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唤发生命活力的课堂_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时间:2019-05-08 03:30: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应适应时代的要求。它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更新语文教育的理念,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广阔的学习时空,激励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语文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建构、组织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课堂环节,构建活力的课堂,让学生享受活力的语文,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中获得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一、激起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只有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地进入学习。作为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有一次在教学一篇课文时,由于课文较长,学生都不愿意读课文,只有少数几个同学举手,于是我灵机一动,说:“下面,拍卖开始!第一段,一次……第一段,二次……”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激了起来,所有的段落全都被“拍卖”完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学生的兴趣被激了起来,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组织学生品词品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让课堂充满活力。
      然而,在课堂上让学生活跃也许并不难,难就难在活而有序,更难得的是“活”与“实”的统一。学生的活跃应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内容与范围之内的活跃,而不是乱而不实,不是无目的、无秩序、无方向的乱“活”。教师在活跃的气氛下指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语汇、语法、逻辑等方面的矫正,从容地、不留痕迹地将一项项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切切实实地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从而达到“活”与“实”的统一,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让学生仅仅流于对形式的关注,则不免本末倒置,事倍而功半。
      二、拓展选择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鲜活个体,他们兴趣不同、能力有别。面对学生的这些差异,在各教学环节,教师均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创造可供选择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方式去学习。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学某篇课文,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在执教《变色龙》一文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自悟:能用语言谈谈变色龙特点的可以讲一讲、议一议;喜欢查找资料的可以通过去图书馆收集有关变色龙的图片和资料或上网查询,然后在课上交流;喜欢画画可以根据课文中变色龙外形画一画的活动图;喜欢朗读的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如还有其他的方法也可以。接着,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学习,而后组织评议、交流,这样同学们各有所长,各有所获,大家兴趣盎然,学得十分投入,这样把学习的主动 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各自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使人人都能获得成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多元化,让学生徜徉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拓展学习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获得真实情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学完《三借芭蕉扇》后,让学生走进学校的图书馆去读一读《西游记》,体验古典文学的魅力。在学完《装满昆虫的衣袋》之后,读一读这本与《史记》齐名的巨著《昆虫记》,让学生对昆虫有更好的了解,更强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要想有所成就,强烈的兴趣和执着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还有更多的其他课文都可以这样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提出,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语文和数学智能,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视觉、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其智能优势难以充分展现。这不仅使这些学生较少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主动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在《二泉映月》一文,可以请学生听一听这首二胡曲,只有在如泣如诉的琴声中学生才能更好感悟课文文字的内涵;学习了《三亚落日》后,让学生想象碧海银沙,想象白鸥椰树,用彩笔画一画,然后仿照课文配上优美的文字,这样改变单一的语文教学内容,将音乐、美术等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创建了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使孩子的才能得以充分、尽兴地发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四、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尊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清代学者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对待我们的学生,应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赞扬,少一些批评。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这样学生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信,多一点自由的呼吸,乐观而向上,活泼而富有朝气。课堂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就可以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在一次次充满真诚与个性的评价中得到品德的修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尊、自信中快乐成长。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有个学生给“姆”组词时说:“养母”的“母”。学生哗然。可贾老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着急,他没说错,中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说的对,是‘养母’的‘母’……”学生在贾老师的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这样的课堂评价,让学生受到了尊重,也帮助学生区分了同音字,掌握了正确的知识。
      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需要指出的是,构建一个“活动”的课堂,其中的活动应突出开放性、主体性、挑战性,应致力于能力的培养,诸如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方式很多,不拘一格,针对不同课堂的不同要求,提升自主语文实践中活动的质量,使之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更能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至于“喧宾夺主”、“哗众取宠”而流于形式。
      【作者单位:昆山市大市中心校 江苏】

    推荐访问:课堂 活力 生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