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语言顺应论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09-29 17:50: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杨晓雯 陈冰

    摘要:语言顺应论自20世纪90年代介绍到我国,已逾三十年。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知网三十年(1990—2020)的语言顺应论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介绍了语言顺应论在国外的发展脉络,全面梳理了国内的发展历程,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引介和起步、快速发展、深入研究和反思三个阶段。同时,对该理论的两大研究热点:理论建构的深化和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应用研究进行归纳,并廓清存在的不足。本文认为:国内的语言顺应论还存在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不均衡、与二语习得结合不够、局限于书面语料、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之处。最后,对语言顺应论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语言顺应论的深化研究。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回顾与展望;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22)04-0115-10

    语言顺应论(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由言语适应论(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SAT)发展而来。1975年,柴尔斯(Giles)和波维斯兰德(Powesland)等社会语言学家在研究个体言语运用的变异现象时,注意到于欧文·特立浦(Ervin-Tripp,1964)、海姆斯(Hymes,1967)和桑苛夫(Sankoff,1971)提出了用于解释交际活动中的语言多样性和语码转变的分类模式,但该模式无法解释复杂的言语过程以及变异现象,于是借助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了“言语适应论”,指说话者改变或掩饰自己的身份以期更被受话人接受的一种努力,主要用于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言语趋同(Convergence)、言语趋异(Divergence)和语言保持(Language Maintenance)现象。

    刘正光(2001)依据英国学者柯普兰德(Coupland)对语言适应论的概括指出,适应理论提出之初,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中的一种社会心理模式,主要关注语码选择动机、语言风格转变等微观领域的问题。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关注范围不断扩大,大家认为不仅要关注人的内在心理,还要关注说话人的身份和语言能力等问题。因此,语言因素之外的人际关系及其身份处理等问题开始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由于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语言保持被视为言语互动交际策略,言语适应论和交际学理论有了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因此,除具有作为社会心理模式的预测功能外,言语适应论还成为一种情景性互动交际通用模式(A Generalised Model of Situated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之后在1987和1991年,柴爾斯(Giles)等学者将其改称为“交际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CAT),从言语活动静态研究转变为动态研究,更加关注言语活动的整个过程。1999年,比利时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chueren)出版了《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维索尔伦在柴尔斯的交际适应理论基础上,提出用“语言顺应论”取代“言语适应论”,力求弥补后者的不足。他认为语言的三个特性是:顺应性(Adaptability)、变异性(Variability)和商讨性(Negotiability)。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语言顺应包括语境顺应和结构客体的顺应。其中,语言顺应论的核心是动态顺应,即交际者根据所处的语境关系的变化进行语言选择。维索尔伦把语境关系分为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语言的顺应过程受三种语境关系的综合影响,其中受交际者社会心理的影响更大。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提出后,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并逐渐取代了“言语适应论”。语言顺应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交叉性非常突出,尚有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和探索。

    1989年11月末,我国首届语用学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在会上做了题为《语用学及其发展》(Pragmatics and it’s Development)的专题发言。自此,中国语用学开始进入起步阶段。钱冠连在1990年发文总结了首届语用学研讨会的成果,对我国语用学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提出今后我国语用学发展的方向和建议,认为在引进国外语用成果的基础上应该逐渐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同年,钱冠连教授又对维索尔伦的元语用选择进行了引介。何自然、于国栋(1999)对维索尔伦的《语用学新解》进行了评述,系统地介绍了语言顺应论。自此,语言顺应论在我国发展开来,至今已三十载,对其进行总结恰当其时。钱冠连、何自然、陈新仁、于国栋、刘正光、罗迪江等学者对此理论进行了细致的探索。鉴于此,笔者借助CiteSpace(5.8.R1版本)可视化分析工具,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我国三十年来语言顺应论的研究概况、热点问题、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语言顺应论发展历程

    根据对研究成果的预调查,笔者在中国知网选取“语言顺应”“语言适应”“维索尔伦”三个中文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时间范围在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共得到1 670篇相关文献并生成趋势图表(图1),剔除报纸和重复文献后共得到1 624篇文献。通过统计发文量,制作研究趋势图,结合具体的研究成果,笔者将中国三十年的语言顺应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引介和起步阶段(1990—2004);第二个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2005—2010);第三个阶段是深入研究和反思阶段(2010—2020)。下文将分而述之。

    (一)语言顺应论的引介和起步阶段(1990—2004)

