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

    时间:2022-08-16 17:00: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6篇

    第1篇: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

    30天:大西洋上的心灵体验

      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浪漫桥段,在那刻逼真地呈现在眼前……

      去年9月份,我在大西洋上进行了一项科考活动,研究大西洋上投入的外援铁对于浮游生物的影响。我们这支远洋科考队伍总共10人,分别属于麻省理工学院、新泽西州立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来自美、中、俄、日、德、英、加、韩等七个国家,可称为“多国部队”,按照约定,我和Dr.Maxlm Go rbunov从纽约飞赴巴巴多斯(Barbados),与其余的同事会合。巴巴多斯是镶嵌在加勒比海域的一个迷人的热带海岛,号称“加勒比之珠”。发达的旅游业使该国成为美洲各国中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第三富国。

      “因为距离启航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也有机会游览了这个袖珍小国。下榻的希尔顿酒店就坐落在海边,清晨惊起,凭窗远眺,浩瀚苍茫,碧波荡漾,群群海鸟或俯冲掠水,或直飞长空,苦煞美景!

      酒店的室内和室外都有游泳池,但是大家还是更有兴致去近在咫尺的海滩上感受撩人的热带风情,有的悠闲地晒着太阳,有的则在凉棚下看书,Dr.Gorbunov甚至跑去冲浪。太阳还没落山,沙滩上便已经热闹非凡了:一个小乐队开始演奏起或热烈或悠扬的当地音乐,海滩上的人们三两成群,或起舞,或对饮,或耳语,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浪漫桥段,在那刻逼真地呈现在眼前。

      

      就在我们流连忘返的时候,此次科考的首席科学家Dr.Edwards Boyle提醒我们应该准备出发了。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希尔顿,来到巴巴多斯海港。等办理完各种过关手续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承担此次科考任务的“海洋之神号”(Oceanus)。

      海洋之神号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属下的一艘船,使用权归世界著名的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相比附近停泊的两艘美国和英国军舰,它不算大,但很秀气。为了这次巡游,船员们把它粉刷一新、蓝色外壳外加白色内饰,很是清爽帅气。高高的桅杆上面悬挂着美国国旗和海洋之神号标志旗、煞是威风。

      参加此次远洋行动的船员有12人,全部来自美国、外加上10个科研人员。22人组成临时大家庭即将远离尘嚣,在茫茫大西洋上漂流三十天。

      

      当双脚踏上甲板时,我心里在想:钟声敲响了!

      

      钟声刚敲响,我就意识到了不妙。以前没有远洋经验,第一次离开土地,在海上找不到根,我开始狂吐起来。船上的人十有八九在晕船,或大晕,或小晕。小晕的人骄傲地笑着,在我们的羡慕眼光中自由行动。我是晕得最厉害的,躺在床上绝望地想,难道此行就以呕吐贯穿始终?

      晕船的时候,每天缠绵床榻,以保存体力,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在床上躺着,因为有时候个浪头过来,会把我从床上掀下来,再费力地起来,连滚带爬地回到床上去继续死守床榻。每晚睡觉的时候我都会牢牢抓住床沿,怕浪头打来的时候从床上掉下去,当然这也是每个人的担心。每天早晨大家都会互相问候:“昨晚你掉下去了吗?”

      十来天之后,我已经渐渐习惯了荡悠悠的脚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直精力充沛。其他大晕的人也都渐渐恢复过来。但那些小晕的人,晕船状态则像连绵的小雨天,虽不厉害,但是也一直不好,直到着陆。加拿大的Phebe和英国女孩Stefani就是两个最不幸的人,她们始终皱着眉头,所谓钝刀子杀人,就是如此吧。“海洋之神号”载着我们在浩瀚的大西洋之中呈“之”字形前进。四周一片汪洋,茫茫无际。

      行驶了三十天,只遇到过一艘货船。我们白天停下来,采集数据,做实验,晚上行驶。晕船渐行渐远了,我也开始正式过起了海上生活,做实验眼睛疲劳之时,登上甲板,真的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有视通万里的享受。有时候会遇到电闪雷鸣天气,看到潮起潮落,景色非常壮观。海上初升的太阳,也令人叹为观止。

      

      暴雨过后,天空出现了彩虹,那是我平生见过的最美的彩虹

      

      大西洋不仅仅有壮观的景色,更有可怕的暴风雨。轮船在大洋的腹部行驶,暴雨倾泻而下,加上巨浪,真的是惊涛骇浪,让人惊恐万分。但这个时候,我们都锁在舱里看电影或者看书。在这怒涛汹涌的海面上,面对狂风暴雨,似乎没有抒情的必要,大家各自做事,没有人去惊恐万状地盯着漆黑的夜和海,故意感受恐惧。当然也有晴空万里的时候,暴雨过后,天空出现了彩虹,那是我平生见过的最美的彩虹。相比之下,在陆地上见到的那些小彩虹,实在不成气候。

      关于大西洋,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科幻故事,据说她得名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希腊史诗《奥德赛》中的阿特拉斯神,知道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并用石柱将天和地分开,大西洋就是阿特拉斯居住的地方。科幻小说《大西洋底来的人》中描写的神秘的海底“大西洋人”、大西洋底发现的古建筑、令考古学家争论不休的大西洋海底文明等等。这些都给这个广袤的海域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近海已经受到污染,但是远洋还感觉不到污染,海面是神秘地深蓝色,像极了小时候用过的鸵鸟牌纯蓝墨水。不知道这方宁静的水域,是不是迟早有一天也会被人类淹没。不过那时候该是相互淹没吧。我们对此深深地担心。远洋越干净,越让人想起那些被污染的近海,越觉得保护环境的紧迫。

      

      “如果给我半油轮铁,我将制造另一个冰河世纪”

      

      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2~0.3摄氏度,并且其增长速度呈递增趋势。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如北极冰层融化、全球海洋水位上升,酸雨、海啸等自然灾害更加剧烈频繁。这些引起了人类的恐慌与深思,而背后元凶便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释放的过多的“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更是其中罪魁。

      1997年12月联合国部分成员国在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指出:人类要争取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减低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从而防止剧烈的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尝试各种办法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来挽救地球,如控制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减少高能耗工业立项、开发清洁能源替代品。

      海洋生物学家提出了另外一个大胆的设想。1991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马丁(John Martin)提出著名的“铁假说”,并声称“如果给我半油轮铁,我将制造另一个冰河世纪”。

      这个颇有想象力的计划是基于什么原理呢?

      生活在覆盖地球表面多达70%的海洋表层的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命如浮游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如糖类)并释放出氧气,提供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生存之需。凭借其超强的光合效率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海洋浮游植物被认为是超越陆地植物的更为有效的二氧化碳吸收机。

      然而,浮游植物生存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铁在海水中的浓度极其低,因此成为限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的关键营养元素。世界很多实验室都发现如果在海水中加入外源铁,将会极大地刺激这些浮游植物的生长,进而能够吸收多 达五十倍以上的二氧化碳。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SF)联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专门资助了这项通过加入外源铁的方式刺激浮游植物生长的长期科学研究。科学家们陆续在在近赤道大西洋(Equatorial Atlantic Ocean)以及南部海洋(Southem Ocean)等展开定点实验。如今,我们心存忧虑。此行,就是一次例行的考察,采集数据,观测变化。

      

      出海时,最难以抵抗的是寂寞和枯燥,不过好在他有自己的音乐陪伴

      

      这次科考的带头人是首席科学家Dr.Edwa rdsBoyle。他是新当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化学权威,但却很谦虚低调,有的时候甚至有些羞涩。他是我们中年龄最长者,却最认真,一丝不苟,承担的实验任务也最重。他的学生反而很轻松。据推测是因为Edwards对别人做实验不放心,唯恐样品污染或者数据失真,所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唯见他“偷懒”的时候,便是躲在甲板的某个角落里吹口琴。Edwards跟我说如果不是被探索科学奥秘“霸占”了太多的时间,他将会成为一个音乐家,因为作为爱尔兰裔的他并不缺乏音乐天赋,闻之我对其敬仰之情更甚。闲暇时我们经常聊天,他也经常感叹每次出海时,最难以抵抗的是寂寞和枯燥,不过好在他有自己的音乐陪伴。

