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问题与创新路径

    时间:2023-06-22 22:2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邵兴江, 夏叶芊芊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

    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是乡村学校中除主要教学用房以外,以学生住宿、餐饮、洗漱、闲暇、玩乐、家校沟通和促进核心素养多元发展为主的功能用房。在乡村振兴与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加强乡村学校生活空间建设是乡村基础教育优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当前我国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亟待通过确立科学的建设理念和目标,通过多主体协同的方式,建设优质的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

    提升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品质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破解乡村学校滞后发展局面、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培养振兴乡村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是乡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统筹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享有有质量的教育”,“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等重要举措,[1]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提高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空间建设品质,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和教育品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以更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教育理念,以建设高品质的基础设施包括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为突破口,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能够落实空间育人的目标追求,从而带动教学质量、学生素质等软实力的提升,打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一公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政策研究与实践探索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二,在后撤点并校时代,大力改造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是让更多学生“学得更安、住得更好”的重要保障。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标志着“撤点并校”改革走到了阶段性终点。[2]此后,全国大部分县域义务教育逐渐形成了城区大规模学校、乡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三种类别学校并存的基本格局。可以说,乡村寄宿制学校作为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护问题、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学远等问题的主要学校类型,已成为乡村义务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一员,发挥着重要的“控辍保学”作用。然而,生活空间品质不高问题仍是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现实短板。本课题组在江西、甘肃、云南和浙江等四省34所寄宿制学校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学校的生活空间仅具有简单的住宿功能,普遍都不具备较为舒适的就寝环境和较为卫生的洗漱条件,更谈不上具备影视空间、阅读空间、亲情交流吧等功能性的空间条件。这不仅降低了在校寄宿生活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

    第三,提高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品质,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创造富有生命成长和教育活力的学校新生活,是我国学校教育变革过程中最为艰难又最具全局性意义的时代课题。[3]“改变生活,必须从改变空间开始。”[4]依托生活空间改造,满足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需要,推动校园环境与校园生活满意度提升,带动教育改革、装备更新与品牌特色建设,实现乡村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改进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样需从改变学校的生活空间开始。在学校情境中,吃饭、就寝、运动、打扫、玩耍等活动,以及遵守学校礼仪规范和规章制度等行为和习惯的训练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品行的养成。学生与学校空间的生存性联结决定了他们在学校中过着怎样的教育生活,学校生活空间因为承载了学生在校日常生活的全部过程而构成学生学校生活真正有意义的切面。[5]中小学校富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空间,应当是“儿童能真正生活、获得他所喜爱的生活经验、发现经验本身意义的地方”[6]。因此,提高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的品质,拓展生活空间中除住宿以外的休憩、娱乐、阅读、运动、劳作和家校联系等功能,对弥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丰富寄宿学生在校放学时间点后的“学后”生活,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目前,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仍存在乡村特色缺乏、空间品质不高、育人功能不足三大问题。

    (一)前期设计忽视乡村特色

    当前大部分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建设,在设计思路上往往具有明显的城市中心主义取向,常模仿城市学校的建设思路,其结果是丢失了乡村应有的个性特色。

    第一,学校空间建设偏重标准化而忽视校本个性化。为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绝大部分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倾向于按照所在省域义务教育学校的统一建设标准开展建设。不少地区通过突击式的“达标化工程”实现了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在硬件上的快速达标,如生均住宿面积等,但是却让“各区域乡村学校的差异化和多样化形态被高度的现代感所掩盖”[7],过度的标准化使得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缺乏个性,难以承载和体现学校自身对办学特色的追求。

    第二,学校空间建设缺乏对文化性和乡土性的关注。目前,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的设计往往忽视对学校所在地域文脉的传承,导致空间因失去文化底蕴而变得面貌“普通化”,呈现出千校一面的现象:“长外廊,平屋顶,凸出的楼梯间,贴白色瓷砖的外观,三四层建筑物”[8]。

