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能老人精神慰藉研究

    时间:2023-05-27 14:40: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李 星,董海涛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太原 030001)

    精神慰藉作为一种精神需求的满足,对失能老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增益作用。然而,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大环境下,对失能老人的关注仍集中在经济支持与照护服务上,对精神慰藉存在严重的关注不够、认知不够、支持不够问题。因此,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农村失能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对实现失能老人健康养老和积极老龄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农村失能老人基本的物质需求与生活照料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对精神慰藉的渴望也就日益强烈。为了更好满足失能老人精神需求,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做了许多努力。比如,在政策制度方面,2018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强调“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尽管如此,还是无法有效满足失能老人的精神需求,精神慰藉供需仍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

    失能老人精神慰藉现状主要表现为:(1)精神慰藉的需求量大。根据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 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同时,据葛延风2020年预测,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将达到7 611万人[1]。失能老人规模的快速增加,意味着精神需求的增加。(2)精神慰藉现状不容乐观。我国65岁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有抑郁症的比重达21.7%,农村失能老人更容易抑郁的概率是城镇失能老人的1.307倍[2]。可见,农村失能老人的现状还是比较不乐观的,需要给予更多关注。(3)需求多样化。精神慰藉作为失能老人精神需求的一种表达,不同的群体其需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日常生活照顾完全需要别人照顾的重度失能老人来说,更多的是亲情需要和社交需要。对于轻度失能老人来讲,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现状,更多的是尊重需要。

    综上,我国失能老人的精神慰藉现状不容乐观,需要给予更多精神层面的“慰藉”。

    (一)精神自养能力的丧失

    农村失能老人由于身体机能弱化,由过去忙碌的种植生活到如今虚度时光,失去了原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精神疲惫感油然而生。再加上不少人将失能污化为“废物、社会负担”,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将这种标签内化于心,进行情感的自我封闭,导致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不断积压,逐渐丧失了精神自养能力,使得精神生活更加单调、枯燥。

    (二)精神慰藉功能的忽视

    精神慰藉作为一种需求的渴望与表达,很多人却将其认定为是一种“单向传递”,单纯把老人当做了精神慰藉的“受助者”,忽视其主观能动性,觉得老人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主要是因为子女不关心。即使有的子女意识到精神慰藉的重要性,但也只是通过物质支持手段或者简单问候来应对,未深入了解老人内心深处的需求。再加上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失能老人觉得自己已经给家里带来不少经济负担和照料负担,不想再继续给家里添乱,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时常选择隐忍和自我承受。

    由于人们对于精神慰藉的主体、内容、作用都存在认知的模糊化,没有深刻认识到精神慰藉对失能老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导致对精神慰藉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三)家庭慰藉功能的弱化

    家庭是老人主要的活动场所,更是失能老人满足精神需求的主要来源。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家庭的主要情感纽带“孝文化”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首先,传统孝文化的衰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过去那种仅依靠种地谋生的方式已不复存在。生产的社会化、机械化使得子女迅速掌握了家庭的经济大权与决定权,过去那种出于对老人知识、经验、经济尊敬的敬老思想逐渐淡化,老人逐渐被边缘化。其次,“父母至上”思想受到挑战。随着民主化的发展,“人人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失能老人身体机能受损,日常生活需要别人照料。而子女因长时间的照料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免会抱怨几句,甚至会恶语相向,“老了还要祸害我们,还不如死了算”。有的子女不愿意与老人多进行沟通交流,觉得和老人没有共同话题,甚至觉得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即便知道老人唠叨或抱怨是他们想让别人关心的一种暗示,也不愿意与老人交谈,觉得无话可讲。有的家庭因老人前来居住引发了其他家庭成员的不满,引起了家庭矛盾。这都使得与原来的“养儿防老”观念产生巨大的落差,不仅没有起到情感慰藉功能,反而加剧了老人内心的无力感和郁闷感。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欠缺

    张国琴等人通过对640名失能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社会支持是影响失能老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但现实情况是失能老人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低于正常人(P<0.01)[3]。由于生活环境狭窄,老人活动的区域主要在农田及所生活的村庄,这种生产生活一体性的特征,也决定农村老人的精神需求更多依靠主体间的互动实现,而非与文化公共产品的互动[4]。

    农村失能老人由于身体弱化,行动不灵活,活动的时间与范围大大降低,过去依靠私人性、面对面聊天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对于严重失能的老人来说,吃喝拉撒都需要在床上解决,不仅出不去还会弄得家里一团糟,别人也不愿意来访,家里人也不愿意长时间待在屋里陪伴,以致个体对实际拥有的人际关系与期望得到的人际关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产生严重的失落感与孤独感[5]。由于长期缺乏交流对象,失能老人更多选择自我封闭,不愿意向别人吐露心声,觉得即使说了别人也不会在意,反而会看自己的笑话。本来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就少,再加上老人的自我封闭,使得失能老人能够获得的社会情感支持更少。

    (一)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能老人精神慰藉的可行性

    精神慰藉作为精神需求的一种表达与渴望,是实现健康养老必不可少的部分。社会工作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专业化的服务方法正好契合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精神需求,这也为社会工作介入失能老人的精神慰藉服务提供了可行性。

