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生物新课程下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2-11 03:22: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逐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等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做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生物新课程 探究性学习 能力培养
      
      《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就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转变教师的师生关系观
      
      传统师生关系存在的诸多弊端不再赘述,新课程倡导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营造、创设让学生敢于交流的环境和氛围,要鼓励和提倡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发表与众不同的、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在交流与合作中师生双方结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分享彼此思考和探究的成果,分享经验、体验、理解和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生物教学中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自觉主动地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2.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陈述性知识采用部分探究,实验性知识采用完整探究;3.从探究方式的角度,采用“问题”驱动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探究等,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切实可行。例如“探究过氧化氢酶与Fe3+催化效率”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本实验中可以作为观察指标的现象有哪些?为什么?学生一般能从问题出发,通过分析,由此及彼,展开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新问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合乎情理的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增设了既易于动手又能吸引学生去观察、操作、思考的“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旁栏思考”、“与生活的联系”等栏目,这为生物教学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精心组织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首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理解知识的“发现”过程,例如:我们在清洗苋菜的时候水的颜色和苋菜被煮熟后汤汁颜色不同的原因?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色素存在的部位入手进行探究,进而理解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的有无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详细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精选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以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的探究性活动,教学中尽量以探究性讲解代替结论性的说教。如在讨论“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特点”这一问题时,学生往往机械地记住课本结论: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平面上。教师可以建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几个染色体模型,然后用硬纸板代替虚拟的赤道板,从不同角度观察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可以发现还有其他教材没有说明的分布特点。如果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结论,学生的印象就没有自己动手来得深刻。
      
      三、师生配合成就课程理念
      
      在转变教师师生观、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两者之间还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建立在“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基础之上的。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但这种交流与合作不是盲目的,是不同于生活中的一般性的交流与合作。这种交流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它的目标主要是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交流是被“规定”了的,具有“规范”意义的,是以“教材”为话题的师生、生生的相互作用。而且,这种交流常常是有计划的、相对“有序”的,是被精心组织起来围绕一定目标而展开的。因此,在这种特殊的交流与合作中,必须有“组织者”、“发起者”、“激发者”和“维护者”,即必须有一个“首席”来对整个交流与合作过程进行组织、激发和维护。
      首先,在科学探究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发挥好组织作用。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教师共同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共同合作和分享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发展者,教师要充当因势利导的组织者。在组织过程中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因人施教,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必要的技术和方法,以便学生比较顺利且充满信心地进行探究。
      其次,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激发作用。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角色及时了解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于探究积极性不高、遭遇挫折而情绪低落的学生或小组,要查找原因,鼓舞士气,树立“我能成功”的信心,及时把他们的情趣调动起来,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和小组要进行原因查找并个别辅导,保证探究过程的顺利实施。
      最后,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实施,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探究生物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使其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总之,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同学开展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学习方式的变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新课程 探究性 培养 能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