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拯救“水中大熊猫”江豚|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

    时间:2019-05-11 03:26: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12年的春天,对于江豚而言是黑色的:从3月3日到5月18日,长江流域湖南省洞庭湖区域发现12具江豚尸体,长江安庆段也发现长8头死亡江豚,而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有20多头江豚死亡,几乎是去年全年的死亡量。
      江豚如此短期内大量密集死亡,在长江流域生态史上十分罕见。解剖发现尸体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胃里没有任何食物残留。江豚绝望哀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航运、采砂、非法捕捞、水污染等对江豚生存的威胁问题。
      无食可吃是元凶
      长江安庆段全长243公里,黄金水段航运发达。2007年,安庆市级长江江豚自然生态保护区成立,设立核心区、缓冲区和半自然保护区。3个核心区分别为宿松小孤山、皖河口和枞阳铁铜洲一带,一直是江豚的主要栖息地和索饵场所,故严禁渔民捕捞。安庆还把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保护江豚宣传日,连续11年市财政每年拨款30万元用于长江增殖放流等渔业资源管理。安庆市渔业局拥有2条专门用于江豚保护的执法船,对交通航运部门在保护区内水下工程作业如炸礁石、航运疏浚等严格环评。此外,安庆市渔业部门还在长江江豚种群出没较为集中的皖河口和小孤山江段,各设立保护观测点一个,聘请有一定经验和较高素质的6个渔民担任兼职保护员,配备相机、高倍望远镜、摄像机等器材,每天对江中出现的江豚数量及种群情况进行记录,形成较完备的第一手资料。
      尽管如此重视,但今年春节以来,长江安庆段还是发现8具死亡江豚尸体。
      安庆市农委副主任、市渔业局局长周锦云认为,长江沿岸许多湖泊本来是不少长江鱼类的产卵场,但如今江湖河流闸坝林立,阻断了许多洄游性鱼类去内河产卵繁殖的通道,这对野生种群是毁灭性打击。更可怕的是,在与长江连通的各大湖泊中,“迷魂阵”“网箱”密布,围湖养殖成为长江鱼类濒临灭绝的“致命杀手”。与此同时,湖泊的面积由于不断开发或自然淤塞,面积在迅速减少,功能也逐步退化,湖面面积缩小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在湖区围垦形成的“垸子”里的居民们,接着在湖岸围湖养鱼、网箱养鱼,进一步蚕食野生长江鱼类的生存空间。
      另外,沿江两大湖区及长江干流的采砂活动、航道疏浚深达6米也破坏了沉性卵繁殖水域。
      然而,鱼儿无处产卵的窘境远不止这些。
      沿着长江中下游地区行走,两岸都栽植有大片挺拔荫翳原产意大利的“意杨”,这些树林下,除了稀疏杂草,不见其他任何灌木植被。而之前,江岸种植的是根系极其发达的“水柳”。“水柳”种在江岸不便船舶停靠,但对于鱼类而言,“水柳”纵横交错的根须却是野生鱼类天然的产卵附着地,同时上面依附的小螺蛳、水藻等是鱼类天然理想食物。而今,存在几百年的“水柳”几乎消失殆尽,加上原来江岸滩涂上大面积的芦苇逐渐被人们破坏、垦荒,长江沿线能够作为鱼类产卵场的场所越来越少。
      拯救江豚须先解放湖泊
      失去栖息地,长江鱼类日渐减少,江豚的日子自然难熬。虽然长江实施了十几年的春季禁渔,投入甚大效果却甚微——水体渐进式污染下,渔民电、炸、滚钩、迷魂阵等非法捕捞齐上阵竭泽而渔,鱼类资源迅速减少。江豚的智商非常高,不是被逼无奈没食物,绝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到内河觅食。今年3月,长江支流池州秋浦河屡现成群江豚身影,它们就是来觅食的。
      “要解决当前江豚的原地保护危机,首先要‘解放’湖泊,这样才能让长江里有足够的鱼,江豚才不会灭绝!”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道平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沿江围湖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只是短暂的蝇头小利。以安庆为例,该市每亩湖面租给养殖户的租金大约在几十元到百元不等,以一个10万亩的湖面计算,即便沿岸水面全部租出,一年收益也不超过300万元。但这样却使长江鱼类进入湖泊后“有进无出”,种群退化,加上大面积高密度养蟹使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激增,湖泊原有的调蓄功能沦为单一的“换水排污”。为此,于道平呼吁:“管理应该与技术同步,我们为什么不能效法林业部门设立生态公益林、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举措,在长江沿岸设立一些国家级的公益型生态湖泊呢?”于道平认为,“只要在长江中下游宜昌到上海江段近1800多公里的两岸,每隔100公里左右,选择设立一个水域面积10万亩的沿江湖泊,作为长江鱼类洄游索饵畅通无阻的避风港即可。据估算,设立18个生态湖泊,每年投入不到一个亿就可让鱼类休养生息,远远低于国家每年增殖放流、禁渔巡逻、渔民补贴等巨大投入。如此,不仅长江渔业资源迅速枯竭的现状可逐渐缓解,地方政府也可借此开发一些水上休闲观光、垂钓度假等旅游项目,从保护环境中获得经济效益。”
