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什么【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

    时间:2018-12-23 19:45: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众所周知,历史这门课记忆性较强。特别是新课改以后,以模块专题的形式,事件的纵横交错,对学生的记忆要求更高。新课改强调,高中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获取历史信息的技能,分析、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编制历史图表的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上表述历史的技能。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课堂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堂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怎样做好历史课堂笔记,这是不少学生提及的问题,同时关系到如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技能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技能 课堂笔记 方法
      
      一、课堂笔记的好处
      
      新课改以后,历史知识点时间跨度大,事件的经过错综复杂,所以,教师更注重以课本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因此,很多学生认为课本上啥都有了,尽管听就行了,笔记是多余的。结果考试的时候往往很基础的知识点却做不出来,为啥,因为印象不深刻,而导致印象不深刻的原因,是自己没有亲手实践,没有真正思考过。实践也证明,同一篇文章,做笔记的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成绩提高两倍。归纳起来,历史课堂笔记的好处有:
      1.可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前提。光听不记,学生很容易分心,“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想入非非”,教师的思路跟不上,何谈学习好呢?而历史课堂笔记要眼、耳、手、心各方面俱到,有助于集中注意,专心听好课。
      2.可加深学生的理解把握。历史课堂笔记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经过自己思考的东西,一般印象较深刻,不容易忘记,做题目或者考试的时候就不容易出错。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
      3.可加强学生的复习记忆。有些学生半学期过去了,一检查其笔记,依旧“整洁干净”,这对复习考试非常不利。不记笔记,复习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浪费时间,又难得要领,效果不佳。新课改后,知识点增多,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而历史课堂笔记就是浓缩的精华,抓重点、难点、考点,以便复习、记忆历史,有益于学习质量的提高。
      4.可促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了归纳总结,往往增加课本上所没有新内容、新观点,经过自己不断积累,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对自己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课堂笔记的内容
      
      课堂上,发现很多学生做笔记时不加选择,有言必录,既浪费时间,又加重负担,学习效果不见得好。请记住,课堂笔记不等于课堂记录,韩愈早在《进学解》中就曾说过:“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历史课堂笔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1.记要领、提纲。要领提纲反映出授课内容的知识结构和精要所在。新课改后,以专题形式讲课,课与课之间、每一课的内容之间时间跨度极大,虽如此,只要我们把握好提纲,把握好内容的精要,就有助于形成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从而正确把握历史。因此这点对于新课改后的历史教学优为重要。否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走不出历史。
      2.记重点、难点。新课改后,历史课堂容量大,旧教材需好几个课时才能完成的内容,现在大部分压缩为一个课时,甚至一课时中的某个知识点,因此授课时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授课要抓重点、难点,学生笔记也要抓重点、难点。这样,复习的时候有了明确目标,考试才能过关斩将。
      3.记疑点、新点。疑点,就是课上听不懂的地方。学贵质疑,听不懂,可先记下来,时间来不及,可直接打个问号,便于课后向学生或者教师请教。新点,就是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课堂上,教师往往会涉及一些新的知识点,而这些往往是内容的要点,同时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启迪思路,开阔视野。
      
      三、课堂笔记的准备
      
      1.做好课前预习。新课改以后,历史知识点的错综复杂,预习更为重要。高中学习是紧张而有序的,课前抽5-10分钟来粗略阅读课文,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完全必要的。俗话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预习,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其重大意义在于:
      (1)可改变学习被动局面。不预习,总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讲哪就听哪,甚至老师讲哪还不知道在哪,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先预习,则可以思考更深层次的地方,变主动为被动,不失为提高历史学科成绩的一个很好办法。
      (2)可加强听课的针对性。课前预习预习中还没弄懂的地方,课堂上就集中精力去听、去思考,加深理解,提高学习质量。
      (3)可提高课堂笔记水平。通过预习,可知道老师讲的东西教材上是否已经论述过。课本上没有的,可以马上记下来;课本上有的,可以直接标出来,做到准确无误。否则,课本上已经有了,又重记一遍,浪费时间,甚至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4)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新课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合作、探究的前提。预习要自己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去理解,长此以往,形成自己独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2.做好工具准备。历史课堂笔记归结起来有:
      (1)笔。笔的种类很多,钢笔、圆珠笔是主笔,除此以外,可增加有色笔做为辅笔,以便标出重点、难点。
      (2)尺。有的学生感觉奇怪,又不是上数学,干嘛要尺子。当然,尺子对大部分学生来讲是不必要的。尺子的使用是针对小部分学生。班级里总有一些调皮捣蛋或者学习习惯不大好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总爱在课本上乱涂乱画,笔记标也标不好,画也画不好,尺子的使用首先把他们的学习习惯改正过来。
      (3)便笺。便笺可以防笔记做错,或者课本不够记,可以写在便笺上,然后贴在相应内容的旁边。
      3.明确笔记的地方。笔记到底改记在哪,不少学生感到疑惑。概括起来,可记在笔记本上,可记在课本上,当然,不同学科记的地方不同。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主张记在课本上,书头笔记比笔记本上的笔记更实用、有效。表现为:
      (1)便利。记在笔记本上,非得找到笔记本,如果找不到,那就白费工夫,所以课本笔记便于看、便于记、便于复习。
      (2)快速。课本中原文的纲目、词句不必抄写,只需记在旁边,省时省力,提高学习效率。
      (3)清楚。平时做练习、考试复习的时候可与原文对照,非常清楚,提高学习质量。
      
