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3-06-10 17:35: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苗春凤

    (江西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青年大学生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勤奋学习,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针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边缘化和劳动能力弱化等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1]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切实抓好劳动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3]。这些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是“十四五”期间高校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为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推进路径,本文回顾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现状,反思大学生劳动教育方式方法,思考如何改进大学生劳动教育,以实现知行合一,增强教育实效。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志愿服务性劳动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1.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劳动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从劳动教育的内涵来看,刘向兵认为,劳动教育是结合劳动过程进行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劳动知识技能和劳动科学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4]。李丹指出,劳动教育包括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精神培育,劳动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5]。胡佳新和刘来兵认为,劳动教育是把生活、实践和教育结合起来,注重生活性、实践性和教育性,重视生活力的培养[6]。孙振东和康晓卿认为,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劳动教育人和培养人[7]。劳动教育的作用在于教育广大学生认同并努力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祁胜指出,“劳动教育应着眼于教育,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如果只读书不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社会财富的创造,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8]。劳动教育在构建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地位[9],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起着基础作用[4]。郭长义指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把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10]。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国家人力资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1],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然要求[12]。李珂认为,劳动教育是全面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为德智体美四育奠定基础[13]。刘丽红和曲霞认为,劳动教育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14]。

    2.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已有研究指出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存在不足,劳动教育效果不佳。有的高校把劳动教育服务范围局限于校内,局限在环境清洁维护、值勤及协助教学事务等劳动行为,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的形式化、边缘化和片面化导致不少大学生存在“体力劳动低等”“劳动与学习对立”等错误思想认知[15]。对劳动教育内涵认识缺位、实践定位不准和校园氛围缺失,导致高校劳动教育效果不佳[16],大学生劳动技能缺失、劳动意识淡薄和劳动观念功利化[17]。王玉廷指出,劳动教育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地位不高,体现在劳动教育技能培养滞后、劳动教育精神价值迷失以及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短缺等方面[18]。岳海洋认为,高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教育价值矮化、劳动教育机制虚化和劳动教育内容窄化等现象[19]。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劳动教育虚化、弱化、窄化和淡化等问题,折射出劳动教育观念“固有化”、教育目的“偏离化”、教育方式“单向化”等价值困境[20],大学生劳动教育落实形式化、劳动教育体验感和深度参与不足[21]。

    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

    劳动既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目的。劳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劳动知识教育和劳动过程教育的有机统一[22]。劳动教育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劳动教育应该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融进专业课程教学、对接创新创业教育和衔接学生第二课堂[16]。孟国忠指出,推进劳动教育关键在于加强思想引导以凸显劳动教育的导向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强化劳动教育的认同度,各方齐抓共管以强化劳动教育的协同性,拓展教育内容以强化劳动教育的亲和力[12]。王玉廷认为,开展劳动教育要加强高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健全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18]。从高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推动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23]。高校劳动教育应当遵循认知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内在逻辑,通过加强价值引领、营造良好氛围、回归生活世界并强化实践体验等措施,发挥其人才培养功能[12]。岳海洋认为,进行劳动教育要在思想认识、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方面明确高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加强高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要使课堂成为劳动教育的主渠道,拓展劳动教育平台,并完善机制,鼓励学校其他组织积极参与[19]。李珂指出,要通过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道德素养与日常实践、锤炼品格与艰苦锻炼以及创业就业与价值实现相结合等机制实施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专业技能,培育劳动情感,涵养劳动品德[1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24]。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建设目的、内容和方法,需要走向跨界融合[25],需要探寻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推进路径[26],各高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相关劳动教育政策为保障,学者们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提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目标。张鹏飞和高盼望认为,劳动教育政策是指导劳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劳动教育政策从注重国家需要向注重个人发展转变、从注重单一技能向注重综合素养转变、从注重生产劳动向注重脑体并重转变;
    新时代发展劳动教育应该制定多元主体联动的政策实施体系,确立多维目标共生的价值取向,构建灵活的课程开发方案[27]。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日益多样化,注重劳动技能、技术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8]。