      海上生活不能不说是枯燥的。与世隔绝,时日一多,每天看到的都是茫茫的水,内心开始无比向往人群,向往群居生活。壮观的自然景色,已经是无法满足内心需求的。

      

      空闲时,大家一般去电影院看电影消遣。电影院和餐厅之外,还有一个小图书馆。没事大家在那里看书,或者到甲板上,手里拿着啤酒或者红酒,三五成群地聊天,打发着海上的日子。有两个女生,特别喜欢玩扑克,到处拉人入伙,玩得大呼小叫。因为我对扑克素无兴趣,所以很难理解她们的兴奋,我说这个的时候,牌迷们会耸耸肩,觉得我不喜欢扑克,也是不可思议的。

      当然船上的生活也不光是枯燥,船长Ethan带领大家在甲板上举行过两次烧烤派对,大家吃得兴高采烈,聊天也更加投机。随便一个问题,都会有人积极地耐心地给你解答,问的人,答的人,都会觉得这段时间过得很快。谁都喜欢用谈话来挤走枯燥。

      

      如果谁吃得少了,Jerrv会自责,痛心的样子让我们很不安

      

      除了科研人员,船员们也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都很自觉,在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从不打扰。其中,亚历山大是船上的技术工程师,跟我走得最近,他到过中国好几次,去过北京、大连和哈尔滨。他自称汉语很好,我高兴地跟他用汉语交流,才知道,他其实只会一点日常用语,其中几句还带着东北味。

      我逢听必笑,他则以为是自己汉语讲得好,对自己的普通话更加自信,更激发了他想跟我学汉语的兴趣。我想,如果我教他家乡话,让他的东北话里再夹杂点山东口音,那就更有意思了。不过我并没有这么做。他也是个有情调的人,每天傍晚在太阳的余辉下弹吉他,听着听着会让人人迷,有时会想起大陆上那个遥远的繁华之地,有时会沉浸在这海水世界。这把吉他已经跟随了他近二十年,几乎是自己生活的伴侣。靠它,给无数个跟他一起出海的人带来欢愉。

      大厨Jerrv很敬业,水平也很高,他精心准备每顿饭,做出经典的西餐口味。而且他以我们吃的量来判断对他的亲疏程度。如果谁吃得少了,他会自责、痛心的样子让我们很不安,一点都不像中国食堂里的大师傅,只管做不管吃。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很被动,因为都是西餐,我吃不习惯,加上开始时候的晕船,更没有食欲。每次进餐厅,我都避开Jerry那热切的眼神,偷偷地走到一角,非常心虚。若是被他看见,他就觉得自己做的饭不受欢迎,跟他解释口味不同他又不肯相信,武断地认为自己的手艺有问题。

      临行前被严令不准带方便面以外的任何食物,我无意中在背包里塞满了方便面,没想到这些方便面成了我的救命粮。在后来的近

      个月里,我靠它为生。晚上等大家都睡下之后,我拿着方便面,悄悄来到餐厅,找出两个鸡蛋,打到碗里,和方便面一起放到微波炉里,几分钟之后,稀哩呼噜地吃掉,然后再悄悄回自己的房间。

      早晨在大家没醒来之前,再去偷吃一包方便面,

      天就这么对付过去了。一到正餐时间,我则眉头紧皱,表示自己还在晕船中,不想吃饭。托病不出是很正当的理由,Jerrv也只能表示遗憾,但是不能据此认为我不爱吃他做的饭。看来中国人之热爱面子以及给人面子,是根深蒂固的。

      有一次我刚把方便面热好,正准备往嘴里狂送的时候,听见了脚步声,我心里一惊。但是已经无处可躲,其狼狈程度不亚于《围城》中被发现偷吃烤红薯的李梅亭,但是李梅亭并不知道自己被发现了,而我则是眼睁睁地接受被发现。来人手里也拿着方便面,对着我羞涩地一笑,我才发现他是Taka,一位日裔教授。我俩相视一笑。从此以后,早晨的问候里,我俩多了一句:吃了吗?

      

      晚上若是在甲板上挂一盏灯,飞鱼会成群结队而来,自投罗网……

      

      在海上有一些像燕子一样的飞鱼,能飞一百多米,我初见时很惊奇,想这远洋之上,居然有鸟类飞翔,船员们立刻告诉我,那是飞鱼。飞鱼飞行速度很快,每秒大约15米,在风力适当的时候,能在离水面四五米的空中飞行百余米,是世界上飞得最远的鱼。

      飞鱼喜欢光,晚上若是在甲板上挂一盏灯,飞鱼会成群结队而来,自投罗网,撞到甲板上。有次,一条半米多长的大鱼白天撞到船上,被Jerry轻松拿下,他抱着大鱼,憨憨地笑着,极其强烈地要求我们给他照相,但他光秃秃的脑门反光得厉害,拍了好几次才好。Jerry说每捡到一条鱼,都要拍一次照。不知道是留作纪念,还是对要吃掉它表示遗憾。

      风平浪静的时候,大家也会去钓鱼消磨闲暇时间,其中

      个韩国女孩Jong-Mi Lee最厉害,最多的一次她钓了五条大鱼,各式各样的都有。为答谢她为厨房做出的贡献,我给她起了个中文名字“李中美”。

      她很喜欢自己的新名,我很喜欢她钓的鱼。因为下一顿就可以吃到肉质鲜嫩、味道鲜美的鲜鱼宴了,这是我的最爱,也是因为吃鱼时的狼吞虎咽,打消了厨师对我的疑虑。使得方便面的秘密一直保持下去,可怜的Taka,作为日本人竟然不爱吃鱼,导致Jerry一直对他耿耿于怀。

      

      印象中极其可怕的鲸鱼,在这大洋中也不过是小小的一条鱼……

      

      有这些趣人趣事,考察也算是苦中作乐。但行驶在浩瀚的海洋中,时时刻刻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原先那些膨胀的自我感觉像沸汤倒进了海里,消失得连细渣都看不见。

      在这里,不需要打禅静坐,不需要静心凝神,岸上那些深受其干扰的琐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印象中极其可怕的鲸鱼,在这大洋中也不过是小小的一条鱼,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了。四周寂寥,“海洋之神”作为沧海一粟,在苍茫的海面上飘摇,在水天相接的飘渺之处,最容易让人产生宇宙感。

      我忽然明白了《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在海上和陆地之间徘徊,难以抉择。长久生活在海上的人,觉得陆地是一片遥远的天空,可有可无了。船员John在海上漂了九个月,没有回过家,他已经习惯了,而且精力充沛,只要给他机会,逢人,尤其是逢我,或者那“日本科学家,必宣传美国文化。说得唾沫横飞,非要让你相信,没有特点就是美国最大的特点。他的每篇演讲总以攻击恐怖分子而结束。

      随着航行的即将结束,心又开始浮躁起来,顾念起陆地上的切,想起喧嚣中的车来车往,熙攘中的烦心与凡俗的幸福,各种杂念像按不住的葫芦,在水里漂着,浮着,水的世界逐渐退去,开始担心起数据,担心起论文,担心起即将面对的一切,当然也开始迫不及待地想把双脚落在陆地上,体会静止不动的感觉。

      船在非洲西岸群岛国家佛得角靠岸。当脚踏上陆地的那一刻,一切都回来了,终将要面临一切,海上的航行是个漫长的枯燥的洗礼。洗过之后,面对烦嚣,那个深不可测的大洋有时候会出来拯救灵魂;
    面对熙攘,那方还很干净的水域会不断涌上心头,提醒我们它需要我们去保护。