    该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语言顺应论进行了引入和介绍,以及尝试将该理论与其他语言学理论相结合进行的研究。1989年末,“中国首届语用学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的专题发言开启了我国语言顺应论研究的序幕。但更为重要的标志始于1990年,钱冠连对首届语用学研讨会的成果以及维索尔伦的元语用选择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回顾和展望了我国语用学的发展。此后,冯广艺、刘正光、杨平、谭晓晨、谢少万、庞好龙、陈新仁等学者介绍了该理论,并针对语境适应进行了研究。冯广艺(1993)在《语言运用中的适应原则》中提出:语言适应原则是评价语言交流和运用的一条准则。言语表达者需要遵守语境原则和语体原则,言语接受者需要对表达者的话前、话中、话后三个阶段进行适应,言语表达者和言语接受者要互相适应、相互合作。冯广艺(1999)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研究语境适应的专著《语境适应论》,该书对国内外语境适应论的历时性研究进行了回顾。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索了汉语语境中的适应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伴随语境适应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语境的语用规律,完善了我国言语适应的理论基础。刘正光等学者(2000,2001)对言语适应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对该理论的发展概况和研究范畴进行了归类分析,将其本质特征归纳为:主观性、非对称性、以受话者为中心,并分析了研究趋势。杨平(2001)基于Sperber & Wilson(1986,1995)的关联理论和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提出了“关联—顺应”的交际模式,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是说话人寻求关联顺应的过程。此后,学界也多将这两种模式进行结合并展开相关的应用研究。谭晓晨(2002)详细介绍了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探讨了语言和语境的关系。谢少万(2003)结合语言顺应论探索了外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语言各特性之间的关系。庞好农(2000)等学者则尝试分析了语言顺应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陈新仁、张涛、田海龙(2001)侧重将该理论与语用相结合,出现了将该理论与二语习得尤其是外语教学和翻译相结合的成果。

    在该阶段,学者们对语言顺应论的介绍和评述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同时探索将该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并展开研究。

    (二) 快速发展阶段(2005—2010)

    经过第一阶段对言语顺应论的引介和初步探索,学界对该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研究数量激增,研究主题增多,研究的深度也不断拓展,语言顺应论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發文数量激增

    根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统计,第二阶段的总发文量(414篇)已经远远超过了第一阶段的发文量(62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52篇,CSSCI来源期刊37篇。2010年单年发文量高达120篇。

    2.研究主题增多

    随着研究的深入,该阶段语言顺应论的研究主题增多,研究领域得以拓展。根据冯永兰(2011)对二十年来中国语言顺应论的研究总结,该理论的研究领域或主题有12个之多,主要涉及:语用策略、语码转换、翻译、语篇、话语标记语、句子、委婉语、外语教学、词汇、言语行为、言语活动和二语习得。笔者将语言顺应论涉及的学科或研究领域进行了统计(见图4)。我们可以看出,该理论涉及的学科和领域主要是中国语言文学以及外国语言文学,占研究总量的80.21%。除此之外,语言顺应论辐射了理、工、医学、经济、教育、法律、艺术、影视等诸多学科和领域,研究较为分散,成果较少,仅占总量的19.79%。但是辐射学科和研究领域较广,涉及26个研究领域。这说明语言顺应论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和生命力。

    (三) 深入研究和反思阶段(2011—2020)

    2010年,维索尔伦参加“第三届话语与多元文化国际研讨会”,并接受了我国学者的访谈,阐述了对语用学的理解。2011年,学界就语言顺应理论在我国二十年的发展进行了反思。毛延生(2011)根据维索尔伦2010年提出的我国语言顺应论中存在的“误读”现象进行了阐释和反思;同年,他又论述了顺应论的“不可证伪性”。曾静明(2011)认为:语言顺应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及其他学科,并且在应用上缺乏创新。冯永兰(2011)提出我国语言顺应论还存在着术语不统一、研究不均衡等问题。自此,学界开始了对顺应论的深入研究和反思。

    2013至2016年,罗迪江等学者围绕科研项目对语言顺应论的本体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索了语言顺应论以及关键概念的形成依据和意义,并对语言顺应论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学理性分析。仅罗迪江为代表的研究团队3年时间发文量就多达20篇。此外,钟尚离(2014)对顺应论的意义回归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维索尔伦将意义从意图分离出来具有重大意义。

