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浮力教学的探讨 初二物理浮力教学视频

    时间:2019-04-05 03:17: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50-01  浮力这部分内容在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所占分量较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中的概念认识比较模糊,理解得不透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物理实验,启发、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认识浮力
      笔者讲到浮力这一节时,首先让实验桌上的水槽浮着四种不同的物体,学生早己按捺不住了,于是,笔者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浮着什么?想不想玩?我们一起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压,压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复几次,体会手的感觉。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话音刚落,学生们就玩了起来,尽情地用这四种浮着的物体实验。实验后,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出来:把这些东西按到水底再轻轻松手时,感觉到水里有什么东西向上顶手……同时,通过演示平衡尺变化的实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水的浮力的存在,而且其方向是向上的。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2 产生浮力的原因
      浮力的产生可用浸没在液体内的正立方体的物体来分析。该物体系全浸之物体,受到四面八方液体的压力,而且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这个正立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因为作用在左右两个侧面上的力由于两侧面相对应,而且面积大小相等,又处于液体中相同的深度,所以两侧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后两个侧面上的压力也彼此平衡。但是上下两个面因为在液体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压强也不相等。上面的压强小,下面受到的压强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液体对物体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这个力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当一个浮体的顶部界面接触不到液体时,则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压力才会产生浮力。至于一个位于容器底面上的物体,并和容器底面密切接触,那它就只能受到向下作用于物体表面的液体压力下,所以这个物体不受浮力作用(这是正确的,浮力存在的条件就是固体下方有液体或气体,这样上下才会有压力差)。换句话说:物体与容器底部密切接触,则物体无法对水产生一个竖直向下的弹力。那么此时不存在浮力(压力差)的反作用力,因此浮力(压力差)就不存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对物体的浮沉问题的了解
      对于物体的浮沉的一些物理现象,笔者向学生提出:两个不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当撤去外力后,哪个下沉?哪个上浮?“A同学答道:“重者下沉,轻者上沉。”B同学则说:“受浮力大者上浮,受浮力小者下沉。”
      笔者对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先不作结论,而是针对A同学的答案做实验:将一大木块和一小钢针浸没于水中(G木>G针)松手后,实验现象是:重者上浮,轻者下沉。针对B同学的说法做实验:将一石块和一木块浸没于水中(V石>V木)提问:“哪个受浮力大?”多数学生回答:“石块受的浮力大。”这时将石块和木块松开后,观察到的现象与B同学的说法恰好相反。
      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物体浮沉的条件。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涨,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了物体沉浮的条件,而且印象深刻。
      4 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学生认为,物体处在液体中越深,受浮力越大。处理这个问题时,笔者将其分为两种情况来分析,用实验来回答,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
      4.1用演示实验研究物体露出液面前,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用弹簧秤称出钩码的重量G,然后将钩码拴在弹簧秤下端并浸没于水中不同深度处,弹簧秤的示数G′不变。由F浮=G-G′得知,浮力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知,物体浸没于水中不同深度处总有V排=V物,所以浮力大小不变。实验说明,当物体浸没于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深度无关。
      4.2通过实验说明物体露出液面后,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在上面实验中,拉着弹簧秤使物体渐渐露出水面,在露出部分越来越多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G′逐渐增大,由F浮=G-G′知,浮力减小。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知,V排减小,则浮力减小。说明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随着物体浸没深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5 船在河水与海水中没入的深浅问题
      在“浮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中,涉及到轮船由河里驶向海里或由海里驶向河里时没入水中的深浅问题,因学生在生活中很难有机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对此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橡皮泥捏一个小船(代替轮船),准备一杯清水(代替河水)和一杯盐水(代替海水),将小船放入清水杯里,并在其上放一重量适中的小物体,记下船没入清水中的深度h1,再将小船及小物体一同放入盐水杯里,记下小船没入盐水中的深度h2,比较发现h1>h2。实验表明:船在清水里比在盐水里没入得深。
      用浮力知识来分析这个问题:轮船不管是在河里还是在海里(航行)都是漂浮,则有F浮河=G=F浮海,又因F浮=ρgV排,所以ρ河gV排河=ρ海gV排海,而ρ海水<ρ海水,则V排河>V排海,也就有h河>
      h海。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浮力的产生的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从而有效地突破浮力教学的难点。

    推荐访问:浮力 探讨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