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时间:2022-08-07 22:20: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3篇

    第一篇: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物流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数据是(B )。A、对客观实物的认识 B、客观实物的记录

    C、文字 D、数字

    2、物流系统有物流作业系统和( A )部分组成。

    A、物流信息系统 B、运输信息管理系统 C、库存信息管理系统

    D、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3、下面( D )不是物流信息的特征。

    A、信息量大 B、更新快 C、来源多样化 D、单向流动

    4. 、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送至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是( B )。

    A、EOS 系统 B、POS 系统 C、专家系统 D、EDI 系统

    5、计算机之间能够互通信息是因为( D )。

    A、有电缆相连 B、计算机相同 C、软件系统一样 D、用网络连接


    6、条码就是( B )。

    A、一种代码 B、代码的图形 C、数字串的图形 D、字母串的图形

    7、射频卡中加入电池的主要作用是( A )。

    A、增强发射功率 B、延长使用寿命 C、提高识别准确率 D、提高适应性

    8、物流信息系统属于( A )类型的系统。

    A、物流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MRP 系统 D、CIMS

    9、下列( A )是属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典型内容。

    A、运输信息系统 B、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公文管理系统 D、财务管理系

    10、建立发达的( B ),反映的是批发商物流系统的特点。

    A、销售物流 B、物流系统 C、供应物流 D、生产物流

    11、库存与保管概念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出发强调合理化和经济性,后者是从物流作业的角度出发强调( A )。


    12、运输信息系统可以提供的信息( A )。

    A、在途货物情况 B、库存数量 C、配送成本 D、货物质量

    13、配送中心的( C )系统管理情况是整个物流系统运营好坏的标

    志。

    A、物流 B、人力资源 C、信息 D、安全

    14、物流信息系统与环境是由物流系统的( A )所划分,在它之内

    称为系统,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15、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组织内部所需的( C )。

    A、技术性条件 B 、非技术性条件 C、管理基础条件 D、人才基础条件

    16、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评价原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B )。


    C、扩展系统功能 D、研制者分析、评价已建原型

    17、对一个企业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而言,以下各部门哪一个是外部实体( B )?

    A、仓库 B 、计划科 C、供应科 D、销售科

    18、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按不同性质划分为以下 4 种类型:纠错性维护、

    ( A )、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A、适应性维护 B、代码维护 C、系统性维护 D、系统应用程序