    除理论探索外,学界对语言顺应论的应用研究也做了一定的创新,研究视野逐渐延展到语用身份建构、虚假言语行为以及语用认同等。袁周敏、陈新仁(2013)以医疗会话为例探讨了语用身份建构的问题。冉永平、赖会娣(2014)从中国文化中的送礼现象出发对虚假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其社交语用理据。方小兵(2018)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小学期间的语言适应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年级学生使用的语言呈现“普通话—所在地方言—家乡方言”的阶段性变化。

    这一阶段的反思性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对研究现状的反思,而开始从理论和应用进行反思与纠正。仇云龙(2016)认为对语言顺应论的研究存在误解,并分析了误读和误用的原因,他认为语言顺应论不应是操作框架而是理论框架。郭亚东、陈新仁(2020)通过对维索尔伦教授的访谈,认为目前国内存在将该理论视为一个固定模式来套用等问题。

    纵观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国内语言顺应论从最初的介绍、引入阶段到现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与其他学科的应用结合逐渐增多,不仅进行了理论研究,同时也开始注重反思、总结,现已取得长足发展,并做到了外为我用。

    二、 语言顺应论研究的热门话题

    笔者使用CiteSpace软件(5.8.R1版本)对语言顺应论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设置具体参数后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类聚,形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展现其研究热点。通过技术处理,共生成766個节点、1 292条连线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5)。笔者根据关键词的出现频率,选择了频率≥10的35个高频关键词(图6)。

    通过图5和图6对关键词的热点呈现和词频统计,本文将语言顺应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以及研究特点归纳如下。

    (一)延续着聚焦语言顺应理论探索的方向

    根据图5和图6关键词的热点呈现和词频统计显示,不管是研究初期还是深入研究阶段,“顺应论”和“语言顺应论”出现的频次都非常高。以罗迪江为代表的学者从理论介绍、核心观点的分析到语用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探索。罗迪江、董保华(2013)提出:“生成”是受限的;语境生成的“过程”重于生成的“结果”;“生成”是从单一到多样的“涌现”过程。阐释了语言适应的认识论意义、本体论意义和语用学意义。罗迪江、董保华、兰晶等学者发表于2013—2018期间的系列研究成果对语言适应论中语境生成观的基本特征、哲学意蕴等进行了探讨。罗迪江、兰晶(2013)认为:语言使用的哲学意蕴,即“语言变异性界定了语言选择的有限理性思想,语言商讨性体现了语言使用的语用博弈思想,语言适应性造就了语言使用的复杂性”。同时探讨了语境观、意义观的后现代趋向以及后现代语用学的走向。罗迪江、兰晶(2015)从复杂适应理论的视角(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对语言适应理论进行了探索,并且讨论了其方法论特征和意义。罗迪江(2015)对维索尔伦的整体主义意义生成观提出的背景、逻辑内涵和理论意义进行了探讨。兰晶(2016)阐述了维索尔伦综观论的思想根源、理论建构及其意义。罗迪江、粟湘云(2016)从维索尔伦语用综观论视角对商务英语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同时建构了科技翻译锥形图。罗迪江、景岫(2016)从该理论出发对科技翻译思维、教学进行了建构和探索,以期对我国外语翻译领域有所启迪,意味着语言适应论从理论探索向实践研究过渡。

    (二)聚焦于语言顺应论的应用研究

    1.语言顺应论在外语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翻译领域的语言顺应论主要侧重于该理论与翻译策略的相关性及其运用的研究,对文学作品、书籍、科普文本、政府外宣等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如:梅晓娟、周晓光(2008)从顺应论对利玛窦翻译的选材原则和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彭劲松(2010)对外宣中的翻译进行了顺应论阐释,提出使用各种变译手段来提高外宣效果。戴咏梅(2016)从顺应论出发对汉语新闻文体的维吾尔语翻译进行了探索。近几年,针对语言结构顺应的研究较多,学者们从更微观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或者法律条文中对语音、语调、词汇、句型、修辞手法的顺应处理。郭遂红(2013)基于该理论从语言结构角度对公司简介的翻译及其策略进行了研究。唐军、李慧萍(2017)借助顺应论对荣如德翻译的《动物农场》中语言结构的顺应进行了探索。张志祥(2018)结合顺应论,从语言结构的角度对涉外导游词的翻译进行了研究。