    4.志愿服务性劳动

    大学教育理念中蕴涵着志愿服务精神,教育学生建立服务社会、热心公益的观念。服务性劳动更适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志愿服务属于服务性劳动。服务学习的兴起与志愿服务的发展密切相关,志愿服务是服务学习的基础,是服务学习发展的大背景和成长的沃土[29]。服务学习是将志愿服务整合到大学教育中的一种新型模式。志愿服务可以有效促进社会融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志愿者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30]。大学生到社区服务儿童是一种大学生与儿童共同成长的服务学习模式,服务学习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成长和社区发展以及青年志愿服务[31]。服务学习是一种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形成公民责任感,并深化发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有效满足社区服务需求[32]。大学教育中知识传授和服务社会结合不够紧密,服务学习源于社会志愿服务的进步与大学教育的需要。服务学习是一种大学课程和志愿服务整合、提升学生服务社会意愿和能力的行动模式[29]。由此可见,服务学习与志愿服务有着天然的联系,服务学习实现了课程学习和志愿服务的结合,是一种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的行动模式。大学生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尤其是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志愿服务,利用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愿服务于社区,践行服务学习理念。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服务性劳动,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知行合一,应引入服务学习理念,创新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的不足

    第一,从研究视角来看,学界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哲学等角度研究大学生劳动教育,多是从学校和教师角度思辨地介绍劳动教育在高校德育、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和劳动教育的实施,而忽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需要、理解和参与,需要引入服务学习理念,把专业学习、劳动教育、社会服务等有机整合,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和动力;
    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青年社会工作者和学校教育工作者为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经常运用服务学习、社会服务和志愿服务等工作模式[30]。劳动教育是做出来的,不能仅仅停留在“讲劳动”的口头层面,空喊劳动,学生难以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学生喜欢的是活动取向的教育和学习方式,社会工作行动性强,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与服务学习有高度的契合性。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运用到劳动教育中,有助于激发学生体验劳动和参与劳动的热情,培养其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能力等。

    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方法侧重于文献分析和抽象思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运用得少,难以深入把握大学生劳动教育状况,也无法深入倾听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声音和了解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需要,更缺少基于实践探索的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难以找到适应大学生需要的教育方法与策略,相应的教育对策也缺乏具体案例支持、行动研究和评估支撑。

    第三,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作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等方面,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劳动教育以及大学生劳动教育支持体系构建涉及较少。

    现有研究的不足凸显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的探索空间,需要扩展研究视野,引入服务学习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促进劳动教育的实践;
    丰富研究方法,应用问卷法、访谈法等了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实需要,运用行动研究探索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深化研究内容,开展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从服务学习理念和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探索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可以拓宽服务学习理念和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深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拓展服务学习理念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服务学习是教育改革的有力策略[33],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引入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石[34]。服务学习是创新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35],需要开展学生学习和劳动教育融为一体的服务学习教育。服务学习是将学习与服务紧密结合,将课堂扩大到社区,学生直接服务于社会,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9]。服务学习可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在真实世界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理论联系实际,在服务中培养技能并发挥专长;
    帮助学生在实际服务中认识和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培养学生建立帮助弱势人群、关心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及自我反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促进全人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36]。服务学习同教学、研究一起构成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和学习模式,高校要把服务学习作为一个合理有益的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富有实践性的学习体验中,让学生有机会在服务社会的经历中学习,运用和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和认识自己的潜能,服务于需要帮助的人[37]。服务学习可以提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理性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8]。服务学习以学生体验为中心,强调课程学习和社会服务的结合,结合了社会服务和学习两个目标[39],重视“学中做”“做中学”。成功的服务学习包括调查研究、准备和计划、行动、反思、展示五个最基本且相互依存的阶段[40],服务学习与劳动教育有高度的契合性。