    第2篇: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

    正在裂开的洋──大西洋

    大西洋位置示意图

      大西洋在欧洲、非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第二大洋,也是最年轻的大洋,距今只有一亿年。大西洋的面积为9336.3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627米,最大深度为9219米。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5.4%,是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但是,它正在拼命扩张,把两岸裂开,说不定在遥远的将来,后来居上,它的宽度会赶上或超过太平洋。大西洋位于直布罗陀以西,原名叫"西方大洋"。它的英文(Atlantic)一词,是根据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阿特拉斯(Atlas)的名字来的。希腊史诗《奥德赛》中,有一位顶天立地的大力神,名叫阿特拉斯。他知道世界上任何海洋的深度,并用石柱把天地分开。他就住在阿特拉斯洋里。1650年,荷兰地理学家波恩蛤德.瓦雷尼正式使用"阿特拉斯洋"这个名称。汉文译名"大西洋",是明朝时欧洲传教士翻译过来的,一直延用至今。

    斯德哥尔摩老城

    大西洋东岸的多岛城市斯德哥尔摩

        大西洋的航运业极为发达。西部通过中美巴拿马运河,直通太平洋;
    也可绕过南美南端合恩角,穿过德雷克海峡或麦哲伦海峡,到达太平洋。东部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经过红海,抄近路到达印度洋;
    也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的联系,比其他大洋都方便,有多条航道相连通。大西洋有多条国际航线,联系欧洲、美洲、非洲的沿岸国家,货运量居各大洋第一位。尤以北大西洋更为繁忙。联系大西洋与北海的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是世界海上交通最繁忙的地方。大西洋沿岸港口很多,主要有波士顿、纽约、巴尔的摩、新奥尔良、哈瓦那、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威尼斯等。

    意大利那不勒斯塞拉比斯神庙石

        大西洋北部气温高于南部。东西两侧气温差别也很大,在南北纬30度之间,东部比西部约低5℃;
    在北纬30度-60度间,东部气温又高于西部约10℃,使西欧的气候终年温暖如春。如法国的巴黎,它与我国的东北哈尔滨位置相仿,但巴黎的冬日气温,却与中国的上海、南京相似。在南大西洋,南纬30度以南,东西两侧差别不明显。

    荷兰工程宏伟的福科角水道

        在北大西洋,也有一个顺时针环流,由北赤道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加那利寒流组成。其中,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最大的暖流,它的流量相当于全世界河流量总和的120倍,像一条巨大的暖气管,供应巨量的热,使西北欧的气候温暖如春。南大西洋的环流是逆时针方向,由南赤道流、巴西暖流、西风飘流和本格拉寒流组成。大西洋的潮汐,大多属于半日潮。在开阔洋面上,潮差不明显;
    在近岸或狭窄的海湾,潮差很大。英国南岸的布里斯托尔湾潮差高达ll米多,北美的芬地湾潮差高达21米。南美的亚马孙河口的涌潮,比我国钱塘江大潮还要壮观。

    荷兰阿姆斯特丹

    第3篇: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

    “龙之船”起航大西洋
    作者:皕文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5年第15期

            除了继续寻求在欧美增长的机会,英力士也将目光瞄准中国市场。

            时隔两年,全球第四大石油化工生产商——英力士集团董事长吉姆·拉特克利夫率领集团高管再次来到中国,为两艘即将从美国向欧洲输送页岩气的乙烷运输船命名。

            这批在启东船厂建造的“龙之船”总共要建8艘,是英力士全球页岩气计划的一部分,首批美国东海岸的页岩气将于9月装船,横跨大西洋航行26天后抵达挪威雷福尼斯。为了每年将80万吨页岩气从美国运输到欧洲,英力士投资超过10亿美元。

            7月14日,吉姆·拉特克利夫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表示,这是一个全球性合作项目,涉及中国、瑞士、美国、丹麦、英国和挪威,“整个项目规模令人叹为观止,项目部分由中国工程公司承揽。”

            “超过2000人参与了工程建造,每艘‘龙之船’需要大约100万个工时。”负责建造的太平洋海工集团董事长兼CEO梁小雷说。

            资料显示,英力士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在全球16个国家中拥有65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2014年集团生产逾6000万吨的石化产品,销售额逾570亿美元。

            拯救欧洲业务

            2011年英力士面临全面挑战。公司的美国石油化工业务在源自页岩气的廉价乙烷推动下蒸蒸日上,欧洲业务面临的竞争压力却越来越大。

            苏格兰北海天然气供应接近枯竭。吉姆·拉特克利夫说:“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我们在苏格兰的业务存在可能关闭的风险,与此同时会损失数千个工作岗位。在挪威,我们要谋划在美国和中东市场低成本竞争环境下的长期业务前景。”

            拯救欧洲业务的唯一手段是美国气源,但是无法建造一条长达3000英里的海底管线。吉姆说,“我们需要一条虚拟的横跨大西洋的管线”,驾驭美国的竞争优势并把它带到欧洲。

    第4篇: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

    龙源期刊网/>

    第5篇: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

    大西洋的气候与洋流


    大西洋的气候与太平洋的气候有些类似,但有些特征相当突出。1)南、北大西洋气候类型具有明显的对称性;
    2)北大西洋的气温比南大西洋气温高,尤其在高纬度区更加明显(图12-6);
    3)大洋东、西两侧的气温和降水有较大的差异;
    4)除南大西洋高纬度区外,气温年变幅都较小。
    大西洋的气温在赤道地区终年为25—26℃,在几内亚湾常为27℃。在南、北纬20°附近,最高温月(北半球在8月,南半球在2月)为25℃左右,最低温月(北半球为2月,南半球为8月)为20℃左右;
    在南、北纬40°附近,最高温月,前者仅15℃,而后者则为20℃;
    最低温月,前者只10℃,后者为13℃左右;
    在南、北纬60°附近,最高温月,前者只有0℃,而后者还高达10—12℃,最低温月,前者已下降到-10℃左右,而后者则在0℃以上。由此可知,在高于南、北纬20°以上的纬度范围内,通常北半球比南半球同纬度气温要高5—10℃,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在于世界最强大的暖流——墨西哥湾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在大西洋的东、西两侧的气温也有显著的差异。在南、北纬30°之间,东侧比西侧为低,如在2°纬线上,东侧比西侧约低5℃,在30°N以北,情况则相反,大西洋东侧比西侧暖,如在60°N附近,东侧比西侧大致要高10℃;
    但在30°S以南,这种东、西侧的气温差别就不太明显了。这种差异,也直接与所在海域的洋流性质有密切关系。
    大西洋上降水量的主要特征是:赤道地区最多,年降水总量在1500—2000mm;
    在南、水纬35°—60°之间,一般年降水量在1000—1500mm,为次多雨区;
    大致介于南、北纬15°—35°之间,年降水量500—1000mm,为中雨区,但在此纬区的东部海域因受高压中心,离陆信风和寒流的共同影响,年降水量只100—250mm,为少雨区。在60°S以南的高纬度海域降水也很少,一般只有100—250mm。但是,在60°N

    以北的大西洋海域包括整个挪威海在内,年降水量仍在1000mm左右。这里降水量较大,与极锋、温带气旋和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在此范围内的活动有关。

    图12-6大西洋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大西洋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是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洋流性质以及海陆轮廓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分不开的。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与纬度有关,由于大西洋从赤道向南北伸延到南、北纬70°—80°,在低纬地区获得的热量较多,愈到高纬获得的热量愈少,这就是大西洋上气温从赤道向南北高纬度地区降低的基本原因。
    大气环流是影响大西洋气候特征重要因素。大西洋上空的大气环流,一般决定于大西洋和邻近大陆上空的高、低气压活动中心。在冰岛西南有一个永恒性的低压中心(副极地低压带的一部),它到冬季获得最大发展,此时气压降到997.3mb。在南极大陆附近有一个常年存在的副极地低压带,最低气压为986.6mb。在上述两个低压区(带)之间的副热带纬度区,形成两个高压区,即亚速尔高压区和南大西洋高压区,这两个高压区也是常年存在的永恒性高压区,它们的气压高达1024mb。在这两个高压区之间为赤道低压区,赤道低压区气压为1013.3mb。大西洋海域气压区(带)分布的形势,决定了大西洋各部分风系与降水量的多寡。在两个副热带高压区(带)之间,经常有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在赤道以北为东北信风,赤道以南为东南信风。两股信风在赤道附近会合后,气流急剧上升,形成大量云雨,这就是赤道地区多雨的重要原因。在高压区与副极地低压区之间的中高纬度区,经常吹偏西风,由于气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致雨,加以这一带是极锋及温带气旋活动频繁的地带,因此,这里是大西洋海域次多雨区,也是天气最为多变的地区。
    影响大西洋气候的因素还得考虑周围大陆的性质和与大西洋滨临的轮廓。如北美大陆冬夏的降温和增温,对于北美东南部海域季风气候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冬季北大

