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非线性光学”课程组为例

    时间:2023-06-23 19:3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钟 凯,李吉宁,盛 泉,徐德刚,姚建铨

    (天津大学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强调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质量提升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作为目前高水平院校普遍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研贯通通过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设置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统一安排科研实践及管理考评,旨在打破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藩篱,是实现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保证。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专业课为载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协同效应,高效地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保障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2-3]。在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的贯通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由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对象、实施载体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而目前课程思政教学大多忽视了两者的独特属性和发展规律,针对性和衔接性不佳,学生的接受度和获得感较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4-5]。

    天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专业(原激光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师资条件,多年来培养了如姚建铨院士、李儒新院士等一大批卓越人才,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6]。“非线性光学”课程组作为本专业首批建设的本研贯通课程组,包括本科生专业核心课“非线性光学”、研究生专业核心课“非线性光学”、研究生专业选修课“非线性光纤光学”及“全固态激光及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四门课程,是学生从事激光与光电子学领域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课程组的教学内容紧跟激光及光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应用遍及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具备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与大量典型案例,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良好载体。

    本文作者在天津大学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分别对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非线性光学”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在实施过程中,认识到本科生及研究生两个群体在精神特质及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各自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对本研贯通培养模式下如何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衔接和融会贯通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确立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的实践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方式,将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章程中“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关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群体特点,因人而异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教育是最直接的以人为对象的社会活动,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初心[1]。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两千多年来一直被认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准则,即在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个体及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讲,由于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学习经历和社会认知,其思想层次、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也存在较大差别[5]。本科生较之研究生更为年轻,其思维模式较为简单,喜欢学习探索新事物,超越自我、卓尔不群的愿望更强烈。加之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高,但专业知识和经验较为匮乏。研究生社会经验相对丰富,向往团队的归属感,具有更强烈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追求的目标明确且实际,有一定的专业认知,但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能力还不稳定,科研工作中的工程伦理及创新精神亟待培养。

    考虑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群体特点与认知能力,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因人而异进行教育,满足全方位育人的培养需求。对于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考虑到专业认知能力的欠缺,应侧重基本概念知识的背景教育和专业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等优秀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辅以一定的创新引领式开放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精神;
    对于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教学,考虑到其科研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需求,应偏重工程伦理、学术道德、科学素养及创新精神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且具有协作精神的创新型研究人才为目标,并促使其产生投身祖国科研事业的决心和信心。在本研贯通课程组的教学组织中,做到因人而异的课程思政教学,方能触及学生内心,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二)考虑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及案例时效性,因时而异传递思政元素

    本科教育阶段偏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是基础知识传授的学生塑造期,从学生的角度是以课程学习为主要途径的收获式教育。本科教育阶段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本科教学中应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兼顾知识能力纵向及横向两方面的发展,为卓越人才培养打好基础[7]。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方面,本科教育拥有更广泛的来源。以“非线性光学”课程组为例,在本科生的教学中,与“非线性光学”相关的“电磁场理论”“物理光学”“固体物理”“激光原理与技术”等课程,均应当注重内容的交叉渗透,相关的思政元素也可以相互融合与贯通,以培养本科生的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树立正确的“三观”。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以专业教育及科研训练为主,是学生学术能力发展的成长期,对学生而言是参与科研为主、科研带动教学的研究式教育,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程有助于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方面,可以借助国内外科研领域的典型案例,发挥本领域老一辈科学家的号召力和榜样作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具备工程伦理意识。

    因时而异传递思政元素的另一层含义是要考虑思想政治案例的时效性。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领域涉及大量的经典案例,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宝贵财富,但学生往往会在多个场合接触或学习到这些案例,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些内容或重复性过高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反而产生负面效果。因此,课程思政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还应当以时政问题为导向,能够体现时代性,传达第一手的资料,包括新闻事件、当前社会热点及最新的文献出版物等。尤其是对于研究生而言,关注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途径。做到因时而异的课程思政教学,才能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产生共鸣。

    (三)根据课程属性,因课而异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依托于特定的专业学科,教育教学要落脚于特定课程,要将德育教育浸润于课程知识载体,必须因课而异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方式。以本科生“非线性光学”课程为例,从课程属性上讲,该课程是基础理论课,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方式传授非线性光学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规律等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内容完全是客观的。而研究生的“非线性光学”课程更偏重于技术和实践,是本科生课程的进阶课程,且设置了两门应用类的选修课程,讲授非线性光学原理及技术在激光频率变换及光纤中的应用,以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非线性光学问题的能力。课程属性的不同,决定了课程思想政治的切入点、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8]。

