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运动会是文化节吗_高校运动会改革与体育文化节构建的探索

    时间:2020-04-02 07:26: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大发展重大问题决定的精神,分校了现行高校运动会存在的问题,指出体育文化节是高校运动会变革的方向,并就构建体育文化节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运动会改革;体育文化节;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运动会的现状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体育也应该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于高校运动会,笔者认为,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沿袭着国家、省市大学生运动会的传统竞赛模式,每年进行一届田径运动会的比赛。这一形式确实在丰富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们的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运动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学校体育竞赛的目的和任务,把运动会等同于竞技体育赛会。调查中发现,这一模式有诸多的弊端,比如:运动会设立的竞赛项目技术性强、难度大,这些项目在教学中没有进行过学习和演练,客观上限制了参赛者的参与;由于时间、场地等因素的制约,运动会项目设置较少,每人限报二项,每项限报几人,导致少数人在表演、多数人在观看的局面;奖项设置较少,奖励机制不够健全;运动会进行的内容与现行的体育教学脱节;缺乏身体美、人体美的表演项目展示;体育意识和理性知识培养不足等等。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传统运动会所存在的这些不足,正在积极研究和尝试着手运动会改革,但大都停留在运动项目上的增减,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进行高校运动会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体育文化节是改变高校体育竞赛工作的当务之急,更是落实高校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   二、体育文化节的优势   (一)举办体育文化节的时间更充裕,实施的项可以更广泛   传统的运动会一般进行2―3天,在短短的时间内没有办法将更多的运动项目纳入其中进行展示和竞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爱好者和不同群体的参与。而体育文化节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根据项目设置灵活地安排时间,这样就可以将各种球类、表演、娱乐,甚至连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吉尼斯”、“校园达人秀”等项目都囊括其中,避免了参赛人数和运动项目少的弊端,为全员参与创造了条件。   (二)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体现大众体育的精神,真正做到全民健身   传统的运动会由于时间和项目设置等原因,致使参与人数较少,参与的团体大都是以系或院为单位。而体育文化节就有所不同,以系为单位进行的选拔赛,使参与的人数明显增加。同时,增加了以班级和寝室为单位的竞赛内容,使得参与竞赛的群体更为广泛,参与的学生积极性更高,为丰富师生业余生活、提高师生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体育教师分工明确,使盛会的设计组织更合理   传统的运动会大都是体育教师带领部分学生进行组织和裁判工作,而高校目前田径课开设较少高校田径专业教师也越来越少,田径裁判工作对于许多非专业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其他专业也是如此。而体育文化节是体育教师根据自身的所学所教专项分别负责开展活动,既保证了专业性,又能够充分调动每一名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体育文化节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体育知识讲座的开展,有利于普及体育常识,增强运动实效   传统的体育运动会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健身知识的传授和指导,而体育文化节本身就将体育健身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作为一项内容纳入其中,通过不同运动项目应注意的事项、运动中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做法讲授和健身知识的竞赛,增长学生们的健身知识,强化学生们的健身意识,实现了高校运动会的教育功能。   三、构建体育文化节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建设的九大决定,明确指导思想   高校运动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适应教育整体改革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为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将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教育贯穿始终,提高学生们的健身理念和健身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构建体育文化节观念   高校运动会的改革同各种改革一样,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和前提。为了使高校运动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必须更新观念。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变以田径为主、少数学生参加的局面,使运动会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学校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模式,将过去单一的田径运动会变革成体育文化节。将过去较为松散的比赛整合规范起来,融入球类、健身、表演和娱乐比赛。实现高校运动会性质、对象、目标与功能的四个根本转变,以体育文化节为桥梁,带动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良性开展,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三)以人为本,拓展体育文化节的项目   从运动会项目设置来看,在保留部分田径项目外,改变以院系为单位的单一参与方式,结合不同团体特点增加以班级和寝室为团队的项目;结合当前安全教育课题,增加逃生、灭火等项目;结合军事训练,增设班级队列表演、行李打包后急行军等比赛内容;结合职业取向设置爬杆,定向运动和运动中计算、翻译等项目;开展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结合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于体质测试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们的达标率和优秀率;增加集体项目和师生共同参与的项目,从而增强师生间、同学问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彼此了解等等。通过运动会提高了学生的竞技水平,增强了学生自救、团队意识,军事项目训练水平和职业技能也得到提高,实现了运动会的本质回归。