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当心抢红包陷阱【当心“小人物”的“陷阱”】

    时间:2019-04-24 03:22: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近年来,擅长讲故事的“华尔街日报体”越来越受到媒体重视,尤其是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与一线、基层紧密相连的“小人物”在报纸、电视上层出不穷。也许正是因为“小人物”的采写量大面广,容易让人麻痹大意,很多人在新闻实践中往往坠入“陷阱”。这不仅影响了采写的质量,也影响了传播的效果。本文将从实践出发,分析“小人物”通讯采写中常见的“陷阱”及其原因,探索破解之道。
      采写中常见的“陷阱”
      陷阱1:“小人物”遍地都是,谁都可以写。人物不加选择,交谈几句,拼凑一点场景,就“加工”成一篇通讯。没有典型细节和故事,文章寡淡无味。
      陷阱2:因为是“小人物”,所以什么事都可以写。文章充斥着浮光掠影的所谓“细节”,但中心散乱,主题不明确,人物“立”不起来。
      陷阱3:把“小人物”写成“高大全”或者“技术人”。这种通讯要么读起来像光荣榜,让人觉得可信度不够;要么只关注报道对象的专业领域,见物不见人。
      落入“陷阱”的原因
      1.记者的“功力”不够。与“大人物”跟时代特征天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小人物”与时代的呼应点往往需要深入思考和仔细观察去开掘、去发现。倘若记者平时缺乏对时代、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思考,在遇到“小人物”的时候,就只能看到肤浅的表象。
      2.受传统“典型”报道思路的影响。把报道对象定格在“完人”的层面,而不是客观反映人物特点。而事实上,“小人物”的特色恰恰是他们的“不完美”,这是特定历史条件、特定环境、特定身份共同作用的结果。真实地反映“不完美”,才能引发读者对那些时代、环境和身份的共鸣,体现出人物的代表性。
      3.采访作风漂浮。采访前做的功课不够,采访中想到哪就问到哪;在采写的技巧和手法上,有的记者不注意采访的现场观察,视、听、嗅觉功能不灵敏,放弃了捕捉典型细节的良机,写的时候就“细”不下去。
      避免“陷阱”之道
      1.从新,从奇,精心挑选“小人物”。“小人物”要吸引眼球,如果不与重大事件搭上关系,就必须从新、奇上打开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捕捉到人物性格和经历中的特别之处,切入视角新颖,展现方式不落俗套。
      2.从细,从微,刻画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美国著名记者修·马利根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一篇人物报道的感染力,是由生动的细节来呈现的。在采访的时候,记者应该是一台高速运转的“四维”记录仪器,把跟报道中心有关的所有视觉、嗅觉、味觉等客观感受传达给读者。
      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通讯跟文学作品是相通的。福楼拜在教导莫泊桑写作时,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当你走过一个坐在自己店门前的杂货商面前,走过一个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走过一个马车站面前时,请你给我描绘一下这个杂货商和这个守门人,他们的姿态,他们整个的身体外貌,要用画家那样的手腕传达出他们的全部的精神状态,使我不至于把他们同任何别的杂货商人、任何别的守门人混同起来。还请你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同它前前后后五十来匹是不一样的。”
      除了外貌,还有语言、动作等,比如英国作家杰克·伦敦就说过:“直接引语使稿件生动并赋予它更大的权威性。”这种生动和权威,是因为语言中包含了人物的思想、方言、语气、神态等,使读者通过文字如见其人。
      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人物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中的主人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一个人,一匹马,为了送邮,在崎岖艰险的山路上一走20年。文中使用了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例如,王顺友送邮一走半个月,有一次,他的妻子韩萨病了。“她已经说不出话来,望着丈夫,只有眼泪一股股地往下流……”王顺友借钱把妻子送到医院,照顾了三天之后,又要上路了。“握着韩萨的手……轻轻地说:‘人家还等我送信呢!’善良的女人点点头……”正是通过这些细节,人们看到了一个既有情有义又忠于职守的王顺友。
      3.提炼,思考,展现人性的魅力。因采写张海迪一举成名、报道过无数著名科学家的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曾深有感触地说:“并不是每一个科学家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到报纸上宣传的,什么时候宣传什么样的科学家和科技人物,要看时代的需要;看是不是群众和社会所关心的;看是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老记者们在选择报道对象、思考报道的社会价值时花的时间和精力常不亚于采访后的写作,这种思考的深度往往最终决定了报道的分量。郭梅尼写张海迪之前做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在确定主题后,大量细节例如张海迪怎样学习缝纫等,尽管生动鲜活,却最终舍弃了。最终通过2/3躯体病残的张海迪依然发奋学习,为人们做好事的种种现象,展现了“一个人能发挥作用,能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人民,就是最大的欢乐”的伟大主题,在物质追求甚嚣尘上的改革开放之初,为迷失的信念点亮了回归的灯塔。
      因此,人物外在的“新”和“奇”只是吸引注意力的“药引子”,好文章必须通过剖析“新”和“奇”背后的原因和历史,挖掘出精神的根源。最终令读者动容的,是报道中所展现出来的美好的、坚韧的人性,在这个层面上,无论小人物还是大人物都是一致的。
      所以,要逃脱“小人物”报道的“陷阱”,《南方周末》的一句广告词同样适用:“造就一篇好新闻的不只是光怪陆离的事件本身,背景、角度、细节、思考和追问,样样都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①刘明华 徐泓 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高钢:《新闻写作精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刘保全:《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⑤【美】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单位:科技日报)

    推荐访问:小人物 当心 陷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