    2.语言顺应论在语言运用中的研究

    语言顺应论中的语用研究是其重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从语言顺应的角度研究英汉之间的语码转换的现象、原因及其策略。主要成果如:于国栋(2004)把语码转换视为一种具体的语言选择,提出了语码转换的语言顺应模式。范晓迪(2007)基于顺应理论对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进行了研究。王爱英等(2012)将《围城》的语码转换视为语用策略,并发现了语用效果可能违反说话人的预期而具有不确定性。程伟(2013)对网络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分析。第二类,多从顺应论的角度对语用功能、语用策略进行研究,侧重研究中英文特殊词汇、语法现象的语用功能,尤其是外交辞令、新闻报道、国际商务等特殊情境中的模糊语言,探究其语用功能或语用策略。袁周敏、陈新仁(2013)基于顺应论,从商业会话角度对语用身份的建构进行了研究。赵春霞(2016)对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及其作用进行了研究。胡瑞娟(2016)针对委婉语的语境顺应和模糊性语用进行了研究。

    3.顺应论与语言环境关系的研究

    该部分主要从维索尔伦提出的“语言选择要受交际语境中的社会世界、心理世界、物理世界的影响”来研究话语、台词、广告用语、新闻采访、商务信函等语言顺应情况,认为要做出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选择,同时借助一些语用失误的案例来说明语境顺应的重要性。陈东成(2012)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广告翻译中的语境顺应以及翻译策略。胡卫卫(2012)对新闻采访中的语言顺应现象进行了讨论,提出在采访中双方的心理社交世界都要顺应才能达到成功交际。梁勇(2009)对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顺应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交际时应当顺应双方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沈淑花(2018)基于顺应理论对微博中的语料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大众在社会媒体中的语言选择。王晓婧(2020)基于顺应理论对调解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境元话语进行了分析。

    4.顺应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该部分多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研究在不同文化之间出现的语用失误和语言选择,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朱雅丽(2014)以顺应论为框架,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和对策。王月风(2016)调查了云南师范大学留学生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情况。杨哲宇、刘宝才(2017)结合语言顺应和语用误用理论,对中英跨文化语用中的失误现象进行了研究。

    总之,语言顺应论在经过罗迪江等学者的理论探索之后,目前在我国的研究热点大多数侧重于应用方向的研究,且多与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相结合。大多数以语言顺应论作为固定的框架来进行分析,强调从不同语境来进行不同的语言选择。而值得注意的是,语言顺应论已经出现与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趋势,学者们开始关注来华留学生非课堂环境中语言适应的问题,如对真实语料、方言以及带地域特色普通话等非课堂语料的适应问题,并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探讨非课堂环境中的语料对教学的影响以及反哺教学的路径。

    三、語言顺应论研究的不足

    经过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国内语言顺应研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深化,但仍存在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

    第一, 缺乏自主创新和批判精神。语言顺应论经过国外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虽然近年来对该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引介与探讨,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思该理论以及“顺应论”本土化的研究仍有待加强。杨平(2001)提出了“关联—顺应”模式;廖巧云(2005)将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和顺应论结合起来进行讨论,提出了“C—R—A”模式。但这两种模式本质上还是将国外诸多学者对语用学的研究相结合,未能开辟适合汉语语境的理论成果。尽管冯广艺结合汉语探讨了汉语的语境顺应,但是学界大多仍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来探究各种问题,说明本土理论研究的认同感有待加强。

    第二, 研究学科和领域较为单一。结合中外语言文学之外的更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薄弱,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不均衡。从学科领域分布图可以看到,语言顺应论在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研究占比高达80.21%。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兴学科,但是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及这两个学科。语境顺应论所包含的研究内容不应只局限于翻译领域,应该与更多学科和领域相结合。

    第三, 与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结合有待深化。根据研究情况的统计,语言顺应论与二语习得、语言教学领域结合较少。语言顺应作为跨文化适应的一个分支,目前多停留在基于该理论的语言选择方面,近年来虽然也有少数的跨文化适应调查包含了对言语适应情况的调查,但缺少成熟的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语言顺应的调查量表和方法,因此针对留学生语言顺应情况展开的研究非常薄弱。中国的语言环境十分复杂,针对每个地域的语言顺应研究亟待加强。

    第四, 术语不统一。尽管在十年前我国学者就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到底是“语言顺应”还是“语言适应”,至今仍没有统一术语。学界对术语及其内涵认识的不一致,不利于该理论的深入发展。

