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学习祖国历史 建设精神文明

    时间:2021-07-03 20:01: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史学工作者座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学习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广大群众都在热情洋溢地学习中国近代史,这中间,胡绳同志的近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特别引起大家的注意,认为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好书。八月下旬,本刊乘一些近代史专家在承德避暑山庄开会之便,邀约几位同志座谈这本著作。同志们从史学工作者的角度,着重谈到本书的特色,并旁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等问题,本刊编辑部和参加座谈的同志一致认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写作和出版必须大大加强,这是史学界、出版界同志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下面发表的发言摘要,是本刊编辑部整理的。
      
      这部著作在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反映了对于近代史读物的迫切需要,也显示了这本书在促进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近代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潮方面的作用。
      
      戴逸(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这部书我看得比较早,出版前作者就把部分清样给我看过。读过之后,印象很深刻,感到这部书确实写得好。出版一年来,听说已经印了七十几万册,作为学术著作,这是罕贝,的。它反映了社会上的需要。广大读者需要学习、了解祖国的历史,特别是祖国的近现代史,迫切需要这样一部近代史著作。王震同志前些时候召开座谈会,向广大干部推荐此书,认为有助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这说明本书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起反抗侵略,进行斗争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八十年,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处在最困难、最危险,被瓜分、被奴役这样一个灾难深重的时代。这中间有很多的历史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和学习。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拯救国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这样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历史上蔚为壮观、异常鲜明。爱国主义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种精神力量,无疑也是鼓舞我们今天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柱。因此,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象胡绳同志这样的著作问世,用来启发人民、教育人民,发扬和光大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
      
      这本书概括了七十年代的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发展阶段。以理论分析见长,为其最主要的特色。
      
      戴逸:我认为,胡绳同志这部书是最新的、完整的、高水平的近代史著作。所谓高水平的著作,我这样说,主要是指这部书以理论分析和概括见长。作者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和本质,抓住了一些主要问题加以分析,使人们认识历史的真面目。它显示了作者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苑书义(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胡绳同志写的这本书,发挥了理论分析的长处,可以说是近代史著作中理论水平最高的一本。这个高也有特点,一是论史结合,既避免史料罗列,又避免空谈理论。二是把重心和注意力放在阶级分析上,揭示了近代阶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从中引出了必要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值得学习的。
      李文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胡绳同志的文章著述一直是以理论分析见长的。过去他写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就是这样的。作者并不去追求什么罕见的资料,而是力求从常见的材料中揭示历史事实的真象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
      林增平(湖南师范学院副院长):这本书中关于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我觉得就分析得很好,很细致,关于太平天国中的知识分子问题的分析也是如此。这本书的长处就是夹叙夹议,寓论于史,能够不着痕迹地引出结论。
      孔祥吉(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青年研究人员):早就听戴逸老师讲胡绳同志这部著作写得好。我着重看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从甲午战争前后到义和团这一部分。开始着重看其中个别史实,后来戴逸老师要我重视书中的理论分析。我回头再看,感到确实作者分析问题站得比别人高。胡绳同志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行剖析,特别注意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突出地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在每一个问题上都贯穿着这一点,这在同类著作中是比较突出的。第二,这部书始终抓住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这条主线,用这个主要矛盾来分析近代历史上的事件。我觉得现在有些研究者,包括我自己就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强调一个侧面而忽视了另一个侧面。这本书的理论高度,我以为,就体现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始终抓住主要矛盾。
      
      这部书是近代史研究领域有创见的、有自己独立体系的、真正成一家之言的著作。
      
      林增平:胡绳同志这部书,是真正成一家之言的著作。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这样的著作还是很少的。当然,范(文澜)老的著作也是成一家之言的,其他也还有,但胡绳同志这部书更明显。这本书的体系,即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为标志,以中国近代史三次革命高潮划分时期,以划分时期来研究近代史。这样一个体系,作者早在五十年代就提出来了。当时引起了史学界的重视和讨论。讨论的结果呢,当然还有不同的意见,在具体分期的年限上分歧更大。但把中国近代史三次革命高潮作为分期的标志,却为多数近代史研究者所接受。无论是综合性大学的还是师范院校的近代史教学大纲,都是按这个体系来处理的。现在胡绳同志把他自己提出的体系和看法,写成了这样一部六十多万言的大著,这是数十年来近代史研究方面的重大成果,代表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林言椒(人民出版社编辑):解放以后出版的近代史著作大约有三百多种(通俗性的小册子和内部教材不算在内),近代通史约四十种,现在回过头来看,比较有影响的通史有这样五六种。五十年代最有影响的是范老的《中国近代史》。这部书尽管现在近代史材料多了,许多观点史学界又有了新的发展,但它毕竟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部著作。而且这本书的版次是解放后最多的,印过十九版,印数约达二百四十七万册。其次恐怕就是戴逸同志的《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了。因为这本书把当时的研究成果都概括和反映出来了,不仅注意人民群众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一面,也注意到清政府活动的一面,对近代史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讨论,它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六十年代影响最大的,我看恐怕就是郭沫若主编、实际上是刘大年写的《中国史稿》第四册和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第四册。尽管当时同类书已出了不少,但这两部书章节清晰,立论严谨,简明扼要,适于作为大学教材使用,而且对于边疆和少数民族问题也都涉及到了,这是我们过去重视不够的。胡绳同志这部著作,是近代史学界七十到八十年代之际的代表性著作。这部书的提纲,虽然是作者五十年代在党校讲课时就有了的,但写作和完成却是在七十到八十年代。而且正象林教授刚才讲的,它有着自己一个独立的体系。从近代史研究方面的情况看,解放以前都是帝王体系,按什么“同光之治”这样来写。范老来了一个大改变,以人民为中心。胡绳同志五十年代提出近代史分期问题以阶级斗争为标志,第一次提出近代史上的三大高潮。现在这部书基本上就是按这个体系写成的。不象有些书那样大同小异,我们相当多的教材都有这个毛病,陈陈相因,相差无几。这本书则不然。尽管其中很多观点,史学界可能有不同意见,但你不能否认它从体系到观点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

    推荐访问:精神文明 祖国 建设 学习 历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