    “没有本土本乡的文化元素”成为乡村学校生活空间建筑外观的普遍真实写照。“内部布置经济合理,但缺乏趣味”,“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但舒适度较低,且缺少交流空间”[9]成为师生对乡村学校生活空间的典型评价。概言之,缺乏乡土文化印记的生活空间,无法让学生对在校生活真正产生亲近及可感知、可触摸的乡村记忆,不利于他们摆脱身份认同上的彷徨,也难以激发他们内心对乡村的认同感,进而降低他们未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动力。

    (二)空间建设缺乏功能品质

    近年来,乡村寄宿制学校在生活空间的生均面积上实现了稳定增长,但是生活空间的品质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第一,不少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建成年代久远,与相关建设标准差距较大。有研究对我国百余所村小的调查显示,12.8%的小学校舍建于1949—1976年,17.9%的小学校舍建于1977—1990年。[10]校舍的建成年代较早,空间标准较低,致使不少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的配建标准与现有学校建设标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以比较重要的学生宿舍储物空间为例,2011年8月教育部联合卫生部颁布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要求学生宿舍应有一定的储藏空间,宜达到每人0.3~0.45立方米。[11]然而,在本课题组实地调研的学校中,绝大多数乡村学校宿舍的储藏空间未达到上述标准,普遍缺乏个人储物柜;
    饮水设施、洗手设施等功能性空间也与上述文件规定的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二,许多乡村学校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的设施不健全,功能不完善。受到长期缺乏建设资金投入、学校对空间功能品质要求不高、日常维护又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存在不少功能短板,如缺乏食堂就餐区、供热水的浴室、洗涤晾晒区、亲情交流室、兴 趣活动室、生活教师专用宿舍等。此外,很多学校还存在厕所卫生间性能较差、住宿环境不温馨、床具不安全、私密性不高等生活空间功能不完善的现象,师生在校生活体验感不佳。这不仅让教师不得不面临额外的生活成本与通勤压力,还极大降低了师生对在校寄宿生活的满意度。

    (三)建成空间难以发挥育人作用

    与功能不完善、品质不高等问题相比,更加突出的问题是,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未能有效对接课程教学,不能充分发挥生活空间对育人功能的支持作用。

    第一,学校生活空间的课程价值未得到有效开发。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形象地揭示了“空间即课程”这一理念的重要内涵。空间除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隐性价值之外,它本身还应成为每所学校校本课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可成为某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或可成为某个有价值课程实施的空间载体。然而,绝大部分乡村寄宿制学校仍然以传统及静态的眼光看待生活空间的功能定位,只认识到生活空间的某项固定功能,如宿舍就是用作睡觉的,沙坑则只是用作体育训练的。很少有乡村寄宿制学校能够以课程的眼光重新认识和理解生活空间的功能,如将宿舍功能定位为寄宿学生重要的社交空间,将沙坑等运动场地定位为师生重要的创意劳作空间。总之,由于缺少基于课程立场的思维,大部分乡村寄宿制学校没能深入挖掘生活空间所隐含的课程意蕴与教育价值,也就无法使学生在生活空间中收获更丰富的成长和素养发展。

    第二,学校生活空间未能为特色育人活动提供必要支撑。国外相关研究已表明,“学后”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国家的强烈使命感与认同感,在帮助学生适应寄宿学校环境等方面能发挥关键作用。[12]但在我国,乡村寄宿制学校在支持寄宿学生开展“学后”活动方面仍有较大的欠缺。一方面,“踢足球和打篮球容易受伤”“学生在校不出事为好”“给学生安排活动,会增加管理难度”等观念仍然普遍,成为不少乡村寄宿制学校消极限制寄宿学生日常“学后”活动开展的常见理由;
    另一方面,学校生活空间中的设施不达标,如缺乏洗浴、洗衣等条件,不能满足学生在开展运动后的卫生需求。因此,尽管寄宿学生拥有较为宽裕的“学后”时间,但很多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依然很难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开展富有价值的特色活动。

