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橘颂》品读】橘颂怎么读

    时间:2020-03-14 07:21: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橘颂》是屈原《九章》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文人所作的第一首咏物诗,千百年来诗人借橘树所表达的热爱故土、正直孤傲、乐观向上的精神一直深深感动着人们,本文在文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其它诗篇,对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独立不迁”的精神作出品读。
      关键词:天赋佳禀;独立不迁;伟大精神
      
      《橘颂》一般认为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关于它的主旨,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注曰“美橘之有是德,故曰颂”[1],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和宋朱熹《楚辞集注・橘颂》基本赞同《橘颂》是屈原自比志节如橘,清人林云铭《楚辞灯》中说“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陈子展《楚辞九章之全面观察及其篇义分析》一文中认为《橘颂》此篇前半说橘,把橘人格化,颂橘即以自比,后半说人,把人物性化,自颂即以比橘。可见人们大都认为《橘颂》是屈原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诗篇,在给予橘树热烈赞美的同时传达出诗人自己的性格、志向、品德和爱国情感。
      具体来看,《橘颂》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到“纷�宜修,�而不丑兮”,比较详细地描写了橘树的各种美好特性,以此暗比诗人自己。“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东汉王逸曰“后,后土也。皇,皇天也。服,习也。言皇天后土,生美橘树,异于众木,来服习南土,便其风气,屈原自喻才德如橘树,亦异于众也。”[2]在我国的先秦文献中早有橘树从天而降的记载,《春秋律・运斗枢》云:“璇枢星散为橘。”意思是说天上的璇枢星散落下来化为人间之橘,橘是仙果。可见,橘树是天地灵气所钟的品性珍稀、美好的树木,受天命所生,高贵不群,这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在《离骚》开端中所述自己的出生、身世独特性和美好的品质才华,诗人和橘树一样,来历不凡、异禀天赋,因此在尘世中必然具备独特气质和超群品格;下面诗人就详细描绘了橘树的独特生长品性和美好生态特质,以此暗比自己。首先是橘树的生长特性:“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只适合生长于南方,如果将它迁徙北地,就会变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3]橘树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特性,正是诗人热爱楚国,至死不渝,故土难离的情感之比,然后诗人细致描绘了橘树的绿叶、枝干、果肉、果实内色等生态特征,从各方面写出了橘树朝气蓬勃的美好资质:“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宜修,�而不丑兮。”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说“其色精明,内怀洁白,以合贤者亦然,外有精明之貌,内有白洁之志”[4],可见,橘树宛如诗人一样,仪德俱美。
      橘树之美好,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下面“嗟尔幼志,有以异兮”到“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为第二部分,诗人对橘树的内在精神进行了直接的歌颂,和前一部分所勾画的橘树所具各种美好品质相映证,同时融入自己的形象。橘树的内在精神是“独立不迁”,联系全诗,这种“独立不迁”的精神包含橘树所展现出来像人一样的性格、志向、品德:橘树的不凡来历和生长特性决定了它“受命不迁”的特殊性格,即使它年岁虽少,但其性格已坚定不移,从幼年的橘树身上可以看到诗人早年的影子,诗人自幼汲汲自修,立下宏愿,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祖国,其志向之远大高洁,性格之坚毅脱俗已初露端倪;橘树还具有无私的品德:“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洪兴祖说:“凡与世迁徙者,皆有求也。吾之志举世莫得而倾之者,无求于彼故也。”[5]橘树因为无所求存所以无所曲附,深固难徙,诗人也是对己无求,将个人私利甚至安危置之度外,一心向国,不与旧势力同流合污,“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橘树扎根故土,无欲无求,但是却繁茂蓬勃,为世人贡献凉荫、花果,它的品德像天地一样宽广无私,诗人也是这样,于己无私,但是为国家制定法度,培养人才,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其品德胸怀何其伟大;橘树还和诗人一样对环境和自己的品质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橘树坚持自己的生长特性和美好品质,以无言但坚决的方式选择自己的生长区域、时节和形态,并不因为环境的熏染和世俗的流波而有所改变,纵然在百花畏惧的酷寒严冬,也“愿岁并谢,与长友兮”,王夫之注曰:“橘树冬荣,霜雪不凋,志愿坚贞,与岁相为代谢。友四时而无渝,喻己忠贞,不改其操。”[6]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参政后遭谗被废,却不改志向,始终热爱祖国的诗人形象相互辉映,在楚国黑暗的现实中诗人也是把持住个人的原则和志向不动摇,让人不禁想起先贤孔子在《论语.子罕》中对松柏所发出的赞叹“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7],橘树的冬荣和松柏的不凋何其相像,百年之后唐张九龄被贬官后也在《感遇诗》中赞叹“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8]最后诗人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作结,将橘树与不食周粟,流传千古的伯夷并举,使橘树成为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先贤志士的精神象征,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激勉,要像先贤一样坚持自己的性格、志向、品德,为国家尽忠,虽死无怨。
      综上所述,诗人通过对橘树的歌颂,实际上展现了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和橘树一样“独立不迁”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源于其与生俱来的性格秉性、远大高洁的志向、无私的品德和对自己清醒深刻的认识。在诗人的绝大多数作品中都蕴含着这种精神:例如《橘颂》中对橘树外在和内在仪德俱美的描写和赞美,与《离骚》中“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9]诗人对内美与外修相统一的追求是一致的;而《橘颂》中橘树“不迁”的执着性格和爱国之情,与《离骚》中诗人坚持政治理想不动摇“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0]的性格和不舍故土“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11]的情感是一致的;至于《橘颂》中橘树对于生长环境和自己品性的清醒认识所象征的诗人对于现实和自己性格的深刻认识也和《渔夫》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12],《涉江》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13]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屈原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黑暗现实不能实现自己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拯救国家的远大志向的时候,仍能坚持自己性格、志向、品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并不因为个人的遭遇而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和情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悔精神永远值得后人们的敬佩。
      
      注释:
      [1][2][4][5]洪兴祖.《楚辞补注》,江苏:凤凰出版社,
       2007年P135-136
      [3]李万寿.《晏子春秋》,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P293
       洪兴祖.《楚辞补注》,江苏:凤凰出版社,2007年P136
      [6]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P93
      [7]李学勤.《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P122
      [8]王启兴,毛治中.《唐诗三百首译注》,湖北:湖北人民
       出版社,1984年P3
      [9][10][11][12[13]]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P2、P11、P28、P136、P88
      
      参考文献:
      [1]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陈子展.《〈橘颂〉解》,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02期
      [3]龚红林.《橘与屈子精神―重读〈橘颂〉》,三峡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江立中.《苏世独立 横而不流―对〈橘颂〉的再解
       读》,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0
       卷第6期
      

    推荐访问:橘颂 品读 《橘颂》品读 橘颂 橘颂朗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