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时间:2022-09-28 22:45: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孙祁岗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青少年中时常会出现厌学、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这一现象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也触动着全社会的神经。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隔离防疫与在线复课的常态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中小学生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孤独、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甚至一些极端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素养,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本期,我们特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撰写相关文章,以期更好地帮助中小学教师更新观念、提升能力素养,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阴影通常是指某件事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刺激性,超出了他所能应对的范围,这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外界力量提供帮助和支持,这件事就会对他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导致严重的情绪和行为异常。

    当青少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危机的根源在于当事人意识到事件或情景超出了自己的应对能力范围,而不是经历的事件本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事件会对一部分人产生负面影响,而对另一部分人则不会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程度相对较轻,如果能够早发现、早干预,通过一定的心理支持与辅导,引导学生积极以科学的态度应对各种生活、学习中的困惑干扰和挫折打击,基本上都不会留下心理问题,而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要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意义所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就业压力导致教育内卷程度加深,教育呈现出竞争低龄化、焦虑普遍化的趋势,中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逐渐突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心理障碍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比例也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据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小学到高中,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乡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状况更不容乐观。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陈祉妍教授发布的《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乡村儿童的抑郁检出率为25.2%,焦虑检出率为25.7%。一项综合2000-2013年全国研究数据的报告显示,有17.7%的中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7.3%有过自杀计划,2.7%自杀未遂。综合相关事件来看,悲剧发生的诱因往往并不是生命难以承重之事,不过是一次考试,一句批评甚至一块橡皮、几块钱而已。用死亡来赌气,威胁亲人,报复他人,青少年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件屡屡发生。案件中那些心灵扭曲的孩子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因为学习成绩下降、长相不够漂亮、亲情缺失、人际交往焦虑、早恋情感困惑等,而产生心理疾患的青少年绝非个例,逃避挫折,沉迷于游戏,回避生活现实,严重者会出现自残甚至自杀,这样的现象必须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目中无人”的教育怎能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早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压力。要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强化日常预警防控,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笔者也注意到,早在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先后出台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作出了全面性战略部署,提出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活动,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更是明确地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许多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关注,这既是对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看“分数”不看“人”的评价现状的纠偏,也是我们的教育开始回归“育人”本位的开端。

    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摆在面前的高考让学校和家长的注意力不得不放在学业上,学习好似乎一切都好。等到孩子上完大学,步入社会,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我们的教育是出了问题的!只關注学生的学业,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大到孩子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际合作能力,该如何培养?似乎都不是问题,而这正是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目中无人”的教育又怎能“育人”,又怎能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学校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生命的全过程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的,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的质量。笔者多年前曾在所任教的学校做过一份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只有不到3.72%的学生很喜欢自己,还有19.61%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自己”。交叉分析发现,在这个问题上,随着年级的递增,喜欢自己的人数百分比递减;
    不喜欢自己的人数百分比九年级最高,达12.13%。而另一项对生活质量的体验调查显示:24.59% 的学生“经常很快乐”,65.54%的学生“有时快乐有时不快乐”,11.27%的学生则“经常不快乐”。学生经常感到烦恼的事,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是担心考试成绩或名次不好;
    第二是害怕被爸爸妈妈批评、打骂;
    第三是人际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
    第四是对自己某些方面(外貌、个性、习惯)的欠缺感到不满意。调查问卷中有一项是让学生叙述“昨天从起床到入睡的一日生活情况”,绝大多数答卷是记载了一天的“流水账”,内容大同小异,吃饭、睡觉、上课、做作业,家里、学校两点一线。总体看来,学生眼中的日常生活普遍较为平淡,充实度和满意度不足,缺乏对生活情趣的捕捉,鲜有对自身心态的关注。1C9D0AB4-AA52-4508-985D-32F701C538C6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社会氛围伤害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健全的人格。林清玄在《好的孩子教不坏》一文中说:“人格比学问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一个孩子若有健全的人格,而且有生活的智慧,不仅他自己会过得平安快乐,也会成为社会的正面因素。如果我们教出许多有学问、有知识的人,但人格不健全,生活贫血,那么多是整个教育、整个社会的悲哀。”学生是人,是有血肉、有情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理想!他们的人生应该是他们自己的,而在他们的成长中,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一纸文凭。知识与文凭并不能给孩子幸福的一生,也不应成為孩子一生唯一的追求!学习知识,考取大学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过程而已。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促成一个人健康全面的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一个健康的人,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他的心理也应该是健康的,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是正确的。然而我们面对的事实是,“生命教育”在很多学校是空白,我们的学校只见“教书”不见“育人”、只看“分数”不看“人”。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在增强学生自我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无法取代的作用。但在家校矛盾冲突越来越多,双方信任度降低的背景下,学校开展活动的安全压力巨大,被“安全问题”束缚了手脚,一切能不开展的活动绝不开展,必须开展的,也是安全第一,走走形式。学生被如此“圈养”,这对其身心健康及培养 “自我危机管理能力”显然是不利的。学生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老师和家长关心的也只是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怎能不出现问题?