    在实现乡村振兴及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政策目标的要求下,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建设正超越传统的学生管理需要、基本生活功能需要,转向育人需要、学生素养培育需要,这意味着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需要实现从理念、目标到路径的系统创新。

    (一)确立人性、品质、美好的建设理念

    第一,建设人性化的生活空间。一方面,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需要引入“人性舒适”的设计理念。应基于寄宿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兴趣爱好、人体工程学等角度配备设施,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应基于寄宿学生全天24小时在校的多元需求,支持学生的作业、阅读、娱乐、社交、休憩等多种日常活动,使生活空间成为积极的、温馨的、促进个人发展的综合功能中心。另一方面,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需确立“儿童友好”的设计理念。需要立足儿童的视角,重视儿童多元需求的适度满足,重点在于提升生活空间的硬件品质,建设安全、舒适、宜学的生活环境,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其生活技能。

    第二,提供品质化的寄宿服务。一方面,乡村寄宿制学校需重点提高住宿、卫生、洗浴、饮食、玩耍等方面生活空间的品质。围绕师生对寄宿生活的品质需求,宜积极落实“住食更安,学玩更好,自立更强”的空间定位观。在食育上应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理念、饮食礼仪与饮食习惯;
    在住宿上要给学生提供安静、卫生、温馨的住宿环境,满足居住、储藏、晾洗等功能。另一方面,针对寄宿学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乡村寄宿制学校需积极为学生提供可开展自主探索、沉浸式学习的生活场所和空间,鼓励学生依据自我需求发展个人兴趣爱好,自主从事学习、思考、交流、休憩等活动,以丰富“学后”生活,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

    第三,服务于对美好乡村教育的追求。乡村寄宿制学校富有人性的生活空间建设,要始终坚持服务乡村对美好教育的追求。一方面,坚持为学生提供更美好的教育体验。美好的生活空间有利于落实“控辍保学”,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学习后劲,提高学生在寄宿制学校就读并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意愿。另一方面,坚持为教师提供更美好的育人体验。美好的生活空间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居住体验和生活水平,让教师“愿意来、下得去、留得住”,降低他们的通勤压力和生活成本,也激励他们扎根乡村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服务乡村教育。

    (二)革新生活空间的功能定位

    坚持并贯彻生活空间是重要育人空间的理念。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不仅仅是提供住宿、餐饮、休息等基本生活功能的场所,更是支持学生社交、休闲、玩乐、家校沟通、非正式学习和多元素养发展的综合性空间。它同教室、实验室等正式学习空间一样,能够成为传递特定意义、符号和教育期望的“第三位教师”[13]。因此,生活空间建设需坚持“教知识”与“育文化”并举的方针,突出教育理念“先进性”、儿童成长“友好性”、生活空间“品质性”、校园文化“本土性”,以品质兜住底线,以人文发扬特色。

    重视生活空间与学习成长的有机融合。一项针对苏格兰戈登斯顿学校(Gordonstoun School)校友的调查表明,寄宿制学校开展的“更广泛的课程”(The Broader Curriculum)对学生个人成长有着强大而持久的影响,能够让学生学会“接受挑战”,并习惯于“给予挑战”,培养了一种普遍的个人自信和应变能力;
    [14]科罗拉多一所寄宿制学校的“荒野体验计划”(Wilderness Experience Program)也支持了荒野体验在培养学生强烈的使命感、认同感和帮助学生适应寄宿学校环境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12]生活空间中的宿舍、餐厅、草坪、交流空间、阅读空间等属于非正式学习空间,是寄宿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因此,秉持“把生活带入学习,把学习带入生活”的理念,将生活空间与学习成长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既可在此学习、交流,也能在此休闲、访友、娱乐,对于乡村寄宿制学校而言,这既是一个节约资源与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有价值方式,更是打通寄宿生学习和生活世界,助力他们多元发展的良好载体。