    1.社会工作的理念优势。失能老人因身体机能受损,日常起居生活需要别人照顾,不免会觉得自己是累赘,不仅没有给子女帮上忙,还连累孩子,以至于无法接纳现在的自己。有的老人会选择躲避方式,保持沉默;
    有的老人性情会变得暴躁、敏感多疑,觉得别人的言语处处都暗示自己“没用”,甚至会采取拒绝治疗或者恶语伤人。社会工作作为秉持助人自助理念的职业性活动,认为每个老人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与关爱。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帮助老人接纳自己的现状,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增强自我意识。

    2.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优势。由于老人群体的复杂性和精神的主观性,所以失能老人的精神需求也呈现个性与共性的结合。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需求量大和群体需求的同质性,人们较多关注失能老人共性的需求,而忽视个别化的需要。社会工作作为职业性的助人自助活动,有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可以运用个案具体分析失能老人心理状况的原因,还可以运用小组的方法将具有共同需求的老人聚集起来开展小组活动,进而满足失能老人多样化、高层次的需要。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能老人精神慰藉的路径

    1.叙事治疗法,增能系统重建。叙事治疗法是“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治疗,通过外化问题、解构问题、故事重建进行个人系统的重建,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提高其精神自养能力[6]。首先,外化问题。失能老人因身体功能局部或者绝大部分丧失,再加上不得不考虑“死亡”这个话题,所以将“失能”无限放大及扭曲,认为自己就是等死的对象,使得失能老人的生理、心理的安全感受到极大威胁。社工通过外化问题,帮助失能老人正确看待“失能”,把它当做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减少对它的恐惧,积极乐观生活。其次,解构与重构故事社工运用引导性技巧帮老人回忆过去的经历和所取得成就,比如农作物的种植经历及产量、处理事情的经验,通过对过往事物、感觉及想法的回忆,找回其存在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并将过去积累的经验与现在的经历相结合,积极应对挑战,提高心理弹性,增加精神自养能力。

    2.认知行为疗法,重建认知系统。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识别错误认知,建立正确认知,以达到消除服务对象不良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从而重视精神慰藉。首先,识别错误认知。农村大部分老人没有意识到负性情绪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危害,认为它是短暂存在的,睡一觉就好了。社工可以通过与老人共同观看与情绪及心理相关的视频,并进行讲解分析,使老人意识到满足精神需要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其次,建立正确认知。农村本可作为天然的精神慰藉场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这种天然的慰藉功能逐渐瓦解。社工可以发挥自己资源链接者的角色优势,与当地的居委会合作,通过发放传单或举办主题等活动,使人们意识到精神需求对于失能老人康复及长寿的重要性,从而走出“精神慰藉就是简单问候”的误区;
    让子女除关注身体状况外,也愿意花时间精力关注老人的情感需求,满足其精神需要。最后,巩固认知。在人们建立正确认知后,就需要采取行动巩固。社工可以通过场景模拟,巩固老人及子女对精神慰藉的认知。在模拟的过程中,失能老人可能不知道怎么进行表达或者一直啰嗦,子女及社工不要嫌弃老人,要认真倾听老人“此时此刻”的想法。即便这些想法是幼稚的或者偏激的,也不要立马否定老人或者批判老人,而是要不断引导老人,使得老人愿意表达、敢于表达,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

    3.家庭治疗法,家庭情感系统的重建。家庭治疗法是通过改变家庭结构、增加家庭成员的良性互动、巩固家庭情感来发挥家庭的情感慰藉功能的。首先,重释家庭孝道。“孝道”是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履行“精神赡养”的主要动力。社会工作可以运用回忆法,让老人讲述相册背后的故事或者回忆子女的成长经历,使子女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激活子女内心深处的“情感性”因子[7]。不应把孝敬父母当做一种任务来完成,而是出于内心地“孝”,心中时刻惦记父母,提高对父母“精神慰藉”需求的敏感性。其次,增加家庭成员的互动。社工可以建立亲子互动小组,让子女教父母一些智能科技的应用,这样既可以加强亲子互动,也可以丰富失能老人的精神生活。最后,完善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影响家庭功能的发挥,必须要针对不良的家庭结构进行完善。

    4.人际关系疗法,建构社会支持网络。人际关系疗法是指通过识别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网络,拓宽社会支持网络,发挥社会支持的正向作用。首先,识别可支持网络。社工通过与失能老人进行交谈,帮其识别可以寻求帮助的外部支持系统。其次,建立同伴互助小组。因为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同质性、精神慰藉需求具有相似性,所以,社工可以联系具有相同困难的人组成互助小组,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及康复的过程,或者分享最近的一些新鲜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老人缓解情绪,还可以满足其社交的需要。最后,营造友爱的社区氛围。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友邻支持对农村老人的心理健康特别是情感融洽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因对疾病的认知缺乏而对有些老人所患的疾病进行污名化,使得以往的交情逐渐冷淡。社工可以宣传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弘扬邻里互助精神,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并对失能老人给予更多的关注,时刻关注其情感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疏导。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精神慰藉不仅有利于失能老人的身体康复和健康养老,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社会工作作为助人自助的职业化活动,可以发挥自己理念、方法的优势,挖掘老人的自身潜能,动员其积极参与活动,满足失能老人主动型的精神需求,同时,创造良好的氛围,链接社会资源,满足其被动型精神需求,实现积极老龄化[8]。

    猜你喜欢 社工子女家庭 A Social Crisis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2年2期)2022-04-17青春社工草原歌声(2021年4期)2021-11-19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中老年保健(2021年12期)2021-08-24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家庭“煮”夫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恋练有词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7年1期)2017-02-25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寻找最美家庭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4年12期)2015-02-04寻找最美家庭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4年10期)2014-11-07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 慰藉 介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