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中国的急速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应对研究|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

    时间:2019-01-21 03:26: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并且这一过程呈现出急速发展的特征,与之相伴随的是很多方面的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和任重道远的整体社会调适过程。但是中国老龄化的急速发展而并没有多少缓冲时间就需要面对这一重大冲击。问题就显得特别复杂。老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年社会工作具有专业性,综合性,科学性,服务性,预见性等特点。政府及社会工作研究者与从业者应积极推进老年社会工作尽快发展,积极参与政策制订,以期为即将到来甚或已经开始的银色浪潮冲击做好应对,并减缓其冲击力度与代价。
      关键词:急速老龄化;后果;老年社会工作;应对
      中图分类号:D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6(c)-0064-03
      
      一、当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
      
      1、老龄化界定
      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按国际通行的标准界定,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无论哪个标准,我国都在10年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且有加速发展趋势。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北京同期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5.5万人,占总人口的8.4%。北京的老龄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0年左右,上海还要快得更多。
      参考1981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这一数据被认为准确度很高,29个省、市、自治区一九八一年出生人口为2067万人,出生率为20.91%;一九八一年死亡人口为629万人,死亡率为6.36%;自然增加的人口为14399601人,自然增长率为14.55%。
      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H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虽然这一数据存在争议,即每年新增人口到底有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本文不讨论此数据是否真实,以此数据为准,2008年年末,我国18岁以上人口为15989万人,占总人口的12%,65岁以上人口为10956万人,占8.3%,见表1,从上述一系列数据中,可以有很多信息值得关注。
      
      
      2、中国的老龄化进程
      全国老龄办于2006年2月23日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1世纪中国人口老化趋势分成三个阶段:从2001年到2020#的第一阶段,是中国社会快速老龄化阶段,期间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3.28%,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第二阶段(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增加620万老年人口,2050年老龄人口将超过4亿;第三阶段的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龄人口达到巅峰的4亿3700万,约为少儿人口的两倍,老龄人口将持续稳定在占总人口的31%左右。
      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二是经济增长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寿命延长。两个因素的此消彼长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比重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这一点我国与其他国家有显著不同,我国执行的强制有力的计划生育政策显然大大加快了老龄化的进程;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完善后,其人民普遍生育意愿下降,这一过程一般自然生发(很少国家实行限制人口的生育政策),相反,近几十年来,很多国家政府都鼓励生育以对抗这一人类社会规律,争取社会调适时间。
      
      3、以速度快为显著特征的中国老龄化进程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还指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特征。对此有必要加以分析:
      (1)老龄化发展迅速,在尚未富裕时就进入老龄化。从1980年到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2)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这与我国总体人口规模密切相关,最大的压力一般认为出现于2020年到2050年;
      (3)高龄化趋势明显。以日本为例,直到1970年,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而美欧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甚至在上一世纪就达到这一标准了。但是,从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7%上升到14%所需时间而言,日本却比美欧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为快。从1970年以后,日本仅用了24年时间,在1994年达到14%的比重;而法国为114年(1865年至1979年);瑞典用了82年(1890年至1972年);美国目前仍然没有达到,预计需要69年。我国从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6.96%,发展到2008年的8.3%,近年来的加速发展将使我国有可能在20年内达到这一水平;
      (4)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进入老年化社会比中西部地区快10年以上;
      (5)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的水平与之相差较远,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人均约33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在上述特征中,尤以老龄化进程速度快,呈急速发展最为显著。并且,这一显著特征与其他特征相配合,就形成了我国特殊的非常复杂的老龄化局面,一旦处理不慎,冲击将会是巨大的,有可能使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陷于停滞,并会极大地降低大多数公民的幸福感,进而引致严重后果。
      