    第五, 当前研究采用的语料多为书面语料,语料创新及丰富性不够。目前,语境、翻译等研究语料多为政府外宣、经典文学作品等书面文本,对日常生活与交际中的语料和符号研究甚少。此外,随着互联网以及各种APP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社交中的语料也同样值得重视。另外,当语言顺应论与二语习得和教学相结合时,对于非课堂环境中的语料,如真实语料、方言等非书面语料的适应问题会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和重点。这些既是存在的不足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第六, 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当前的研究多从具体的书面语料入手,以语言顺应论为研究框架进行文本分析。对围绕个体语言选择中的顺应情况进行的个案和实证研究较少。维索尔伦在2010年接受采访时提道:“最为至关重要的是我们绝不能忘记语用的实证性学科属性。构建理论固然很重要,但只有将理论验之于语言使用的事实,我们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2016年,维索尔伦到南京大学进行讲学,郭亚东、陈新仁以语言顺应论在我国发展的概况对其进行了采访。从维索尔伦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语言顺应论的发展有固化趋势,即仅仅将语言顺应论视为一种语言交际的分析框架。维索尔伦强调:该理论不应该局限于语言形式,而是要从心智角度考虑人们的语言选择,将语言和思维联系起来。

    四、研究趋势与展望

    借助CiteSpace软件(5.8.R1版本)关键词分析中的突现词检测功能,笔者将相关文献导入后得到22个突现词爆发点,按照年份和爆发强度进行排序得到图7和图8。结合语言顺应论研究、发展趋势以及不足,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从图7和图8所呈现的突现词统计,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语言结构和跨文化适应的爆发强度较高,分别达到了3.83和3.6;翻译策略和文化适应与以上两个领域也有较多重合之处,说明近几年有关语言顺应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跨文化交际、语言结构、翻译策略、文化适应和语境顺应等领域。研究趋势和展望陈述如下:

    其一,语言顺应论与语言结构的研究会持续加强。该类研究持续了3年(2017—2020),爆发强度高达3.83。主要研究翻译与语言结构的顺应问题,即在翻译中如何顺应语音、语调、词汇、句型以及修辞手法等,这是对翻译研究的深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开始关注我国发出的各种“声音”;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如何将其准确传达给世界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国的语用学起步较晚,还需要借鉴国外翻译、传播及话语的优秀理论。根据维索尔伦的理论,语言结构的顺应包括四个方面:话语建构成分的选择,语段的选择,语言、语码、语体的选择,话语建构原则的选择。而当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话语建构成分选择,可以说仍然在起步阶段,有待完善。在世界“一体化”潮流中,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笔者认为今后有关“翻译策略”和“语言结构”的研究仍然会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热点。

    其二,继续深化和拓展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该类研究持续了六年(2014—2020),且呈现了小规模的爆发趋势。跨文化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言语适应的问题,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对象既包含来华外国人,也包含海外的中国人。近几年的研究大多是调查中国不同地域、不同国别的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笔者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与跨文化适应相结合仍然是一个研究趋势,但是近几年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甚至逐渐饱和,如果缺少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创新(如将跨文化适应中的社会适应、心理适应等与语言顺应相结合进行深入、细化研究,或者采取崭新的视角),之后的研究数量可能会逐年下降。

    其三,语境顺应研究与二语习得与教学的研究将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对语境顺应的研究始于2018年,仅两年时间爆发强度增至2.91,维索尔伦将语境分为交际语境(由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组成)和语言语境。语言顺应论在翻译领域的研究多以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同语境的顺应情况为主。近几年,我们开始关注影视剧和网络语言中翻译的顺应情况,这部分的语境顺应研究开始由书面语料向生活中的真实语料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语境顺应研究已经出现与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趋势。针对有长期来华经历、汉语水平较高的留学生,不少学者关注留学生对非课堂环境中语言顺应的问题,比如对真实语料、方言以及带地域特色普通话的适应问题,并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探讨非课堂环境中的语料对教学的影响以及反哺教学的路径。中国的语言环境复杂,针对留学生的二语习得与语言教学的研究应该结合社会现实加以考虑。部分学者提出了国际中文教学中“方言教学”的问题。代表成果如:丁启阵(2003)提出“方言教学”的概念;李泉、柳茜(2017)提出“普通话—地方普通话—方言”的教学模式;刘颖(2011)、陈薇(2014,2015)、赵才美和刘洁(2020)、李渊然(2021)等学者围绕不同地域的方言教学开展了实证调查,对留学生方言、地方普通话学习的必要性、方言学习需求以及方言环境适应等进行了调查。例如:王茜(2003)、张仲霏(2006)、劉晓丽(2011)等学者认为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对留学生的交际和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适当讲解方言,增设相关的方言课程。王倩(2019)强调在方言与普通话相差较大的地区应该教授相关的方言知识。总体而言,虽然语言顺应论与二语习得和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较为薄弱,研究深度不够,个案还不够丰富,但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将会成为新的研究趋势,同时也会促进二语习得领域的纵深发展。