    西洋中纬度区海域西部比东部的气温低10℃左右,又与这一时期经常吹寒冷的离陆风直拂西部海域有关。北部非洲辽阔的撒哈拉大沙漠的存在,加上东北信风自大陆吹向海洋,使得北大西洋副热带海域东侧降水稀少而且多尘雾。赤道以南副热带海域东侧降水很少,与来自南非卡拉哈里沙漠干燥的东南信风有关。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水温和其表层贴近的气温较高,与受低纬大陆包围有关。
    洋流的性质和强度对其上层的气温和降水影响很大,尤以墨西哥湾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对其所经海域及其附近的影响特别显著。北大西洋表层平均水温比南大西洋高;
    北亚热带海域西部比东部降水多,气温也高(东部加那利寒流更加剧了东西部的差异);
    50°—70°N的北海、挪威海海域表层水温和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高出几度甚至十几度的特殊情况,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及其延续体——挪威暖流有密切的关系。
    洋流既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也是海洋自然综合体重要的组成要素,因此,需要对大西洋的洋流系统及其特点作一简要的叙述。
    大西洋的洋流系统与大西洋上空的大气环流直接相关,特别是大气环流的近洋面的经常性的风向更是洋流流向的基本动力。
    在大西洋信风带有两道信风赤道流。由于水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因此,两道信风赤道流都由东向西流。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以南,但当它由非洲沿岸流向美洲沿岸附近时,由于受到南美以直角的轮廓在7°S附近向东伸入的影响,因此,使南赤道洋流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沿大陆海岸至小安的列斯群岛,叫圭亚那暖流;
    南支沿大陆海岸南流,称巴西暖流。巴西暖流南下在拉普拉塔河口附近,与北上的福克兰寒流汇合,然后受西风作用而向东流,成为整个环南半球西风漂流的一部分。西风漂流在接近南非后,一部分继续东进,入印度洋;
    一部分沿非洲西岸北上,是为本格拉寒流。本格拉寒流在10°S附近与南赤道暖流首尾相接,形成了南大西洋的反时针环流系统。

    第6篇: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

    大西洋概述

    大西洋概述

    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积8,221万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7,676万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8605米。从赤道南北分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连接北冰洋,南面则以南纬60度与南冰洋接连。

    大西洋这个中文名称,最早来自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所翻译的一本名叫《山海舆地全图》的世界地图册,虽然从今天的角度看该地图错误颇多,但是其中大西洋这个中文翻译从那时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大西洋西面界线为南美洲及北美洲。北连北冰洋,其中相隔了北极群岛、格陵兰(分隔点为法韦尔角)、加拿大东部的拉布拉多半岛(分隔点为伯韦尔港)、冰岛、扬马延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分隔点为其最南点)及欧洲大陆(分隔点为诺尔辰角)。与北冰洋的连接处为丹麦海峡、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及戴维斯海峡。东面界线为欧洲、非洲,并连接地中海、黑海。东南面与印度洋连接,以东经20°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为界线向南至南极洲
    (一说为南冰洋)。西南面与太平洋连接,连接处为德雷克海峡,分界为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经线西经67°16′线为界,即从火地群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与太平洋之间另外有人工的巴拿马运河作连接。南面则以南纬60度为界,与南冰洋相连。
    大西洋占地球表面积的20%,其表面积仅次于太平洋。计算连接海洋在内表面积约为106,400,000平方公里;
    不计算在内的话为82,400,000平方公里。流入大西洋的地面面积是太平洋或印度洋的四倍。计算连接海洋在内大西洋的总容量为354,700,000立方公里;
    不计算在内的话为323,600,000立方公里。计算连接海洋在内大西洋平均深度为3,338米;
    不计算在内的话为3,926米。大西洋的最深深度为8,605米,位处波多黎各海沟。大西洋的阔度由巴西至利比里亚的2,848公里到美国至北非的4,830公里不等。

    主要岛屿:冰岛、法罗群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科西嘉岛、萨丁尼亚岛、西西里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亚速群岛、加那利群岛、福克兰群岛、大安地列斯群岛、小安地列斯群岛、百慕大群岛、爱德华王子岛、纽芬兰岛。
    缘海:挪威海、北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地中海、黑海、几内亚湾、斯科舍海、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巴芬湾。

    海峡:丹麦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西西里海峡、黑海海峡、圣卡洛斯海峡、尤卡坦海峡、向风海峡、佛罗里达海峡、贝尔岛海峡。
    大西洋海底地形主要特征为其有一个海底山脉,即大西洋中洋脊。由冰岛向南伸延至南纬58°,最大阔度为1,600公里。有一大裂谷亦因沿着其山势而形成。大西洋中洋脊间普遍水深少于2,700米,在几处山顶会形成岛屿。南大西洋有另一海底山脉,鲸湾海脊。
    大西洋中脊把大西洋分为两个槽,平均深度为3,700至5,500米。由大洲间向横伸延的山脊接连大西洋中脊,把大西洋分为数个盆地。比较大的盆地在北大西洋有布莱克盆地、圭亚那海底盆地、北美海底盆地、佛得角海底盆地及加那利盆地。在南大西洋有安哥拉海底盆地、开普敦海底盆地、阿根廷海底盆地及巴西海底盆地。
    普遍认为大西洋海底虽然有少量海底山及海底平顶山,但主要仍然是平地。大西洋海底中亦发现数个海沟,其中深度最深为北美的波多黎各海沟。其他海沟有在加拿大东岸的罗伦提恩海沟、在南大西洋深度为8,428米的南桑德韦奇海沟和在赤道附近有深度为7,454米的罗曼什海沟。在大陆边缘延伸的大陆棚占大西洋海底总地形的11%。这些海底渠道在大陆缘积间穿过。

    海洋沉积物主要由陆源、远海沉积物及自生物质组成。在陆地上的侵蚀作用、风化作用和火山活动形成了沙泥岩石,冲刷到海中构成了陆源物质。陆源物质主要集中在大陆棚,并在河口及沙漠海岸中为最厚。远海沉积物由生物残骸形成,当中有红土、抱球虫软泥、翼足类软泥、硅藻软泥。远海沉积物散布在大部分海床,厚度为60至3,300米间,并在大陆汇聚带及涌升流的海域为最厚。自生沉积物由锰结核构成,产生原因是当沉积过程较慢或被海流筛选分类了沉积物。
    墨西哥湾流、北大西洋漂流、东格陵兰洋流、西格陵兰洋流、拉布拉多洋流、加那利洋流、北赤道暖流、加勒比洋流、安的列斯洋流、南赤道洋流、巴西洋流、福克兰洋流、西风漂流、本格拉洋流、几内亚洋流。