    革新生活空间的功能定位,将有力助推乡村儿童健康生活和成长,帮助乡村寄宿制学校实现空间育人,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县域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发展。

    (三)坚持规划、达标、特色的建设目标

    第一,坚持空间建设规划先行。乡村寄宿制学校在进行生活空间建设规划时,宜强调首先确定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观,为生活空间设计提供理念支持。在确定理念的过程中,设计师应高度重视前期对教育管理部门、校长与师生的需求调研,增进对这所学校所在地域的文化、学校教育理念和未来特色办学方向的理解,并将之融入空间设计中,铺垫学校生活空间高品质建设的基础。生活空间的建设应该按规范程序开展,原则上应提前半年以上启动设计,为有序合理地推进后续工程施工预留充足的规划时间;
    设计前应结合现场勘察与学校需求,立足学生视角,聚焦生活品质,坚持合规达标,合理合需开展设计。(1)可参考浙江大学和马云公益基金会共同编制的《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指南(生活空间部分)》。

    第二,坚持空间合规达标建设。强化规范标准意识,开展达标建设。在实践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要求,结合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等文件的精神,实施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的达标化建设。在每所学校的具体建设中,要从最迫切的需求入手,宜按“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好生活”的工作思路,精准施策,确保生活空间达到“基础标准”,在此基础上,努力达到更具人性和品质的标准。

    第三,坚持乡村韵味的特色导向。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应扎根于所在区域的乡土优势,积极打造乡韵十足的生活空间。具体而言,在设计理念上宜以每所乡村寄宿制学校独特的地理环境、乡风乡韵、校史文化等为导向,强化乡韵意识,充分挖掘在地资源,结合办学现状与未来定位,指引打造“一校一特”的、富有乡土特征的、特色化的生活空间。在设计策略上要推进空间装饰与文化布展的统筹建设,促进空间课程价值的开发,推动隐性课程建设,使校园更具文化气息。

    (四)创新生活空间的建设方法

    以教学法—空间—技术框架(Pedagogy-Space-Technology,PST)实现生活空间建设中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和育人功能之间的转化。2008年,昆士兰大学教授大卫·拉德克利夫(David Radcliffe)提出了PST框架,[15]强调了教学、技术和学校空间之间的重要联系(图1)。这一框架认为,特定空间会限制或促进内嵌于其中的技术手段,技术会影响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教学则为技术与学习在空间中的统整提供了行动指南。[16]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建设可以借助PST框架,利用前期需求调研确定生活空间同办学特色、教育理念、学习资源相关联的“教育学定位”,以施工标准、设计指南、建设指标、布局功能等落实空间规划设计,并通过移动互联、智能家居等技术装备加以提升,最终回归到服务教学、赋生活空间以教育灵魂的目标。

    图1 PST框架及相互关系

    以“校园空间连续体”[17]实现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的学玩一体。“校园空间连续体”表明,无论是教师主导、结构化的封闭空间,还是学生自主、非结构化的开放空间,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支持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校园所有空间与学生主体的活动都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验。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餐厅、草坪、树下等非正式学习空间具有完全开放、没有边界、内容离散、情景跳跃的特征,让寄宿学生能够融入真实生活情境中,开展主动探索和学习,实现社会交往,养成健全人格。

    (五)推动政府—学校—家庭的空间联动建设

    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是一个多方主体参与、协调联动推进的系统性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县级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学校的统筹协调作用以及家庭的参与协同作用。

    深入发挥县级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乡村寄宿制学校所在的县级教育部门承担着学校生活空间的主要建设职责。首先,县级教育部门应当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对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育人价值的认识;
    其次,要逐步调整乡村寄宿制学校建筑设计的政策,强调理念先行,将儿童健康发展、儿童友好等观念融入空间建设的决策中,然后明确课程教学及学生健康生活对空间的需求,进行系统的空间设计;
    再次,要加强对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过程的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建设标准与相关要求,结合各校实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校制宜制订具体实施计划,跟进建设进度。

