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下水”方知作文之道】 下水作文

    时间:2020-02-28 07:35: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日常的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并对其出路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困境 出路
      
      作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日常的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实践,但作文教学却依然问题多多。在现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的条件下,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行重新思考,使作文教学逐步走上正轨。下面我将就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在一次学生模拟考试中,我与学生进行了同题作文。此次“下水作文”使我发现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模拟考试中,考场中有一名学生缺考,我心中萌发出了和学生同题同时作文再同批的想法。作文题目是“四季都可以鲜花开放”,这个题目开放性比较强。拿到题目,我略一构思就信笔写来。但在写作过程中我总感觉头脑中有些杂念在指挥自己:开头要漂亮醒目,素材要避免滥俗,结尾要简洁有力或意味深长等等。真是不试不知道,试过之后才发现那些所谓的方法和技巧束缚住了写作思路,使写作者不能自由表达。细想一下也可以知道,有哪位作者在写文章时有那么多想法在指挥着自己。
      这次“下水作文”让我思考了很多,对高中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也使我对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1)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多是进行刻板的方法指导,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引导。
      作文教学在封闭的教学状态中进行,与生活实际脱节。众所周知,学生只有关注社会,走进社会,热爱生活,参与生活,才能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使写作有一个新鲜的源泉。但现实中,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把作文当作一件繁琐的任务来完成,缺少了兴趣的招引,写作文只是应付任务。再有,学生对平常作文教学所强调的方法和技巧没有真正的领会和内化,这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受缚于这些刻板的方法和技巧,写作文时畏首畏尾,不能将全部的身心放在写作上,而是放在考虑用什么技巧上。学生不敢放手去写,自然不会写出精彩文章。
      (2)现行的作文评价机制逐渐抽干了学生对写作的乐趣。
      在日常的作文评价中,“凤头”“猪肚”“豹尾”往往使作文一下子就可以吸引住评改人的眼睛,所以作文批改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使学生在写作文时千方百计地想讨评卷老师的喜欢,轻视了文章内在的思想性。重形式轻内容的作文乍看极美细读则漏洞百出,正如打扮得花枝招展却没有内涵的姑娘,一开口就暴露了她的无知。语文老师都知道这样的作文其实并不是好作文,但在实际的作文评价中这样的作文常常获得较高的分数。学生竟相追捧这样的作文,对真正的写作失去了兴趣,使写作失去了本质意义,变成逐利的工具。
      (3)作文教学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写评失度。
      日常的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明确的目的和难点、重点,没有可以操作的训练系统,使得许多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无处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提高作文水平,致使作文教学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尽管每所学校对语文老师评价制度不同,但作文批改是衡量语文老师工作量的共同的重要指标。繁重的作文评改工作只交由老师一人承担,既否定了老师的作文教学探索的自主性,也否定了学生对自己作文评改的能动性和参与性。老师对作文批改缺乏兴趣,导致作文批改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学生对改完的作文也没兴趣再读,作文评改陷入了恶性循环,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成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学生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闪光点;很难有重点的进行作文能力训练,使他们找到自己的新起点,激起学生写作的动力,所以日常的作文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一环。
      (4)作文能力素养提升的缓慢导致学生甚至老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不够。
      文章不会因为你三分钟的热度而文通意顺,好象也不会因为你对它一段时间的不理不睬而文思枯竭,这给人一种印象,作文不可迅速提高。甚至连有些语文老师也认为作文能力的高低在学生早期就已形成,后天的努力对提高作文能力作用不大。在高考压力下,似乎可以迅速提高成绩的基础知识题比作文更具有吸引力,这就使得很多的学生和老师拒绝关注作文,在高中,作文被打入了“冷宫”。
      作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使我们警醒。扪心而问,难道我们真的对作文教学无能为力?语文教育难道在高中阶段真的没有话语权?如果仔细想想,或许语文教师对作文也并不是束手无策,已经有很多老师展开了多层次的作文教学实验,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很长时间以来高中作文教学都忽视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关注,与提高成绩相比,或许我们更该关注的是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习惯,成为他们生命的常态。学生有所感,有所思,才能有所写。对于高中作文教学的出路在何方,我有如下思考:
      1.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方能笔下生辉舌灿莲花
      作文能力的提高得下熏染的工夫,广东的老火靓汤须得熬制十几个小时,时间愈久却愈是醇厚。我们也常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所以语文老师得下这样的慢工夫。你须得用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史中那些千姿百态的文学样式,那些来自异邦飘洋过海而来的新奇动人、让人耳目一新甚至目眩神迷的文学去引导学生,让他们首先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让学生爱上文学,鼓励他们去读、去仿、去品味、去感受、去沉浸其中。
      很多学校都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补充了大量材料,对此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去做,要让学生会写,首先要让他们有一定的内存,而不断地读就是增加内存的好方法。这要求老师要精心选取阅读材料,并身先士卒作出表率,教给学生如何去读,如何去品味。阅读可以让学生通过和自然、社会、他人、自己对话,沟通,交流来丰富和提高自己;写作是写作者知识、情感、思想的一个熔炼、升华、倾吐的过程。它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那些阅读的所得熔炼成自己的思想,生成自己的观点,生发为自己的情感。
      2.冥思苦索、字斟句酌才会文通意顺、语焉奇警
      想象一下一个不爱我们的语言文字的人怎么可能体会得出“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绚烂、“长河落日圆”的阔远……我们要利用古诗、现代诗以及语言精美的散文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经过冥思苦索,字斟句酌,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魅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有读须得有思,读贵有思,人是用大脑思考的动物,你真正可以记住的是经过你思考过的。所以,我们需要开发锻炼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思考把阅读积累进行内化,这样,粒土终将成泰山,滴水也必然汇流成江河,你写作的能力必然会提升。
      古人评文常“文以意为主”,可见立意其实是决定文章优劣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哲理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养成每读必有思的习惯,让学生习惯思考,爱上思考。再有就是老师有必要通过专门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避免偏执一端的盲目与片面。
      有了阅读、生活的内存,进行了思考,下一步就是将这思考内容物化了,有读无写不成文,有写无读文不顺,读书写文,梅兰并茂。
      3.生活写作、有序训练两相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千江活水,源清水才能流远,才能甘甜。社会的风声、雨声敲打在每个学生的心上,我们既可以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找到为文的鲜活素材,又可以通过学生写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够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心灵,关注往古来今。生活写作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不可否认的是,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技巧的磨练,所以有序的作文写作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往往缺乏连续性及指导性,这其实弱化了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的作用。我们可以把高中三年作为一个周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套完备的作文训练计划并坚持不断地实施下去。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考试说明》对高中学生作文的要求在文体方面依次练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根据作文考试的要求按基础等级从立意、真情实感、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卷面规范以及发展等级从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
      在具体的操作中,生活写作可以通过周记的形式进行,有序训练可以和平常的作文结合起来。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因为过分强调作文形式而出现忽略了内容这样的偏废现象。相信将生活的体验以及技巧的磨练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一定会在写作方面有所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想让作文教学迈上新的台阶,使作文教学实现里程碑式的改进,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老师多多地写“下水作文”,去体会学生的写作心理,并提出有针对性地提高方法,这或许是一条有效提升作文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3]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4] 韦志成等主编.《语文学习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作文 之道 下水 “下水”方知作文之道 下水方知水深浅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