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校教师在网络媒体中的知识传播与角色定位——以L老师为例

    时间:2022-12-03 18:40: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姜冠群,张莉莉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何为知识分子?中西方学者依据专业性与公共性这条主线,展开了对知识分子的论争。其中,古德纳认为专业性可以拓展公共性的空间,但也会挤占公共性;
    鲍曼也认为专业性会超越公共性。在中国,学者倾向于从两种角度回应专业性与公共性的问题,如郑也夫更多地回应了知识分子作为统治阶级代言人的角色,许倬云对知识分子的解释侧重于回应公众的期待(见表1、表2)。

    表1 西方知识分子概念的演变[1]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既具有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批判精神及关怀意识,也具有教师教书育人、传播知识的作用,承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重任务。缩小高校教师的范围,以走出讲台、走向屏幕的高校教师为例,他们具备两方面的特点:受过较高程度的教育,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在网络中提供相对自由讨论的空间,传播知识和真、善、美,具备独立批判的能力和对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长远利益的公共关切。本研究选取符合上述知识分子特点的L老师,他既在高校任职,也在视频平台上发布普及专业知识的视频,研究资料全部来源于互联网公开的文本、视频等。

    表2 中国知识分子概念的演变

    高校教师是“时代的镜子”,是大家认可并以此寻找精神寄托和自我归属的“镜子”[5]。网络媒体是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岔路口,如果选择走向网络媒体,他们会受到多种资本的控制。媒体资本的力量、大众声音的指向,使他们在网络上的话语和文字,并不是作为个体身份自由观点的公开呈现。在资本转变为知识权力的过程中,高校教师知识传播的途径也随之改变,“镜子”有可能因此破裂或祛魅。选择走向网络媒体的知识分子,大多回应了以下三种需要。

    (一)技术推动的需要:网络媒体支持、商业资本介入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成为高校教师公开言说的阵地。按照互动的强度,大致可以将媒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单向的媒体,如电视、报刊等;
    另一类是现代的、互动的媒体,如及时互动的直播、社交平台等。横向的网络扩张加速了传递,纵向的网络扩张加强了知识分子与大众的连接。

    2001年7月,《百家讲坛》开播,于丹、易中天掀起国学热潮,他们是在电视媒体上展现出知识分子的影响力。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一些高校教师走入公众视线,在各类视频平台发布与本学科方向相关的视频。本文关注其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中国政法大学的L老师。2020年3月,L老师在哔哩哔哩平台开设了与刑法相关的频道,两天内收获两百万粉丝,截至2022年1月,已有2106万粉丝,发布316条视频,播放量累计4.8亿。从《百家讲坛》到L老师在哔哩哔哩开设的知识频道,知识分子从电视大荧幕走向软件小屏幕,从央视到自媒体,从官方话语向民间粉丝推动转变;
    从互动方式看,及时、双向的互动成为知识分子与大众的主要交往方式,打破了以往较为狂热的“偶像崇拜”,重构了有时差的交流,知识分子或以自嘲的口吻,或以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迅速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
    从知识内容看,从注重传统文化向传统与法律、性别视角等多元文化并存,更关注宏大历史社会背景下的个体情感与个体的能动性。

    (二)话语提升的需要:学术场域支持、回应终身学习理念

    在学术场域内,作为高校教师、法考机构的L老师,不仅要在职称晋升制度中积累声望和学术资源,还要在公共场域内提升机构影响力,回应公众期望。两个场域是互通的,在一个场域内受认可的荣誉,在另一个场域依然可以流通。学术场对知识产品起着守门人和检查者的角色,通过选择和加冕对知识分子进行分类。有高校的科研量化文件规定,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每一个专题节目(20分钟以上)相当于10分,省市级电视台每一个专题节目相当于5分。当职称考核与其公众影响力挂钩,按媒体级别进行量化定级,鼓励高校教师步入媒体、关心公共事务的同时,也会演变成知识分子、媒体与高校学术场域之间“隐秘的合谋”。

    L老师在视频平台发布的知识学习内容,向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开放,回应了终身学习理念。课堂和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育阵地,学习既可以在线上进行,也可以在线下开展;
    年龄也不再是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限制因素,视频平台创造了开放的知识型社区,满足了大众不断学习的需求。

