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我就是个不合时宜之人

    时间:2018-12-27 03:39: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一部现代悲剧。其主人公威利之所以自杀身亡,是因为他各个层面上的不合时宜:对整个社会生活环境认识上的不合时宜,家庭教育上的不合时宜,对“美国梦”追求上的不合时宜,以及自身性格上的不合时宜。
      关键词: 《推销员之死》 威利 不合时宜 美国梦
      
      《推销员之死》是一部现代悲剧。在阿瑟・米勒的笔下,主人公威利・洛曼是一位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小人物。他思想僵化,满脑子陈腐理想和过时的处世哲学。幻想发财,深深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像哥哥本一样闯到热带原始丛林中去,他在人间生活了几十年,干的又是富有时代感的推销员的工作,却一直没有悟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混凝土丛林”里,生存的竞争比原始丛林中要来得更残酷、更激烈。人要想生存就要“攥紧拳头”。“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这一世界唯一的生存法则。在破落潦倒的最后日子里,他又受他那致命的自尊心和虚荣心的支配,拒绝了干红了的伙伴的资助。在人生道路上苦苦挣扎了六十三年之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十分不合时宜。作为一个人是何等的微不足道,何等的没有地位,最终由于心力交瘁走投无路而丧失了生存的勇气。
      对于威利为何选择自杀这条路,国内外学者及评论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较具普遍性的大致有两种:其一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威利的自杀,其二认为是威利自身的弱点导致了他最后的悲惨结局。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不甚确切。其实,威利之死,源于他的“不合时宜”,他是一个不合适宜的人。威利的不合时宜主要表现如下:
      
      一、对整个社会生活环境认识上的不合时宜
      
      威利的一生坎坷。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去了。从这个角度说他没有父亲,过着孤儿般的生活。哥哥本是他唯一的亲人,是他心中的榜样。本在17岁时步入非洲丛林到21岁时就带着大量的钻石出来,而后又到阿拉斯加置办了大量的房产。本的成功似乎为他指明了成功的方向。威利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哥哥那样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他这一生都在努力干活,不停地推销商品。但他没有意识到为什么本的美国梦能够实现而他却失败了呢?他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创业处于不同的环境。本发家于原始的丛林,在那儿只要够英勇就能打败对手成王。但是威利所处的是一个高楼大厦林立的社会,是一个光靠苦干也不一定能取得成功的社会。只有适应它的人才能生存下来。此外,本的成功秘诀是能够做到巧取豪夺,而威利信奉的准则是要受人欢迎。因此当本催促威利同他一起去开发阿拉斯加时,告诉他只要攥紧拳头在阿拉斯加准能发财时,威利却没有接受,因为他幻想自己和儿子可以靠个人魅力在城里闯出天下来。本在威利心中是父亲的替身。他这一生从没有跟父亲说过话,但他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实际上就是得到本的认可。要得到本的认同就只有出人头地,这使得威利只会盲目地向自己所谓的成功的方向走了一生。
      威利处在1930年代,当时社会正处在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推销也变得困难重重。可以说那是一个处于买方市场的社会。另一方面,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人情变得越来越淡薄。过去老威格纳先生,威利的老板,是个善良好心肠的人。在某种方式说上,那时的人做生意讲究信用,老板用人讲求尊重人的价值和看重雇员的忠心。但这样的日子过去了。如今的世界是由新兴的物质主义者像哈瓦德这样的人掌握着。他们唯利是图,什么交情,什么功劳在他们眼中什么也不是。因此,也就没了像威利・洛曼这样充满着人性幻想的人物的容身之地。这是威利这样的“旧”人所难以接受的。他不明白这个世界何以能如此无情,如何就能“吃了果子扔了皮”。因此当他得知因为老了卖不动东西了,自己将没有工资而要靠销售的佣金作为自己的收入时是多么的伤心,这更使他的精神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二、家庭教育上的不合时宜
      
      作为一家之主,威利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从某种意义上讲,威利既是一个牺牲者,又是一个牺牲别人的人。他有着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并把这种梦想传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凯瑟琳・休斯,1982:52)。威利把他在商界闯荡多年悟出的诸如“人缘好”等不现实的价值观强行灌输给孩子们,让他们“搞出名堂”“出人头地”等。然而他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事实与他的说教是相矛盾的。他的言行也是相矛盾的,一方面威利鼓励他的孩子要稳重,要斯文,要严肃,给人一个好印象,有好人缘;另一方面却纵容孩子的偷窃行为,他认为只要能帮助哈比和比夫在商界获得成功,一切无道德伦理的事情都是许可的。他钟爱曾是中学足球明星的长子比夫,但却从小纵容他自高自大,助长他偷窃、不劳而获的倾向,致使比夫三十好几还是一事无成,到处游荡。另一个儿子则是威利的翻版,盲目自大(李公昭,2000:587)。
      在威利的说教下,比夫原想以父亲威利作为自己的道德榜样,然而他却看到了父亲对母亲的不忠行为,正是由于威利出尔反尔的矛盾性的言行,他不可能使自己和别人对威利产生一种敬重的感情,尤其对他的儿子比夫而言。比夫在看清了父亲性格中的欺骗性的一面之后,便不再像以往那样感觉父亲的伟大。这就破坏了父子之间的相互尊重,失去了相互之间的信任,羞辱和忿恨使他们不能长久地和平相处。威利内心深处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内疚感,感到对于比夫的失败他有着不可推诿的责任。比夫在波士顿的一家旅馆里发现父亲和他的情妇在一起的丑行后,他一气之下便放弃了数学补考,从此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也断送了他本来应该有的光辉前程(伦纳德・莫斯,1991:40)。
      比夫从最初的信仰和单纯,经过启蒙、愤恨、幻灭和绝望,最后变得玩世不恭和悲观地自暴自弃。比夫的这种不稳定性和盗窃癖是一种心理疾病,他的病是那次在波士顿旅馆房间里的那次对他的心灵给以重创的偶然所见引起的。这个创伤又因为威利顽固地坚持其所谓的商业成就而加重了。原先,“比夫的整个内心世界是他父亲给予的;他拥有的完全是人类的一种理想主义的希望和信仰。当他意识到威利的‘梦’是荒谬的时候,他的这种理想才在内心深处彻底地瓦解。比夫最终从这种幻想当中解脱了出来。(Allan,1968:99)
      