    大西洋在主要海洋中盐度为最高,以质量计有3.3-3.7%,并受到纬度和季节影响。海洋表面盐度受蒸发、降水、河源来水及海冰影响。虽然大西洋的最低盐度在赤度附近发现(因为其降雨量大),但普遍低盐度的地方集中在高纬度及巨大河流流入大西洋的位置。最高盐度的位置集中在南北纬度25°,因为位处亚热带地区有低降雨及高蒸发的特色。
    大西洋的表层水温受到纬度、季节、洋流系统及太阳能量在纬度间分布影响。表层水温高低差由-2°C至29°C。
    最高水温在赤度以北发现,最低水温则在极地。中纬度地区表层水温最高温差在7°C至8°C之间。
    大西洋由四大水块组成。南北大西洋中央水构成大西洋表面水。亚南极中间水由表面伸延至水深1,000米。北大西洋深层水由水深1,000米伸延至水深4,000米。南极底层水则在4,000米以下。
    北大西洋的洋流分隔出一个大的长形水体,即马尾藻海。马尾藻海中的盐度比较平均特别高出很多。马尾藻海中的海藻数量特别多,而马尾藻海亦是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的产卵场。
    因为科里奥利力的关系,北大西洋的洋流以顺时钟方向运转,而南大西洋的洋流则以逆时钟方向运转。大西洋的潮汐为半日潮,即每日会出现两次满潮。潮汐方向为由南至北。在北纬40°以上潮汐方向有向东西间的变动发生。

    大西洋及邻近地区的气候受到表面水温、洋流及风影响。因水的比热容高的关系,海滨气候与内陆气候比较温和及较少极端变化。大西洋的降雨可以由沿岸天气资料猜测而水温则可以由气温大致估计。大气中的水分主要由海洋的蒸发而来。气候区依纬度改变,最暖的气候区由北大西洋伸延至赤度;
    最冷的气候区则在高纬度地区,并受海冰覆盖。洋流担当了气候控制的角色,把冷水及暖水带到其他地区。风在洋流上吹会被变冷或变暖,并影响邻近地
    区。例子如墨西哥湾暖流,帮助暖化不列颠群岛及西北欧洲。冷的洋流则引致加拿大东北岸(即纽芬兰大浅滩地区)及非洲西北岸大雾。通常风会带水分及冷或暖空气到陆地。在北大西洋的南部会形成飓风。向北美的飓风在离岸500米的平均波长是1000。
    大西洋在各大洋中为最年轻的。证据证明大西洋在一亿三千万年以前因盘古大陆受到海床扩展分裂而产生。在人类最初定居在大西洋沿岸的时候,大西洋就受到广泛探险。早期知名的探险家有维京人、葡萄牙及哥伦布。在哥伦布之后,欧洲探险大大加速,新的贸易路线相继产生。大西洋因此成为欧洲与美洲间的主要动脉(称为跨大西洋贸易)。为数众多的科学探索被进行,最知名的为挑战者号科学考察,其他亦有德国“流星”号考察、哥伦比亚大学的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及美国海军的水文局。

    大西洋近期的重要事件:
    1492年,哥伦布在巴哈马某处登陆。
    1858年,第一条跨大西洋电报电缆由西场生产,但快速失败了。
    1865年,第一个成功的跨大西洋电报电缆由大东方号产生。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并有1593人丧生。

    1919年,美国的NC-4成为第一架飞机横渡大西洋(虽然有两次降落至小岛及大海,亦有在水面上滑行几百英里)。
    1919年后期,由阿尔科克与布朗驾驶的英国飞机成功成为第一架飞机不停站横渡大西洋。(由纽芬兰岛至爱尔兰岛)
    1921年,英国人成功驾驶第一架飞艇横渡北大西洋。

    1922年,葡萄牙人成功驾驶第一架飞艇横渡南大西洋。
    1927年1月7日,第一个成功的跨大西洋电话打通。

    1927年,林白成功完成第一个个人不停站横渡大西洋的航程(由纽约至巴黎)。
    1932年,埃尔哈特成为第一位独自飞越大西洋的女飞行员。
    1952年,大卫逊成为第一个女性单独地驾船航行横渡大西洋。
    1994年,Delage成为第一个人类游泳横渡大西洋(由佛得角至巴巴多斯)。
    大西洋成为邻近国家的发展及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除了其主要的跨大西洋航运及交通路线外,大西洋在大陆棚的沉积岩亦有丰富的石油蕴藏量。大西洋亦有世界最丰富的鱼资源,而且特别集中在大陆棚周围。主要海产
    有鳕鱼、黑线鳕、无须鳕、鲱鱼和鲭鱼。产量最多的地区有纽芬兰大浅滩、加拿大新斯科舍的暗礁区域、美国鳕鱼角的乔治海岸、巴哈马浅滩、冰岛附近水域、爱尔兰海、北海的多格滩与福克兰浅滩。其他海产如鳗、龙虾、鲸亦有大量产量。这些因素集合起来极其提高了大西洋的巨大商业价值。因为油污、海洋废弃物及在海洋燃烧有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威胁,多样的国际条约受到议定以减少部分污染。
    大西洋海底大部分的海岭都隐没在海底3000米以下,只有少数山脊突出洋面形成岛屿。大部分的岛屿集中在加勒比海的西北部。当年哥伦布错把北美洲当成了印度,因此给他们取了一个十分不恰当的名字“西印度群岛”。传说中大西洋底下有沉没的亚特兰提斯文明。
    大西洋奇特的“S”型海岸线还触发了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的灵感,使他大胆的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

    重要港口: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普利茅斯、波尔多、里斯本、阿必尚、拉哥斯、开普敦、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萨尔瓦多、迈阿密、纽约、波士顿、哈利法克斯、雷克雅维克。
    大西洋原面积8,221.7万Km2,在南冰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7,676.2万Km2。东面为欧洲和非洲,而西面为美洲。

    “大西洋”并非译名,而是汉语固有名词。中国自明代起,在表述地理位置时,常习惯以雷州半岛至加里曼丹作为界线,此线以东为东洋,此线以西为西洋。所以中国人常称日本人为东洋人,称欧洲人为西洋人。
    大西洋古名阿特拉斯海,名称起源于希腊神话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原指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加那利群岛之间的海域,以后泛指整个海域。
    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北美、南美之间,西南以通过合恩角的经线(西经67°)与太平洋为界,东南以通过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20°)与印度洋为界。包括属海的面积为9431.4万Km2,
    包括属海的容积为33271万Km3,不包括属海的体积为32336.9万Km3。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575.4米,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735.9米。

    古代对大西洋的有关知识,均载于托勒密的地图里。1440—1540年间,大西洋上的几乎全部岛屿以及大洋的陆界基本测绘清楚。1819—1821年间,发现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1770年,富兰克林组织编绘的北大西洋海流图(主要描述了湾流的路径)制版付印。19世纪以后,进入海洋学调查研究阶段,在各国组织的调查中,较重要的有英国的“挑战者”号、“发现”号、俄国的“勇士”号、德国的“羚羊”号和“流星”号等考察活动,以及美国海岸及大地测量局
    对湾流的调查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大西洋进行了海-气相互作用联合研究、多边形—中大洋动力学实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大西洋热带实验和法摩斯计划等专题调查和海上现场试验,使人们对大西洋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西洋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
    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
    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沟通。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经147°),东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西经68°),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印度洋大洋东西较狭窄、南北延伸,轮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长约1.6万Km。大西洋的赤道区域,宽度最窄,最短距离仅约2400多公里。
    大西洋的面积,连同其附属海和南大洋部分水域在内(不计岛屿),约9165.5万Km2,平均深度为3597米,最深处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内,为9218米。