    (三)自我表达的需要:发挥批判精神、彰显社会价值

    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挥自己价值的,强调知识分子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在当前传媒社会中,网络允许虚拟的身份和现实的个人特点叠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达空间[6]。高校教师的媒介参与和表达,是高校教师作用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和表达批判精神的重要渠道。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一部分,面对商业领域的流量增加需求和专业领域的规制,他们往往会遭到批判与被批判的矛盾。一方面,学术职业的特性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始终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敏感性,具有理性审视、创新批判的眼光;
    另一方面,学术发表无法满足自己的思想表达需求时,他们往往通过其他途径来传递脑之思、心之想。

    L老师在哔哩哔哩开通了“视频激励”计划,计划的所有收入均捐给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当然他也曾遭到怀疑,但他仍然坚持互联网声音的多元化,认清真正有意义的声音。在一次公开访谈中,他提到自己并不反对“网红”这种词汇,如果这个词汇能让人们聚焦于什么是法律、法治,来提升民众的法律水平,这是他莫大的荣耀。

    (一)专业场域与大众媒体场域的转换

    专业场,是高校教师在其专业领域内生存的场所,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竞争机制,高校教师需要遵循该场域的规章制度,发挥其专家型知识分子角色的同时,也需要为学术、学院、学生负责,承担相应的责任。

    与专业场相比,大众媒体场域具有较强的自由性、生活性、公开性,但也有一套礼仪规范影响着高校教师的言行。走进大众媒体场域的L老师,也需要遵守平台的规范、了解大众的喜好,才能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媒体场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名利,他们成为名气暂时的保管者,他们需要比在学术场域保持更多的谨慎和节制,利用自己的名气发挥知识分子本身的价值。

    随着场域的转换,语言的受众群体发生变化,受众群体可接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L老师的视频受众,绝大多数为非法学专业的年轻人,对刑法的关注和了解更是无法与专业场域的人相比。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专业权威角色弱化,专业话语逐渐消解;
    消解权威、远离高深晦涩的知识逐渐成为网络主流,由此引发了下一场转换。

    (二)专业话语与通俗表达间的转换

    通过互联网,高校教师进行着知识转换、语言转换,他们逐渐摆脱了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延伸到自然、社会、文化等更为广阔的领域,把自己和学生定位为社会中的“人”,从而打破传统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模式,建构了新的知识普及上的供求关系。L老师发布的视频大多选取社会热点,趣味性强,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普及刑法知识,启蒙大众。“法外狂徒张三”是案件解析里犯案者的代名词,他列举的法考案例,不仅以通俗、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还关照人性、社会持续平等的发展,如分析“买一个妇女和买一只熊猫谁判更重”时,直指买卖妇女的判处年限不如买卖鹦鹉、熊猫的年限多,虽然量刑依据具体情节而定,但判处年限实在太低;
    分析代孕事件时,他不仅给出法理层面的分析,也强调这是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可见,这些内容暗合了人们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并非以专业的刑罚学习为核心目标。

    话语即权力,但如何把握权力的限度是知识分子、大众共同面对的问题。媒体的权力带来了符号价值,知识分子扩大了话语权,获得被主流评价体系认可的象征资本;
    同时,大众也可以利用群体话语,像一把利剑一样指向知识分子,掀起网络暴力。这使得专业话语和通俗表达间形成拉扯,受众的情绪容易被调动起来,甚至引发观点上的对立。从巅峰跌落的风险始终如影随形,这既是现实对知识分子的挑战,也暴露了网络对话的局限性。

    (三)权威身份与民间立场的转换

    知识分子作为“普遍性知识分子”的身份在后现代社会遭遇瓦解,鲍曼将这描述为知识分子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转变。立法者是国家权力和知识分子结合的表现,知识分子的角色是塑造并展现权威形象;
    而阐释者更强调知识分子不再是国家权力的代言人,不再把控主流话语权。面对多元共存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知识分子的权威身份遭到挑战,转向民间立场。

