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追寻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学

    时间:2021-07-16 12:01: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近年来,随着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等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的加大,很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被激发和推动,这其中也包括很多小学。他们开始了自上而下的追捧和套用,关注管理、关注模式、关注教法、关注学法……却绝少关注孩子,绝少思考别人的模式是否适合自己学校的孩子;别人的方法是否让你的孩子喜欢;别人的方式是否让你的孩子快乐;别人的教学是否一定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促进孩子的未来发展……
      请看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套用洋思模式执教苏教版语文一年级课文《蘑菇该奖给谁》的教学片断:
      (PPT出示:自学指导:和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讨论小黑兔为什么不服气?你会怎样说服小黑兔呢?)
      (四分钟后指名分角色读课文。)
      师(问小黑兔的朗读者):你为什么不服气?
      生(小黑兔):我跑得快,蘑菇应该奖励给我才对!
      师:谁来说服他?
      生1:你跟小乌龟比赛当然赢了,而小白兔是跟高手比的。
      生2:不敢跟高手比算什么本事,兔妈妈怎么会把最大的蘑菇奖励给你呢?
      生3:以后你也应该跟骏马比,这样才会得到兔妈妈的表扬。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相信小黑兔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羞愧万分的。
      (朗读小黑兔语言的孩子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说服自己,直到教师总结完才悻悻坐下去。)
      这个片段只花费十分钟的教学时间,看上去紧凑且高效,完成了教师预定的学习目标,而且课堂有指导,有交流,有学生分角色朗读,也有学生自由讨论,努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仔细推敲,你有没有觉得训诫和说教充斥着课堂上的分分秒秒?有没有觉得所有的孩子都很懂事,都懂得“迎合”?有没有觉得缺少一些语文的气息,也缺少一些人情味儿?那个读“小黑兔”的孩子竟没有申辩的机会。假若他知道教师会有那样的安排,纵有再多诱惑,估计他也不会愿意读那个傻乎乎的“黑兔”。
      课文中的小黑兔像不像生活中的孩子,甚至成人?也许我们不一定会像小黑兔那样选择一个非常弱的对手,但一定也少有人会像小白兔那样选择一个比自己强大若干倍的对手,让对手遥遥领先的成功一次次打击自己,摧残自信。教师设计的“自学指导”其实给孩子挖了一口陷阱——“你会怎样说服小黑兔呢?”为什么要说服小黑兔?难道他有这样的想法不正常吗?兔妈妈事先并没有说清楚比赛规则啊。令人咂舌的是,很多孩子在教师“自学指导”的引导下,都有话可说,且言之凿凿。康德曾说:“没有什么比儿童那种早熟的故作端庄或冒失的自傲更可笑的了。”可我们的教育却乐此不疲地做着“催熟”的工作,这样下去,孩子的思想早晚有一天要在这种“催熟”的教育下被收买、被剥夺。说到底,我们的课堂缺少对“人性”的关注、对儿童的重视,缺少能打动人心的童言、童真、童趣,究其原因,我们缺少的是基于“儿童本位”的教学观和教学行为。
      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准确地把握儿童的精神需求,以及儿童在各个阶段学习母语的规律,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凭借儿童热爱的语言文字,帮助儿童获得成长必需的语文素养,它有自己的特质、自己的坚持、自己的规避原则。
      一、何谓“儿童本位”?
      “本位”就是核心主体、重心的意思。“儿童本位”就是儿童是起点,是中心,同时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成长,才是理想之所在。“儿童本位”要从关注现在和展望未来两方面着手,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同时,还要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儿童往正确的方向发展。[1]
      儿童本位是一种教育立场。它要求提供给儿童的教育,必须以儿童的心理成长、精神发育和能力发展作为逻辑起点;它要求充分理解和尊重儿童,承认儿童发展的规律,一切课程都应为儿童的个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学有哪些特质?
      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准确地把握儿童的精神需求,以及儿童在各个阶段学习母语的规律,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凭借儿童热爱的语言文字,帮助儿童获得成长必需的语文素养。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质:
      1.趣味性
      儿童不喜欢死板的学习方式,他们需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享受自由、积极的精神体验。随着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高,教师越来越明确各个阶段的儿童应该具备哪些语文能力,这本是好事,但有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强烈的目标意识让不少语文老师只着眼于是否经历了“教”这一过程,却忽视了孩子学的心理,教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让孩子对语文提不起兴趣。面对同样的孩子,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师,都有可能教出不同的效果。于永正老师教学《狐假虎威》,当学生读到“狐狸扯着嗓子说”时,教师便问:“‘扯’的意思懂吗?”边说边用双手做了个“拉”的动作。学生说:“是拉的意思,把嗓子拉长。”教师借机质疑:“把嗓子拉长(做个拉喉咙的动作),这能受得了吗?”这一问把孩子逗乐了。教师说:“想一想,再读一读就知道了。”于是学生恍然大悟:“‘扯着嗓子说’,是把声音拉长。”……就这样,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意趣横生的“质疑”引导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不仅读懂容易忽略的地方,而且使阅读的兴趣大增。[2]
      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这样才能让儿童学得快乐,有利于儿童主动建构和悦纳。
      2.开放性
      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认为,当今的小学课堂多处于一种“失重”的状态,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真实的生动的内在心理世界,虚空而不踏实,抽象而不具体。主要表现在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3]教学应该具备开放性,让儿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锻炼,心灵享受愉悦。小学语文是儿童学习母语的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有基础地位,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研究如何让课堂更具开放性,让课堂成为培养儿童创新精神的发源地。

    推荐访问:本位 追寻 儿童 小学语文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