      二、急速老龄化的可能后果
      
      1、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利用庞大劳动力比较资源优势进行的工业外贸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这一发展策略是成功的,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这一策略的成功离不开庞大的年轻劳动力资源,而且9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的快速下降使社会总抚养比很低。我国得以集中财力、物力与人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之中。那么,随着快速的老龄化,伴随着抚养比的迅速提高,经济投资必然下降,劳动力因为短缺也会使成本有很大提高。中国将逐步丧失过去赖以成功的优势。
      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提出了善意的警告,从西方的经历来说,这些观点是值得重视的。最近的如哈瑞・丹特指出,在2008-2020/2023年的这一轮全球性大萧条中,中国可能将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国家。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中国政府需要找到短期吸引外来移民、长期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方法,以克服 其人口统计学趋势的不利影响。否则,当本世纪20年代全球性复苏开始之时,中国人口结构方面的劣势将会凸显。
      2、社会养老体系面临重大挑战。养老金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以至于不得不大幅延长退休年龄。目前延迟退休的方案正在制定中。实际上,延迟退休实在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而绝不是好办法,实质是将社会养老的责任由企业更多承担,势必加重企业负担。
      3、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的老龄化发展将使得我国不得不开始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与土地兼并可能变得更加常见,也会催生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其影响也将非常深远。
      4、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执行,我国出现规模庞大的4-1-1或4-2-2家庭,这种结构之下,作为核心的“双独夫妻”,其家庭养老抚幼的责任非常之大,这不仅是经济上的压力,更有精神与心理上的,尤其当老人患病的时候,而这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怎样才能成为不被压垮的一代呢?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和生育意愿的持续低下,将产生更多的这类家庭。
      5、同样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老龄化伴随着少子女,将不可避免的使空巢家庭成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对空巢老人而言,来自儿女的情感慰寄会非常有限。同时,养老模式也必然继续发生变化,对儿女的依赖将越来越少,社会养老的普遍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6、全社会医疗开支猛增,这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必然趋势。老龄化与高龄化也会带来总体的国民死亡率增涨,2008年我国人口死亡率为7.06%,而在1981年,死亡率为6.36%,这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真实反映(见上文)。这将带来双重的压力,其一,医疗资源与开支会更多地流向危重老年病患,压缩其他医疗开支;其二,对老年病患的看护工作需要大量的医务护工,这将使本已显得短缺的劳动力资源更加紧张。
      7、我国东部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社会及文教事业进步,目前已经在朝向大都市带方向发展。由于这些地域的提前老龄化,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非常旺盛,将会不可避免的吸引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的持续流入。超大城市集群将会出现,这些地区的城市人口构成将继续变化,新城市移民比例将越来越大。如何处理好一个城市的巨大移民浪潮是值得研究的。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非法入境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排除我国未来可能大量引进外来劳工的可能性。
      8、伴随经济增长趋缓及上述后果可能引起各类社会矛盾爆发。
      此外还有国防安全等问题就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了。对于多数发达国家而言,老龄化类似于一种富贵病,伴随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对我国而言,老龄化发生太快,以至于我们是未富先老,会出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养老争夺资源的情况。总之,这些老龄化的影响很可能会出现或者已经出现,而中国社会对此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三、老年社会工作概要
      
      1、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
      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既包括那些“空巢”
      (独居)、残疾、困难和高龄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很多时候老年人周围的人,如家庭成员、亲属、朋友、邻居、志愿者等也会成为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对象。更宏观些的系统,如单位和服务组织也有可能成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在宏观的层面,老年社会工作者还参与制订有关老年人的社会服务方案及相关政策,致力于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促成成功的人口老龄化。当前来说,特别需要社会工作相关人士在政策制订层面发挥作用。
      
      2、老年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与优势
      老年社会工作的优势与社会工作本身的特质有关,注重统筹协调工作,具备资源动员能力;全方位体察人的需求,注重激发受助者本身能力,充分体现人本主义关怀;发展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实务工作方法,重视行动;有实务工作经验为背景,参与政策制订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四、应对老龄化冲击的老年社会工作应对
      
