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传统服饰在影视中的应用——以旗袍为例

    时间:2022-12-04 21:10: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谢沂真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 西安7100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影视行业与服装产业迅速发展。服饰作为影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视剧中对角色塑造、场景烘托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视服装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剧情发生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的形象设定、预期达成的拍摄效果,以及服装设计、制作、应用的周期等[1]。传统服装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在应用到影视剧服装设计之中时更需要注重对其文化内涵的解构。设计师不仅需要还原传统服装的基本制式,还要使之能够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旗袍作为我国传统服装重要组成部分,在影视作品中频频出现,不同影视作品对旗袍的演绎也各具特色。

    影视剧作为视觉与听觉结合的现代艺术产物,具有超越其他一切艺术的表现形式。“服、化、道”是影视剧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元素,作为影视剧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之一,对影视剧的发展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影视服装不同于日常服装,其需要根据影视剧的时代背景和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要求,综合考量多种因素进行设计,从而使服装与影视完美结合。

    1.1 影视服装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对影视作品的鉴赏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影视服装不仅在影视剧中对角色塑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更是影视视觉展现的重要因素。服装是时尚行业的标杆指向,而影视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2]。成功的影视服装设计能赋予影视作品更强的观赏性。影视服装设计需根据影视剧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角色及关系,结合人物与剧情,把控视觉色彩进行创作。

    影视是利用现代摄影技术手段,综合多种艺术表现方式的一种数字化展示。服装是一种视觉艺术,却又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为影视剧情做铺垫,传达影视情感,成就影视美学。影视服装的设计是融合多种艺术元素,并结合当前流行趋势,合理运用服装设计原理,综合设计的符合影视剧情和人物造型的服装。

    影视服装主要依托于影视和服装双重因素,影视通过多种元素进行融合,给予观众不同的视听体验。不同影视作品所体现的影视服装也各有差异,二者相互结合发挥其各自优势,最终体现影视服装的价值。

    1.2 中国传统服装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文化自信日益提升,传统服饰越来越广受普罗大众的观众的青睐。中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之美称,中国服饰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演变与发展,对传承民族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不同时期的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民族文化。例如,官服服饰等级制度。官服服饰在周朝开始完善,秦汉时期服饰种类丰富,有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出现制衣官吏褐组织机构,男子多为袍女子则为襦裙;
    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加剧,此时多为宽衣博带,散发袒胸。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为倡导自己的政治理念,诞生了中山装。服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象征及审美情趣的体现。时代对于服饰的需求不同也导致服饰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进行改变。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社会意义都极为重要。

    1.3 传统服装对于影视的影响

    服装作为影视剧中视觉部分的一种元素,对于强化影片视觉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服装作为最能反映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艺术载体,在影视创作中更具意义。传统服装一定程度上能够展现社会的发展以及着装人的社会地位象征。例如,旗袍这类服饰作为女性特有的服饰品类,是民国时代的重要产物以及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体现。影视创作中,色彩对于影片的作用也极其重要,且服装的色彩是最能带来视觉冲击的因素。影视服装用无声的语言讲述着故事的内容与画面。塑造影视角色时,服装也能够反映出其中人物的心理及情绪。服饰发展受时代更迭影响,直接反映社会发展的历史,影视服装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在进行影视服装设计之时,通常会较为准确的体现时代与服饰的一致性。

    影视服装通常使用色彩去赋予服装情绪,使角色能够更加丰满立体,感知色彩刺激观众的整体感知反应,人们身着服饰呈现差异化的视觉效果,影视剧中的人物也需要通过服饰的差异化呈现外貌特征的差异[3]。观众在观看影视剧时,能通过服饰快速定位男女主角以及人物情绪,从而增强影视代入感。例如电影《花样年华》中女主角的几十件旗袍,每件旗袍都代表了人物不同的情绪,整部电影女主身上的旗袍的变化暗含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旗袍在电影里的出现无疑是增加了影片的情绪价值,以旗袍作为媒介传递人物的情感,将隐喻这一电影手法发挥到极致。