    大西洋东西两侧岸线大体平行。南部岸线平直,内海、海湾较少;
    北部岸线曲折,沿岸岛屿众多,海湾、内海、边缘海较多。岛屿和群岛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多为大陆岛。开阔洋面上的岛屿很少。主要的岛屿和群岛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在几个大洋中,大西洋入海河流流域面积最广,流域面积达4742.3万Km2。主要河流有圣劳伦斯河、密西西比河、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卢瓦尔河、莱茵河、易北河以及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等。
    根据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情况,通常将5°N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陆界比在南半球的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蜿蜒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洋面以赤道为界分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大西洋海岸曲折,属海和岛屿众多。南大西洋的海岸线比较平直。
    大西洋的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为8380公尺。洋底地貌的突出特征是有一条纵贯南北呈S形的海岭,宽达1610公里,称为大西洋中脊,它是环球海岭(72,450公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脊两侧海盆平均深度在4,200—6,300公尺
    之间。北大西洋有北亚美利加海盆、圭亚那海盆(西侧)和加那利海盆、维德角海盆(东侧)。南大西洋有巴西海盆、阿根廷海盆(西侧)和安哥拉海盆、开普海盆(东侧)。
    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是大陆棚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沿岸。超过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间的水域占11.1%,大陆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其二是洋底中部有一条从冰岛到布韦岛,南北延伸约15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岭,在赤道地区被狭窄分水鞍所切断,一般距水面3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岛屿。整条海岭蜿蜒成S形,把大西洋分隔成与海岭平行伸展的东西两个深水海盆。东海盆比西海盆浅,一般深度不超过6000米;
    西海盆较深,深海沟大都在西海盆内。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岭主体向东、向西还伸出许多横的山脊支脉,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尔维斯海岭(鲸海岭),伸向南美洲东海岸的里奥格兰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岭的南端布韦岛以南为一片水深5 000多米的地区,称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南桑威奇海沟深达8428米,为南大西洋的最深点。中大西洋海岭的北端则相反,海底逐渐向上隆起,在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之间,海深不到600米。大西洋东部地区,特别在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有许多水下浅滩。

    大陆边缘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起,其面积约占洋底面积的1/3。其中大陆架面积921万Km2,占洋底面积的1/10,略小于太平洋,而超过印度洋大陆架面积近2倍。大陆架的宽度从几十千米到上千千米不等,以大西洋东北部的波罗的海和北海,以及西北欧大不列颠岛周围和挪威海沿岸海域最宽广,最宽处达1000千米以上,是世界海洋中最宽、最大的大陆架之一。南美沿岸大陆架最宽处也近于1000千米,北美纽芬兰、佛罗里达附近大陆架也较宽广。然而比斯开湾以南非洲沿岸大陆架很窄,不超过100 千米,有的地段只有20—30千米。北美大陆东岸、南美大陆北岸加勒比海沿岸大陆架都较狭窄。大陆架外缘是大陆坡,面积约768万平方千米,其中沿欧非大陆架的大陆坡比较陡,坡度大约为5°—10°,宽度一般只有20—30千米;
    在美洲的大陆坡比较和缓,坡度多在3°以内,宽度超过50—80千米;
    而墨西哥海盆西缘和阿根廷东侧的大陆坡形态呈阶梯状,大致从100—200米逐级降至深5000米以上,这同大陆地壳的间歇性抬升运动相联系。大西洋大陆坡的平均坡度为3°5′,小于太平洋。大陆坡与洋盆之间有些地方有大陆隆起分布,其坡度远比大陆坡为小,如格陵兰—冰岛隆起、布莱克隆起和马尔维纳斯隆起等。大陆坡上还分布有上百条海底峡谷,以北美东侧的大陆坡上最多,是浊流冲刷、侵蚀而成或构造作用形成。

    过渡带包括岛弧、边缘海盆、海底高地及深海沟,面积很小。大西洋中的岛弧带和深海沟有两条:一条是由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组成的双列岛弧带和其北侧的波多黎各海沟(长1550千米,平均宽度120千米,最深处9218米);
    另一条是南美南端与南极半岛之间由南乔治亚岛、南桑威奇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组成的向东延伸的岛弧带及岛弧东缘的南桑威奇海沟( 长约1450千米,平均宽70千米 ,最大深度8264米)。
    大洋中脊又称海岭,是大西洋洋底地形中最为特殊的洋底奇观,它北起冰岛,纵贯大西洋,南至布韦岛,然后转向东北与印度洋中脊相连,全长约1.7万千米 ,宽度1500—2000千米,约占大洋宽度的1/3。面积达2228 万平方千米,占大西洋底面积的1/4,是大西洋底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地形单元。大洋中脊形似S,系由一系列狭窄和被断裂分割的平行岭脊组成,脊顶距海面2500—3000米,峰脊突出海面者成为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圣佩德罗—圣保罗礁、阿森松岛、圣赫勒拿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布韦岛等。中脊的轴部有一条纵向的中央断裂谷地,谷地一般深3000—4000米 ,宽度10多米。从中轴向两侧还有逐级降低的纵向岭脊,岭脊之间有12—40千米的裂谷。沿中脊特别是沿脊轴的中央裂谷绵延分布着一条活跃的地震带,表明大西洋中脊是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带。大洋
    中脊还被无数横向断裂带切断并错开,横向断裂带走向与中脊近于垂直,在地形上表现为深切的线状槽沟,其中位于赤道附近的罗曼什断裂带(最深处罗曼什海沟达7856米,位于南纬0°16′,西经18°35′),把大西洋中脊截成南北两段并错开1000余千米,北段称北大西洋中脊,纵贯大西洋北部,长约1.05万千米 ,最宽处1500 千米,脊顶距海面约2000—2500米。南段称南大西洋中脊,纵贯大西洋南部,长约4500千米,脊顶距洋面2000—3000米。大西洋中脊是全球洋底中脊的组成部分。
    大西洋底部比较平坦的海盆,由于中脊中隔分为东西两列海盆。东侧自北而南有西欧罗巴海盆、伊比利亚海盆、加那利海盆、佛得角海盆、几内亚海盆、安哥拉海盆、开普海盆;
    西侧有北亚美利加海盆(位于马尾藻海东南)、巴西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另外,在南极洲附近还有一个宽阔的大西洋—印度洋海盆。这些海盆平均深度4000 —6300米,面积约占大西洋底面积的1/3。大西洋洋底的深海沉积物以抱球虫软泥和翼状虫软泥为主,其次有硅藻软泥和放射虫软泥以及红粘土,它们占大洋洋底深海总面积的80%。
    大西洋南北伸延、赤道横贯中部,气候南北对称和气候带齐全是明显特征。同时受洋流、大气环流、海陆轮廓等因素影响,各海区间气候又有差别。大西洋赤道带是低
    气压带,又是南北信风的辐合带,风力微弱、风向不定,称无风带。同时上升气流强盛、多对流性云系降水,年降水量多达2000毫米,为大西洋中的多雨带。副热带是高压带 ,气流以下沉辐散为主,云雨稀少,天气晴朗,蒸发旺盛。一般降水量500—1000毫米,高压中心(大洋东部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年降水量只有100—250毫米,大大少于蒸发量 ,成为大西洋中的干燥带。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称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信风风向稳定、风力较大(3—4级),成为大西洋中重要风带,并是大洋表层洋流形成和维持的动力。从副热带高压下沉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称盛行西风带,是中高纬度强大的行星风带,也是南北纬40°—60°西风漂流形成的动力。西风带还经常同来自极地的冷空气相汇。形成锋面和气旋,产生多变天气和较多降水,尤其冬季常常带来暴风雪,给高纬海区造成狂风巨浪,严重影响航运和海上渔业、石油工业生产。北半球60°以北的高纬海区(主要是东部)受暖流和气旋影响,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左右;
    而南半球60°以南海域 ,因空气干冷和没有暖流调剂,降水量很少 ,一般在100—250毫米间。