    “服务性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实践服务技能,强化社会责任感”[41]。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强化服务性劳动,结合“三支一扶”“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41]。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社会服务相结合,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地参与服务性劳动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劳动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刘祥玲指出,服务性劳动更能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优势和专业优势,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解决问题和提高社会责任感;
    服务学习课程具有大学劳动教育的真实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核心特征,可以增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42]。总之,服务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载体、以研究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是行动中的教育,强调课程学习和社会服务相结合。服务学习理念被广泛用于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和社会工作服务以及志愿服务领域,将此理念应用到大学生劳动教育中,是对服务学习在应用领域的扩展和丰富,也能克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困境。因此,拓宽服务学习理念的实践应用,将服务学习引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服务学习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服务学习如何作为教育方式进入劳动教育的课程中,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二)丰富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现有研究侧重于文献分析和思辨分析,探讨了劳动教育“是什么”和“为什么”开展劳动教育的问题,需要加强应用研究,发展劳动教育实践理论以指导社会实践[43]3。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应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实证和经验研究。

    第一,重视社会调查。调查是一种有一定时间节点的、以囊括尽可能广泛的和全面的资料为目标的经验研究途径,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从实际情景中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43]6。在运用文献法梳理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全国高校开展抽样调查,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收集有关资料。对问卷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访谈资料和观察资料等进行定性分析,把定量分析的精确性、广泛性和定性分析的深入性、灵活性等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地呈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分析劳动教育制度和政策、社会上流行的劳动观念、学校和社会劳动教育的实施、劳动教育实践场地供应与质量、家庭的经济基础差异、父母劳动态度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第二,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方法,集研究、教育和实践于一体,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步骤。为提高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学习兴趣,应将服务学习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重视学生的参与,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劳动的实践者和研究的合作者。可以选择某所高校作为试点开展行动研究,立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需求和解决劳动教育窄化和虚化等问题,依据服务学习理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服务性劳动,在行动和反思的基础上提高劳动能力,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总结劳动经验,提炼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完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和劳动教育政策。

    总之,综合运用问卷、访谈、观察等社会调查方法,可以更深入地呈现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和原因;
    通过行动研究,寻找策略和方法,进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总结行动研究案例,可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拓展新路径,促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健康发展。

    (三)加强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从服务学习理念和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探索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劳动教育的支持体系,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优势及其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契合性,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借鉴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可行性[44]。有学者从增能理论[45]和优势视角[46]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劳动教育,有助于推动劳动教育落实,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增强劳动教育实效,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社会工作有其优势和独特性,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不仅要理解其劳动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更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政策倡导等方法,拓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构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支持,可以充实和丰富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

    把专业学习、劳动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探讨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实现国家、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和大学生成长以及职业发展需要的统一。劳动一般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可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服务。例如,针对劳动观念淡薄、渴望不劳而获、好逸恶劳、宿舍环境脏乱差的大学生开展个案辅导;
    开展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小组、劳动能力提升小组、志愿服务小组;
    组织大学生进行打扫宿舍劳动和校园环境清洁、校园和社区的园艺劳动以及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等,重点开展服务性劳动(服务老人、流动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
    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疫情防控、支教、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公益志愿服务);
    通过社区教育,宣传学习劳模精神,倡导劳动者权益保护和关爱弱势劳动者等;
    开展专业实习劳动。

    高校主导大学生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社区、企业、公益组织等的支持。通过社会工作的参与,可以构建一个由大学生劳动教育需求导向带动、结合服务学习理念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同教育的支持体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支持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连续性、生活化和职业化,有助于大学生认同劳动教育,树立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增强劳动能力和社会关怀能力。总之,社会工作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结合社会工作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总结典型案例和经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劳动教育关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学界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在不断推进,但劳动教育窄化和虚化、相关对策建议可操作性不强、缺少实践经验支撑等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需要注重实证性和行动性,从服务学习理念和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研究。服务学习和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是大学生劳动教育落实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大学生劳动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是满足大学生劳动教育需求的根本措施。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应该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社会调查和行动研究,探索社会工作的参与路径与方法,总结有效实践模式,构建大学生劳动教育支持体系。

    猜你喜欢 志愿劳动大学生 以志愿,致青春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0年3期)2020-05-25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学生天地(2018年6期)2018-06-15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大学生之歌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因爱汇聚,志愿同行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展望 回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