    旗袍作为民国时代文化的产物,在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女性思想意识觉醒,使得服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废除了君主专制。反观旗袍发展历史,不仅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大量吸收西方立体剪裁,强调人体结构。而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电影早期发展阶段,1920 年后,电影明星凭其偶像身份成为女性的时尚标杆,这时多以服装样式色彩新颖为时尚[4]。

    2.1 旗袍样式演变与改良

    19 世纪上半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大批新时代女性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女性对于服装的热情也开始充分展现。20 世纪初期留学生归国,思想意识以及受教育程度都相对更高,这时他们的穿着成为社会时尚风向。20 世纪20 年代旗袍风靡一时,社会上层及知识界的女性无不对旗袍崇尚有加,而改良后的旗袍更是她们的首选。此时旗袍逐渐趋向简洁,褪去繁复的绲边装饰,旗袍款式不断改进和创新。20 世纪20 年代旗袍只是对于款式进行不断地改变,而30 年代旗袍在面料以及工艺上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这时期的旗袍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旗袍的发展离不开西方文化的影响,民国女性为表现追求权力与平等,开始在外貌上进行改变,尤其对于女性曲线美的展现。而旗袍在这一时期,最能够展现女性曲线的服饰,最大限度展现出女性腰臀的魅力[5]。西方短裙以露腿为时尚,旗袍开衩也随着变高,若隐若现更是令人着迷。到了20 世纪30-40 年代旗袍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旗袍跨越阶级地位,只是面料、样式以及穿着场合不同。服装的变化也反映社会的变革,“三从四德”的伦理观念也渐渐被大多数女性鄙夷不屑。

    张爱玲曾在《更衣记》中写道:“1921 年,女人穿上了长袍。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在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一截穿衣与两截穿衣是很细微的区别,似乎没有什么不公平之处,可是1920 年的女人很容易地就多了。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可是四周的实际情形与理想相差太远了,羞愤之下,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人的劣根性斩尽杀绝。”

    在《更衣记》中,旗袍是无可替代的主角,从社交名媛到知识女性都对旗袍有着爱慕之心,而作者本人更是对旗袍青睐有加,不仅对旗袍本身有着自己的想法,还对旗袍搭配有着多种新颖的见解。张爱玲对旗袍的痴迷注入她的一生,直到她去世还穿着赭红色旗袍。民国时期的改良旗袍折射近代上海文化的新旧碰撞,旗袍仿佛是东方女性的形象表示,一定程度上旗袍成为“高贵”身份的标志。

    2.2 现代旗袍分析及设计原则

    当前社会,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不断提升,除了合体舒适,还追求美观时尚。传统服饰回潮彰显女性魅力,在现代旗袍创新设计中,内部结构及外形轮廓、工艺都与传统旗袍有着明显的差异。

    结构方面,现代旗袍更加强调女性曲线美,纵观一些国际时装秀,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在旗袍的版型上进行再设计。而中国设计师将东西方服饰进行有机结合,保留传统旗袍特色,也融入西方的一些夸张设计造型,既延续了东方服饰的温婉也满足了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现代旗袍在用料上也更年轻化,不局限于传统旗袍的面料,面料和色彩的搭配也是设计师在进行旗袍设计时着重考究的一部分,不同的面料所呈现的旗袍样式也各具特色。而对于旗袍的造型创新,除注重旗袍原本的一些结构设计,在背部、门襟、袖口等地方也多有再设计,意在打破传统旗袍的束缚,展现东方女性的优雅与性感。