    维护

    19、下列(

    D

    )不是物流信息系统的不安全性和信息网络的不安全

    性主要原因。

    A、黑客攻击

    B 、软硬件的“漏洞”和后门

    C、信息战

    D、技术缺陷


    第二篇: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一、引言
    发达的物流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物流业的发展同一国自然地理条件、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条件有着重要关系,而我国是地震、雪灾、海啸、泥石流、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这些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争取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必须启动应急物流,而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是应急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应急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物流实施过程中,应急物流信息的传递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目前,我国的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缺少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无法及时发布和共享应急物流运作中产生的信息,导致应急指挥机构和加盟物流企业无法掌握详细准确的资料,从而分析和决策上容易产生失误,无法通过网络协作发挥整体优势。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2006年颁发的《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指南》明确指出,城市化信息化建设应重视建设城市应急救灾指挥信息系统,从而提高抵御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文将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基本模型和关键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文献回顾
    应急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应急物流的组织、指挥与动员,应急物资的筹措、采购、储备、运输与配送,应急信息平台的运行与辅助决策,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应急物流支援能力建设,应急保障机制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对区域和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目标与原则、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与结构模型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运行机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谢如鹤、邱祝强提出应从保障机制到救灾款项、技术平台与物流中心的建设以及应急物流的采购、运输与储备等方面,来构建应急物流体系。他们还认为应急物流成功运作的关键是加强政府在应急物流组织保障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应急物流信息保障系统和交通运输保障体系的建设[1]。王文亮从信息化的角度论述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目标以及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
    杨海龙和邓琪基于汶川地震的深度思考,总结了建立灾后应急物流体系的交通、信息、组织等关键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军事物流和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应急物流体系的对策建议。在技术研究上,将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通信(WAP)与互联网技术(WEB)集成一体,利用GPS、GIS、RFID技术搭建信息平台,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时跟踪,实现缩短作业流程、增大配送中心的吞吐量、信息的传递更加可靠等目标,帮助应急物流在民用GSM网络和Internet不可用的情况下,快速筹措救灾物资,制定最佳路线和组织紧急救援[3];
    还有学者提出“星地一体”的思路,利用“北斗一号”卫星资源、GIS、RFID和现有底层技术,实现应急物流横向连通,纵向一体的保障体系,形成及时获取信息、及时共享信息、及时决策指挥的扁平网络化的应急物流指挥体系[4]。在现实应用中,已有发达国家使用一些先进的信息系统来处理非常规情况下的各类数据和信息,例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署(NOAA)避难所危险事件应急物流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信息系统,可以为美国国家海洋水族馆及其合作者提高偶然事件的计划和应对能力[5]。但在我国,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都还没有成熟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借鉴,例如武汉市的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仅限于发布和简单查询,广州市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也只有简单的供需方联系功能,这些系统的应急能力和实用性同国外应急物流系统均存在较大差距。
    在灾害应急的时间约束下,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相比,对救灾物资的装载、运输、配送,对物资供需的协调和调配以及物流信息的时效、准度、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灾害对交通、通讯等造成的巨大破坏,要发挥物流信息平台的预期作用,难度就更大。因此,面向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研究课题[6]。相关研究虽然已经涉及应急物流体系的多个方面,针对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也有一定成果,但以物流网络协作为中心,探讨面向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构建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应急物流是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和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7](P250)。在整个过程中,信息系统是应急物流组织和实施不可缺少的神经网络。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具有整体性、时效性、共享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其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多个主体、多个部门以及应急物流过程产生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处理和调度,保证应急物流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化。
    1.应急需要。目前,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着信息收集不齐全、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3],需要一个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作为支撑。一方面,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可以保证时间和效率。对于救灾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能否用最短的时间把应急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是极其关键的,应急物流要克服中断的通讯和交通、恶劣的环境等重重困难,受时间和效率的考验。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可以保证及时高效地开展应急救灾工作。另一方面,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提供物资的供需信息。灾害发生后,救灾物资来自四面八方,有政府的调拨物资、企业的捐赠物资、各地区人民的捐赠物资、国际的捐赠物资,物资的运输既有国家运输部门的运输,也有企业的运输,庞大的统计数据和救灾物资的储存管理需要建立信息系统;
    另外,受灾群众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受灾地区的交通情况如何,救灾物资具体运向哪个灾区等问题都是考虑的关键。从物流供需双方来看,构建完善的应急信息系统是物流最终实现的重要前提。
    2.网络协作需要。应急物流网络是指以相互联系的组织和物流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各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和资源共享的应急服务网络体系。第一,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应急救灾整体水平。应急物流中的政府组织机构、网络供应商、物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将需求信息、供应信息等发送到信息网络协作平台,各个主体间实现物流信息和资源共享,有助于减少信息收集时间,提高整个应急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应急物流工作的效率,降低应急物流运营成本,从而发挥整体的优势。第二,有利于弥补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从宏观角度来看,政府层面收集到的二手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限,仅仅是掌握救灾工作的大方向,决策上可能不完全符合具体实际情况;
    从微观角度来看,参与应急物流工作的企业限于自身的条件,容易出现所需信息不完备的问题,加上决策者本身有限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弥补管理者决策上因信息不确切而产生的决策失误。第三,掌握和满足应急需求。灾害的发生有可能使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应急需求无法及时和准确反映给救灾物资储备部门和供应商[8],而网络协作能使应急物流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过多的中间环节,确保信息传递的流畅。由于各参与主体直接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满足应急需求。
    基于上述作用,应急物理信息系统可以产生网络协作作用,从而有效地对加盟企业的信息、物资和人力进行合理地交换和整合,产生1+1>2的放大效应,使加盟成员产生合作剩余。网络协作成员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展开合作,将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优势互补可以扬长避短,专注于应急物流的某一领域,不断丰富应急理论知识和提高应急技术技能,产生规模效应。
    四、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框架
    基于应急需要和网络协作需要,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应以完善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搭建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为中心,同时加强预警防御系统和救灾物流跟踪系统,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整体框架
    1.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对信息的有效传递起到决定性作用,应急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有通讯系统、传递信息的设施设备等。良好的通讯系统可以及时传达预警信号和救灾物流信息,大幅度提高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缩短救灾时间,提高救灾效率。可以说,基于新一代互联网基础上的发达信息系统在现代自然灾害防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作用应该得到加强。
    2.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因特网可以将不同地区的网络连成一个整体,具有信息传递的广域性和网络协议的开放性。建立在因特网上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具有费用低廉的巨大优势,对节省应急物流成本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上整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救灾车辆进行全天候、高精度、大规模、大范围地实时动态定位,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和行进安全,有效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反应能力。
    3.物流网络协作系统。物流网络协作系统中,网络运营商、供应商各个应急物流参与主体之间,通过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开放和充分共享,并通过网络互助协作,展开应急物流运作。指挥中心指导其它主体将应急需求和供给信息发到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救灾物资筹备部门负责向供应商采购和储备救灾物资,对社会捐赠的救灾物资进行统一管理;
    各加盟物流企业通过网络协作,与政府运输部门共同完成救灾物资的运输和配送;
    网络运营商对整个信息网络进行维护,保证网络的正常工作;
    社会群体从信息平台上了解救灾工作信息,并向有关部门提供意见和建议。通过网络协作,最终完成救灾物资从供应地仓储、运输、配送到救灾地区的全过程。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物流网络协作系统的组织构成见图2。