    青少年如何善待“生命”,怎样更好地“生活”和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实施“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但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教师本身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阻力。尤其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的情感问题、心理问题,很多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师来进行辅导,而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连专业的音乐、美术老师都缺乏,更不必说专业的心理辅导师了。

    笔者认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三者只有形成合力,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家庭教育的缺位、陪伴关怀的缺失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最大的隐患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固然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功利化的教育生态有关,但更与家庭教育的缺位、陪伴关怀的缺失有密切的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以笔者30年的从教经历来看,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必然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或是有问题的家庭。上海市、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23-40%。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在教育情感、教育期望、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导致很多的孩子存在心理问题。

    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物质和精神的营养,可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孩子物质营养过剩,精神营养贫乏甚至缺失。家长在物质上过量满足,而精神上却很少给予关注,导致未成年人中“心理孤儿”现象日趋增多。处于人生成长期的广大青少年如果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情感将无处释放,心事没人倾听,将对其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孩子往往要么早恋,要么在成年后对婚姻怀有恐惧心理。此外在“心理孤儿”身上,性格孤僻、叛逆,缺乏安全感、责任心,情绪容易走极端等现象也较普遍。而在当下,只在乎孩子的成绩,只要学习好,似乎一切都不是问题,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忽视了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已经出现的问题,此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在很多家长看来,家里什么事都不用孩子做,他们只要把书读好就行,能有什么压力?还会有什么心理问题?

    而在笔者看来,由学生原生家庭问题导致的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较差;
    缺乏安全感,抗挫能力差,容易情绪化;
    自信心不足,自尊心过强等现象较普遍。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氛围之外,中小学“心理孤儿”现象对学校教育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深远,急需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作为家长,应该树立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要只看成绩,忽略与孩子思想情感的沟通、引领,忽视孩子内心世界的需求和陪伴。

    比如,许多家长只看到寄宿的好处——既可以解决接送问题,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却忽略了寄宿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20多年的带班经过程中,住宿学生因为一些小事闹得不愉快,拉帮结派、孤立某个同学的事件时有发生;
    身体残疾、家庭困难、个性较强、生活及卫生习惯不好的学生更易受到同学排挤,甚至会被欺凌;
    无法排解学习和人际交往压力的学生不在少数。相关机构发布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发展报告也显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在心理、人际关系、学业发展等方面的表现令人忧虑。报告认为,寄宿对低龄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发展、校园关系和学业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我也留意到,因亲情交流和呵护长期缺失、课余活动匮乏、校园环境封闭等诸多因素,寄宿生在学习、生活习惯、情感交流、心理健康方面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可能是不可逆的。再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父母,最出色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教师是父母。我以为,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关爱和陪伴,尤其是低龄学生。

    教育即生长,不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显然不是好教育,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亦如是。

    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需社会、家庭与学校联手,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1C9D0AB4-AA52-4508-985D-32F701C538C6

    从学校层面来看。无论是师范类还是非师范类教师在入职前都会学习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所学的也只是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实践中很少有人会思考如何去运用。从理论上的“知道一点”到实践上的“如何去做”,还存在较大的距离。作为育人主阵地的学校有必要邀请心理学运用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展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心理学培训或是专题讲座,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所有教师都能应对学生出現“一般心理危机”的状况,要把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作为班主任上岗培训与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要主动作为,积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提高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水平和心理咨询质量。要把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每学年开学之初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筛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及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设立配备专业教师的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活动规范,确保咨询质量。

    需要强调的是,开展学生的心理危机相关工作,学校需遵循“不缺位,不越位”的原则。识别、建档、预防及对“一般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学校应做到“不缺位”;
    当学生的心理危机涉及学生家庭或是家长隐私,或是学生出现严重的、重大的心理危机,需要接受专业机构诊疗时,学校应做到“不越位”,要及时联系家长,通过“转介机制”,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家校矛盾或是对学生心理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从家庭层面来看。整理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问题,不仅受到社会环境、教育生态的影响,更是与原生家庭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父母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应当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学生的厌学、人际关系失衡、抗压、抗挫能力较弱等诸多心理问题往往与家庭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血缘关系、亲情和友情是学生自我解决心理危机最大的支撑力量。作为家长,要始终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要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从小就要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对孩子进行教育。陪伴是最好的关爱,也是最好的教育。家长要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选择,要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以温和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要放手并引导孩子去经历各种情绪,接受失败和挫折,学习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积极面对并承担失败和挫折带来的结果,面对它、了解它、处理它、放下它,让一切不好的影响和负面情绪成为孩子不断健康成长的“养料”。

    从社会层面来看。进入后疫情时代,随着不可预估的、不可控的变数越来越多,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理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强烈关注与高度重视。对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并出现明显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通过“转介机制”让专业机构进行诊断与治疗是明智的选择。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把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纳入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并对其资质进行慎重审核,从严设立准入机制。

    总之,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问题也需要多方合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携手共进,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这样才能把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是可以被识别并预防的,这有赖于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首先,我们的学校要积极构建以“班主任日常观察、学校心理普查、心理教师辅导工作”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危机机制。其次,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士对相关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个别心理辅导和评估,最后根据其严重程度来确定心理危机级别,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库,并根据学生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当确认心理危机进一步升级,学生已不能正常学习时,学校应立即对学生采取监护,同时联系家长立即到校,告知风险,建议接受专业机构诊断与治疗并办理安全责任移交。另外,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后期措施中,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因心理问题住院治疗或休学再申请复学时,应向学校提供相关治疗的病历证明,经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评估确已康复后,可办理复学手续。学生复学后,心理辅导室相关教师、班主任等应对其定期进行心理访谈,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1C9D0AB4-AA52-4508-985D-32F701C538C6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0年3期)2020-07-16心理感受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年1期)2018-05-10停电“危机”少年博览·小学低年级(2017年5期)2017-06-09“声”化危机知识就是力量(2016年2期)2016-02-01河口正陷入危机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11期)2015-12-17心理小测试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5年6期)2015-07-29危机来袭/等软件工程(2009年1期)2009-03-27

    推荐访问:干预 构建 危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