    3.1 电影《花样年华》服装分析

    《花样年华》整部影片用一种隐喻式和象征式的表现手法,影片反映二十世纪60 年代香港的社会背景。整部影片多次出现“昏暗的路灯”这一镜头,暗示苏丽珍的心理变化。影片中还反复出现主人公周慕云与苏丽珍各自走过狭窄的楼梯,从家到小面摊再从小面摊到家的画面,这一画面的重复出现是突出强调内容象征意义的蒙太奇技巧,此时女主角身着绿色纹样渐变式旗袍,一方面表明她在外面的得体光鲜,一方面又暗示内心孤独与寂寞。

    这部影片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变化也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昏暗的影片色调和女主角不断变化的服装色彩对反映人物心理变化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搬家时,去孙太太家看丈夫打麻将,嘱咐丈夫出门以及上班时大多是身着白色黑色,或者白色加蓝色淡黄色搭配的旗袍;
    但当苏丽珍去小面摊买饭时一般都身着暗色旗袍,预示着内心的孤独;
    当要去见周慕云时,身着红色、黄色的旗袍,颜色的鲜艳暗喻着情感的微妙变化。色彩是影视画面的重要体现,反映人物心理微妙变化,影片整体暗淡的色调,使之更含蓄朦胧。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拥有着极为强烈的民族意义,正是由于旗袍的特殊意义,反映了苏丽珍在不同时期的情绪纠结和被道德束缚而无法挣脱的心理变化。

    3.2 电影《金陵十三钗》服装分析

    张艺谋的影片在艺术风格表达上,题材勇于创新,影片特色鲜明。《金陵十三钗》一开始简单陈述作品的背景,书娟作为民国时期女学生,着装简洁,气质淳朴,遵守二三十年代时代背景。但在妓女第一次出场进入教堂姹紫嫣红的服装色彩,对比当时的战乱环境,影片高潮之时,服装所铺垫以及服装的变化,引导观众进行剧情遐想。妓女以自己的牺牲换取学生的安全,通过不同的服装,结合故事剧情,映射不同的角色,实现观众情绪引导。服装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而电影则传递着民族的服饰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化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所处时代经济政治,从电影的画面可以感受影片的剧情以及暗示的信息,服装穿在角色身上赋予角色其视觉意义,有效地烘托的气氛。

    影片对于传播旗袍这一传统服饰具有重要作用,而大众对于旗袍的热爱也源于影视中的女明星,剧中人物身着旗袍所散发出的魅力,使观众沉醉于这富有内涵且优雅的角色服装中,进而影响着观众对服饰的审美情趣。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现代影视作品中,对于服装及服饰的选择把控上不仅要进行创新,还需通过分析传统文化与服饰文化两者的关系,以引导人们的服饰审美情趣。由于我国传统服饰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因此在进行传统服饰设计的时候,要深入了解当代的政治、经济因素,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即保留传统服饰的内涵又迎合当前社会审美,切记不可无视历史而闭门造车。

    影视服装是对剧中角色的描写塑造,戏曲服饰是文化的综合反映,传统服饰在电影中的体现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服装,更多的是为影视服装再设计所提供元素,服装的变化也是影视情绪的变化,服饰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其他道具无法比拟的,正如路易斯詹内蒂说“:服装是影片的另一语言系统,如同导演使用的其他语言系统一样,它可以是复杂的和具有揭示作用的象征性表达形式。”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重要品类,在影视作品中一次又一次的展现其内涵,影视作品中的旗袍既能反映所处时代的文化,又能满足观众对于现代审美的需求。作为一种时代产物,旗袍特有的魅力不言而喻。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不同的创作者镜头下,旗袍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从而引发观众的无限想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与影视的发展无疑是相互影响的,这种新型设计模式的作用对其实现发展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旗袍影视剧服饰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意林·全彩Color(2019年9期)2019-10-17跟着影视剧学育儿中华家教(2019年10期)2019-01-19我来说说旗袍美作文大王·低年级(2018年10期)2018-12-06旗袍找不同新少年(2017年6期)2017-06-16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声屏世界(2016年10期)2016-12-10Wearing History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6年6期)2016-01-10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推荐访问:为例 旗袍 传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