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再谈陶渊明归隐的原因_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时间:2019-02-12 03:23: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作为中国田园诗人之祖,陶渊明选择诗文创作的道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他以出仕始,以归隐终,其原因是复杂的。除了他本人思想性格、赋性特点、理想抱负等因素外,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当时的政治制度、时代风尚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归隐 门阀制度 儒道思想 隐逸文化 传世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又被称为我国隐逸诗人之祖。二十九岁时入仕,历任一些小官。仕途坎坷,屈心抑志。终于四十一岁上毅然辞官归隐,此后耕读自娱,诗酒为伴,再也没有出仕。陶渊明既已入仕,为何还要归隐?通常的说法是:陶渊明自幼家贫,为生活所迫才出来做官,但自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黑暗、腐败的封建官场格格不入,而自己又性好自然等原因,才使得他最终归隐田园。但仔细加以分析、探讨,就会发现,陶渊明归隐的真正原因并不这么简单。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门阀制度等级森严,理想抱负难以实现
      
      门阀士族制度于西晋时期正式确立,士族享有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大贵族官僚们可以世袭官爵,世代把持朝政,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实。而贫寒出身的人,在政治上根本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人才的进退,完全不以德才为依据,而要看门第的高低和财产的多少。南朝梁武帝先祖曾为人担粪,到他这一代还是被人讥骂身上“尚有余臭”,可见门第等级观念森然、强固。陶渊明的先祖陶侃以军功官至大司马,虽一时位高权重,却因为出身寒微而被士族阶级的人所不齿,讥为“�狗”、“小人”。他的祖父、父亲虽也任过一些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困顿。而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门阀制度的全盛时期。年轻时的陶渊明喜好六经,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有大济苍生的宏愿。而在封建社会,想要实现抱负,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做官。因此,出仕为官,曾是陶渊明强烈追求的梦想。但是,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阻碍了非士族出身的陶渊明的进身的机会,做一个能治国平天下的大官成了他毕生无法实现的梦想,他也一直没有仕进为官的机会。直到29岁,他才开始做一些小官,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官职,一直屈沉低职,抑郁无为。几次出仕的经历,使他逐步看穿了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和自己是格格不入的,终于在任彭泽令八十余天后,因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而辞去官职。从此过着躬耕归隐的生活,成为中国隐逸诗人之祖。
      陶渊明的为官生涯前后共有十三年,这是一个不算短的年份,如果陶渊明真的那么讨厌为官,不可能持续那么长的时间,他之所以耐心坚持着,是因为他没有放弃,他等待着,希冀有一个机会,实现他“大济苍生”的宏愿。然而,自己位卑权轻,性格清高刚烈,与黑暗的官场格格不入,更让他灰心的是,十几年为官生涯,辗转地方,门阀制度、门第观念,就像一堵厚实的高墙,横亘在他的前面,永远无法逾越。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中,迫使他作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抉择――归隐田园。他的归隐,虽有解脱的快乐,但更有哀伤和愤慨,是他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经过长时间痛苦的思想斗争之后,为自己选择的一条“击壤以自欢”的生活道路。走上这条道路,他内心是不甘愿的。
      