    图2 应急物流网络协作图
    4.预警防御系统。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损坏性的特点,对付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前预测,因此,预警防御系统在防范自然灾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在自然灾害的预警防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在应急物流系统构建中借鉴,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灾害信息,对灾害事件的时空演变进行监测,预测其成灾的程度。一旦即将出现自然灾害,通过警报系统预警,对灾害进行防御,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5.救灾物流跟踪系统。救灾物流跟踪系统主要是对救援过程中的救灾物资、物流设备、物流设施进行跟踪和监督,增加救灾工作的透明度,使社会各界更清楚地了解应急工作信息,从而掌握整个救灾过程中救灾物资的需求和供给信息,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可以准确地收集应急物流系统需要的基础数据并及时更新,将灾害信息、交通运输状况、救灾物资管理等情况录入数据库,方便信息的统计和查阅,为未来灾害研究提供历史资

    五、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策略
    防灾救灾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我国这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高效安全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对于保持社会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我国前面。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笔者认为,当前立足于信息化基础上的物流体系建设应该重点着眼于以下方面:
    1.建设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搭建标准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讯网络运营商要加大资金投入,加紧建设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和加强网络信号,扩大信号的覆盖区域范围,增强网络数据传递承载能力,特别是在灾害发生后出现通讯盲点时,要第一时间抢修设施设备,尽快消除盲点,确保通信畅通。政府可以考虑建立灾害通信特殊通道,拥有独立于商用和公众通信网络的应急通信网络,保证在民用通信网络瘫痪时能够启动特殊通道指挥救灾活动。基于Ineternet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需要整合多种信息技术,如GPS、GSM和GIS,各信息技术提供方应合作开发,保证多种信息技术的强强联合。政府应有明确部门牵头主持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要在整个应急物流供应链上,发挥已有物流信息平台的强大作用。
    2.加强预警防御系统。有关气象监测部门应借助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管理体系;
    根据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测自然灾害所能达到的破坏程度,将自然灾害分成不同的等级来处理;
    及时向公众发布自然灾害等级,号召群众做好防御或者疏散的准备工作,扩大公众的知情权;
    政府应根据事先做好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等级,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合实际情况细化相应的措施,指导群众科学地进行防范[9]。
    3.发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核心作用。在物流网络协作系统中,主要的参与主体有政府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救灾物资筹备部门、运输部门、网络运营商、加盟的物流企业、供应商、社会群体等。应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应遵循“点—线—面”的模式,以信息网络为技术支撑,以点为整个系统的基础,以线为支撑,并且向面拓展,达到三者相结合的网络格局,充分发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核心作用。
    4.做实救灾物流跟踪系统,培养物流信息人才。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覆盖面极广,对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我国要加强高等院校物流信息人才的培养,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物流课程,企业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急物流人才特别是对应急物流信息人才,并不断拓宽应急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渠道。