    最后,顺应论在之前被误解为轻视人的心智研究,实则不然,维索尔伦也在其著作中提到了“元语用意识”的重要性。根据郭亚东、陈新仁(2020)对维索尔伦在2016年采访中的评述,我们目前较为缺乏从人的心理角度来解释语言选择的成果。这将会成为今后该理论研究的一个方向,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语用学的实证性学科属性,尤其是目前研究方法也较缺少实证研究。笔者认为,使用实证研究从人的心理角度来解释语言选择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趋势。郭亚东、陈新仁(2020)提出:“倘若顺应理论能够具体化、细则化,区分积极顺应和消极顺应,并将顺应过程加以分类,如方式的顺应、内容的顺应等,解读和分析此部分提及的问题时便可有章可循,语言顺应理论的解释力和生命力也会更加强大。”

    五、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顺应论在国外的发展脉络以及国内的引介情况,通过文献计量法将语言顺应论在我国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引介和起步、快速发展、深入研究和反思三个阶段。然后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对语言顺应论两大研究热点——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及结合其他学科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现状、热门话题、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语言顺应论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与其相结合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增多,涉及的学科、领域也日渐丰富,尤其在中外语言文学领域研究之广之深值得称赞。但是也存在着研究不均衡、局限于书面语料、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重视语言顺应论的总结、反思和批评;同时,语言顺应论也不应仅局限于当前有限的几个研究领域,想要深入发展必须真正做到“外为我用”,尝试建立基于中国语言事实的语言顺应论体系和阐释框架,进一步推进语言顺应论的本土化研究;再者,要深化语言顺应论的应用研究以及在语境适应、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等领域的应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语言顺应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正光.言语适应理论研究评述[J].语言文字应用,2001(2).

    [2]COUPLAND N,GILES H.The Communicative Contexts of Accommodation[J].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1988,8(3/4):176.

    [3]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4).

    [4]钱冠连.论维索尔伦的元语用选择[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4):23-28.

    [5]冯广艺.语言运用中的适应原则:语用原则论之三[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6]杨平.关联:顺应模式[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6).

    [7]冯永兰.语言顺应论在中国20年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6).

    [8]曾静明.顺应理论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8):75.

    [9]钟尚离.意义、意图和意识:语言适应论的意义回归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0-143.

    [10]仇云龙.语言顺应论:误解·归因·补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39-43.

    [11]罗迪江,董保华.论语言适应论的语境生成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29-130.

    [12]罗迪江,兰晶.语言适应论的哲学反思[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23.

    [13]兰晶,罗迪江.语言适应论框架下解释范式的后现代趋向[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2):93-96,119.

    [14]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1):80,79-87.

    [15]廖巧云.合作·关联·顺应模式与交际成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59-63.

    [16]朱磊,郑新民.语用学应以宽广的认知、社会和文化视角来考察语言和语言使用:著名语用学家Jef Verschueren教授访谈录[J].外语电化教学,2010(3):79.

    [17]郭亚东,陈新仁.语言顺应(性):概念与操作:Jef Verschueren教授访谈与评解[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2).

    [18]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9]李泉,柳茜.留学生第二课堂:地方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学习:基于常态汉语环境的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3):40-50.

    (责任编辑:張 娅、杨 波)

    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in China:review and Prospect

    YANG Xiaowen, CHEN B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China, 650091)

    Abstract:It has been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1990s. 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visual analysis software and bibliometrics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statistics on the relevant thesis of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in the past 30 years (1990 / 2020) from CNKI,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abroad, comprehensively combs the domestic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30 years into three stages:
    introduction, rapid development, in-depth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summarizes the two major research hotspots of the theory:
    the deepening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applied research combined with other disciplines, and clarifying the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n domestic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such as unbalance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with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imited to written corpus, single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In the end, the research trend of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is prospect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Key words: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review and prospect; CiteSpace

    推荐访问:顺应 三十年 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