    对于本科生基础理论课,在概念及原理的讲授中,可以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和历程着手,通过各类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案例,引导学生用哲学眼光看待科学发展的问题,思考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即便涉及的重大成果并非由中国人取得,仍然可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学生讲解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使其感受我国取得当今成就之不易,树立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对于偏重科研实践的研究生课程,本身具备大量与课程相关的应用案例,如通过老一辈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厚积薄发获得重大科学突破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近年来学术不端的案例警示加强学生对科研诚信的认知,以本课程技术知识在国家多项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树立专业认同感,培养其科学思维和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

    在明确课程属性的前提下,深入思考授课对象的特点与认知能力,因课而异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是本研贯通培养模式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与贯通的基础,从而实现本研两个阶段的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达成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非线性光学”课程组涉及的所有课程中,一方面我们遵循课程思政教学的一般规律,立足于课程本身的前沿性、基础性、对科技前沿和重大需求的支撑性,将新工科“天大行动”的三问精神与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有机结合,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专业知识教学。具体包括:(1)在讲授基本原理、规律及应用时,注重新旧知识的融合,通过清晰的科学发展脉络展现非线性光学知识体系的演变过程,将最新的国际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其国际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加强相关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教育,融入与生活相关甚至对人类社会形成重大影响的非线性光学应用案例,介绍非线性光学发展史上相关的数十项诺贝尔奖,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自豪感和科研奉献精神;
    (3)充分挖掘与非线性光学相关的课程思政资源,如该领域的国之重器、本专业培养的杰出科学家典型案例及非线性光学技术对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的重要支撑实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针对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学对象、内容和目标的差异,我们对教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具体措施如下。

    (一)因人而异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非线性光学最重要的应用在于实现激光频率的改变,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在于实现相位匹配,其本质是在光传播方向上使参与互作用的光波在材料内保持一定的相位或速度关系,使得不同位置处产生的新频率光场能够在材料的出射面处相位相同,发生相干叠加,保证最大的转换效率。相位匹配是“非线性光学”课程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也是相关本研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作为本专业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的精确计算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在此基础上,姚建铨又发展了类高斯分布理论及准连续泵浦高功率内腔倍频激光器技术,将高功率绿光激光器泵浦染料及钛宝石实现了宽带可调谐激光系统,并成功应用于生物医学、水下通信及探测、激光雷达等领域,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等多项国内外重要荣誉。姚建铨80多岁的高龄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他毕生的科研经历和他在激光及非线性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历来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科学精神教育的典型素材。

    在本科课程思政教学中,考虑到本科生群体的精神特质和认知能力,我们在介绍相位匹配概念的同时,引入姚建铨在20世纪80年代赴美访学的背景,讲述提出并验证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精确计算理论的过程[9]。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新型KTP晶体,在倍频绿光激光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恰逢姚建铨公派赴美访学,参与从事该领域的科研,在工作中发现了杜邦公司KTP倍频器件设计的问题,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及独立思考提出了相位匹配角度的精确计算方法。姚建铨在同杜邦公司较量中小试牛刀,经过不断地改进实验终获成功,惊动了其所在的XMR公司,实现了当时国际最高水平的9.1W的倍频绿光,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他也被称为“绿光先生”。在当时,KTP的价格奇高不说,且属于禁运的非卖品。在美国工作时,姚建铨曾经不小心丢失一小块KTP晶体,因自己是外国人被怀疑故意拿走,有带回国作为“晶种”的嫌疑,幸亏后来在实验室地板的角落里找到了这块晶体,洗清了不白之冤。而这一经历也让姚建铨下定决心,拒绝XMR公司的挽留,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和条件,立志回国帮助祖国做出自己的KTP晶体并从事高功率倍频激光器的研究。通过姚建铨在国外求学、为国争光,获得成功后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国奉献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及专业自豪感。

