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2-12-07 08:55: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王慧玲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与研究方兴未艾。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1]因对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生涯规划教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在推行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阻碍着生涯规划教育的纵深发展。为此,有必要解析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困境,探寻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生涯规划是个体对自己职业生涯乃至人生所进行的长期性系统计划,是个体根据其智慧、习性、价值以及优势与不足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明确人生定位,从而实现适得其所。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人生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人生,以期达到人境适配与平衡发展的状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包含自我认知、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三个层次的内容。[2]自我认知是指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优势与潜能,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心理学量表测量自己的性格、能力、人格等,并分析自己适宜的学科与职业,为学业与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学业规划是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各学科的价值与特点,熟悉大学的学科与专业,以及学科与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并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分析学科与自身的适配性,选择适切的学科内容与学习方法,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职业规划是指帮助学生明晰个人、学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探索职业信息,挖掘自身的职业兴趣点,从而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准备。学生要掌握各类职业的待遇、前景、环境、供求关系等情况,以及从事各类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将个人兴趣、能力与职业选择结合起来。自我认知、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往往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而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又为自我认知的发展与延伸提供了可能。

    当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热点。然而,目前学校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解多侧重其中的学业规划部分,忽视了对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的安排。在这一认知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往往只注重传授相关应试知识与技巧,指向应急式的报考指导,背离了培养具备核心竞争力人才的价值取向。甚至有部分学校和教师根据分数安排学生的生涯规划,更关注毕业班学生的报考指导,以将学生送入“理想”的大学为唯一目的,忽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能力与潜能实现自我的最优化发展。[3]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应在于让学生充分知晓其兴趣、个性倾向、能力与潜能,全面科学地评估自我并探索职业兴趣,从而明确人生方向,选择适合的学科,规划未来选择的专业,实现终身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正本清源。报考指导作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其并不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彰显与要求的是终身化、人本化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对个体智慧和才能的尊重与爱护,是关怀与帮助每名学生的命运与发展的教育理念与实践。[4]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将自我认知、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规划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让每名学生都拥有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追求终身幸福。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高中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严重阻碍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推进。具体而言,此种困境主要源于整体教育氛围、教师及学生三个方面。

    (一)应试倾向

    受应试倾向的影响,升学率、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贯穿整个教育工作,社会各界都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掌握学科知识是学校教学的重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应试倾向限制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在自我认知方面,缺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的内容,未能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人格等,学生难以理智地认识自我;
    在学业规划方面,更注重讲解报考指导的相关内容,忽视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等教学内容,较少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等内容;
    在职业规划方面,未能适应时代要求,较少引导学生掌握现代社会职业信息的变化,教学内容局限于相关教材,没有充分引用职业信息库,学生缺乏对职业信息的了解,如各类职业的工作要求、环境、待遇、前景、供求关系等。此外,当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与生涯规划紧密联系的实践内容与体验内容引入较少。

    另一方面,应试倾向限制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应试倾向下的生涯规划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培训学生填报志愿的课程形式呈现,多是通过生涯规划教育课堂向学生讲授升学报考的知识与技能。一些受学生青睐的教育形式因其占用学生学科学习时间等原因而被限制:学校较少采用家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如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分享会与讲座,组织学生进行企业见习与职业体验;
    很少有学校设立专门的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指导;
    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形式的采用次数有限,如有关生涯规划教育的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人物访谈等活动。[5]

    (二)师资匮乏

    专业师资是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其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教师作为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者、引领者和评价者,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着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然而在实践中,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常因专业师资匮乏而难以有效开展。

    一是数量不足。当前,具有生涯规划教育资质的教师较少,学校多是安排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且一名教师要负责多个班级,超负荷的工作量难以保证教育质量,且无法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二是结构失衡。合理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团队应由具有生涯规划教育资质的专职教师、经过专业培训且合格的其他学科教师以及校外专业的生涯规划师组成,但目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多是由经过简单培训的其他学科教师负责,缺乏具有生涯规划教育资质的专职教师,且很少有学校聘请校外专业的生涯规划师。三是师资水平较低。目前,从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大多只是接受简单的培训,未经过系统培训,且培训后没有考核要求,他们在专业知识、能力与态度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欠缺,且缺乏实践经验。[6]