    “阐释者”角色这一隐喻,是对后现代知识分子的最佳描述。阐释者形成解释性话语,并非是为了选择最佳的社会秩序,而是为了促进相关群体的共同参与。L老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二道贩子”,是一个法学殿堂的门童,现在只不过是从线下转为线上的门童。理解、传承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思想,平衡知识分子作为知识生产者和政治身份,尽可能传递价值无涉的知识是他的主要任务。他发布视频批判“配阴婚”“网络时代的人肉搜索”“网络赌博”“韩国N号房事件的罪与罚”等案件,站在民间大众的立场,分析每个案件中侵犯的是人的利益还是社会利益,探讨法律与道德的边界,收集公众的声音并持续传递下去。

    (一)知识分子的基本底色

    面对技术、资本的冲击,如何形塑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如何坚守知识分子的“底色”变得更加重要。由此,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形象重塑和持续发展。

    知识分子如何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他们是恪守学术真理的先生、学术明星,还是市场的服务生、为公众利益振臂疾呼的发言者?知识分子在代表公共利益和追求商业目标之间出现矛盾时,深度的思想表达受限,如L老师在分析“配阴婚”这一事件时,只给出法理分析,没有指出这一社会陋习的落后性,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批判。在受众群体方面,L老师的粉丝画像显示,粉丝关注焦点在于“搞笑日常”(23.79%),高于“知识科普”(15.53%)[7]。哔哩哔哩终究不是一个学习型平台,受众群体的主要兴趣点,某种程度上成为知识分子内容创作的风向标。

    知识分子的形象如何重塑?商业的推动、大众的喧嚣、网络的暴力都对知识分子的形象造成影响。媒体和商业的资本是强大的,从选题开始,讲什么、怎么讲、如何将广告融合到视频中,什么时间发布视频能吸引更多观众,都是各方资本力量不断博弈的过程。知识分子也仿佛进入了全景敞视监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大众“监视”甚至过度解读,个体走入群体带来的不理智行为,对知识分子也是一种伤害。

    知识分子到哪里去?大众把他们推上“圣坛”,还会把他们踩在脚下。个体在“网红浪潮”之下,他们拥有着有限的自由。个体无法阻止技术进步,但不能让技术成为奴役、垄断自己的统治力量。2021年3月,L老师在新浪微博上将自己发布的内容设置为六个月可见,也不再更新其他内容。至于原因,他解释道,“声誉,最重要的是所爱之人的评价,是那些愿意和你建立真实的关系之人的评价,亲友们觉得我在虚拟的世界中投入了太多的时间。”[8]对知识分子而言,当网络的喧嚣褪去,他们如何弥合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知识的非连续性,仍然需要个体的内省,审视自己是否有“定海神针”来弥补内心的虚无。

    (二)集体的再出发

    归根结底,高校教师还是立足于高校、科研所等单位,这个场域的评价体系是单一的。人们朝着一个目标走,无形之中产生了很多压力;
    如何打破“内卷”的压力,就需要高校教师走出去,发现其他的出口,为自己松绑。与此同时,高校、社会也需要改变。

    在学术职业里,有一种“行会心态”。行会忠于生产者主权而不是消费者主权,坚守行会规章而不是迅速适应大众要求[9]。高校可以支持知识分子在“行会”之外寻找归属感,积极进行社会参与,但也要有相关的制度约束他们完成其作为高校教师应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只有这样,他们才敢于发声,真正为大众传递真实、有效的声音,带领大众反思当下、展望未来。

    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逐渐建立,促使高校开放相关知识内容,打破学科壁垒,为社会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这也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习者素质提出了要求,大众需吸取多方知识、审慎话语霸权,自觉形成多元并包的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哔哩场域高校教师 哔哩哔哩盈利模式分析中国商论(2022年15期)2022-08-12汽车里还能看视频刷弹幕《哔哩哔哩车机版》计算机与网络(2022年8期)2022-07-05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4期)2022-06-15哔哩哔哩2019年全年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综艺报(2020年6期)2020-01-21幸福从“心”开始知识文库(2019年23期)2019-12-31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现代交际(2019年20期)2019-12-06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证券市场红周刊(2019年45期)2019-11-30查无此人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25期)2019-08-15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中小学德育(2017年11期)2018-01-30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6年7期)2016-07-09

    推荐访问:为例 网络媒体 高校教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