    第三篇: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上海宝钢物流有限公司:钢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宝钢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宝钢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公路、铁路、水路 运输、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物流金融、国际货代和信息咨询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商。地处上海北翼,长江入 海口,水陆交通便捷,配有大型货物堆场和各种设备齐全的仓库,占地 1300亩;
    拥有各式运输车辆和装卸设备,

    在用固定资产30亿元;
    目前从业人员在 3000多人,正式员工1767人。

    公司一直专注于钢铁及大宗商品物流,公司以 成为综合物流服务商的领先者 ”为愿景,以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为

    支撑,加快物流服务创新模式,注重高端物流资源集聚和高端物流功能塑造,向 高效率、高增值、低消耗”方向转

    变,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发展空间、健全物流网络与组织体系,不断增强物流资源配置的能力,向专业化、 信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持续提升在物流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实施信息化之前存在的问题 物流行业是一个具有规模效益的行业,根据国内外物流特别是钢铁物流发展特点来看,宝钢物流有限公司还需要

    追赶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以适应钢铁主业的要求,实施信息化之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2.1物流业务标准不统一

    一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物流标准(特别是生产物流) ,无论是对物流的认识、运作还是管理都存在口径不一致的

    现象,这也影响了物流成本的全面核算。另一方面,外部的物流服务商尤其是遍布全国的港口、车站、码头及堆 场在运输、吊装、仓储等作业标准和具体操作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阻碍了物流的标准化、规范化运作。

    2.2物流信息管理的集成程度不高

    宝钢物流为宝钢提供的服务涉及到的业务环节包括原料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一系列物流业务,并使用相 应的宝钢股份原料采购物流管控系统、制造 MES系统、销售物流管控系统;
    但由于分散配置,公司难以全面掌握

    物流信息。

    2.3物流基础设施缺乏统一的总图管理和规划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现有基地的物流基础设施尚未充分共享;
    另一方面,对照规划要求,各单元的码头、仓库等 物流资源又不同程度存在缺口。

    2.4能力保障不足

    公司对港口、运能的控制力不够,一旦市场紧张,会出现装卸能力或运力不足的现象,不能保证原料及成品的及 时装卸和发运。

    现有物流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跨越式发展的物流整体运作需要。总体上,物流运作效率较低,物流资源缺乏科学合 理的统筹规划,物流管理和运行模式尚有较大的整合优化空间。因此,我们定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想:

    作为上海宝钢物流重点发展方向的社会化物流业务需要建设完整的运营管理系统进行支撑,以实现业务全流程贯 通,资源整体优化配置、管理全面受控。

    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总体成本将是上海宝钢物流长期发展战略,作业管理系统既需要能够满足通用型作业共享使 用,又能够支撑属地作业单元的集中部署,与作业自动化设备紧密集成,全方位提高劳动生产率;
    作业管理系统 与运营管理系统以接口方式进行数据交互,运营管理流程和作业管理流程松耦合集成,是我们的指导设计思想之 一,将为上海宝钢物流在系统层面提供全面的灵活性、拓展性支撑。

    三、实施过程

    在信息化过程中,主要涉及如何统一公司业务流程,统一运输管理标准、统一仓库管理标准、统一仓储网络设计 标准、统一库存管理标准、统一服务商与供应商的选择标准。这些问题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都与现有的业务流程 存在不统一的地方,而且涉及的部门多。因此,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统一规划与设计,分步实施的方案。

    首先梳理流程,然后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并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试点,最后全部推广,并实施动态完善。并 按照如下原则进行:

    流程标准化:

    整体标准化与部门特殊需求保持适当的平衡

    通过使用标准化系统平台使技术复杂性最小化

    自上而下,快速推进

    0

    项目管理:

    领导积极参与,持续的监控项目直到完成

    项目是以业务为先导,IT管理跟进

    部署策略与管理结构保持一致

    各部门团队与项目团队共同实施

    方案部署:

    明确定义所有技术接口和整合关键点

    明确制定出部署策略并且考虑到了业务情况

    系统推广与其他变革项目、业务扩展进行

    变革管理:

    领导和项目组承担变革管理项目的义务

    职责的重新界定

    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改变来驱动个人行为的改变

    3.1标准化业务流程

    3.1.1总体业务流程

    生成合同后,将合同下发到合同中指定的默认作业单元。市场部或运管部在收到实际作业要求后制订物流计划, 一个物流计划可能涉及多个作业类型,在物流计划中需要为每个作业类型明确作业单元、作业内容、计划作业量、 计划作业时间和作业要求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下发到相应的作业单元,如果对下发的目的作业单元没有下发过 合同,则下发物流计划的同时也下发合同。

    作业单元根据作业计划为相应的作业做准备,在仓储系统、运输系统、码头系统、铁路系统在实际作业完成后, 将作业实绩、费用结算等信息反馈到管理部门,然后由市场部生成结算单并交财务进行收付款。

    3.2系统功能模块

    321基础数据管理

    对客户和供应商的类型和基本状况进行统一维护;

    维护系统涉及到的费用类型,供合同和结算使用;

    维护计量单位信息;

    维护计价体系,供合同费用项参考;

    维护公司人员信息;

    322订单管理

    市场营销部根据客户的需求草拟合同,建立结算体系,为每个物流合同设置相应的物流方案,形成生效合同。

    市场营销部按客户实际的物流需求生成订单,对订单进行审核和下发,生成业务源头数据,同时以图形化展示订 单生命周期中的状态。

    3.2.3物流运行管理

    进行物流方案模板的设计,以供物流合同选用。

    查询仓库、运输等物流资源的占用情况。

    细化订单的物流方案,形成订单可能涉及的仓储计划、运输计划、码头计划和铁路计划,并把计划下发到相应作 业单元,同时,全过程跟踪计划的执行情况。

    质押监管

    根据以银行为代表的放贷方的要求,在确认货物仓单的同时进行货物质押锁定管理。配合放贷方的要求在系统中 进行质押和解押的操作,同时对出库、过户等涉及货权变更的行为进行质押控制,杜绝不符合放贷方要求的出库 行为,保障其利益。

    3.2.4货代管理

    管理货代业务涉及的揽货、订舱、仓储、中转、集装箱拼装拆箱、结算运杂费、报关、报验、保险、相关的短途 运输服务及咨询业务,货运代理(二类),国际船舶代理,无船承运业务等等。

    3.2.5结算管理

    结算管理,主要包含从供应商发票登记,付款申请,付款的全过程跟踪和管理;
    从销售结算,开票,收款的全过 程跟踪管理。

    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统计数据,帮助领导掌握企业经营情况,以报表的形式体现。

    本系统将使用专业化的报表统计分析技术,根据用户自定义的需求,为用户生成不同粒度,不同维度的统计报表。

    具体报表包括人员绩效统计、物流收入统计、委外物流支出统计、仓库库存统计等。

    对于客户管控的现场作业业务,系统主要通过作业量数据上报统计等方式进行管理支撑。作业量数据由各个作业 单元手工或者数据导入方式进行填报,并出具现场作业量统计报表。

    326仓储管理

    根据调度计划,实时管理仓库的入库、出库、过户、移库、盘库、加工等业务行为,并配合经营管理层的质押业 务要求进行指定货主的控货监管。同时将各环节作业信息共享给经营管理层,为公司内部统计分析、考核以及外 部结算和客户咨询提供数据支持。

    327运输管理

    接收物流调度形成的运输作业计划,将计划调度到车辆和人员,跟踪计划的执行情况,反馈作业实绩;
    收集作业 人员绩效数据;
    管理车辆维修、保养、轮胎、油料;
    现场结算;
    将作业实绩和结算信息反馈到管理部门;