      针对我国急速老龄化的特点和可能后果,从宏观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角度,老年社会工作似可从下述角度全面应对:
      1、倡导宏大的老年社工概念,此概念的外延应该非常广泛,涵盖经济、社会、政治等众多层面。要对我国老龄化的特点和可能后果有前瞻性认识,在老年社工实务之外,积极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加紧推进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2、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路上,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轨道,不再鼓励或适度限制劳动密集产业的投资发展,采取有力措施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发展。但由于我国老龄化的急速发展,一边还在享受着人口红利的尾声,一边却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令人措手不及,产业调整的时间准备非常有限。由于家庭抚养比将不断提高的现实,应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提高工资水平,减轻企业税收负担,这也是变外向型经济为主要依靠内需发展的需要。为应对经济增长可能变缓的趋势,加之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情况,要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降低经济与社会运转的消耗,并可为社会需要准备更多资源。这一点政府部门应该做出表率;
      3、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应该给企业以激励。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旦发生劳动力短缺,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人员自愿再就业或创业,这也可以缓解老年人因缺少社会活动及空巢家庭带来的孤寂;
      4、教育方面,无疑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尤其是与城市化、老龄化及经济转轨的需求相适应,再教育或者终身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设置应向老年倾斜,多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实践活动,坚定发展壮大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解决其后顾之忧,发挥好他们的专业化水平;
      5、医疗方面的投入非常重要。可以预见的,劳动力的短缺和养老体系的压力会延长退休年龄,如果不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并延缓衰老,企业将面临极大风险。政府应大力投入预防医学的研究与应用,在全社会展开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对于我国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肝炎等疾病的防治,无论投入多大都是值得的。伴随老龄化,我国人口的高龄化趋势也非常明显,危重病患多,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这迫切需要在我国建立医疗社会工作制度,组建医疗社会工作队伍,他们将可以在动员社会力量援助病患及家属,社区老年人医疗辅助,心理疏导,临终关怀,哀伤疏导,协调医患矛盾,健康宣传等很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文化事业方面,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项怀诚,2005)加之我国空巢家庭的比例非常高,老年人文化活动较贫乏,文化事业要适应这一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努力吸引老年人群的关注和参与;
      7、在体育事业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奥运金牌第一的伟 大成绩,再要争金夺银实在没有太大必要,到了转变方针破除部门利益的时候了,要变竞技体育为真正的全民健身,加大对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体育事业投入,包括老年人,这一投入将会表现为医疗费用的下降和国民福利的提高;
      8、农村社会进入老龄化后,加之农村的空巢老人现象更加突出,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出现将非常必要。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在城市化的同时,也有产业资本进入农业。老龄化与城市化化使土地闲置现象增加,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面临变革,以家庭为依托的适度集约化农业经营是较适合我国的发展方向,但大规模的土地集中并不符我国国情,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安全。土地制度变革需要与农民养老问题相挂钩,必须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9、由于大城市的老龄化更加超前,比如北京领先全国水平10年,加之大城市就业机会更多,我国东部大城市地带将进一步吸纳中西部劳动力,其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给城市综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城市的固有病态也会加重。就城市市民而言,需要以更加开放友好的态度对待新市民。城市管理者应降低新市民获得户口的门槛,把打工子弟学校纳入到正规义务教育体系。伴随此一过程,城市的异质性将增加,各种矛盾与利益的冲突会加剧,社会工作者应加强新市民的公民教育和社区建设,防止出现社会动荡事件;
      10、城市建设规划与公共事业管理要有应对老龄化的整体构想。医疗机构的分布应尽量平均,新建社区应配建达到一定标准的老年活动中心;政府需大力建设养老机构,并鼓励民间资本加入共同规范化经营,目前的设施是肯定不够使用的,尤其是那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养老机构,可谓一床难求。由于我国传统上人们比较亲睐居家养老模式,故而未来多代共居家庭将会增多,应鼓励建设多居室但总面积较小的住宅,这是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也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和居民负担。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提供上,也必须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要,使老年人易于使用、方便出行,这也将节约社会成本;
      11、提高儿童福利水平,给儿童更多的服务照顾,使他们的父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工作和陪伴老人。出于看护陪伴老人的需要,必要时可以试行4天工作制,当然前提是工作效率的普遍提高;
      12、在社会工作者队伍大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入社区成员作为志愿者,通过社工的培训和督导,庞大的志愿者群体可以成为重要的老年服务团队。要在全社会内弘扬尊老爱老的美德,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文化氛围。要达到这一目的,社区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变目前的松散的地域化居民为真正的基于共同情感纽带的社区公民。以北京为代表,2009年社区设置专职社工的做法是值得推广的;
      13、鼓励民间NGO组织的发展,只要其目的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吻合,面对空前的老龄化浪潮,单靠政府的力量是很有限的;
      14、尽快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面对我国规模空前和速度极快的老龄化浪潮,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在更大层面上,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层面统筹规划并全面推进,倡导一种大社工的概念。需要在起始的时候有高的起点和前瞻性科学性,需要参与社会政策的制订,尽量动员社会力量,不仅停留在研究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中,体现在全社会普遍做好准备。

    推荐访问:老龄 社会工作 中国 急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