从体育文化节项目设置角度来看,由于体育文化节是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这可以保证把更多的体育项目融入其中,如将学生们比较喜欢的篮球、排球、足球比赛,身体素质大赛和校园吉尼斯表演,健美操、轮滑、太极拳等教学项目,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竞赛等纳入其中。这样,不仅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竞赛,还可以使不同项目、不同爱好的学生相互融合,为其所在团队作出积极的贡献,实现了其自身的价值。   (四)借助各种媒介手段,加强体育文化节的宣传   在调查访谈中我们发现,广大师生对于体育健身知识了解甚少,虽然体育教学中进行了体育理论教学,但由于教学时间较少,教师更多的是结合自身的教学项目进行讲解,致使学生对一些体育常识,如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健身来提高健康水平,如何在健身过程中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如何控制自身的运动量等知之甚少。在高校举办体育文化节期间,正是培养师生们参与体育健身意识和增强健身理念的好时机,通过板报、广播宣传,精彩赛事欣赏,健身知识竞赛和教师的健身知识讲座等,拓宽师生们的体育健身知识,增强健身理念,养成健身习惯,丰富师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体育人文素质修养。   (五)加强正面引导,合理构建体育文化节的机制   有运动就有竞争,有比赛就有胜负,这是毋庸质疑的,而设定合理的奖励范围和标准,可以调动师生们的参赛热情。在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中,一万米跑录取前八名并给予奖励,而从第九名开始,尽管他们还在努力地奔跑,裁判员却已经不再进行裁决了,这对参赛者的心理伤害却没有人关注。奥运会讲究重在参与,而基层运动会却将这个理念丢失了。我们可以设立长跑团队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运动会最艰苦的项目中,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团体作出贡献。诸如此类的奖项设置还有很多,如增加参与奖、鼓励奖、组织奖、团队奖和体育先进个人等奖项,授奖面明显扩大,师生的参与热情也会明显提高。其次,很多高校为了操作方便,把发奖的环节忽视了,而这一环节是运动会中不可或缺的,学生在发奖的过程中有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荣誉观念的形成,正是这一环节激励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所以,在体育文化节应加强此环节的操作。  (六)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设施,建立协会和俱乐部组织    各大高校因为自身利益和发展的要求,加大了提升学校地位的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忽略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而此做法只是满足了极少数人的需求,放弃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违背了大众体育的宗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充足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根本谈不上体育锻炼,更谈不上体育文化的推广,所以应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   四、构建体育文化节应注意的问题   (一)校改要先行    校运动会改革要先行于省市乃至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高校运动会在竞技运动展示和高水平运动员选拔的同时,更要注重体育文化节的全面性、全体性和团队参与性,为各级大学生运动会改革做好铺垫。   (二)领导要重视   校领导要重视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因为体育文化节的构建和实施不是哪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要集体育部、工会、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和团委等部门人员的通力合作、协同作战才能够完成。这就要求院级领导在其中做好协调工作,才能将这项改革深入地进行下去。   (三)设计要合理   在体育文化节运动项目的设置中,既要秉承从实际出发原则,根据学校现有的设施和师生们的实际状况来设定项目,同时,要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和全体工会会员的主动性,集思广益,再从中遴选出师生们比较喜欢参与的项目,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主体的需求,也才能使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竞赛中来。   (四)赛期要延长   由于时间、场地和组织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把全部运动项目都安排在一届体育文化节中进行,组织者在一年内可以分期分批有选择的进行运动项目竞赛。这样就能够拓宽体育竞赛项目,使广大师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积极参与到竞赛中来,真正达到体育文化节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   (五)社团要参与   高校的体育教师较少,教学任务较重,在体育文化节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会和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功能,让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也可以促进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良性发展,为做好学校群体工作和丰富师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的体育运动会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使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健身行列中来,才能实现高校运动会的本质回归,进而以体育文化节为载体,促进师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锐. 论高校运动会现状与改革构想[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3(10).   [2] 梁平, 董斌. 论高校运动会发展方向与模式[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3).   [3] 王平. 淡竞技、重能力、多参与一论高校运动会改革与创新[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2).   [4] 刘英. 高校运动会改革方案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7(9).   [5] 李丽. 论高校运动会现状与改革[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3).   (本文审稿 陈齐平)

    推荐访问:文化节 运动会 构建 高校运动会改革与体育文化节构建的探索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