    针对股份厂内的资材、备件等配送业务,根据

    PSCS

    下发的配送需求,进行车辆调度与货物装载,并应用

    GIS及

    移动终端应用等技术实现无纸化配送,从而尽可能的减少纸质单据的打印,节省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328码头管理

    码头运输管理包括基础信息管理、船舶动态调度、码头计划管理和作业实绩管理,通过统一计划平台有效平衡大 生产与社会化业务的码头装卸作业,以客户订单为计划来源,实现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码头物流流程设计,将装 卸业务与提货、发货业务关联起来,提高码头作业效率。码头运输管理既要满足不锈钢和特殊钢的生产需要,同 时涵盖社会化业务的需求。码头运输管理与运营管理层建立接口,接收订单信息并将相关作业信息发送给运营管 理层,为公司内部统计分析、考核以及外部结算和客户咨询提供数据支持。

    329铁路管理

    铁路运输管理包括铁水运输调度和普通铁路运输管理,通过统一的铁路运输管理平台实现铁路物流科学管理,支 持现场作业的高效、有序、不间断。其中,普通铁路运输管理包括普铁编组到达、铁路货物装卸、调车指令管理 和普铁编组发出。铁路运输管理既要满足不锈钢和特殊钢的生产需要,同时涵盖社会化业务的需求。铁路运输管 理将相关作业信息发送给运营管理层,为公司内部统计分析、考核以及外部结算和客户咨询提供数据支持。

    3.2.10客户协同

    客户协同主要为仓储、运输业务相关客户提供在线的自助服务。仓储自助主要包括库存信息查询,收发存查询、 业务委托、业务跟踪等内容;
    运输业务自助服务主要包括水运跟踪、铁运跟踪、汽运跟踪、物流委托等内容。

    3211供应商协同

    供应商协同主要为仓储、运输等业务的外包单位提供接收宝钢物流指令和进行反馈的操作界面。宝钢物流的相关 单位在获得外包授权后,通过该界面向指定外包供应商下达委托,并通过外包商的执行反馈和过程信息提交来进 行过程跟踪。并可将处理后的信息直发客户协同模块提供给客户进行业务跟踪。主要内容有委托下发、委托查询、 动态跟踪、执行反馈、结算对账等功能。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与评估

    4.1信息化实施前后的效益指标对比、分析

    4.1.1订单在线处理

    在订单处理上,从合同签订后到计划下达,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离线流转和审批,需要经过几天的时间,现在只需 1天之内,就能将客户作业计划按照固定格式下发给各个作业单元。

    4.1.2作业效率

    公司业务内容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码头作业以及铁路作业。

    在仓储管理中,原先的出入库的信息的录入滞后,一般要第二天才能将信息及时录入,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系统

    化后,信息能及时进入系统。原有需要两周周的盘库时间,现在缩短为一周。

    在运输管理中,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降低了车辆的运行成本 15%。原先的车辆作业计划下达采用手工单据,提

    前一天下达,完成后一天才能将回单进入系统。实行系统后运输计划及时下达,回单能在当天进入系统,而且。

    在码头作业过程中,装卸船作业安排和计划指令传递实现了全在线的管理,提高了装卸船的作业效率 10%。

    在铁路作业过程中,铁路计划调度和人员安排实现了系统排单,提高了铁路装卸的安全性。

    4.1.3结算处理

    原有的结算更多了采用手工计算,现有的计费方式根据合同和作业量可以自动计算出结算费用,大大提高了结算 效率。

    4.2信息化实施对企业业务流程改造与竞争模式的影响

    4.2.1业务流程改造

    实现了统一管理和分散作业有机结合

    公司的总体业务流程统一,从合同签订、计划下发到物流作业再到费用结算,使用同一个流程,各个作业类型内 部的作业流程又是统一规范的。由于各种作业类型具有其各自的特性,不同作业类型的物流作业流程是不同的。

    实现了集中管控和部分放权相结合

    正常合同、定价体系由公司统一审核生效,为了使业务操作现实可行,对于符合公司定价体系的零星作业合同允 许作业单元自己审核生效。结算单正常情况由各部分自行审核,涉及价格调整则由公司一级审核。

