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汤显祖《牡丹亭》 原文 《牡丹亭劝农》:汤显祖的理想社会

    时间:2020-04-01 10:19: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八出《劝农》在《牡丹亭》中并不重要,但他描写南安太守杜宝下乡劝农的欢乐场景,正是他在遂昌劝农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心目中,遂昌似乎已是“世外桃源”,是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关键词】汤显祖;劝农;理想社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52(2012)01-0035-02      任何文艺作品,都是作家世界观的反映。当然这种反映表现得千姿百态,有的直白浅露,有的含蓄曲折。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汤显祖的世界观。而《劝农》一折,则寄托了汤显祖的政治理想,是作者治国安邦方针的相当直白的反映。在汤显祖的笔下,《劝农》中杜宝治下的南安府,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美丽,一样和谐。   一、政治理想的寄托   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由广东徐闻县典史量移浙江遂昌任知县。回临川稍事休息后,汤显祖踏上了东去的路程。一路上过信州、衢州、龙游,跋山涉水,风尘仆仆,于三月十八日到达处州府遂昌县。只见满目云海树烟,四周峰峦叠峰。一湾清溪,抱城歌唱;两岸芳草,醉入心扉,汤显祖称之为“仙县”。他满怀政治热情,希望通过治理这个小县,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遂昌,汤显祖曾经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这个蓝图在《牡丹亭》的“劝农”中可以找到:   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阳遇上清。春云处处生。   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   平源麦洒,翠波摇翦翦,绿畴如画。   月明无犬吠黄花,雨过有人耕绿野。真个,村之雨露桑麻   这样一幅太平世界的桃源乐土,是汤显祖诗意化了的“理想国”他这个理想社会的设计,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先有实践,而后才通过写戏把它公之于众。他在遂昌任知县期间,大力宣传农耕,亲自下乡宣传农耕,亲自下乡劝农,赞扬农业好年成,就是他致力于实现其理想社会的有力证据。   二、理想社会的实践   汤显祖在遂昌重视发展生产,奖励农事。每年春月,他都率众备了花酒,带了春鞭,下乡劝农,有几首诗记载了这件事。如《班春》二首写道:   今日班春也不迟,瑞牛山色雨晴时。   迎门竟带春鞭去,更与春花插两枝。   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   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胜在新年。   还有《丙申平昌迎春,晓云如金,有喜》诗也是说的这件事。诗曰:   仙县春来士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   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大有年。   从这几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汤显祖对他的理想社会的描述,在遂昌的重农实践,使当地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某种程度的改善,这足以说明遂昌任内是他理想社会实践的一块试验园地。他比较重要的从政实验,是自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十八日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月十七日,当了五年独挡一面的遂昌县令。他在遂昌的突出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学政方面   汤显祖一到遂昌,决心从奖励耕读着手,兴除利弊,嘉惠百姓。汤显祖亲自选址,在瑞牛山麓营建了射堂,作当地士子习射之所,四月破土动工,六月即基本建成;到八月,又在射堂旁边建成学堂30间。射堂和学舍合一,汤显祖取名为“相圃书院”。相圃书院建成后,汤显祖亲自给学生讲课,和诸生习射。汤显祖为国育才的拳拳之心,于此可见一斑。   万历二十二年(1594),汤显祖在孔庙北侧创建了“尊经阁”;供藏书用;在城东报愿寺重建启明钟楼,以促耕读。这些措施,很快就见效果,遂昌读书空气日趋浓厚。从此,“士相师友而游。至夜分,莫不英之然、言之然,讲于《诗》《书》六艺之事。相与为文,机力日以奇畅,大变陈常(《相圃书院置田记》)。   (二)在农政方面   汤显祖所治遂昌,地处浙西南山区,万山千壑,交通不便,百姓贫困,无力交赋,又往往抗赋不交。多年来,拖欠田赋现象愈演愈烈,历任知县深感头痛。汤显祖到任后,采取措施进行整治,对于征赋,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对一般百姓,重于劝勉鼓励。“稍之四出征集。然所征员多者,有所入,则不必其人以来。即来,亦欢然喻而遣之。”对豪门大户,则坚决征收,毫不徇情。京官项应祥的亲戚亦有隐田瞒赋现象,汤显祖致信项应祥,大义凛然地指出:“……后见贵倨家,武横奸盗,往往而有,不治不止,既以治之矣……近察贵县民负者,非尽穷极无所还,多故大姓而落者……至于足下家税所负,岁至若干……项应祥自觉理亏,遂使项家及其亲戚也完纳了赋税。   (三)在刑政方面   汤显祖主张无为而治,施仁政于民。他自述“斗大平昌,一以清净理之。去其害马者而已。”“在平昌四年,未尝拘一妇人。”汤显祖审案量刑的情况在《平昌送何东白归江山》诗序中记叙相当详细:   何翁晓,江山人……予听狱或笞囚过当,辄意授晓视之。无恙而后即安。民或斗殴相杀伤赴庭下,辄先付晓谨护之,而徐听其讼。亭中有系人,常与钱晓贷其药。以故五年中,县无斗伤笞系而死者。   作为封建时代的一名官吏,汤显祖能尊重囚犯人格,不滥威、不滥刑,从容认真地听取囚犯申诉,甚至出钱买药给犯人医治伤病,五年中县域没有因斗殴或刑讯而死者,没有拘捕过一个妇女,这都是非常难得的。   尤为突出的是,汤显祖还做了“除夕遣囚”和“纵囚观灯”两件惊动政坛的事。除夕夜,汤显祖让狱中囚犯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春节后再回狱服刑;元宵节,汤显祖组织囚犯到城北河桥上观花灯。为此,汤显祖特作诗二首以记此事:   除夕星灰气烛天,酴酥销恨狱神前。   须归拜朔迟三日,溘见阳春又一年。   (《除夕遣囚》)   绕县笙歌一省囹,寂无灯火照圆肩。   中宵撤断星桥锁,贯索从教漏几星。   (《平昌河桥纵囚观灯》)   在汤显祖人道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囚犯除夕回家过年和元宵桥上观灯,没有一个人趁机逃脱。汤显祖创造了人间奇迹!   当然,对于“害马”者,汤显祖决不宽恕。他对哄伐山林、强采矿产的土匪就予以严惩,“勒杀盗酋长十数人”。对豪强恶霸,坚决制裁。如对项应祥的四子项天倪,汤显祖查实他奸淫少女、杀害佃户的罪行,毫不留情地依法传讯,迫使项应祥“大义灭亲”,为保自己名声,将天倪淹死在项家后园延秋亭下石灰池中。   (四)在德政方面   汤显祖关心民瘼,以灭虎事为典型。遂昌地处万山丛中,山高林密,虎害猖獗,不仅糟蹋庄稼,咬死家禽家畜,而且经常伤害人的生命。为保护邑内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根除虎患。汤显祖出文告招募乡勇,乡民反应却很冷淡,原来当地民间传说老虎是受山神庇护的,是“神虎”下凡。汤显祖祭祀城隍,以城隍托梦同意灭虎。乡民打消了顾虑踊跃报名,组织了猎虎队,负枪背弩,在西乡叶坞杀死巨虎,又在邻县杜阳万寿山等地相继猎虎成功。汤显祖为此在县城东建了灭虎祠,并写了《遂昌县灭虎祠机》。   三、理想社会破灭   汤显祖通过德刑兼施、宽严相济的治理,使遂昌呈现了“琴歌积雪讼庭闲”,“市上无喧少斗鸡”的升平景象。他自喻遂昌是“仙县”,自己是“仙令”。   在汤显祖心目中,遂昌似乎已是“世外桃源”,作为县令的他,似乎也不必再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了。确实,汤显祖的政绩确凿可鉴,正如邹迪光所述,“一时醇吏声为两浙冠”(《临川汤先生传》)。但是,在封建时代的官场,像汤显祖这样具有正义感的士大夫是无法遂心的。本来,在遂昌期间,他关心人民疾苦,驱除虎患,抑制豪强,这些局部政治改革的成功,使他相信用“瞑眩之药”是能够医治明王朝的痼疾。然而事与愿违,他在遂昌五年,虽然政绩斐然,百姓拥戴,得到的却是上级官吏的排挤和地方势力的反对,且久久不见升迁。这期间,他的家庭又连遭不幸。到遂昌的次年,七岁的女儿詹秀得天花夭折,最后一年,刚两岁的五子吕儿又死于天花。加上好友帅机的去世,更增添了他寄旅宦途的苦恼。黑暗的现实既堵塞了他施展个人抱负的道路,也浇灭了他依赖明君、贤相匡天下的政治热情。万历二十五年(1597)冬,他毅然上京向吏部告归,返回临川老家。政治理想的破灭,使他对统治者已不再寄托希望,并决心割断与现实政治的关系。汤显祖返乡的第二年,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创作出千古名剧《牡丹亭》……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研究论文选,1982年版   [2]抚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牡丹亭•劝农》与《南柯记•风谣》的同异](万斌生)   (责任编辑:倪翠玉)   收稿日期:2011-12-29   作者简介:张洁,女,江西省抚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馆员。

    推荐访问:理想 社会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汤显祖的理想社会 汤显祖的戏曲思想 汤显祖的戏剧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