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经营者和管理者 [管理者应是主动的经营者]

    时间:2019-05-20 03:27: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对管理者而言,是否明确自己的想法,是否清楚部门内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决心解决这些问题,做到这些显得非常重要。  当今社会中,顾客的消费意识千变万化,各种技术日新月异,内部人员的需求也在不停地变化,导致一线部门的问题难以由经营层直接解决。因此,管理者必须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动员有关人员予以配合,从而达到理想的状态。
      明确管理职能
      就业务方面而言,当代管理者的工作可以分为管理与改革。这里所说的“管理”,是指日常的维护工作;就业务方面而言,是指不出岔子或闪失,准确无误地管理、运作好本部门的日常工作;就人员方面而言,是指保持部门内部正常的人际关系,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等现象。
      改革意味着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大刀阔斧地改变业务及内部风气等,从而使业务发生巨变,促使集团实力发生质的飞跃。管理以一定的思路及工作方法为前提,而改革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思路,获得新的血液。
      将管理者的职能划分为管理与改革,主要是考虑到在实务中适用,并且对当今的管理者有益。
      汽车销售自二战前开始,曾一直采用上门推销的方式。但进入20世纪40年代,随着家庭主妇日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上门推销碰不到人的概率增加,店销方式逐渐取而代之,这种方式的基本思路是“如何把客户吸引到店里来进行推销”。
      根据这种新思路,出现了招聘女性做销售人员、通过电话推销吸引客户来店,以及邮寄广告、电视插播广告、假日促销等方式,迅速提高了销售效率。
      结果,及早引进这种新思路和新方法的系统经销商,其市场份额大增,而行动迟缓的销售公司则不得不接受不利的局面。
      管理者对改革的态度,有“随意型”和“目标型”两种。前者是出现了问题后,再酌情进行处理;后者是事先对今后的状况进行研究,制定出时间表及进度目标。
      前者图一时安逸,未能适应当代社会剧烈的环境变化。而根据目标进行指导,不仅可以适应时代环境,还有助于提高业绩、保持高昂的士气及提高成员的能力。
      在具体操作上,管理者每年需定期回顾已经取得的成果、思考长期目标及总结部门内部的状况等,并让下属参与年度目标的制定。管理者还必须检查每个月的成果,并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努力完成目标。
      根据目标进行指导,尽可能地将目标推进到部门内的每一个人,并鼓励自我管理。这种时候,不能图省事,一味地“打板子”,责备下属没有完成任务,而是必须善于在旁边出谋划策,帮助下属成功地完成任务,为其创造出高度的成就感。
      采取怎样的想法、态度及主要方法来完成年度目标,是展示管理者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交上来的答卷缺乏新意,粗制滥造,就没有价值。要注意的是,管理者的计划和预算必须“恰当地反映措施效果的预测值”。
      良好的沟通
      沟通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共事的人最重要的工作。有的组织,必要的事情可以及时在必要的场合得到准确传达;有的组织,传达拖拖拉拉,被其他部门瞧不起,同时部门内部也争吵不休。因此,管理者务必带头养成与人沟通的处事态度。
      某耐用消费品公司,以往的做法是同一种零件分别向几个厂家采购。现在,为了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这家公司想把供货商集中到一个最守信用的厂家。于是,他们将以往的实际采购情况、次品率、交货期等有关数据汇总后进行了比较,并根据专务董事的命令,由材料采购部做了如下试验。
      首先,由材料采购部分别致电各个供货厂商的销售部,提出“希望从设计上修改提供给我公司的零件,请与贵公司的技术部商量一下”。对方答应后,结束通话。
      一小时之后,材料采购部再致电这些公司的技术部,不挑明、含含糊糊地说一句“我想了解一下零件的事……”并根据对方的答复进行筛选。如果对方答复说还不知道这件事,就将其划为不合格厂商,原则上将其淘汰。
      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管理者本身是否做好了沟通工作,而且还在于部门内部的全体成员是否都做到了这一点。
      如果管理者沟通工作做得细致周到,并能够立即将一切都安排妥当的话,这种作风会使下属受到感染。当信息如箭一般、疏而不漏地飞来时,下属就不得不眼疾手快地加以应对,若稍有迟疑,就会受到批评。在这种环境下,不管其愿意与否,都可以使下属养成周到细致、机智灵敏地互通信息的习惯。
      此外,沟通的内容也必须准确,不易误解,简明扼要。一般说来,管理者必须尽可能详细地将信息传达给下属,以便下属自主做出判断,积极采取行动。如果仅凭大致的估计,说话没有分寸,待下属开始准备后又改变主意,管理者就会失去下属的信任。 管理者也切忌为了迎合下属,而使用模棱两可的说法,不行就要坚决表明。
      创造宽松的环境
      管理者要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下属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人的能力可以分为外在能力和潜在能力。能力的外在化,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做完某项工作后,增强了自信,并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作为新成员刚进入到某个组织时,潜在能力全部隐藏在海平面之下,没有外在的部分,但随着反复不断地积累经验、增强自信,外在能力的范围逐渐扩大。
      例如,某下属接手一项工作,独自完成不了,需要他人配合,但又得不到周围的人帮助。这个时候,管理者应该召集有关人员,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大家配合。
      又比如自己属下的销售人员不能说服客户时,管理者应该去进行疏通,助其一臂之力。下属与外部进行交涉时,管理者也应该提供帮助。
      管理者对下属提供帮助,目的在于使下属的潜在能力完全发挥出来,从而扩大工作成果,提高下属的能力。弥补下属在工作中的不足,并助其一臂之力,是管理者在维持管理中重要的任务。
      明明了解一点,却对下属的困难视而不见,是不可取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失去了下属将会对自己的信任产生严重的后果。
      M部长非常善于调动下属的工作热情,他的工作一直进展得很顺利。有一天,他与下面的一位科长就一项大型计划进行了长谈。这项计划虽然还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一些调整,但可以称得上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于是,科长立即着手准备,展开调查,仔细斟酌计划,与部长商量,与其他有关部门协调。经过这些积极的努力,情况大体上很理想,科长认为一定能够实现该计划,于是安排部门内外的相关人员进行准备。
      但是,在举行小范围碰头会正式对该计划做出决定的那一天,M部长却突然有急事必须到外地出一天差。在当天的会议上,虽然科长极力解释,但终究难以力挽狂澜,得到的是否定性的结果。收拾残局时,M部长虽然参加了,但由于忙于其他工作,就甩给了科长去处理。
      发生这件事之后,下属对M部长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该部门从此一蹶不振。
      管理者必须经常关注全体下属的工作进展情况,密切注意是否有下属在左右为难。只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对下属照看不周的管理者是不称职的。
      与之完全相反的另一类管理者表现为,对将来不做任何的描述,事无大小都亲自发号施令,不给下属留一点自主权。下属怨声载道,质疑声不断,久而久之就会得出管理者不信任自己的结论。
      虽然这是两种极端现象,但管理者往往容易偏向其中的某一种,或者“过度放权,又不善提供帮助”,或者“管得太死,不善于放权”。管理者必须反思自己,如果有所偏向,则应该有意识地向相反的方向调整自己,做到不偏不倚。

    推荐访问:应是 经营者 管理者 主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