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运用信息技术媒体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18-12-23 19:47: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其对高校校园文化也产生了双重作用,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媒体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信息技术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媒体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技术媒体 网络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所涉及的内涵,从广义上讲是指在校园内从事的所有活动,但从狭义上说,正如高占祥同志的定义,即“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托之一,是高校教育机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高校只有建设起具有本校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才能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不断渗透、融合,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对高校校园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基于现代信息网络的校园文化传播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网络在校园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受众日趋由被动变为主动,校园文化的传播特点亦趋于开放性、广泛性。
      1.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
      网络传递的文化信息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促进了各种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每次撞击之后都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在基于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传播中,受众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和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信息变为主动获取信息,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出去。此时,网络传播显示出极大的威力,这些文化信息经由教师和学生的消化、传播,随后便影响了整个校园,在学校的规章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活动等方面中体现出来。
      2.传播特点趋于开放性、广泛性
      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其信息传播容量大、范围广、信息开放、双向交互,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资源,使校园文化更进一步深入到学生中,得到广泛的发展。除了课堂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这种教育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现代信息网络使这种隐形文化教育的传播途径更加广泛。
      
      二、信息技术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技术,其传播优势有效地彰显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尤其是在校园制度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播上,使校园文化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但信息技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必然是有利有弊的,其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虚拟性、缺少实践环节、人文性弱等方面,这些负面影响的化解不仅是现代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
      (一)积极作用
      1.教育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经常接受社会、人文、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师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便捷地了解社会宏观文化的走向,同时促进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有目的地、积极地相互交流、相互渗透,这种互动不仅有利于大学校园文化在当今时代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拓展和深入。[2]
      2.导向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将有益于将师生的价值观引向预期轨迹的文化信息,以多种形式深化到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如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主题报道、师生中先进事迹报道、学生各项问题实践活动等;亦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开展虚拟社区等,在活动中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3.激励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自主学习,学习过程更加灵活、开放。大学教育者、网络文化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应掌握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主动权,通过网上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强化师生凝聚力,并导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激励师生共同努力把需要变成现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保持持久、向上的学习动力。
      4.规范作用
      与传统的校园制度文化传播方式相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制度文化,其呈现形势更灵活,通过既定的制度、条例、法规等行为规则,强制师生的行为。同时,通过物质载体和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和氛围及其对人心理的辐射作用,也可以起到规范师生行为的作用,从而形成学校自身特有的群体风貌和文明水准。
      (二)负面作用
      1.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的弱化
      信息技术的冲击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出现新特征。世界观方面,技术主义倾向愈加浓厚;人生观方面,“个性”主义膨胀,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表现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导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模糊化、实现价值手段虚拟化和道德行为上的蔑视权威、无视中心、忽视规则。
      2.缺少实践环节、人文性弱
      由于虚拟空间中,交往者的身份是虚拟的、隐蔽的,师生、生生之间很难及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交往者之间对信息产生的信任感较低,难以达到情感共鸣,造成信任危机。在这样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孤独就会自然而然滋生,这样,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造成的“精神真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最终将导致人的社会性的弱化。[3]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校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使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可谓任重道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兼顾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全体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责任,学校要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积极制定并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4]
      必须承认,学生比年长者更善于接受新事物,尤其在技术上观念上的开始时期,教育工作者要想有足够的权威影响年轻一代,首先就要将自己当作一个学习者,不但在观念上和认识上要介入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环境中,还要在技术上介入,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等信息哪些应该引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哪些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在学生的接触范围内,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间交往、师生关系优化,可有效地形成稳定的校园价值体系和体现校园凝聚力的群体心态。
      2.注重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人文关怀
      校园文化应自觉回应社会对高校“善”的诉求,坚守“社会良知”和伦理操守,特别是要营造伦理道德的文化氛围,通过具有德行的文化制度和自由、民主的文化熏陶,坚持以人为本和着眼于人性的完善、人格的发展和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自觉担负起养成和教化的育人功能,塑造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伦理人性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5]
      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本身的共性与个性及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使学生在思考、体验、感悟的氛围中关注生活、关注生存价值,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促使学生注重从了解他人、他民族、他国的过程中更深切地认识自己,培养人类的尊严感、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
      3.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并重
      信息技术在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与建设方面确实起到了前文所提到的那些正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传统的媒介对文化的传承,即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并重。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针对部分学生有逃避现实的倾向,使他们分清楚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同时,信息技术作为新型媒体工具,应鼓励学生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开辟属于他们自己的网站,结合现实世界,充分利用“虚拟世界”,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从而更好地传承、弘扬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晓东,蔡中威.现代远程教育德校园文化建设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3,(1):66-67.
      [2]张善平,韩世娇.大学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良性互动模式探析[J].党史文苑,2007,(5):75-78.
      [3]刘永琪,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J].教育情报参考,2006,(8-9):100-10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8-26.
      [5]梁德友.职业性与伦理性:高职校园文化开展的两个向度[J].教育与职业,2007,(5):33-35.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高校 媒体 校园文化建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