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作文教学,老师要常常“下水”:王老师谈课堂作文教学

    时间:2019-02-09 03:21: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许多学生谈作文色变,对写作充满了畏惧的心理,不少学生觉得作文简直是“榨文”。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也常感到束手无策。许多老师慨叹,虽然知道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可往往收效甚微。
      在作文教学上,除了制定训练计划、作前精心指导、作后认真批改和细致讲评外,坚持写“下水作文”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教师写“下水文”有什么意义呢?叶圣陶指出:“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地帮助就越大……老师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根本。根本深固,再加上适当的教学方法,成绩就斐然可观了。”细想一下,确实如此。
      一、率先垂范,融洽师生感情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让学生爱上语文,教师一定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学生做好的,自己先做好。让学生觉得老师“真厉害”“有水平”。
      记得那是我刚接手初三的一节写作指导课,教学目的是“细节描写――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首先,我指出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叙事过程简单,人物描写苍白的老问题。接着进行当堂训练,要求学生以“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为题,写一个人物描写的片段。看到他们面有难色,我说:“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写,比比谁写得精彩!”学生听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写,而且要比赛,顿时来了精神,写作的热情一下子被激活了。二十分钟后,我先让学生展示“成果”,而后将自己的下水作文呈现给学生。当我饱含深情地朗读完这段文字后,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的这段“下水”作文,之所以赢得学生的掌声,不是因为写得多么精彩,而是因为它体现了老师的以身作则的品德。如今许多语文老师教作文“只说不练”,总是指责学生的作文这儿写得不好,那儿也写得不好,甚至写得一塌糊涂,而到底应该写成个什么样,则只能说出一些学生难以真正领悟和掌握的“纯理论”来,这对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没有益处的。而写“下水作文”,不仅打消了学生对教师“只会夸夸其谈,谁不会写呀,你写出来让我们瞧瞧”的怀疑心理,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而且让教师充分体会了学生的写作甘苦,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著名教育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课堂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获得更大的成效。
      多写“下水作文”,既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可以用现身说法的榜样力量感召学生,熏染学生,使学生深深地爱上写作,爱上语文。
      二、亲身实践,切中学生要害
      具有先进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从学生角度来进行解题思路的思考,从学生角度来思考有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
      语文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语言修辞,这些都在作文教学中做了系统指导并反复复习过,为什么到了实际写作时,学生就乱了方寸,变得像没学过似的?解答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老师拿起笔来,和学生一起写,通过“下水作文”的实践,体会学生的写作状态,从而更多地了解情况,有利于改进作文教学。有时候,教师会对一些习作感到奇怪:为什么他会把文章写成这样?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会举这种不恰当的例子?他不知道自己写的话不通吗?……而换到学生的位置上,这些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叙事类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讲究一波三折,采用的方法多为“设置悬念”或“欲扬先抑”。我在教学初三“记叙文写作训练”中,重点强调这两种方法,并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训练的作文题目是“没想到,我如此?摇?摇 ?摇?摇”。等批阅完学生的作文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欲扬先抑”的手法并不理解,更不要说运用了。于是,我在一位学生已有习作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将“欲扬先抑”的方法融入其中。在讲评课上,将修改前后的作文印发给学生。学生通过比较,加深了对“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理解,也逐步学会了运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地进步。”的确,常动动笔,我们就不会只停留于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在“下水写作”的亲身实践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从而更有效地帮助了学生。
      三、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现在的学生不同以往,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学生都希望教师示范。学生的这种要求,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故意刁难教师,其实不然。这是学生在改革年代对教师的无限信任和殷切期望,也是一种鞭策和促进。
      语文教师垂范作文往往是在充分准备之后进行的,不仅要收集素材,立体思维,而且要立足于精,力求浅显易懂。一些老师坦言:教了几年书,自己变得“眼高手低”了。真要自己“操刀”时,就“思如涸井,反应迟钝”了。殊不知,教学生读书,老师自己首先要会读书;教学生写作,自己也首先要会写作。这就要求老师做到:多读书,多观察生活,做个有心人,不忘时时练笔。一句话,我们要走到学生的前头。
      教师“下水”的终极意义,是为了引导学生“下水”,使学生不再畏“水”。当学生自己熟悉了“水性”,摸清了“水道”,掌握了“泳技”,已经很善游了,此时教师就可以把偌大的“水域”交给学生们,任“文水”漫回,一展千姿百态。当然,为了不断提高“泳技”,教师应该坚持常常“下水”,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促进教学水平与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倡教师写“下水文”是有其深刻意义和必要性的。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但看我们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无一不是文章能手,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文章艺术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从我们语文教师的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文章能手,很值得我们为此开一个庆祝会,因为这正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乃至提高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建设。”刘国正先生呼吁教师写好“下水作文”,看似要求高了一些,实则是一种科学的建议,是一个起码的要求。

    推荐访问:下水 作文教学 老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