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现代新型农民教育与培训内容体系研究

    时间:2023-07-01 13:50: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张琳琳

    (大连教育学院 课程资源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四化”同步发展一方面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农”转移进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另一方面为大量农村劳动力“守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机遇。“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守土”的农民不再是传统农民,而是要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成为现代新型农民,这必然对教育与培训提出更高要求。教育与培训作为促进农民素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必须基于培养现代新型农民的目标指向,构建现代新型农民教育与培训内容体系。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早已提出的发展路径。“四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动力、信息化是灵魂、城镇化是引领、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仍然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和关键。目前,我国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从传统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这既是世界许多国家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也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社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一样,关键都在于实现主体素质的现代化,这就需要教育与培训发挥应有功能促进农民素质现代化。农民素质现代化既是素质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又是一种结果。从素质提升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视角来看,从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的过程强调农民的传统性向现代性发展。传统农民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他们大多自给自足、消费自己辛苦生产的粮食和蔬菜作物,他们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传统定义下的乡下人”[1]。随着社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传统农民必将被现代新型农民所取代,这一点正如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所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农民将不复存在,但这种终结并不意味着农村以及农民的消失,”[2]而是被现代新型农民所取代。从素质提升和发展的结果这一视角来看,从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的过程强调实现农民素质的全面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一方面要求“守土”农民的素质与我国社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在主体素质的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实现农民素质在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各层面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要求实现“守土”农民的发展素质现代化,即农民要在产业化、科技化、绿色化、开放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渐实现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各层面素质的超越性,即能够伴随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素质的动态性提升和发展。“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的社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具现代性的生产与经营主体,这就需要教育与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素质现代化,使他们成为适应并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现代新型农民。

    基于“四化”同步发展对“守土”农民素质现代化的需要,教育与培训作为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要从观念意识、知识、能力三个层面系统构建教育与培训内容体系,全方位提升农民的现代性,使他们适应社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的转变。

    1.观念意识层面

    促进“守土”农民观念意识转变是实现农民素质现代化的前提。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教育与培训围绕以下四方面内容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其一,增强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现代农业意识是农民对现代农业功能、形态、发展途径等内容的全新认识和全面理解。增强“守土”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一方面要通过教育与培训帮助他们形成大农业意识,即明确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的单一领域和单一环节,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等众多领域,还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农业生产前的农药、化肥、水利和农业机械等环节,农业生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存储、销售、物流运输等环节;
    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与培训帮助农民形成多功能意识,即明确现代农业的功能已不再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功能,而是逐渐发展为农产品供给、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生态保护等多种业态和多种功能。其二,增强农民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农民自身将“农民”视为一种职业,并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肯定性评价和热爱之情。受我国传统文化和户籍制度的影响,人们对“农民”的认识通常仅仅停留于其社会身份,农民群体自身对“农民”概念的认识也通常局限于谋生的一种手段,极少将对“农民”的认识上升到职业的高度。事实上,对“农民”的理解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即基于户籍制度意义上的农业户口人群;
    居住空间中的农民,即从城乡地域分布来界定的农村人口;
    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即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者。“农民”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更是一种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帮助农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身份,形成对农业的归属感,做农业现代化的自觉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其三,增强农民的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一种与社会民主、法治发展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在“四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现代化发展会协同推进法治社会和法治农村的建设,并对强化农民群体的法治意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与培训作为促进农民素质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帮助广大农民摒弃农村长期以来“权力至上”“权大于法”的传统观念,使他们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农业发展相关政策,做到知法、守法、用法,转变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伦理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增强广大“守土”农民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与生活的规则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和正当权益保护意识,使农民的所有活动都能够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各项民主权利得以保障。其四,增强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观。绿色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绿色兴农、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就要充分发挥教育与培训的作用,帮助广大农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推动农村和农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守土”农民不仅要严格自觉保护耕地、海洋等自然资源,节约高效用水,修复农业生态,建设富裕、美丽、绿色农村,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而且要增强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方面的绿色化意识,通过绿色、高效、有机农业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

    2.知识层面

    促进“守土”农民掌握各类现代农业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是实现农民素质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农业在发展模式上呈现出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科技化、信息化的特征,这些发展特征决定了教育与培训必须围绕以下四方面内容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其一,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产业化知识。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将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协调推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拓展农业多元功能,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民素质提出的更为全面的要求,教育与培训必须帮助广大“守土”农民不断丰富农业产前、产中的农业生产知识,以及产后的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知识,使农民掌握的现代农业知识更加多样化。其二,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专业化知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传统农业小而分散的农户个体生产经营方式不同,要求结合农村区域农产品特色进行整体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机械使用率、资源利用率,尤其是农副产品的生产更要提高专业化水平。教育与培训只有帮助广大“守土”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专业化知识,熟悉现代农业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牧业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扩大农户外部规模,通过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实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其三,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化知识。现代农业发展与传统农业主要依赖于物资和人力投入不同,其增长方式已经由单纯依赖资源数量发展到依靠资源利用率上,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贯穿于现代农业的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各个领域。在新技术、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只有农业生产的主体——广大“守土”农民通过教育与培训不断丰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逐步实现农民群体的知识化和农业生产过程的科技化,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其四,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信息化知识。随着农业信息化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将全面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将大幅提高,简单化、易操作、低成本的“傻瓜式”信息技术将大面积推广和使用,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经营的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会越来越多。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倒逼“守土”农民通过教育与培训提升信息化知识水平,学会互联网的使用并能够借助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现代农产品经营活动,满足“互联网+”现代农业对现代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

    3.能力层面

    促进“守土”农民综合能力提升是实现农民素质现代化的关键。要在“四化”同步发展进程中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就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教育与培训:其一,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教育与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对从事不同领域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展专门培训。对于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农民,教育与培训要着力提高他们坚守耕地红线,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的原则提升粮食产能的能力;
    对于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农民,教育与培训要着力帮助他们统筹兼顾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全面提升他们科学化饲养和规模化饲养的能力;
    对于从事渔业生产的农民,教育与培训要着力提高他们保护资源、合理确定养殖规模、高效养殖、减量增收的能力。其二,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状态完全不同,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实现收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广大“守土”农民不仅要具备生产能力,而且要具备经营能力。教育与培训必须提高农民规模化、一体化、企业化、市场化经营能力,促进农民有效整合农村各类资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使农业产销、贸工农一体化,使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购销能够完全依靠市场配置来实现。其三,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农业现代化发展动力将进一步升级、发展方式将进一步转变、发展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为了应对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和创建学习型农村的需要,广大“守土”农民必须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力,成为“学习型农民”,这既是满足学习型社会发展对学习型公民、学习型农村的需要,也是满足现代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对高素质农民的需要。其四,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能够促进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小到一个农户、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都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这是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必然选择。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动力,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将着力推进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创新的技术,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新型农民。因此,教育与培训必须将农民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其中,不断增强“守土”农民的创新能力,激发起他们创新、创业和创造的活力和效能。

    猜你喜欢守土四化现代农业“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现代农业小学科学(学生版)(2021年6期)2021-07-21治超:守土尽责的“山西模式”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商(2016年33期)2016-11-24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中国广播(2016年10期)2016-11-18有岗必有责 守土须尽责学习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浅析中国近代『争胜型』与『守土型』的国防观军事历史(1989年3期)1989-08-21高举义旗抗倭守土的爱国志士丘逢甲军事历史(1987年1期)1987-08-20

    推荐访问:四化 同步 体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