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德育教学导课方法例谈] 德育课堂游戏100例

    时间:2018-12-27 03:36: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如何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诱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互动意识。本文作者在多年的德育教学中,尝试了音乐式、小品式、情景展示式、设问式、谈话式、漫画式、矛盾悬念式导课方法,起到了激趣、动情、引思的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德育教学 导课方法 例谈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一样。在四十五分钟的授课时间中,开头10分钟的效果是最重要的。在上课伊始采用精彩的导课,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产生期待心理,处于争听、乐听的最佳心理状态。在德育教学中,我挖掘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结合教学时段,巧妙运用多种导课方法,“先入为主”,开启了学生的心灵通道,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互动意识,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此结合教学实践,对导课方法加以例谈。
      
      一、音乐式导入
      
      在德育课中使用音乐导入,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正题。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时,让学生先听录音歌曲《说句心里话》,接着让学生思考回答:作为军人的“我”为什么还要想家?“我”为什么要出来当兵?“我”和妈妈、她之间,国家与小家之间存着怎样的关系?这样的导入,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踊跃回答,然后归纳出结论: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联系。这样就把抽象枯燥的哲学原理变得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品式导入
      
      小品导入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搜集、自编或让学生创编一些微型小品,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课堂里即兴表演。这种导入方法直观性强,气氛热烈活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和表演才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讲《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时,提前让每位学生认真看书做好预习,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推举几名学生根据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创编一个小品,并对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对细节指导、把关。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很自然地引进了这节课要讲的内容,从而一下子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了,产生了争于知情明理的欲望。整节课利用小品分析,让学生对小品积极思考回味无穷,使其与教师配合非常默契,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情境展示式导入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政治部分理论性强,对学生来说是生疏的。我在讲授之前,精选几则近期发生的国际、国内时事,剪贴或抄录在班级墙报上,要求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并告知学生下一堂课将对几则国际、国内时事进行分析或述评。上课时,我扼要讲述这几则国际、国内时事的内容,适当介绍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提出题目让学生讨论,采用同桌自由议论,或指定专人发言。当学生讨论、发言到兴趣正浓时,我趁势导入第九章政治部分。营造一定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取知识。
      
      四、设问式导入
      
      问题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启发剂”,它能够使学生的被动思维变得活跃,处于积极探究状态,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一定的“心智紧张度”。讲《当代国际关系》时,在上课前准备好一幅世界地图,上课时展开在黑板上,请学生在地图上找“民主德国”的版图,前苏联的版图,学生无法找到。我告诉他们:因为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统一成为新的“德意志共和国”,前苏联已解体了。对此学生议论纷纷,燃起好奇之火;我再步步设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国家(如前苏联)解体分裂了,有的国家(如前民主德国和前联邦德国)合并、统一了?为什么其它国家承认解体后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并与其中的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动力,我适时指出这些问题关系到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外交政策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只有学习本课内容,才能解答自己的疑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新课,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所学内容、结论也经久不忘。
      
      五、谈话式导入
      
      问答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有教师的主导性,又有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我国的政党制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2003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家发改委以招标形式,对涉及“十一五”时期的重大发展课题进行研究。2005年2月各地区、各部门的50多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齐聚北京,《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起草组正式成立。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温总理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以说明,并安排两天半时间分组讨论、审核、修改《建议(讨论稿)》。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修改,一致通过《建议》,并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全体代表民主表决,通过后在全国开始实施。这个程序说明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
      学生可能作如下回答:说明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说明我们民主,国家大政方针都广泛征求意见;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并关……
      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便会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他们通过报纸、电视和前面课程的学习,了解上述情况并能说出一二,但又不真正懂得。我通过启示和引导,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但又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告诉学生,要了解其中深刻的道理,就必须认真学习《我国的政党制度》这章,使学生在求知心切的状态下积极进入本课的
      学习。
      
      六、漫画式导入
      
      讲《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一节时,我利用“各人心目中的上帝”的漫画。讲“事物的内在关系”时,我运用幻灯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蛋”的漫画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笑声中明确: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利用漫画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立即就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了,情趣盎然,气氛活跃,思维一开始就处于十分敏捷的状态,形成了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突破口,把感觉器官所获得的直接知识,经过分析、综合,上升到了高级理性阶段,并且记忆深刻。
      
      七、矛盾悬念式导入
      
      思考是由疑问开始的,由问而思,由思再问,直到问题解决。在课堂伊始,设置疑惑,制造悬念,可以造成强烈的感情色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愿闻其详”,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如讲《商品的价值量》时,“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同样是生产铁矿石的企业,为什么有的盈利有的亏损甚至破产?立即有学生说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不同。我顺着学生的话题设第一个悬念:如果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么生产设备落后、管理混乱、劳动效率不高的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最长,商品价值量最大,这和社会讲求效率、奖勤罚懒的原则就是相违背的(鼓励学生开始思考);紧接着设第二个悬念:社会现实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越少,企业的利润越大,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越多,企业就亏损甚至倒闭,和前面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是相矛盾的(激发学生开始相互讨论,翻阅教材);然后我再设第三个悬念: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时间之间的到底是什么关系?三个悬念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渲染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联想与挂念,使学生形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迫切心情,自觉主动探求新知识、接受新知识,完成新的教学内容,解读教材重难点。
      巧妙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新颖别致的导课方式,不仅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细心推敲,善于总结,开动脑筋,就能使每节课别开生面、引人入胜,就能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行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可君.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学参考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冯小茹.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导课艺术.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7).

    推荐访问:法例 德育 教学 导课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