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校武术公共课程考核模式改革

    时间:2023-05-27 18:30: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 焦稳龙

    高校武术课程是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及价值,武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武术技术动作的练习、武术攻防技术的演练能增强学生对武术项目的全面了解,提升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武术课程的教育价值体现在武德教育,遵从以礼待人,武以德显的内涵式教育。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指明: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高校武术课程需要汲取新的养分,灌溉新的血液,选用新的教学模式加快高校武术复苏的脚步,这就需要改革创新武术课程体系,使高校武术教学成为体育教学中出彩的体育项目,使高校武术课程真正成为一项育人、强体、健心的品牌课程。

    高校武术公共课程考核是有目的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的全面评定,主要考核学生体能与运动技能、武术基础知识的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流与合作能力、课堂表现等,由学生自评与互评及教师考核等形式来完成。

    课程考核是课程体系的重要因素,直接反馈教学效果的成效,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课程考核模式和内容的改革能有效激励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能更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动作的学习。高校武术公共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必须结合武术项目本身的特性,落实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任务,最终使学生身体素质真真正正得到提升,这种思路才是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但是针对高校武术公共课程考核模式和具体实施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分歧,改变重技术轻理论、考核模式单一化、考核形式片面化、考核标准不吻合、个体差异性不重视等突出问题。只有不断的完善考核标准、细化考核要求、创新考核模式、分值合理分配才能有利于高校武术课程考核的科学化和合理性。

    2.1 考核内容局限,不能很好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

    课程考核不能依靠局限性较大的终结性考核方式进行,教师主观考核模式一刀切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校教学的要求,重视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参与情况的把控、身体素质的提升。武术借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平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得以教学和传承,使武术套路动作和武术文化能有序传播,这是对武术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保护措施。武术动作固然是本质特性的直观展现,但是对于高校普通学生武术内在文化的重要价值也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2.2 考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武术课程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学生是课程实践的核心,是信息反馈的主要来源。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考核形式单一,不能全面综合的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和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进步空间及课堂表现。武术课程考核不能只针对技术动作,还包括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情感意识、武术基本常识理论知识等多方面的学习进步程度;
    对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表现出的态度和执行力;
    教学组织中团队协助能力等多方面的实效性评价,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变被迫学习为主动学习。目前武术公共课程主流考核模式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所占比例有所区别,两部分所占比列有:20%、80%或30%、70%或40%、60%。考试形式较单一,以学生的到课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平时成绩的打分,期末测试仅对所学武术套路动作进行演练,依据演练的熟练程度,动作的标准化、武术表现力进行期末成绩的打分,这种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对学生的考核较为片面,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进步程度、身体素质提升、武术基本理论常识及知识点掌握情况等方面的评判,长期以往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2.3 考核评价体系不完整

    武术公共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武术项目自身的特点,多维度多层次进行考核评价,结合大学体育课程总目标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打好基础。武术项目的基本功非常重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功练习方法是可以受益终身的。身体素质是完成教学练习内容和武术套路动作的身体保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终极奋斗目标。武术考核评价体系运用课堂表现(平时成绩)+素质考核+武术专业基础知识+武术技能+武术基本功的综合考核评价系统,2项常规性考核内容+3项武术专项考核。

    武术课程评价体系结合武术课程教学的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撰写等课前资料准备的评价为出发点,经过武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核心过程的检验,完成每节课的授课任务,科学全面的制定课程结课考核标准,是对课程的完美结尾。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健康素养、审美和人文素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教育资源供给,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朝着重注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3.1 学武史尚武德

    纠正武术课程教学只重技术轻理论的发展趋势,武术公共课教学担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任务,让学生学习武术运动概述熟识武术的概念、武术的特点、武术的价值、武术的流派与分类及武术的形成与发展等武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只有学生学习了武术项目的发展历史,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武术项目的魅力所在,武术不仅仅是一种人体运动,特为一种技击术,刚健勇武追求制胜。崇尚武德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使武术技术动作强健身体,武德教育约束行为,自律自强内外兼修从而受益终身。

    3.2 提升身体素质强化运动能力

    武术运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有其独特的运动表现形式。武术动作的演练是依靠肌体的运动能力来完成的,武术基本功动作的长期练习及武术套路动作的习练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升。武术运动能促进学生的柔韧性、上下肢力量、爆发力、身体的控制力、手眼身形协调配合等运动能力的提升。五步拳、三路长拳等套路动作能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和力量素质;
    太极拳能调理身心,增强身体的控制力、平衡力;
    武术器械能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和上下肢的协调能力。

