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论将音乐剧元素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必要性】 音乐剧猫2018中国巡演

    时间:2019-02-12 03:17: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及音乐剧的特点入手阐述了音乐剧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的一些元素融入声乐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粗略的实施方法和目的。   关键词:音乐剧 声乐教学
      
      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越来越综合化、全面化、多能化,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丰富学生演唱风格,提高歌唱能力,加强歌唱的表现性,把音乐剧的元素融入声乐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现状分析
      
      音乐剧是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属于都市文化,它风格轻快,擅长表现轻松幽默的主题,在表演形式上融合了歌唱、舞蹈、戏剧等诸多艺术手法,娱乐性强而且商业潜能大。音乐剧作为一种都市文化,流行音乐风格自始至终都占据着音乐剧音乐风格的主流地位,它把观众需求和市场导向作为标准。音乐剧演唱不限制演员的唱法,用真声也可以,假声也可以,真假声不统一也可以,只要科学地发声、精湛地演唱和准确地诠释作品就好,所以音乐剧的演唱介于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与流行歌曲之间,既比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通俗,又比流行歌曲高雅。介于音乐剧歌曲风格的特点在演唱上,它与西洋美声、中国民歌和一般的通俗唱法自然有所不同。西洋美声唱法太规范,无法适应音乐剧的流行性,中国民族唱法音色过于单调,不能满足音乐剧的戏剧性,而通俗唱法在艺术化方面又有所欠缺。所以只有将多种唱法结合起来才能完美地表达音乐剧歌曲。
      将音乐剧唱法引入声乐教学,能极大地丰富声乐学习者的嗓音表现力和歌唱能力。结合西洋美声、中国民歌和通俗唱法三者的特点,让学生掌握一种能在三者之间自由转换的声音,拓宽歌曲演唱的适应面,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解决以往声乐教学中三种唱法不能兼顾的问题,适应社会对于人才“一专多能”的要求。另外,校园舞台艺术形式过于单一化、陈旧化,而音乐剧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艺术形式,它有优美动听的旋律、热情活泼的舞蹈、曲折动人的情节、幽默诙谐的语言,能承载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寓教于乐。不管是歌曲的演唱,还是剧目片段的排演,都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舞台,提高艺术修养的档次。另外,在排演剧目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加入乡土的内容,为乡土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养分。21世纪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才,所以我们的教学也必须符合社会的要求,创新教学的思想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出“能教能演”的多能型人才,传统声乐教学本身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焕发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势头。
      
      二、具体实施内容及目标
      
      将音乐剧元素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具体改革内容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声乐歌唱方面,二是声乐表演方面。
      声乐歌唱方面,纵观欧美音乐剧的演唱形式,自由多变、纷繁复杂,很难用一种样式和风格来整体概括,有所谓的通俗、美声、摇滚、喊唱、当地流行唱法等,但音乐剧歌曲的音乐风格一般以流行音乐风格为主流,同时各种风格流派并存,自由发展。所以在演唱音乐剧歌曲时,单一的西洋美声和中国民族唱法无法满足其需求。丰富的嗓音表现力,敏锐的乐感,良好的听觉,深刻的音乐感悟力是阐释歌曲的必备条件。据此,在唱法上要采用一种具有一定美声基础,并且蕴含流行歌曲演唱风格的唱法。美声基础即呼吸、支持、共鸣等基本概念和方法,但在用声上选择较薄的混合胸声,到高声区需依赖扩音器的帮助增加情感和音量强度。这样发出的声音会比较自然、放松、通畅、吐字清晰,同时歌曲的表达也将更细腻。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认为不同风格音乐剧的声乐作品的掌握是实施声乐教学的先决条件。从最早看到的《音乐之声》、《猫》、《演艺船》、《屋顶上的提琴手》、《俄克拉荷马》、《窈窕淑女》等作品,其演唱方法和美声唱法的方法是相通的,如呼吸、位置、支持、共鸣、吐字、行腔等,上述的大部分声乐作品音域不宽,以中音区为主,感情表达相当细腻,便于群众演唱和流行,高音的张力没有美声唱法这么强,依赖了麦克风的帮助;《西区故事》中的“阿美力加”在发声上接近自然声的“喊唱”,以表现青年团伙的粗鲁和自嘲;《波基与贝丝》、《歌剧院的幽灵》其演唱内容比较严肃,风格接近正歌剧,唱段篇幅长、情感含量大、戏剧张力强烈:《上帝之力》、《奶油小生》、《汉斯和格蕾特》是纯粹的摇滚唱法。我们要把各种作品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让学生接触和学习。
      声乐表演方面是教学的最大难点。现在我们的声乐表演一般只是静态的,或加入一些辅助性的手势与表情语言,而音乐剧中的演唱是与舞蹈和戏剧表演同时进行的,具有动态性和共时性。这一元素可以吸收入声乐表演的教学中,那么舞蹈的运用就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欢快、夸张的现代舞,能营造一种特别火爆或极为热烈的舞台氛围。芭蕾,尤其是叙事芭蕾,能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戏剧情节和冲突,而且从芭蕾中可以获得肢体的解放和形体语言的动感与美感。有了芭蕾的基础,再攻其他舞种也将举重若轻。所以可以将芭蕾当作基本功来训练。将歌唱、舞蹈、戏剧表演三者集于一身并共时表演与三者分别展示相比,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极大的不同。如果我们静态地训练学生,在遇到明确的戏剧表现意义上的舞蹈和戏剧表演同时进行时,学生的呼吸、发声、共鸣位置等基本方法变形,影响了自信心,顾此失彼,导致艺术表现力下降。因此学生必须经过长时期的训练与舞台实践,从心理和生理上找到支持,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我认为在学生学习的初期为了达到演唱、戏剧表演和舞蹈的共时性,可以要求学生尝试着将演唱的作品自编成舞蹈片段或设定演出场景,边唱边跳、边唱边演,有些声乐作品学生编不出舞蹈就边走边唱,辅以歌唱的手势和动作。这样训练下来,慢慢地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将音乐剧元素融入声乐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出能歌善舞、唱演俱佳,而且被观众所喜爱的“一专多能”型艺术人才。要求学生在歌唱上通过系统和严格的训练吸收西洋美声、中国民歌和通俗唱法三者的特点并加强乐感、听觉和音乐感受力,做到能将歌曲送到观众的心灵深处;在表演上用生动、个性化的形体语言极富戏剧化的表达来进一步完善作品,吸引和感染观众,达到“载歌载舞、边唱边演”的艺术至境。近来文化部门声称要将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在本土特色的基础上艺术化,也就是说要求有一批能将艺术通俗化、将通俗艺术化的人才,而我们的教学目标正与此相符,这就意味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率。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外文化交流愈加广泛,艺术更新发展的速度也将随之加快。我们的声乐艺术需要不断地融入新的血液,与时代合拍,否则将会失去生命力,被社会淘汰。高校是知识的摇篮,是人才的培养基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声乐艺术的教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慕羽.百老汇音乐剧.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3]黄定宇.音乐剧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年.
      [4]叶洪涛.音乐剧声乐演唱教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3年版.
      [5]慕羽.西方音乐剧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年版.
      [6]张夷,蔡瑭.音乐剧魅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7]文硕.音乐剧的文硕视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唐婷婷.音乐剧演唱特点对传统声乐教学的启示.硕士毕业论文.
      [9]吴娟.音乐剧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唱风格.硕士毕业论文.
      [10]龚亚红.音乐剧的声乐教学初探.四川戏剧,2005年5月.

    推荐访问:声乐 音乐剧 必要性 融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