    在研究生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非线性光学中相位匹配的概念及原理已经较为熟悉,在知识讲授中更侧重相位匹配技术的应用,在课程思政方面,可以借助于姚建铨从事科研的经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及创新精神。姚院士从美国回到国内,第一时间约见了北京人工晶体所的沈德忠教授和山东大学晶体所的蒋民华教授,对在美国搜集整理的KTP晶体相关资料进行讨论,研发生长我国的KTP晶体,并与蒋教授一起联合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展合作研究。开始时,由于晶体太小没法加工,就将小晶体粘在筷子头部,用手拿着对着激光束一边转一边观察,近半年后,终于看到了中国KTP晶体倍频产生的第一缕绿光!随着生长的晶体慢慢变大,绿光慢慢变强,回国两年后的1985年2月,绿光输出功率已经达到8.7W的国际先进水平。那时实验条件非常有限,除了经费上的不足,还要克服许多实际困难。比如,高功率激光器的冷却需要用自来水,而当时在一个破旧的仓库里做实验,室内没有水源,就只能在隔壁的女厕所接水龙头用塑料管引过来,还要专门派学生在厕所门外守着以免水源被切断。就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1987年绿光输出功率达到31.4W的国际领先水平,新华社及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重大成果,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同时,中国的KTP晶体研发获得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杜邦公司反过来买中国的晶体,还发了杜邦奖,KTP晶体由火箭价变成了白菜价。

    姚建铨在科研过程中,始终秉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从事以创新为核心的研究工作。比如为了提升倍频绿光激光器性能,姚建铨从倍频晶体的最佳设计、倍频激光器设计、谐振腔结构、倍频晶体热效应分析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创新性地发展了倍频激光器最佳腔型结构设计、KTP晶体热效应及冷却、最佳耦合及声光Q开关调制频率反馈控制等技术,成果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准连续泵浦“有创造性,国际上未见报道”。创新永不停止,姚建铨带领团队通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建立了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类高斯光束理论—准连续泵浦高功率内腔倍频激光器—高功率绿光激光器泵浦的燃料及钛宝石可调谐激光系统这一崭新的激光技术体系,正是这种建立在不懈努力基础上的创新使得我国成为该领域的引领者。姚建铨这种从事科研的思路、精神及达到的成就,对研究生的全面培养,提高其在科研工作中的专业性、创新性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因时而异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非线性晶体材料是所有非线性光学效应发生的场所,是非线性光学的重要基础。然而,在本科生“非线性光学”课程中,非线性晶体并不是核心知识点,仅仅在非线性光学器件部分对常用晶体材料进行简单介绍,为非线性光学应用简介进行铺垫。考虑到本科生没有接触非线性晶体的经历,在本科生阶段主要目的是给学生讲授各种非线性晶体的种类、名称及应用领域,注重知识面的广度,尽量与学生能够理解的非线性光学现象结合,使学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中国科研工作者在非线性晶体领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角度出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的研究最初是对国外的跟踪仿制,例如前述的KTP晶体,后来在几代人的努力下,走上了独立研究和发展新材料的道路,这也是我国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特别是我国科研工作者运用分子设计学方法,相继发明了β-BBO、LBO和KBBF等重要非线性光学晶体。2009年2月Nature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了中国深紫外KBBF晶体研究在国际上的领先状况,认为“其他国家在晶体生长方面的研究目前来看是无法赶上中国的”[10]。直到2019年5月,美国APC公司也掌握了KBBF单晶制备工艺。考虑到当前中美贸易和科技竞争的形式,尤其结合目前我国在制造高端芯片的极紫外光刻机所遇到的极大困难,这样的例子特别有助于在学生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崇高的理想,提升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对于研究生而言,多数已经对非线性晶体有所了解,甚至在科研中已有使用非线性晶体的经验,所以研究生阶段教学需要从服务科研工作出发,课程思政教学旨在锻炼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激光频率变换中经常会用到非线性晶体材料铌酸锂(LiNbO3),在课堂上讲授的是这种晶体材料的物理、光学及非线性光学基本性质,以及其角度相位匹配、温度相位匹配、准相位匹配频率变换的典型案例。而更多的时间可以留给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来汇报相关的前沿进展,将知识的学习深度拓展到铌酸锂电光调制器、光波导、光存储器等实用化光电器件,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独立科研的能力。此外,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测、军事装备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迅速发展,基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特种激光光源需求大大增加。通过教师引导的项目式教学,以具有时代特征的项目需求为主线,以研究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而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也能够提升研究生的自信心和专业认同感,使其树立投身科研事业报效祖国的决心。