      四、课堂笔记的方法
      
      历史课堂笔记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提纲笔记。记下老师的课堂板书的纲要(或者课件),因为纲要一般都是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基本概括了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知识点的框架,这对我们分层次理清课堂的脉络框架,把握事物变化的前因后果及内在联系,从而帮助我们消化知识,巩固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高一历史专题四第二节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原子标题有三目: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历史的伟大转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实第一目不单单只讲重大挫折,其包含了两块内容。老师经过精心设计后把课本作出调整,列出四目: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2、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3、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此一来,条理更加清楚,事件间的联系一目了然。因此,学生可把相应的纲要记在相应内容的旁边。
      2.符号笔记。符号笔记就是充分使用数字和各种标记符号,如阿拉伯数字(1、2、3、……(1)、(2)、(3)、……①、②、③、……)、直线(__)、双线(=)、圆圈(○)、曲线(~~)、箭头(→)、三角(△)、方框(□)、着重号(…)、惊叹号(!)、疑问号(?)、红线、蓝线、……等等,在课本原文空隙的旁边作出标志。以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二节的某个知识点为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951年4月,法国、荷兰等6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它的建立,(其作用)①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②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③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1958年,6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3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个知识点只是运用了其中的某些符号,条理非常清楚,复习时可以提高速度和效率,一看就知道重点是欧洲共同体,其包括三个机构,每个机构建立的时间不一样,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总体上来说就是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要注意:各符号使用、含义要固定,阅读自始至终都要前后一致,否则反把自己弄糊涂了。
      3.批注笔记。批注笔记就是对课本的重点内容下面标上各种符号后,加以注释、提示或订误。注释、提示或订误可在原文后面、行间、文本两边空白处进行(新课改后的历史课本设计每页竖虚线外都有空白地方,更方便做课本笔记)。如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部分内容:
      
      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开始。
      
      当然还可以直接在原文旁边标注。如讲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可在原文旁笔记:
      长征原因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原因: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如此笔记,可以随听随记,过后可随时复习,简捷方便,对以后的复习、巩固有着很好的提示和引导作用。
      4.卡片笔记。卡片笔记用于大段的补充内容及一些总结归纳性图表。由于课本记不下,可以先记到大小适当的纸片上(可用专用的卡片代替),后粘贴到书上的相应内容上。如讲到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这节课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军民英勇抗日的精神,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学生们通过讨论归纳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课本没有明确提到),原因涉及方方面面,较占课本,可记在卡片上。如:
      
      卡片笔记,使用方便,又便于整理,可用于课堂笔记。
      当然,当然课堂笔记的种类还有很多中,但是适用于历史课堂笔记的主要是这几种。
      
      五、课堂笔记的整理
      
      (1)趁热打铁。一般我们的记忆是短时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而补充短时记忆不足就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课后如果课后实在没有时间,抽5-10分钟大致看一下重点内容也好过第二天花半个小时。实践表明课后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效果不错。实在忆不起来,可以借同学的笔记参看。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2)查缺补漏。课堂笔记,一要听课,二要速度,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容易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文字等情况。如发现错误,要马上修正;如有遗漏,就要补充,跳跃、省略、简写都要再改成完整的表达方式。这样的笔记才是有价值的笔记。
      (3)分类整合。如能把上课内容分类整理好,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最好能区分大标题和小标题,并按照内容做好分类。当然,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不一定非得一字一句按照课本,用适合自己的话来整理知识点,有时候更容易记忆,效果更佳,同时还可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六、课堂笔记需注意
      
      课堂笔记它是一种辅助学习的手段,历史课堂笔记需处理几对关系:
      (1)“听”与“记”。课堂笔记,应分清楚“听”与“记”的主次关系,“听”为主,“记”为次,“听”与“记”相结合,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应保证先听好,后再记。
      (2)“想”与“记”。如果只“听”,只“记”而不去“想”,人坐在教室就像一部机器,到头来也是徒劳。以“想”为主帅,边“听”边“记”边“想”,不断思考,不断提问,我们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断迸发。
      (3)“速”与“效”。课堂笔记讲速度,但不能马虎,该陋的陋,可用符号代替的尽量用符号,字迹潦草,而课后又得花大量的时间去整理笔记,这又何必呢?如果不整理这样的笔记,那么,以后的复习肯定会带来困难。而过分注重知识的完整、详尽而不懂得简略也会影响记录的速度。因此,我们既要“速”,又要“效”,做到速度与效果间的协调,培养自己简明扼要的笔记能力。
      高一学生动手能力往往较差,主要原因有:后天养成的懒惰习惯;基础知识积累不足,不知如何做;自恃过高,无所谓。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高一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解决学生这类问题,特别是后进生,应该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原因,然后分析原因,直到最后解决问题。好的学习方法,我们要懂得使用它,在我们手中才有价值。如下笔有神,读书也会破万卷。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6.
      [2]朱汉国,马世力.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出版社,2006.1.
      [3]朱汉国,马世力.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7.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下笔 有神 万卷 读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