      三、对“美国梦”追求上的不合时宜
      
      威利是一个“美国梦”的忠实追随者,也是一贯推崇“美国梦”的受害者。一直以来,美国被称为“梦想的国度,机会的乐土”。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所说的“人人平等”其实就是“美国梦”的注释。在这儿,人人被告知都有平等地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是说,只要大家抓住机遇,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哪怕是最微小的人物也有可能成为最伟大的人物。这其中的秘密是努力工作,做人精明和好运气。这是许多美国人心中都有的“美国梦”。他们无一不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成功,就能步入上流社会,成为受人尊重的人,就能拥有房子、车子,就会拥有一切。这种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美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推销员之死》里最正派的人就是资本家查理,他的目标和威利没有什么两样,而他最后成功了,最大的区别在于他能认清社会现实,不是追随“美国梦”的狂热者。他学会了不抱有激情去生活,没有威利那种至死都在追求的心醉神迷的精神。威利悲剧的真正根源在于他无法区分幻想与现实,无法将自己的梦想与责任和谐统一到一起来。剧本里对威利的梦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威利的成功推销员之梦;另一个则是威利一家梦似的生活氛围。他们的日子不踏实,仿佛没根似的。这种不踏实感和不安全感是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里小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剧本对威利梦的氛围渲染刻画出威利尴尬的生存现实。做梦是没有错的,威利错就错在他做了一个不该做的梦,他把自己的年华、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这个梦,但他死都没有明白这个梦是不可能实现的。在那个“人吃人”的社会里,人们追求的是地位、金钱,而不是什么人缘和个人魅力。如果威利能够认清虚幻的梦想和冷酷的现实,不对虚幻的理想作不切实际的追求,他就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威利选择了自杀。死,客观看来,意味着威利的最终毁灭,意味着他的命运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但在威利本身,死却是他不肯放弃梦想,向命运抗争的最后一击。
      
      四、自身性格上的不合时宜
      
      威利的悲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性格使然。当然我们并不能说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只是这种性格在他悲剧的一生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按理说,作为一个“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推销员,威利不该有太多的梦想,但问题是威利不仅有梦想,而且有着“海阔天空的梦想”和“渴望”。不幸的是,这“海阔天空的梦想”,或者说多少有点自夸、自负和自欺的性格特征恰恰是他在晚年陷入精神分裂并最终走向死亡的内心根源。
      作为一个推销员,威利的最大梦想就是成功和发财。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发财了!这正是我要鼓舞他们的精神!”(陈良廷,1980:153)实际上,这不仅是他鼓舞儿子们的精神,而且也是他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鼓舞自己的精神。在威利的内心里,他一直有着一个“梦想”和“渴望”,那就是能像另一个推销员大卫・辛格曼一样“拿起电话机就给买主通话,一步也用不着出门,在八十四岁高龄,照样谋生”(陈良廷,1980:182-183)。然而,威利的悲剧在于他的“发财”梦想是建立在另一个更大的梦想之上的,那就是他天真地认为在现代社会“只要你有人缘,总有一天就可以发大财”。在他看来,“讨人喜欢的”和“有魄力、有个性”的人在商界肯定而且也理当获得现代美国生活给予的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他不仅自己相信,而且也力图让儿子相信这一点。他曾鼓励儿子说:“伯纳德在学校里念书可能成绩最好,你明白吗,不过他进商界的话,你可以胜过他五倍,你明白吗。你们哥儿俩总算都长得像美男子一般,这点我就要谢天谢地啦。因为在商界露脸的人,引人注目的人,总是拔尖的。要有人缘,你就终生不愁。”(陈良廷,1980:133-134)正是因为这种性格特征使得威利整个一生都生活在迷梦和错觉中,而未能认清现代社会这个“买卖世界”的本质。更为可悲的是,在被老板解雇之后,威利仍没有从自己所谓“人缘”的迷梦中醒来。
      总之,无论是从对整个社会生活环境认识上,从家庭教育上来看,还是从对“美国梦”追求上,或是从自身性格上来看,威利都是不合时宜的,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把他引上了自杀之路。
      
      参考文献:
      [1]Allan A.Stambusky.“Arthur Miller:Aristotlian Can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Drama”[A].Modern American Drama-Essays in Criticism[C].ed.by William Taylor,Everett/Ed-wards,INC.,1968.
      [2]陈良廷.阿瑟・密勒剧作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3]凯瑟琳・休斯.当代美国剧作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4]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伦纳德・莫斯.阿瑟・米勒评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推荐访问:的人 不合时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