅速反应、沉着应对,我国新闻媒体,包括《China Daily》在内的我国各大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最新的灾情和政府的救灾行动,并且随后进行大量跟踪报道,为广大读者和观众带来最新的灾情,赢得了国际赞誉,“美联社5月14日报道:中国媒体及时主动对灾情进行大量客观报道,这标志着中国‘与过去习惯于隐藏危机的倾向决裂’。世界主流国家和媒体对中国在这次地震灾难中的表现几乎全部是正面而积极的评价,正面塑造了中国传媒、中国执政党和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②通过我国媒体对此次大地震的大量、不断报道,力争改变我国在国际上的负面形象,树立一个团结一心、共同面对灾难的大国形象。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构一个积极、良好的国家形象,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意义重大,需要政府和大众媒体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更需要借助该国外宣大众媒体,尤其是包括《China Daily》在内的我国各大媒体的优势,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建构一个更好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①李莎,《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科技传播》,2010(5):6
      ②李杨、李建华,《灾难事件中国家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报道为例》,《新疆大学学报》,2009年1月第37卷第1期,P30-32
      (作者: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传播学专业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推荐访问:汶川 地震 塑造 汶川地震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 汶川地震国外报道 汶川大地震报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