    发挥校长在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中的领导力作用。研究表明,21世纪的校长必须具备学校空间领导力以应对学校变革带来的挑战。美国州际学校领导者证书联合会(Interstate School Leaders Licensure Consortium)制定的《学校领导者标准》(Standards of School Leaders)认为:“学校领导者应该推动为整个学校人员所共享和支撑的一种学习愿景的形成、表述、实施而服务……应该为创设一种安全、高效、有效的学习环境而确保对组织的运作和资源的管理”[18]。乡村寄宿制学校的校长应不遗余力地发挥学校空间领导力的作用,通过合理规划、支配与使用学校空间,更好服务于寄宿学生优质学习、教师有效教学的需求,以实现学校高效管理、学校与社区共融,让学校生活空间更充分地彰显育人价值。具体而言,乡村寄宿制学校的校长要通过不断引领、明确学校生活空间建设的愿景与方向,统筹功能规划的合理度、空间品质的舒适度和设施配套的完善度等,提前介入并全过程参与新校建设、老校改造工程,确保乡村寄宿制学校建成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形成生活教师、值周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参与的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管理模式。在父母及家庭关系缺位的情况下,“非父母成人关系”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充当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因素。[19]学生宿舍的管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并在他们和所处的寄宿制环境之间进行协调”[20],因此,不论是兼职或专职生活教师,他们应当提供优质服务来满足寄宿学生因父母角色缺位带来的情感需求。可以说,寄宿制学校生活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生活空间的管理质量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兼职生活老师数量不够、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建议乡村寄宿制学校采取“生活教师主管,学生人人参与协助;
    值周教师检查,生活教师总负责培训”的运行方式,由师生共同完成寝室团建、文化布置、就餐习惯教育与生活自理指导等工作,以有效支持寄宿学生的成长需要。

    加强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家校协同育人作用。寄宿学生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已然成为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一大瓶颈。有研究显示,与同龄人相比,寄宿学生与父母的心理距离更大,显著增加了他们的抑郁和焦虑症状。[21]因此,乡村寄宿制学校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家庭对寄宿学生在校期间生活的日常介入力度,积极搭建家庭与学校的协同育人平台。具体措施有:设立“亲情交流吧”,专辟场地并配套信息化硬件为寄宿学生提供视频通话服务等,让他们在学校就能够与父母开展日常交流;
    在寄宿区通过建立“家长义工”制度,允许家长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到学生寄宿管理与服务中来,为寄宿学生营造更具温情的成长环境。

    (六)发挥公益组织的资源拓展作用

    公益组织在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空间建设中能起到重要补充作用。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公益组织在服务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如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梦想教室”项目、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的“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项目、温州“一鸣乡村美校计划”中的“乡村小而美学校”项目等。

    义务教育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其发展和治理应是政府、社会与公民之间的多向互动。公益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以及公益价值取向的优势,往往具有更为灵活高效的人员组织、资源整合与响应能力,能够在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建设的市场不为、政府难为部分起到积极作用。公益组织通过提供相关知识、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传播更现代的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的设计理念,提供与生活空间相匹配的课程教学服务,帮助寄宿学生提高生活能力等,服务乡村学生的素养培育,促进乡村教育实现优质与均衡的高水平发展。

    猜你喜欢生活空间寄宿制空间生活空间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研究进展循证护理(2021年18期)2021-12-02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汽车观察(2021年8期)2021-09-01空间是什么?大科技·百科新说(2021年1期)2021-03-29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创享空间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0年8期)2020-06-29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山骨云根宝藏(2018年9期)2018-09-18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年年有鱼母子健康(2016年2期)2016-05-18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9期)2014-05-20

    推荐访问:生活空间 路径 乡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