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文化的取径与反省:20世纪40年代陈序经、费孝通,美国文化观之比较

    时间:2021-07-01 12:02: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20世纪40年代中期,社会学家费孝通、陈序经先后访美,分别留下了较详细、系统地介绍美国文化的著述,希望借鉴美国经验,推动中国抗战胜利后的社会与文化重建,改变中国以落后农村为主的面貌。但二人笔下的美国文化形象明显有别:在陈序经那里,美国文化处处占优势,在费孝通那里则优劣互现。不同的倾向体现了当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两种类型:理想型与实践型。二人之所以在抗战胜利前后积极、努力介绍美国文化,体现的正是当时知识分子在复杂时局中,期望通过文化借鉴与反省,寻求社会文化重建的忧患意识与迫切心情。而二人的美国文化形象与其说是对立的,毋宁说是互补的,且二者均强调吸收美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可谓殊途同归。
      关键词陈序经费孝通美国文化理想型实践型
      〔中图分类号〕C9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9)04-0109-08
      近代以来,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经常拿其他国家的案例比对、审视中国的问题,省思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比如1943-1945年,新华社就连续三次在美国独立日发表评论,赞颂美国民主自由,以批评国民党的独裁和腐败。①既然美国镜像对中国如此重要,那美国是什么,不免让人怀想。1945年,社会学家费孝通感叹,中美接触了这么久,“竟没有一本解释美国的书流传在中国读者间”,以往中西文化讨论虽多,但多限原则问题,缺乏“详细地、有系统地介绍西洋文化”的基础性工作,“所以结果发生了‘全盘西化’等说法”。②因此,费于1943年6月至1944年7月访美期间,即写了“旅美寄言”等系列访美观感的文章,发表于国内报刊;1945-1947年,又相继出版《初访美国》《美国人的性格》等具体介绍、诠释美国文化的著述,指陈美国文化的得失,反省融合中西的合理出路,在当时颇感前途迷茫的知识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颇有意思的是,主张“全盘西化”的核心人物陈序经,此时也在“详细地”“系统地”做介绍美国文化的基础性工作。就在费自美回国的同时,属于费孝通老师辈的陈序经于1944年7月到1945年8月间也应邀赴美演讲与研究,并于访美3月后发表对国内的广播讲话《借镜与反省》,呼吁国人借镜美国文化的精神,反省自身文化。③同时,因“所见所闻,印象很多”,故分类记述,最后完成了一部10余万字的《美国文化观》手稿,并着手出版。④手稿对当时的美国文化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在介绍中反省自身文化的相应缺失。陈、费二人均为当时国内知名的社会学家,均意识到详细介绍西方文化以反省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且因其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专长,陈序经留学美国时的专业为政治学,辅修社会学,同时因关注中西文化问题,也阅读了大量的文化人类学著作,回国后主要从事社会学、文化学研究。费孝通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又在清华大学习体质人类学,后留学英国随功能学派大师马林诺斯基攻人类学,回国后,主要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两人对美国文化的介绍,确实比当时其他纷纷介绍美国文化的文章、著述要“详细”“系统”得多。但二人的立场却明显有别。因此,结合时代环境,比较二人此时的美国文化观,不但有助于从一侧面展示当时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亦可进一步思考如何看待知识分子反省中西文化不同路径的理论问题。
      一、处处优势与优劣互现
      陈序经的《美国文化观》除“自序”与“结论”外,共12章,外加一附录。分为三编。第一编叙述美国的道德、宗教与教育,第二编叙述美国的家庭、乡村与城市、政治、经济,第三编分别叙述对美国四个地方的观感,四地分别为美国东北部的农庄——平景庄、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的小城市格拉蒙、东北部的中等城市纽黑芬及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结论是作者往返美国途中的一些杂忆。附录“借镜与反省”,系作者1944年10月对国内观众的广播讲话。从框架来看,前二编包括宗教、政治、经济、伦理四大方面,而这正是陈序经文化理论所强调的文化的四大重心。第三编的地域观感,既包括大、中、小三类城市,也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化乡村;既包括纽黑芬这类东部旧城市,也涉及格拉蒙这类西部新兴城市:这四个地方可谓整个美国的缩影。因此,从陈序经的文化学体系来看,《美国文化观》实际是用观感的方式试图对美国文化进行全面展示。
      与陈序经相比,费孝通的美国文化著述虽然多(“旅美寄言”包括8篇通讯、《初访美国》由16篇随笔而成,《美国人的性格》由学习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论美国人性格的8篇读书笔记组成),却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外在框架。不过,总体来看,其美国文化论述意在“找出一个美国人生活方式的脉络”,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三联书店,1986年,第78页。也是对美国文化政治、经济、信仰、婚姻家庭、种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充分体现了其结构功能主义的人类学的学术背景。如在《初访美国》的16篇单篇论述中,“人生的另一条道路”“贫困的早年”“自由之邦的传统”等解释美国文化的渊源、自由、平等、进取的精神,“幸福单车的脱节”“劳资的鸿沟”“经济的修正”等揭示美国经济自由的演变、劳资关系的对立、经济民主的出现,“鬼的消灭”“眼睛望着上帝”等剖析美国人的宗教信仰,“老而不死”“男女之间”探讨美国人的养老、婚姻与家庭状况,“民主的沉睡”“平民世纪在望”等介绍美国政治上民主参与的消极表现与平民政治崛起的新趋势。《美国人的性格》则专门从源头与现实表现方面探讨美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可见,二人谈美国文化,相对而言,都有“系统性”的特点,涉及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目的都是如何从美国文化中借鉴反省,建设中国新文化。但二者借鉴反省美国文化的价值倾向显然有别:在陈序经看来,战时美国不但是最富且强的国家,更时时刻刻具有做事的精神。具体来看,美国文化方方面面均强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当深入反省与全面借鉴。费孝通亦注重宣示美国文化自由、独立的精神,不过也颇留意到其消极可虑的一面,因此对于美国文化的態度是:既要取法其自由、竞争的精神,也应发扬中国传统优势弥补其现代性缺陷。简言之,从文化比较的眼光来看,美国文化在陈序经那里是处处占优势,而在费孝通眼里则优劣互现。

    推荐访问:文化 美国 反省 观之 年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