    大西洋上的气温分布与太平洋基本相似,既沿纬度方向延伸,又从赤道地区向高纬递减。赤道地区气温最高。年均温25—26℃,气温年变幅很小(一般不超过3℃)。南
    北纬20°附近,最热月气温达25℃左右,最冷月为20℃左右。南北纬40°附近,北大西洋因受暖流影响,气温高于南大西洋,最热月为20℃,南大西洋只有15℃,最冷月分别为13℃和10℃。南北纬60°附近,北大西洋的暖流增温效应更为明显,最热月气温达10℃,南大西洋则为0℃,最冷月分别为0℃和-10℃,因而北大西洋上的气温暖于南大西洋。同时大西洋东西沿岸受寒、暖流的不同影响,造成南北纬30°间的大洋西部气温高于东部约5℃左右。北纬30°以北的大洋东部气温高于西部约5—10℃,而南纬30°以南,因陆地变窄、海域宽阔以及西风漂流影响,大西洋东部和西部气温之差不太明显。
    大西洋的气候,南北差别较大,东西两侧亦有差异。气温年较差不大,赤道地区不到1℃,亚热带纬区为5℃,北纬和南纬60°地区为10℃,仅大洋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5℃。大西洋北部盛行东北信风,南部盛行东南信风。温带纬区地处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风力最大。在南北纬40-60°之间多暴风;
    在北半球的热带纬区5-10月常有飓风。大西洋地区的降水量,高纬区为500-1000毫米,中纬区大部分为1000-1500毫米,亚热带和热带纬区从东往西为100-1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区超过2000毫米。大西洋水面气温在赤道附近平均约为25-27℃,在南北纬30°之间东部比西部冷,在北纬30°以北则相反。在大西
    洋范围内,南、北两半球夏季浮冰可分别达南、北纬40°左右。
    大西洋全年气温变化不大,赤道地区年温差不到1℃。副热带5℃,中纬地带10℃,仅在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0℃。海水平均温度为17℃,稍低于太平洋。而含盐度则稍高于太平洋,平均为35.4‰。在北大西洋,北纬15°—30°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带,往南为东北信风带。北纬40°—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在南大西洋,到热带高压带位于南纬30°附近,盛行西风带从南纬40°几乎延伸到南极洲。在南北纬度5°—20°的大西洋面上,每年7—10月多飓风。夏季在纽芬兰沿海常有海雾;
    冬季在欧洲大西洋沿岸多海雾;
    非洲西南沿海四季多雾。大西洋洋流南北各成一个环流。北部环流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南部环流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吉拉洋流组成。墨西哥湾流是大西洋中最强盛的暖流,对欧洲西北部气候起著显著的调剂作用。
    大西洋的水文特征具有明显区域特性。在大气环流直接作用下,在南北副热带海区各形成一个巨大的反气旋型环流系统,北大西洋为顺时针环流,南大西洋为逆时针环流。在两大环流系统之间的海区有一支赤道逆流,其流向与南北信风相反,从西向东流。在北大西洋的中纬度海区和南大西洋的高纬度海区,又各形成一个完整的副极地气
    旋型环流。
    大西洋赤道流是由南北信风直接作用形成,并在赤道两侧自东向西流动。南赤道流自非洲沿岸以日平均20-55千米速度向西流,流至南美巴西桑罗克角时,受陆地“尖角”作用分为两支:北支为圭亚那暖流,南支为巴西暖流。南支厚度约100-200米。沿南美东岸南流,流至拉普拉塔河附近与福克兰寒流相汇进入西风漂流,再向东流在42°-48°间直抵非洲西南海域,主流继续随西风漂流东流;
    另一支流沿非洲西岸北流,形成本格拉寒流,寒流宽度、厚度较薄,流速较缓,向北直抵赤道附近,并与南赤道暖流相汇,构成一个南大西洋反时针的洋流系统。
    北赤道流始于佛得角群岛,以日平均35-40千米速度横渡大西洋,流至小安的列斯群岛附近分为两支:一支沿群岛北侧流向西北,称安的列斯暖流;
    另一支穿过群岛进入加勒比海,与圭亚那暖流相汇称加勒比暖流。加勒比暖流从尤卡坦海峡进入墨西哥湾,然后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称佛罗里达暖流,流至北纬35°附近与安的列斯暖流汇合称墨西哥暖流,沿北美东岸北流,至北纬40°附近又同北来的拉布拉多寒流相汇,并进入西风带东流,称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呈扇形散开,流到大西洋东岸,主流转向西欧以至西北欧沿岸,并继而向东北伸展至北冰洋。另一支洋流转而向南流,沿非洲西北海岸南下形成加那利寒流,流
    至佛得角群岛附近又分两支,一支与北赤道流相汇,构成北大西洋顺时针洋流系统;
    另一支继续南下并逐渐变暖,进入几内亚湾形成几内亚暖流。几内亚暖流与进入几内亚湾的赤道逆流汇合增强了几内亚暖流的强度,使几内亚湾内常年存在着一个热低压,有助于热带季风的形成和维持。
    墨西哥暖流简称湾流,是世界大洋中最强大的一支暖流。一般把自佛罗里达海峡至美国东南部的哈特勒斯角段称为佛罗里达暖流;
    哈特勒斯角至西经45°一段称墨西哥湾暖流,可见墨西哥暖流并不在墨西哥湾内。自西经45°以东称北大西洋暖流。以上3部分合起来统称湾流系统。湾流系统中自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暖流,宽度60—80千米,深度800米 ,暖流中央部分表层水温达30.5℃,10米深处水温为27.5℃,每昼夜流速为130—150千米 ,每小时平均流出暖水量约900亿吨以上,约为世界河流总径流量的20倍。暖流从海峡流出后,又有巨大的安的列斯暖流汇合,同时东北信风还不断把马尾藻海域的暖水吹来补充,以致热水量不断增多,使得暖流在沿北美大陆北流中尤其是跨越大西洋抵达西欧、北欧沿海流动中对流经海区产生着巨大增温作用。
    暖流效应。据估算,每年供给北欧1米长海岸的热量相当于燃烧6万吨煤发出的热量,使挪威沿海1月气温比
    同纬度带要高出15—20℃之多,使极圈内部分海域并不结冰,摩尔曼斯克港等成为不冻港。来自北冰洋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洋流称拉布拉多寒流,它在纽芬兰岛东南北纬40°附近与墨西哥暖流相汇,造成这一海域经常大雾弥漫及温水性鱼群和冷水性鱼群相汇聚,形成世界有名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还经常从北冰洋或格陵兰带来巨大冰山或浮冰,不仅降低海水温度,也给海上航运带来严重威胁。南大西洋海冰形成于南极大陆近岸海区,并可扩展到南纬55°以南的广大海域,甚至可漂浮到南纬40°—35°附近。估计每年从北冰洋和南极大陆边缘进入大西洋的冰量分别达900和1600Km3。
    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和变化同气温的分布、变化相联系。赤道地区水温最高,年均温为25—27℃,并从赤道向高纬逐渐降低。水温的年变幅以赤道海区最小,一般在1—3℃之间,北纬30°—50°和南纬30°—40°间增大到5 —8℃,而高纬度海区年变幅又有些变小,近北极海区约4℃,南极海区大约只有1℃。但受大陆气候或寒、暖流、锋面等因素季节变动影响明显的局部海区,表层水温的年变幅可达10℃以上。从总体来看,大西洋南北两端地形开敞,受北冰洋和南极水域的冷水和浮冰影响明显,因而其表层水温平均只有16.9℃,低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大西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为35.9‰。在副热带海域因
    蒸发强盛,降水量少,盐度高达37.3‰,尤其亚速尔群岛西南的信风带内,平均盐度达到37.9‰,南纬10°—20°之间的巴西近岸海区年均值也达37.6‰。赤道海区因年降水量多于年蒸发量,盐度降至35.0‰左右。大洋的表层洋流对盐度分布也有影响 ,例如湾流和北大西洋暖流把盐度较高的海水输向高纬度的大洋东侧,而盐度较低的北冰洋海水(低于34‰)输向大洋西侧,因而高纬度大西洋东侧表层海水盐度大于西侧。南纬45°以南的西风漂流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几乎与纬圈平行。
    由于两侧大陆均向其倾斜,接纳地球上一大部分大河的河水,如圣罗伦斯河、密西西比河、奥利诺科河、亚马逊河、拉布拉他河、刚果河、尼日河、罗亚尔河、莱茵河、易北河以及地中海、波罗的海沿岸的大河均注入大西洋,因此大西洋(包括北极海)的流域面积广达43,229,700平方公里,几为太平洋流域面积的4倍,正好相当于印度洋流域面积的4倍。
    大西洋的洋流南北各成一个环流系统:北部环流为顺时针方向运行,由北赤道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其中墨西哥湾暖流延长为北大西洋暖流,远入北冰洋;
    南部环流为反时针方向运行,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和本格拉寒流组成。在两大环流之间有赤道逆流,赤道逆流由西向东至几内亚湾,
    称为几内亚暖流。
    大西洋在世界航运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西通巴拿马运河连太平洋,东穿直布罗陀海峡、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通向印度洋,北连北冰洋,南接南极海域,航路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同时大西洋沿岸几乎都是各大洲最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经济交往频繁,是世界环球航运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和枢纽。在全世界2000多个港口中,大西洋沿岸占有3/5,其中不少是世界知名港口。每天在北大西洋航线上的船只平均有4000多艘,拥有世界2/3的货物周转量和3/5的货物吞吐量,是世界航运最发达的大洋。有5条主要航线:(1)欧洲与北美间的北大西洋航线;
    (2)欧洲与亚洲、大洋洲间的远东航线;
    (3)欧洲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间的中大西洋航线;
    (4)欧洲与南美间的南大西洋航线;
    (5)从欧洲沿非洲大西洋岸到开普敦的航线。其中北大西洋航线最繁忙,世界商船的1/3以上航行在这条航线上。海运的主要货物是石油和石油制品,其次是铁矿石、谷物、煤炭、铝土及氧化铝等。沿岸主要港口有:欧洲的格但斯克、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伦敦、利物浦、勒阿弗尔、马赛、热那亚、的里雅斯特、康斯坦察、敖德萨等;
    非洲的亚历山大、达尔贝达(卡萨布兰卡)、蒙罗维亚、哈科特港、开普顿等;
    北美洲的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诺福克、坦帕、
    新奥尔良、休斯敦等;
    南美洲的马拉开波、图巴兰、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其中鹿特丹是世界最大海港,最高年吞吐量达3亿吨。20世纪70年代北大西洋海底电缆总长达20万千米,其中16条是连接西欧与北美间的海底电缆。大西洋的上空是联系西欧、北美、南美和非洲间的交通要道。
    大西洋航运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及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轮全年均可通航,世界海港约有75%分布在这一海区。主要有欧洲和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
    欧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远东航线;
    欧洲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的中大西洋航线;
    欧洲与南美大西洋沿岸之间的南大西洋航线;
    从西欧沿非洲大西洋岸到开普敦的航线。大西洋海底电缆总长20多万千米。从爱尔兰的瓦伦西亚岛和从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西北端开始通到加拿大纽芬兰岛的东南端,或一直通到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北端的线路是大西洋海底电缆的主要干线。
    大西洋的航运业极为发达。西部通过中美巴拿马运河,直通太平洋;
    也可绕过南美南端合恩角,穿过德雷克海峡或麦哲伦海峡,到达太平洋。东部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经过红海,抄近路到达印度洋;
    也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的联系,比其他大洋都方便,有多条航道相连通。
    大西洋有多条国际航线,联系欧洲、美洲、非洲的沿岸国家,货运量居各大洋第一位。尤以北大西洋更为繁忙。联系大西洋与北海的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是世界海上交通最繁忙的地方。大西洋沿岸港口很多,主要有波士顿、纽约、巴尔的摩、新奥尔良、哈瓦那、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威尼斯等。
    大西洋中的海洋资源相当丰富,已勘探和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
    大西洋中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重砂矿和锰结核等。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北海、几内亚湾和地中海均蕴藏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

