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_对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0-03-03 07:18: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一直处于尴尬的处境,学校不重视,学生不爱学,语文被边缘化。因此,寻找中职语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语文的现状   1.学校课程安排的现状
      中职学校一般意义上是指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初中毕业生只要参加了中考,无论成绩高低,只要拿着毕业证和成绩单就能直接报读中职学校的任何专业,在校三年学得一门技术。因此,中职学校招生宣传的方向就是掌握一技之长,谋得一份满意工作。由此可见,精湛的技术才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给学生学习技术创建各种优先条件,为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积极备战,而公共科目如数学、语文等的地位一落千丈。
      2.学生学习的现状
      中职生大多是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他们对待学习是和尚撞钟――得过且过。根据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对学习真正感兴趣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更多的学生是学习兴趣不足,读书勤奋不够。如果是专业课如《机械制图》《电子技术》等,学生尚存一丝兴趣,因为这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有一些新鲜感。而语文课从小到大足足学了九年,学腻了,学烦了。况且年年教材大同小异,语文课堂小异大同:找出生僻字,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意思,挖掘作者思想,学习写作方法。语文课堂真是毫无活力,要让学生提起十分兴致学语文,广大语文教师必须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3.教师的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精心准备了自认为生动的开场白,原以为是轰烈的讨论发言,却没想到是学生坚信沉默是金;有时激情澎湃地踏上三尺讲台,却看见没有求知渴望的学生依然故我,低头巧笑,交头接耳,有时甚至幻觉般地听见几句粗言滥调。在学校领导的重重压力下,语文教师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尤其是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时,语文教师更是两个哑巴睡一头――无话可说,一个简单的通知一共二三十字,却有五六处格式错误,八九个错别字,语文教师怎一个难字了得。
      二、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
      1.教学生活化的可行性
      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类自婴儿期开始,就生长在由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衣食住行、社会制度等构成的文化世界中。所以,影响儿童生活中各项表现的,并非只有学校生活教育,还包括家庭生活教育、社会生活教育等项目众多的生活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广义来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由于语文具有丰富的生活性,不仅是生活中说话的工具,更是沟通的桥梁。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语文教学就具有生活化的可行性。
      2.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和生活是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缺失了,那这个民族就等同于消失了。语文教学的惨淡现状让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深感重担在肩,责任重大。随着国家推行技术教育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人走上了技术型的成才之路。据统计,现在的中职生人数达到了2000万,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怎么能只有精湛的技术,而没有民族语文的素养呢?因此,将中职学校的语文与生活进行有效链接,是刻不容缓的。
      三、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
      1.教学内容生活化――变一变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组编的《语文》教材征求稿中第一单元是锻造人格,第一篇文章是鲁迅的《自序》。鲁迅先生的写作水平毋庸置疑,但是让90后的中职学生在入学第一堂课就学习如此严肃的文章,实在是难以提起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语文教材上的内容变一变呢?翻开语文书里面的文章不是大家就是小家的名作名篇,尽管这些大作家的经典之作值得年轻一代认真学习,但是80后崛起的作家也不容小觑,他们所带来文学上的震动是极大的。现在的中职生都是90后,我们在选择语文教学内容时也可以联系90后学生的实际,适当选取年轻人的作品。如韩寒的《杯中窥人》,让90后的学生觉得语文并不是鲁迅巴金或李白杜甫的专利,而是生活中谁都能接触,谁都能学习的,让学生在更有时代感的作品中产生共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2.教学情境生活化――演一演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中国教育的先驱,他的这个观点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强调教学情境的设置能给教学质量带来更直接的影响。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语文教师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拒绝将文章的字、句、段、篇等知识用绞肉机打烂再一点点地让学生消化。职校现在的学生是有鲜明个性差异的群体,他们不喜欢接受这样支离破碎的语文知识,而更倾向于用自己的眼、自己的耳、自己的心去品味语文的内涵,用他们所能接受的生活化方式去学习语文。如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给自己的母亲画一张素描,不在乎像不像,而是把你心中的母亲画出来就可以。学生在画这幅画之前肯定是先思考自己的母亲到底是什么样的,而这些特征都是爱的印记,学生在思念母亲的氛围中肯定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对母亲的描述,并且能将作者对母亲爱投射到自己的母亲身上,让学生对母爱多一层升华和感动。
      3.教学形式生活化――改一改
      中国教育的教学形式是以一抵十,一张讲台对下面的几十张桌椅,教师口沫横飞,学生昏昏欲睡。要让学生“活”起来,教师的授课就必须贴近生活,创设情境去体验和感悟课文中的语文生活。如《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水准》一课,可以课前让学生准备关于职业道德的资料,对于中职生来说工作是马上要面临的考验,可以借这堂课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课堂上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小型的“关于职业道德”的讨论会,最后回归课文,总结职业水准的内涵和树立敬业乐业的理念。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要90后的学生理解作者在那时的黑暗现实下夜晚散步于荷塘的复杂心情变化实属不易。因此,可以联系学生刚入学的心情变化画出心情曲线图,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去体会作者的难言之情。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满足于学生听教师分析段落,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情感体会和个性发展。新的教学方式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发挥语文教学的生活性。
      中职学校学生的语文知识浅、底子薄,缺少学习热情,致使语文的素养在90后中职生中几乎消失殆尽。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有义务承担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语文教材的内容均是来源于生活的,应该以课堂为起点,回归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情感学习语文,喜欢语文,让学生在语文世界中懂得学会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
      (作者单位: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 中职 生活化 对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于的几点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