    实现了完整流程和流程简化相结合

    正常的费用结算流程为从 费用清单到结算单再到发票的过程,其中每个单据还涉及到相应的审核流程,这个流程

    对于现结业务这种需要现场结算和开票的业务来说显然太过繁琐,系统提供简化流程,允许由费用清单直接开票, 系统自动生成结算单。

    4.2.2竞争模式

    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内容管理精度,提升了行业竞争水平。

    支撑了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

    将物流资源数字化,统一构建物流信息系统,迅速整合了物流资源,统一掌控。进而合理调配和利用这些资源;

    建立了统一的物流运营管控模式

    物流系统设置管理与作业流程的统一标准,有助于固化标准化流程,形成了规范和统一的物流体系,进而统一物 流运营的管控模式;

    加强了商务结算和物流成本控制与跟踪

    以合同和订单为主线,全流程跟踪物流成本。引入配载优化和线路优化等概念控制物流成本。

    加强了信息协同,提高物流运营效率

    以宝钢体系内业务为基点,建立物流平台与宝钢内相关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业务的协同、信息的共享,从 而提高物流运营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社会化业务的协同支持。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高了决策支持能力

    通过系统将物流数据集中起来,以此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4.3信息化实施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宝钢物流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必须在专业化、全方位、全流程以及差异化服务方面提供全流 程一体化的增值服务,从服务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出发,采取必要的战略举措实现宝钢物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有效整合了业务与物流资源

    宝钢物流目前正处于业务和资源的整合期,而通过物流信息系统有效整合了业务,自身以及供应商的仓库、铁路、 车辆资源,为业务做大做精提供了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打造了全方位的战略物流基础设施

    为了达到宝钢物流打造数字化钢铁物流服务商的发展愿景,通过系统对这些战略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有效的改 进,包括对仓储设施的合理布局、统筹和改造库存资源、优化仓库布局和配送模式、充分发挥铁路专用线、码头 的资源优势,提高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强化资源的互补与协同。

    改善及标准化物流组织体系与作业流程 为适应新型物流运作模式的需要,确定了标准化的物流作业流程,依据标准作业流程明确物流组织机构,使现代 物流组织机构中各个环节发挥了重要职责。

    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

    通过在线电子商务,使得客户能实施查看到了订单的处理情况,库存情况以及结算情况,提升了客户的忠诚度。

    五•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5.1从上到下的组织机制

    信息系统可能涉及到公司整个流程的变革,会碰到很多阻力,因此信息系统是一把手工程,需要从公司上到下必 须充分重视,必要时采取强行推行。

    5.2标准化流程

    信息系统需要规范化流程,因此在开发系统前,必须将公司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标准化整个作业过程,在考

    虑适当的灵活性后,确定业务流程,进而进一步确定系统功能和流程。

    5.3组织系统中各成员的责任

    在系统中需要明确参与到系统中各成员的角色,明确每个功能接口和界面,使得各个成员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系 统更加通畅的运行。

    5.4项目运行和完成后的运维|

    随着业务的变化,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以及完成后,系统功能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因此稳定的运维团队是项目完 成的必要保障。

    六.下一步的改进设想及建议

    6.1改进设想

    6.1.1进一步优化和整合系统

    以物流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应用包括 RFID技术、条码技术、嵌入式应用技术、行车自动定位等先进的物流技术

    进一步提升作业管理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并利用当前领先的物流优化策略进行管控,例如配载优化、配送线路 优化、绩效管理、自动结算等优化策略嵌入到系统中,从而提高为作业服务的效率。

    6.1.2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的应用

    进一步丰富电子商务的功能应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将客户咨询、建议、投诉处理、订单下达等方面整合到业 务平台,开发电子合同,电子提单等功能,提升为客户服务的水平。

    6.2建议

    现有的物流信息化更多的以企业的单独开发为主,因此在行业层面,需逐步推广行业标准,进而规范操作流程, 使得行业信息化能朝规范化以及标准的方向发展。

    并进一步发展公共物流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信息服务。

    互联网

    推荐访问:信息系统 应急 构建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