    (三)因课而异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对于本科生基础理论课,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着手点是相应的科学发展史,包括课程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及理论的出现背景与发展历程[11]。爱因斯坦1917年提出受激辐射理论,奠定了激光的理论基础;
    查尔斯·H·汤斯等1954年研制了第一台微波激射器(Maser),并在1958年提出开放式谐振腔构想,完成了激光器的理论设计;
    1960年,美国休斯公司的西奥多·梅曼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标志着激光技术的诞生;
    1961年,弗兰肯等首次发现红宝石激光在石英晶体中的倍频,标志着非线性光学的诞生。截至目前,激光及非线性光学技术领域已经诞生了近20项诺贝尔奖,遍及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上述内容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的形式为主进行教学,将激光与非线性光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能够引导本科生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思考,初步认识本专业领域的重要意义;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技进步离不开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朱棣文、高锟、钱永健等相关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辅助以一定的创新引领式开放问题,供学生课下调研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大家了解国际前沿技术,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精神。

    在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中,由于学习主体已经具备较强的专业认知能力,对于激光与非线性光学发展史相关内容,可以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知识学习的深度。例如,从爱因斯坦提出受激辐射理论到第一台激光器的成功实现,前后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其中既有军事等需求的牵引,也离不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协作。作为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生,应当去思考为什么不是作为权威科学家代表的汤斯,而是工程师出身的梅曼制作成功第一台激光器,汤斯和梅曼到底谁在激光器的发明过程中贡献更大等问题[11]。对于这类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认识科学、技术及工程的区别与联系,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在激光发明过程中,戈登·古尔德与汤斯曾一起探讨如何实现激光器,但后来却因专利问题打了三十年的官司,最终古尔德也被承认是激光的发明者并被列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该案例可用于教育学生如何处理科研过程中的开放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养成良好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弗兰肯第一次发现了非线性光学倍频现象,而在文章发表过程中作为原始证据的图片却被编辑篡改,该案例可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由于研究生课程偏重实践应用,课程思政教学可以更多地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及需求结合,从而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传授、实践能力提升及学术道德培养等融会贯通,实现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质量评价是重要一环。然而,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上是长期而且隐性的,因此在课堂上如此短的时间很难实现对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12]。课程思政的考核与评价可以从人才培养效果这一目标出发,服务于这一目标的环节和内容均应当纳入考核评价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不单单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课程本身、教学方式、实施过程、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而考虑到本研贯通和衔接的问题,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必须兼顾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的原则。

    第一,在课程的顶层设计上,需要针对本、研两个阶段的差异性,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尤其是考虑到本研贯通教育模式最终培养出来的是研究生,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支撑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目标还要与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其他课程能够互相支撑。

    第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根据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不同课程属性,有针对性地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传承教育,强化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和科学伦理教育,丰富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与典型案例,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永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树立科技报国的使命感。

    第三,在教学实施方式上,考虑到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各自的特点,在保证知识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式课堂,多采用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强问题导向,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在线教学平台等线上教学渠道,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

    第四,在学生认知及能力培养上,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阶段特点、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形成多元化、过程式的考核评价方法,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设计报告及期末考试等,全过程、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及价值观塑造情况,强调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获得和情感认同。

    除此之外,作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主导者和授课主体,本研贯通课程组的所有教师应当加强课程思政的育人意识培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交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实施能力,通过课堂及学生评价形成反馈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专业以激光科学与技术为代表,是综合光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新技术专业。天津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国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的专业之一,在国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教育引领性和学术地位。我们依托于本专业的“非线性光学”课程组,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课程思政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学中的衔接与贯通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初步确立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的教学思路,并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进行了教学实践。学生的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认同度高,课堂上的反馈及课程报告也体现了学生在科学精神、知识能力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本系的首门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非线性光学”已经带动“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发光与显示”等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当然,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进行优化。此外,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师,也应当本着勇于探索、认真负责的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改进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本科生晶体光学滑轮组的装配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2022年4期)2022-05-12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0期)2021-12-02“辐射探测晶体”专题人工晶体学报(2021年10期)2021-11-26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1年5期)2021-07-16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2期)2015-03-01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4年3期)2014-10-16光学遥感压缩成像技术航天返回与遥感(2014年1期)2014-07-31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自动化博览(2014年12期)2014-02-28

    推荐访问:课程 贯通 为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