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 读 谈小学语文教学之道 有感

    时间:2019-05-14 03:26: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教学中如何避免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发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呢?  一、在游戏活动中增强语言感悟。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因此语文活动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适应学生特点的,富有吸引力的。但游戏活动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活动,必须要包含着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例如:《z c s》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儿歌《过桥》,内容有六行38个字,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阅读有一定难度。教师根据儿歌内容“算对了,走过桥,做错了,过不了”设计了一个过桥的游戏活动,让孩子拿着计算题上“小桥”,向大家报出得数,正确才可以过桥。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形式,在笑声中理解了儿歌的内容。但是,作为一堂语文课,这一游戏活动中还有充分的语言感悟的因素可以挖掘和利用。桥头可以设置两个举牌的守桥卫士,一块牌上写着“算对了,走过桥”,另一块写着“做错了,过不了”,每个过桥的小朋友报出得数时,都得正确举起其中一块牌,让大家一起喊牌子上的口令。同时,教师还可利用儿歌中的语言来引导和评价,“想一想,算一算”“快快乐乐过了桥”。这一来,游戏中把思维、语言、词汇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练习的密度和效度。
      二、在实践操作中增强语言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与要理解的语言相联系。
      例如:《自选商场》,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购物,在实践操作中要将生活物品和语词对应起来,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义教版课文第五册《葡萄沟》关于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的语言转换训练在反复操练中有失机械之嫌。可以请小组长带领组员在中国地图上寻找葡萄沟。这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小组探索了数分钟后,有部分学生指着新疆的吐鲁番,表示找到了,理由就是课文的第一句话,“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紧接着展开语言训练,说清“葡萄沟在哪儿”。由于前一环节让学生在探索中有了这三个地名范围大小的表象,所以转换起语言来正确又灵活。将
      “找地图”实践活动和体悟语言紧密结合,显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活泼的个性。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改编。
      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在其《人论》中提出,人与其说是理性动物,不如说是符号动物,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语文实践活动的实际就是引导学生用文化去创造文化。教师应以语文为依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长知识、长才干。 人教版一上年级教材《四季》,是一首优美的儿歌。学习之后,引导小组进行创作,选取一个季节中一项代表性的景物创编一小节。孩子们产生一种渴望创作 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共同创作出属于本班的一首《四季》:迎春花朵朵,它对蜜蜂说:我是春天;棒冰凉凉,它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棉花团团,它笑着说:我是秋天;北风呼呼,它神气地说:我就是冬天。
      四、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增强语言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笔者曾多次执教《葡萄沟》,整堂课充满了活力,教师只是一个“策划者",只牵拉了一根线,让学生把这只“风筝"放飞在天空中。在学生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初读课文形成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定旅游计划。
      本环节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索,展开组际辩论。激活的不仅是课堂,还是整篇课文。辩论过程中,双方挖掘课文的语言为我所用,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在头脑中建立多种多样的意象,加之充满个性的表达,使得学生始终处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五、在主题学习中感悟语言。
      “主题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自主研究探索的一种形式。任何一个简单的主题,只要是孩子熟悉的,或正在认识的,都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人教版一上年级教材《ai ei ui》汉语拼音教学中有一首儿歌《小白兔》,教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主题活动,让孩子回家画白、黑、灰三只兔子,并查找与兔子相关的材料,如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特性等。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丰富多彩的图画上的三只兔子“bái hei hui ”引出了韵母“ai ei ui”的学习。交流兔子有关信息时,教师板书下孩子们提出的每一特点,签上孩子的姓名,组成一首新儿歌,包含了课文里儿歌的大部分语句,还极大地丰富了儿歌的内容。这只兔子立体地在孩子心中出现了!学生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自己教育自己,互相学习,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图画和语言表达自己对认知对象的探讨和了解,大胆把教材和作业融为一体,放手让学生进入教材的世界,巧妙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语文教学一定要由“死”变“活”,由封闭走向开放。但牢记语文是语文,不忘自己的使命,防止由于热闹繁华再蹈“费时多而收效微”的覆辙。教师尽最大可能让课堂的学习经历令学生们激动难忘,同时又要让学生在其中充分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假若如此,语文教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教学 例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