    3.3 打牢武术基本功强化武术攻防技法

    武术是国家乃至个人自卫的重要手段。攻防技法是武术运动的灵魂所在,高校武术课程教学要保留一定的武术攻防技法的教学与传承,没有攻防技法的教授就使得武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失真”。武术中徒手的攻防技术以踢打摔拿为主,强调“远则拳打脚踢,近则肩肘胯膝,贴身撕斗摔拿”,熟知武术攻防技术的运用特点。武术项目发展到今,武术的攻防技击价值虽远不如古代那么突显,但在日常生活中偶然也会出现善恶斗争的格斗场面,武术习练者通过掌握一些武术技击术后会增强自身的安全感,所以要重视和打牢武术基本功,强化武术攻防技法的传承是非常有用的。

    3.4 重教学过程参与度轻套路动作演练的考核

    武术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把武术文化和武术套路动作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传承武术文化的载体,通过练习武术动作增强身体素质。学生积极参与到武术课程学习的态度和参与度是非常重要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是武术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高校武术公共课程考核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两方面为立足点进行改革,针对课程授课项目的安排、学习过程的管控、考核形式的多样性、考评点的全面性、分值分配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改革就能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高校武术公共课程考核模式。

    4.1 考核形式的改革

    表1

    改变以往常规性只针对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大部分进行考核的模式,增设学生参与更广更直接的过程性考核模式,同时扩大过程性考核所占的比例,一般占比到50%~70%,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核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身体素质考核、专项技术的阶段性掌握情况、理论知识学习情况等方面综合进行考核,涉及到的面更广,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能更好的突出学生学习成长的阶段性进步空间,把考核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改变了以前教师独断学生成绩的考核模式。增设过程性考核把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参与程度、运动习惯的养成、身体素质专项考核等方面增强的阶段性学习效果,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所占总成绩的比例要增大,分值要增多。

    4.2 考核内容的改革

    体育课程考核内容的改革以“促健康”为初心,“以体育人”为落脚点,以“全面考评”为手段,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强身健体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苦中有乐、野蛮体魄、磨炼意志,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考核内容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紧密衔接,把学生最害怕最薄弱的测试项目增加到体育课程测试内容中,更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按照学期的分配把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科学设置,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800/1000米跑等项目作为过程性考核中身体素质的测试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内容的改革更具有针对性,把身体素质练习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节课,使体育课程真正发挥其健身价值,体育教学实践运动强度落实到实处,把体育课变成有强度、有负荷、能让学生出汗的运动实践课堂。参考模式如表2。

    表2

    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仅仅依靠1周1次的体育课是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业余时间的充分利用能有效改善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借助目前丰富的运动软件监控学生课余时间的运动情况,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中长跑能力,以一学期为时长,确定固定的公里数,在校园内设置跑步必经点、规定跑步配速(3~9分钟)、跑步时间、有效公里数(每次跑步不超过2公里)及其他一些限制条件,鼓励和监控学生完成学期的跑步任务,同时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科学的作息时间。参考模式如表3。

    表3 心肺功能提升

    表4 心肺功能提升分值对照表

    高校武术公共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改革,能促使武术项目在高校这片沃土中科学健康的发展和传播。武术基本功教学、武术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身体素质对武术动作完成的支撑、学生进行武术动作练习的进步程度、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融入、武术套路动作的测评、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内容,是高校武术公共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武术课程考核的认可度,能有效改变学生对武术课程的思想认识,从而改变学生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认真完成过程性考核中涉及到平时课堂表现、身体素质各项测试、武术套路动作的阶段性考核、课余跑步心肺功能提升和期末武术整套动作的考核,能多方面针对学生进行考核,其中有60%~70%的分数掌握在学生手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较容易的达到自身所需的水准,考核成绩更加的科学和透明,学生自身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所得多好的成绩。希望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核这种多样性考核模式能被更多的体育工作者所认可和借鉴到其他体育项目的考核中,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武术考核 中华武术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内部考核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锻炼求学·理科版(2019年7期)2019-06-12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运动精品(2017年3期)2018-01-31家庭年终考核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推荐访问:武术 考核 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