      二、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处世原则的体现
      
      陶渊明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怀有“大济苍生”、“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这种人生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可是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达”!“兼济天下”要有一定的权位。现实决定了陶渊明不可能“飞黄腾达”,更不能与黑恶势力同流合污,于是他就归隐,这正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处世原则的忠实实践。归隐后的陶渊明生活是贫困的,但是他“君子固穷”,守着自己心中的一方净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气节,不与统治者妥协。长期的农业劳动,与广大农民的近距离接触,使他逐渐感到退居田园,躬耕自资,实在是一种富有乐趣的生活,他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的生活,并创作了大量诗歌,描写、歌颂农村安静的环境、优美的景色、淳朴的民风以及自己内心的愉悦。在诗人笔下,几间农舍、几缕炊烟、几声犬吠、几声鸡鸣,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与污浊的官场相比较,这些不经矫揉造作、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景致,蕴含着至善至美,与诗人自己高洁情操和志趣交相融合,相得益彰。于是他的诗歌就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美感。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他的“独善其身”,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安分守己、了此余生,既然“闻达”不可求,就隐居田园,在很艰苦的条件下,不屈服,不沉沦,奋发有为,创作出大量的文学作品,以诗文传世,同样取得不凡的成就,成为我国“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之祖,不但让自己青史垂名,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传统的隐逸思想对陶渊明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非常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中国古代的人格思想、处世哲学、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审美情趣等等有着深广的影响。究其思想根源,先秦时期以庄周、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汉代传入中国而在魏晋大盛的佛教思想,可以说是它的三大源头。而以上三教的思想又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因此,隐逸的行为虽然在文化、理论界人们的看法褒贬不一,各不相同,但在封建时代广大国民心中却受到崇拜、敬仰。于是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人群――隐士(又往往被称为“高士”)。从先秦到两汉,隐居高卧的隐士可谓不胜枚举。汉代末年,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汉初建立起来的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一统局面破坏殆尽,人们纷纷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僵化的社会秩序中挣脱出来,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文人开始独立思考社会、人生的问题。魏晋时,统治集团的血腥争夺,政治的残酷、虚伪,又严重影响文人们立身行事的态度,当此之时,玄学兴起,清议盛行,经学独尊的地位动摇了,文人们以从政为官当作人生归宿的意识也大大淡化,人们形成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士人的群体主义消失,个人主义得以张扬。人们反对虚伪的礼教,反感无聊的繁文缛节,而追求返朴归真,崇尚真情,归返自然,纵情山水。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魏晋的隐逸之风远超前代,非常盛行,一大批名士加入了隐居的行列。社会上还形成了一套品评隐士风度的标准并加以吹捧,其内容大致为不拘形迹,注重心意,冲淡平和,超然脱俗,不求富贵,不慕荣华,一任自然,随遇而安。这样的标准与陶渊明内心深处的思想观点、处世态度不谋而合,高度一致。想到自己眼下才能不得施展,理想难以实现,困羁官场,迁延日月,惶惑中不禁追慕前贤近达,最终决定辞官归隐。可以说,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以及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的风尚,有力地促成了他走上归隐田园的人生道路。
      
      四、是否仕途无望使他转而以诗文传世呢?
      
      现在有一个说法:陶渊明明知政治上难有作为,于是选择辞官归田,转而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诗文传世,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观点引起了大家的争论。
      首先分析一下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几经出仕而又复隐,他自己说是“学仕无成”,内心颇感憾恨、苦闷。他又在另一篇文章中说道:“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祭从弟敬远文》)意为自己出仕做官,纠缠在繁琐无聊的人事当中,浪费时间,深怕辜负自己心中所立大志。他四十岁时写下一诗《荣木》以自勉,希望摆脱眼前困境,振作起来,有所成就。诗序有句“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这是感叹自己年纪老大还一事无成。然而诗中又有句“先师遗训,余岂云坠”,表明自己决不忘记先贤的教导,不能消极堕落,要积极进取,有所成就。从这些文句来看,他是不甘消沉堕落,碌碌无为,虚度一生的。在他对官场极度失望、行将归田的时候,他又能做什么来取得成就,才不辜负自己心中的“素志”呢?其实,这时的陶渊明别无选择:既然仕进无望,那就归返田园,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致力于诗文创作,以此构筑理想的大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除此以外,他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使自己名传后世。事实也是这样的,陶渊明归田后,生活困窘,以致行乞,但他努力创作,笔耕不辍,留下诗篇一百二十一首,散文、辞赋十二篇,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丰碑,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唐宋以后的许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对陶渊明推崇备至,自觉向他学习。可以说,陶渊明及其诗文创作,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好好珍惜、继承。
      可见,众多的原因使得陶渊明辞官归隐。他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他独特的思想和文学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2]魏正申.陶渊明探稿.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3]邓安生.从隐逸文化解读陶渊明.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推荐访问:归隐 再谈 陶渊明 原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