    大西洋两岸边缘的海盆中构成两个油气带,即东大西洋带和西大西洋带。西大西洋油气带主要包括:(1)委内瑞拉北部的马拉开波湖海底油田和委内瑞拉和特立尼达岛之间的帕里亚湾油田。已探明储量40.2亿吨,天然气8624亿立方米。油田年开采量近1亿吨 ;
    天然气50亿立方米。(2)墨西哥湾海底油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坎佩切湾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其中坎佩切湾石油探明储量近50亿吨(1978),美国所属墨西哥湾大陆架区石油储量为20亿吨,天然气储量3600亿立方米。

    东大西洋油气带包括:(1)北海大陆架油田,已探明储量超过40亿吨,天然气为3万亿立方米(1977)。石油
    年产量达1 亿多吨,天然气年产量近1000亿立方米。北海油田的开采极大地改善了北欧国家的能源条件,然而北海海域秋、冬季多风暴,且多阴雨,给海上钻探、开采带来艰巨性,并提高了采油成本。(2)几内亚湾一带以尼日利亚为主的海洋油区,其储油量约26亿吨。此外在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的近海大陆架也相继发现油气资源,部分已投产。
    海底煤炭主要分布在英国东北部苏格兰的近海和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外侧的大陆架。英国的海底煤藏量不少于5.5亿吨,每年采煤量达2000—2500万吨。此外在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国沿海海底也发现有煤的储藏。在北美加拿大的纽芬兰岛东侧有世界最大海底铁矿。估计储量超过20亿吨,已开采。波罗的海、芬兰湾也有海底铁矿。大西洋还有重砂矿,美国、巴西、阿根廷、挪威、丹麦、西班牙、葡萄牙、塞内加尔等海岸外都有发现。大西洋深4000—5000米海底广泛分布着锰结核,总储量约1万亿吨,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其富集程度和品位均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
    洋底蕴藏极为丰富的锰核。在非洲西南部岸外海底有大量金刚石砂矿。英国诸岛岸外有少量的煤和锡。世界溴产量的70%产自大西洋海水。

    大西洋生物资源丰富,最主要的是鱼类,其捕获量约
    占大西洋中海洋生物捕获量的90%左右。大西洋的渔获量曾居世界各大洋第一位,20世纪60年代以后低于太平洋,退居第二位。但单位面积渔获量达250千克/平方千米,居世界首位。捕获量最多的是东北诸海域,即北海、挪威海、冰岛周围,年渔获量约占大西洋总渔获量的45% ,单位面积产量平均达830千克/平方千米,大陆架区域约1200千克/平方千米。其次是大西洋西北海域,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20%,单位面积平均渔获量690千克/平方千米。其中纽芬兰 、美国、加拿大东侧大陆架海域单位面积产量高达1500千克/平方千米,是世界大洋中单产最高的渔场。另外,加勒比海、比斯开湾、安哥拉、纳米比亚沿海也是重要的捕渔区。大西洋靠近南极洲的海域是磷虾和鲸的重要捕获区。大西洋海域捕获的主要鱼类有鲱鱼、北鳕鱼、毛鳞鱼、长尾鳕鱼、比目鱼、金枪鱼、鲑鱼、马古鲽鱼、海鲈鱼等。这些鱼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和岛屿附近陆架区。开阔水域特别是热带海域尚有帆鱼和飞鱼。西欧和北美沿岸区盛产牡蛎、贻贝、海扇、螯虾和蟹类。当前大西洋沿海一些国家在积极发展人工养殖贻贝、沙噀等软体动物。

    大西洋有5个水层构成的生物带。自洋面至洋底为:1.海滨底栖带,最大深度在60公尺以内,包括各种近岸的动物和大部分海藻;
    2.光亮带,最大深度在180公尺以内,属阳光能照亮的部分,栖息在该带的生物包括大量浮游动植
    物,提供海洋中营养物质的90%;
    3.中深带,深度在200—900公尺,是抹香鲸和乌贼的生活带;
    4.深洋带,深度在900—4,000公尺,为黑暗带,是发光动物栖息带;
    5.底栖带,深度在4,000公尺以下,栖息著结构原始的动物。

    大西洋海洋资源丰富,西北部和东北部的纽芬兰和北海地区为主要渔场,盛产鲱、鳕、沙丁鱼、鲭、毛鳞鱼等,其它尚有牡蛎、贻贝、螯虾、蟹类以及各种藻类等。海洋渔获量约占世界的1/3-2/5左右。南极大陆附近产鲸、海豹和磷虾,海兽捕获量也很大。
    大西洋占有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渔场。高产区在南北美沿岸。纽芬兰岸外地处湾流与拉布拉多洋流汇合处,是世界上最富的渔场。20世纪后半期的过度捕捞,使几个传统渔场造成鱼荒,在北大西洋尤为严重。


    推荐访问:大西洋 初等教育 殖民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 大西洋中部殖民初等教育特点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教育特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