    (三)学生自主权式微

    学生自主权是学生自我决定与自我支配学习事物的权利,有助于培养其自觉性、创造性、独立性、责任感。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学生自主权主要体现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和规划人生方向是学生自我决定与自我支配学习事物的直接体现。学生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发挥学生自主权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动力,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会缺乏生命活力。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学生根据个人的禀赋和倾向进行自我支配,从而增强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动力。学生运用自主选择权在对自我做出选择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包括未来一无所成、一无所能,这种责任感会促使学生对生涯规划更加认真、谨慎。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前提下推进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唤醒学生的自我价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凭借其坚定的意志力克服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意志力是指个体为实现自我目的而以实际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品质。学生自主权的丧失会使其缺乏坚定的意志力,难以突破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困境,例如,在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过度干涉下选择学科、填报志愿、规划职业等,生涯规划不是建立在自己兴致、爱好、特长的基础上。[7]学生自主权式微背离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初衷,影响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真正落地。

    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人生方向、健全生涯发展调节机制,从而实现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然而,要想摆脱实践困境,真正落实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从教育氛围、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学生自主权等方面入手。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

    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要求充分理解学生间的差异,正确看待学生的不足,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开展,包括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以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为基石。

    转变应试倾向是营造民主宽松教育氛围的必要条件。学校要积极建设民主宽松的校园文化,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引导与熏陶,如建立学生兴趣社团、设立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举办“生涯规划大赛”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涯规划的真正意义。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重视提升学生成绩转变为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鼓励学生自主规划人生,让学生能够选择、乐于选择、敢于选择。

    (二)挖掘生涯规划教育资源

    积极挖掘生涯规划教育资源有助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丰富多元,摆脱应试化倾向。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多样化合作,例如,校企合建生涯规划教育数据库或开发生涯规划教育学习软件,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教育信息、网络课程、个性化咨询等资源;
    校企合建生涯拓展基地,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实习,丰富学生的生涯规划体验。此外,学校还要积极推动家校合作,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分享自己的生涯规划经验,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样。[8]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育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可以借助生涯拓展训练与参观实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禀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感知相关职业的特点;
    教师可以借助相关软件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专业或职业信息库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的特点或相关职业的工作内容;
    教师可以借助学习活动和学科教材中的生涯规划教育素材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熟悉本学科对应的专业、职业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三)健全生涯规划教育师资

    教师作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对其有效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学校不仅要开设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培训课程,还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培养一批专业的生涯规划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9]同时,学校应聘请专门的生涯规划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并通过示范课与示范指导指导本校的生涯规划教育教师。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不仅要具备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知识,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引导学生基于自我认知进行学业与职业规划。[10]教师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将体验式教学运用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采用参观实习、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不同职业角色的基础上对不同职业的特质有更深入的认识。[11]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每名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对自身特点的认知更明确、具体。

    (四)尊重学生自主权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主要是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教师、家长与学生需明白各自定位,共同促进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虽然已具备一定的自主选择能力,但其生理、心理、心智、阅历等方面还与成人有很大差距,需要教师对其生涯规划进行有效的指导。但是,教师应适切地帮助、引领学生进行选择,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自己追求怎样的人生;
    教师应把握好界限,教师所做的一切应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主性,而非包揽式地代替学生选择。此外,教师要鼓励家长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的生涯规划提出适宜的建议,而非越位代替学生进行选择。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热点,为有效推进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应澄清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将自我认知、学业规划、职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挖掘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健全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尊重学生的自主权等路径,打破应试倾向、师资匮乏、学生自主权式微的困境。

    猜你喜欢 自主权职业规划学业 大学准备与学业成功:美国“早修大学高中”项目的经验启示大理大学学报(2022年9期)2022-10-26爱上阅读疯狂英语·读写版(2020年9期)2020-09-27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0年2期)2020-06-27高校招生自主权:历史嬗变与困境突围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3期)2018-09-10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8期)2017-04-28业精于勤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6年46期)2017-03-06浅析高校扩大院系自主权后的院系管理东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从《2012年越南高等教育法》解析越南高校自主权的法律性质科技视界(2016年15期)2016-06-3035时代英语·高三(2014年5期)2014-08-26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22期)2009-12-25

    推荐访问:出路 困境 生涯规划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