      而今,随着长江中下游港口航运业的繁荣发达,在长江里建保护区只能减缓江豚消亡的速度,不仅成本很大,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冲突。专家们寄希望于遵循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希望采取迁地保护的办法,把江豚引进适宜繁殖生长的长江故道进行研究保护。
      迁地保护可望不可及
      目前,全国沿江建立了3个国家级、2个省级、2个市级共7个江豚自然保护区。江豚迁地保护人工饲养繁殖有两种成功模式:铜陵半自然人工夹江喂养和湖北石首天鹅洲投苗后江豚自然捕食模式。
      位于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边上的一条不起眼的10公里长江故道名日西江,水质清澈,鱼草充盈,杂鱼丰富,且与长江互相连通,原本是长江上的一条重要航道,随着长江截弯改道而安静下来。西江水面虽属国家所有,但上世纪70年代一直由海口镇使用至今。西江水面宽阔,非常适合江豚这样的大型水生物种,更适合投苗捕食模式,可放养50头江豚。周锦云告诉记者,专家组调研认为,安庆西江是长江中下游目前最理想的江豚迁地保护地。但周锦云也很无奈,尽管市里有这个设想,可现在迁地保护仅仅是个设想。启动这个庞大项目涉及资金支持,对于西江使用权政府可以收回,但西江沿岸群众土地少收入低,征地补偿款不是个小数目;而且抓放江豚还是个技术活,光养一头江豚一年费用就要好几万,以目前的能力很难做到;此外,还需要一个专业的科研团队来落实。目前西江边的两个村尚有不少农民在那里搞养殖,而一旦迁入江豚后,西江将不能有任何经济活动,包括摸鱼、洗衣、游泳、摆渡、养殖、钓鱼等都不可能了,甚至地表径流都将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农民对此都不太支持。   江豚保护不可各自为政
      与野生江豚一片哀号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安徽铜陵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内的一条夹江里,今年5月14日、20日、22日,3个江豚妈妈先后产下3头健康可爱的小江豚,这标志着保护区半自然水域夹江已完全适应江豚的生长及繁殖,同时也证明:迁地保护是对江豚最有效的保护方式。
      据了解,江豚属胎生哺乳动物,怀孕期长达10个月至11个月,一般两年仅产一胎,种群扩散能力弱、繁殖率低、成活率也低。保护区最早由安徽省畜牧水产部门批准,从基地附近老洲镇江边成功捕获两雌两雄4头江豚,放入基地夹江中驯养繁育研究。目前,保护区夹江水域中拥有12头江豚,是国内最大的长江江豚人工繁殖种群。
      安徽铜陵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总工蒋文华认为,我国的淡水豚研究保护工作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存在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这项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农业部,但铜陵保护区的前身铜陵白鳍豚养护场却是由原国家环保局投资,所以归环保部门管理,这就造成铜陵保护区与国内一些淡水豚研究保护系统在联系协作上不能同步。蒋文华认为,长江流域野生物种保护体制应符合自然条件,江南、江北不能割地保护——长江野生物种具有的最大特征是全流域流动,长江干流与湖泊不能各自为政,这样会导致信息不对称、技术规范不统一,资源也不能共享。物种保护必须打破地域限制,绝不能再重蹈白鳍豚覆辙。
      江豚养护费用不菲,10多头江豚每年的养护费用约在35万元,除了直接的成本饵料,还包括补充维生素、水质处理、疾病防疫,以及电费、人员巡逻、捕捉运输软释放、防止芦苇烂根划伤江豚的河道清障费等间接成本。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郑邦友告诉记者,虽然保护中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理论上发展生态旅游会给保护区带来一定收入,但来参观的多是基地附近的中小学生,由于来到基地需要渡过一段接近2公里的长江支江,汽车无法直接抵达,影响了客流。
      郑邦友坦言,保护区目前存在的困难主要是执法手段有限,资金投入也太少。因为保护区建设目前主要靠安徽省环保厅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非常少,而保护区要展开研究或保护活动,大部分必须靠自己到外面拉项目,他们常感“力不从心”。而且,由于法律上的缺陷,保护区的执法手段也非常有限,这导致有时候发现了问题却无法立即解决。
      建立保护区其实是我们这一代在还债。1988年,长江江豚就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随着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化,江豚数量日益减少。据有关资料统计,江豚种群数量已少于大熊猫,现仅有1000多头,且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如不改变现状,很可能在15年内灭绝。而今,社会各界强烈呼吁将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利更加有效地保护。

    推荐访问:江豚 大熊猫 水中 拯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